第62節
不能留,不能留。 只是董夫人沒有想到她還沒有來得及動手,她自己就有麻煩上身了。 嘉靖帝手下的人這次非常的用心,一來是想要證明自己的能力,二來就是皇上對此事非常的看重。 一旦事情發生過,必定會有痕跡,更何況是在有心人的查看之下。 所以很快董夫人就“東窗事發”了。 “娘娘,娘娘,皇上來了?!?/br> “皇上來了?”無緣無故的怎么來了,董夫人可沒有那么天真,認為皇上是專門來看她的。 “去把前兒個得的雨前龍井拿來,要那套白瓷茶具?!?/br> 嘉靖帝偏好龍井,知道的人不多,但是也不少,但是嘉靖帝喜歡用白瓷的茶具,知道的人就很少了,很顯然董夫人對嘉靖帝的偏好很有心得。 怪不得能夠登上高位,還能在當年李淑妃和蘇皇后斗得死去活來的時候,順利的抱住并生下四皇子。 嘉靖帝來得時候,心情不可謂不復雜。 董氏溫柔賢惠,往常他處理國事勞累之余,也是一朵解語花,話不多,但處處解意。而這華穆宮也是后宮還算干凈的一塊地兒。 他一直知道,董氏有自己的手段,心計并不淺,但是念著老四,念著這么多年的情分,不出格也就睜只眼閉只眼了,但是當暗衛將她的所作所為全部都稟報上來的時候,嘉靖帝額間的青筋還是狠狠的跳了一跳。 什么溫柔?什么小意?都不過是假象。 打壓妃嬪,暗中挑撥皇后和淑妃,都不過是其中最小的了。最讓嘉靖帝覺得無可饒恕的卻是董夫人不僅是涉嫌了這次明珠的生病,甚至連明珠沒出生前榕榕就遭到了她的暗算,而就連之前太子被廢的事件里也有她的手腳,做的不多,但是卻已經足夠了。 好一個后宮婦人,好一個涉及政事?“后宮不得干政”的古訓呢,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她都當作是耳旁風嗎?若是將來老四真的坐上了這個位置,那么她豈不是更加有理由要對前朝動手動腳了? 沒有人知道發生了什么? 華穆宮的董夫人突然不再出現在人前,對外也只是說在宮內設了佛堂,為皇上和皇后,為天下祈福。而華穆宮就如禁了足一般,里面的人輕易出不來,外面的人也很難進的去。 而朝堂上,四皇子也是封了王,按說這是值得高興的事情。但是四皇子的封號卻是一個意味深長“康王”。 何謂康?平安,安樂,強健意也。 好字,意頭也好,但同時那是不是也意味著康王徹底被剔出了角逐皇位的人選? 一時間,朝中的氣氛無比的緊張起來,二皇子黨和三皇子黨虎視眈眈,四皇子黨人心不穩。 而四皇子府卻是意外的平靜。 他早就知道了,母妃閉門不出的第二天,父皇就將他叫到了跟前。出乎意料,他并沒有自己以為的那么失望。當初的確是萌生過如果他當上帝王,能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但是當他越來越接近權力中心的時候,當他遠遠的見到他年少夢中的女子臉上掛著的笑容之后,他忽然覺得淡了。執念一下子消散了,什么念念不忘,不過是夢一場。 或許,當個王爺也不錯。 ☆、第七十六六章 四皇子已經退出皇位的角逐,但剩下兩個皇子你爭我奪的態勢緊張程度不減反增。也是,剩下兩個人了,不是你死便是我亡,眼看著皇位就近在眼前了,誰還能放手?以前爭得人多了,可能有時候也會有些退卻的心思,但是現在只剩下兩個人了。 四皇子黨迅速的消散,除了一些忠心耿耿、一直跟在四皇子身后成為康王黨的臣子,更多的人卻是在審時度勢起來。 而二皇子和三皇子此時也正在暗暗較勁呢。 