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節
瞪大眼睛看著柳絮兒。柳絮兒明白,這是警告自己呢,別在推讓了啊,大街上的推來推去像什么樣子? 但是她也不能就應承下來,只能轉頭去看柳長庚和何氏:“爹,娘……” 柳長庚和何氏也很為難,何氏還在幫著急吼吼就要吃的柳森,別叫燙著了,看了一眼柳長庚,又覺著進城了不給人家小娃管一頓飯說不過去,人家石城也幫了不少的忙咧。 柳長庚看何氏的神情已經是答應了,也狠狠心道:“那就再煮三碗,幾個孩子一人一碗吧?!?/br> 柳樹說了一句:“爹,我真不吃?!?/br> 柳長庚怕石城還客氣,用力的搖頭道:“你們都吃!”又問何氏:“要不你也吃一碗?” 何氏急忙的搖頭:“不……我不餓?!?/br> 柳絮兒心里嘆氣,也就沒在說啥,只把自己這一碗先給柳林,柳林過了個年長了一歲,也懂事多了,搖頭不要,叫她先吃。 石城看小孩兒都有,心里吐舌頭,這叫柳二叔柳二嬸多掏了十幾文錢,不知道……會不會對自己觀感就不好起來? 呆想了一會兒,又自嘲,才多大點兒,就算是要去提親,也得十年后呢!十年,還不夠自己好好表現的? ☆、第五十三章 :上學 吃個餛飩,花了二十文錢,何氏心疼的心都突突,太劃不來了,這點點餛飩,吃都吃不飽一碗要四文錢!不過這段時間她也著實的體會了花錢如流水是啥感覺,心里心疼著,臉上倒是還能撐住。 幾個孩子吃完,森子最早開始吃,最晚一個吃完,付了帳又去找那個學堂,柳絮兒問石城今后是不是就住在城里了?石城點頭:“差不多吧,”他又擠眼,小聲道:“不過到底不像那些真的學徒那么辛苦,也不能回家,我一個月應該能回去一兩趟的?!?/br> “那你的先生呢?”柳樹問道,他知道石家嬸子可是給石城專門請了個先生教他讀書的。 “你住在哪兒?”柳絮兒也問。 石城就道:“住的就在鋪子挨著的一個胡同里,小陳叔在那里賃了間屋子,我在里頭他在外頭?!?/br> 柳絮兒聽了點頭明白,小陳基本上就是石城爹叫來照看石城的。 石城這才轉頭對柳樹道:“我先生家也是城里的,這樣倒方便了,我每天早上去他家學兩個時辰,然后再回鋪子?!?/br> 柳樹聽了也點點頭。 說著話已經到了一個胡同口,胡同很窄,只能容許三個人并排走,牛騾子什么的牲口想要進出都比較困難。 石城指著胡同道:“我也是聽人說的,這里面好像是有個秀才,收的那些學生,有些可以十天半個月的來上一會學,咱們村好像有個小子就在這里學?!?/br> 柳長庚聽了忙將柳森給何氏抱著,他往里走,柳絮兒想了想,拉著柳樹也跟在后面,石城和柳林便也跟上,最后連何氏也往里走了走,站在不遠處。 柳長庚先敲開第一家門問了問,說是那秀才在中間的第二戶,于是又去敲第二家的門,敲了一會兒,便有個老仆人出來,問:“你找誰?” 柳長庚急忙深深的拱手行了個禮,問道:“請問,這里的先生是不是收學生?鄉下的學生,不能天天來的,聽說這里有位先生可以收?” 那老仆人顯然是常接待這樣的人,點著頭道:“是啊,是我家先生?!?/br> 柳長庚就忙問道:“那一般多長時間來一次?來一次在這里學幾天?束脩……束脩是多少?” 老仆人很熟練的道:“多長時間來一次,來一次學幾天都憑各人,束脩每年一兩,這個是不變的,不論你一年來幾次?!?/br> 柳絮兒在后面一聽就明白了,這個先生未免有點太不負責任了,完全是為了掙束脩啊,別的讀書人好歹有點責任感,這位可真是一點責任都沒有,一年來一次或者不來的,他也不管? 柳長庚也有點明白,笑著道:“那現在能不能見到先生?” 老仆人就睨著他道:“回去定一定,若是決定了要在這里學,便送學生來的時候能見到先生,現在還不能見……先生也不是閑的成天見人的?!?/br> 柳長庚只能笑著拱手道:“好,那行,我們回去商量一下,多謝老人家?!?/br> 老仆人沒再說話,只退后一步便將院門關上了。 眾人出來,何氏在后面沒聽太清楚,問道:“咋說的?多少束脩?” “一年一兩銀子?!绷L庚嘆了口氣,看向了柳樹:“我咋覺著這個先生不太靠譜?好像……不大管學生一樣……要不算了,在找找吧?!?/br> 柳絮兒也點頭:“就是,說什么多長時間來一次,來一次學幾天都憑各人,他根本不管,這樣的先生,完全就是為了掙那束脩銀子!”她也看向了柳樹:“大哥,你和二哥不在這里學,給了束脩估計也學不到什么!” 柳樹卻并沒有贊同,反而低下了頭去。 他很少有這樣的時候,都是一家人,很明顯清楚他心里不愿意,柳絮兒驚訝的道:“咋?大哥,你還想在這樣的先生這里讀書?” 柳長庚也看出來了,大兒子似乎是有啥想法,便問道:“樹,你咋想的就說唄!難道想在這里學?” 柳樹就抬起頭來,道:“爹,娘,我……想學,一般的先生,束脩一年也得兩三兩銀子呢,這個先生收的少,自然就管的松,可我讀書我心里明白,我自己會認真學的,只要來這里讀書,一點都不會偷懶辜負這好機會……” 說到這里又低下頭去:“不過一兩銀子也不少,還是……爹娘說了算?!?/br> 何氏這一次倒沒有提錢的事,大兒子一向懂事,這一次難得開口想要點什么,她也不忍心在說啥。 柳長庚嘆了口氣道:“回去商量一下吧,商量商量……” 石城也在心里嘆了口氣,看了柳絮兒一眼。 一家人從這條街出來,雖然石城一再的說他在這