沒了老四,那此刻便是最好的時機去收服老四的人,來壯大自己。 秋圍在即,不也是一個很好博得父皇好感的機會? 圣祖馬上得天下,作為一個帝王,騎術精湛豈不是更好?秋圍奪了魁首,又能在父皇面前露露臉,又能給朝堂上的人看看,豈不是兩全其美? 于是二皇子和三皇子都不約而同的囑咐手下的人要在秋圍時好好表現一下。 秋圍,秋圍,歷年來的秋圍出現了多少英姿颯爽的兒郎,出現了多少明來暗往。 今年的秋圍是少年郎的天下,本朝的少年英雄齊聚一堂,有年紀輕輕當上侍衛統領的子弟,也有軍營里摸爬滾打出來的少年將軍,初生牛犢不怕虎,看得實在叫人熱血沸騰。 循舊例,秋圍開弓第一箭由圣上射出,雖然已經快到不惑之年了,但是嘉靖帝仍舊風姿翩翩,騎在馬上的那一箭不知驚艷了多少得蒙圣恩而來的女眷。 宮妃中只來了一人,如今最是受寵的暄貴妃,嬌艷如花、美艷絕倫,端坐在上方,也不知晃了多少人的眼睛。身邊坐著大公主和二公主,說說笑笑,看起來三人竟是差不多的年紀似的,相談甚歡。 兩位公主今日可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兩人心里都有小心思呢。都是到了該招婿的年紀了,駙馬從哪里來?本朝的少年郎們可都在這兒。趁此機會,說不定還能為自己找個如意郎君,謀一份好姻緣。 榕榕和二公主關系不錯,大公主也能說上幾句話,三人說說笑笑之間,時間也過得很快。大公主為人健談,善解人意,而二公主活潑天真,嬌俏可愛,一時倒是成了圍場上的一道風景。 “做女人能做到暄貴妃這份上,倒也是值了?!边@是羨慕的。 “誰說不是呢?”夫君是這天底下最尊貴的天子,而她自己也是貌美如花、受寵非常,真真的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一個眼色下來,哪件事情下面的人不會為她辦的妥妥當當? “這暄貴妃雖說現在是風光的不得了,但以后呢?”這是拈酸吃醋的。 也有人附和: “可不是嘛,所以說啊,這女人還是要有個兒子才算穩當啊?!?/br> 議論的不只是這些貴夫人,還有青蔥年華的少女們,只不過她們私底下的話題就更寬泛和含蓄些了。 “大公主今日頭上的白玉簪子可真是好看?!?/br> “一支白玉簪子有什么好看的,依我看來,二公主頭上的那支蝴蝶簪子才真真的叫一個栩栩如生呢,陽光下竟像要展翅的模樣?!?/br> “宮里有的是好東西呢,兩位公主又是尊貴,身上的都是好玩意兒呢?!焙拖∧?、打和場的人。 “兩位公主的東西自然都很是精致。但是暄貴妃娘娘打扮得才是漂亮呢?!?/br> 有懂行的人發言了: “據說娘娘頭上的珍珠是貢品呢,千金難求啊?!?/br> 少女們都是一陣的驚嘆,嘰嘰喳喳的討論著,而后不知誰的聲音最是響,讓眾人都靜默了。 “貴妃娘娘長得美,自然戴什么都好看?!?/br> 這話的確讓人無可否認。 沉默只是一小會兒,待到幾位皇子并著少年郎們進場了,嘰嘰喳喳的討論聲又起,絲毫不遜于剛才。 哪家的兒郎相貌最英俊,哪家的少年詩文最好,哪家的英杰武藝最精,都是讓人十分感興趣的話題啊。 陌上誰家少年,足風流? 裴家的三子最俊美,少年風度翩翩,少年將軍英姿最是颯爽,芝蘭玉樹,靖海侯府的四爺清風朗月,美資容也。剩下一表人才的男子也比比皆是。 皆是好人選矣,就這么一初略一看,不少人的初心已然萌動了。但同時有些人心里卻明白的很,上面還坐著兩位公主呢。 榕榕可絲毫沒有別人想得那么高興,說實在的,她現在反而覺得有些無聊了。未出宮時就想著要出來走走,哪怕是呼吸呼吸外面清甜的空氣都覺得好,但是一出宮,榕榕便不習慣了,她不習慣有這么多人看著她、打量她,無論是明著還是暗著,她也不喜歡來來往往的人動不動就對她行大禮。 其實,她已經習慣了紅墻之內的生活。 她以前倒是不覺得怎么樣,但是這次一出來就發現了,秋圍三天,住在帷帳之內,雖然里面的一切也都是精心布置的,但是仍叫她有些不習慣。而且,這次的秋圍并沒有將明珠帶來,明珠月份小,且身子弱,不宜路途奔波,她就更加不習慣了。平時,總想著要見見明珠,早上起來,午膳過后……雖然明知道皇上在明珠身邊安排了很多人,所有的準備也都做了,李太醫還會日日去明珠處看看,但她仍舊不放心,她有些體會到了當初柳姨娘對她的那種心情了。 顧盼之間總有些情緒泄露,更何況榕榕還是一個不怎么擅長掩飾情緒的人,而兩位公主的心思也全部都不在此地,正聚精會神的看著眾人的圍獵。身邊陡然冷清了,榕榕的情緒便更加落寞起來了,神態郁郁的望向遠方,毫無聚焦。 我的明珠現在在干嘛? 渴了嗎? 餓了嗎? 多愁善感的小心思層出不窮,明知道自己不需要擔心,明珠身邊的奶娘和宮女都會將她照顧的妥妥當當的,但是她就是覺得不夠安心。 夜半。 “不是盼了好久?怎么看上去不是很高興?”嘉靖帝坐在一邊看書,似漫不經心的問她。 榕榕無精打采的挑著燈花,看著燭火一跳一跳的,抿緊了嘴巴不說話。 嘉靖帝放下手里的書,上前去摟了她在懷里。 “怎么不高興?” 很認真地語氣,榕榕推辭不得,但也不想掃了興,勉勉強強的答了句。 “白日里太鬧,現在安靜下來了反倒有些不習慣?!?/br> 這樣冠名堂皇的話,嘉靖帝半個字都不信,摟了她坐下,將她放在自己的腿上,下巴靠到了她的肩上。 “哦?是嗎?” 榕榕遲疑了一小會兒,搖了搖頭,撅著嘴還是講了實話。 “這里不好,不喜歡?!?/br> “還有,我想明珠了?!?/br> 嘉靖帝的心突然就想是在熱水里泡過了似的,又暖又軟。 “馬上就回宮了啊?!?/br> 最后的尾音又是纏綿,又是寵愛,又是膩哄。 榕榕點了點頭。 “為什么不喜歡這里?”嘉靖帝又問。 她這是又寶氣的可愛了。 “吃不好,這里每天都是鹿rou什么的,好膩?!?/br> “睡不好,床好硬?!?/br> “皇上白天都有事情,都沒有人陪我?!?/br> …… 抱怨了個遍,多矯情,要是叫后宮那群人知道了這番抱怨,還不氣得想要吃人?天大的恩寵被你得了,還真是得了便宜還賣乖,是不是東西? 嘉靖帝也隨她,一樣一樣的給她捋順了。 “烤鹿rou不是很香?若是覺得膩了,我明日就叫人送些新鮮的瓜果來?!?/br> “嫌床硬了?今日晚了,不折騰了,我明日一大早就叫人給你在上面鋪上厚厚的一層,再加條皮子好不好? 今日先委屈委屈,實在不行,睡在我身上好不好?!?/br> 說到最后,叫榕榕的臉都給羞紅了,竟然講到了葷處。 “明日朕就沒有事情了,教你騎馬好不好?” 騎馬?本朝習俗開放,女子可以騎馬,騎術好的貴女也有很多,但其中可不包括榕榕。女子十三之前不能隨意出門,而榕榕只是一個庶女,各方面都不是很出眾,也不常在外面走,交友也不甚多,不像其他的幾個姐妹那樣交友甚多,常常會出門騎馬踏青。她身體也弱,柳姨娘也不會縱容她去騎馬,之后她更是進了宮一直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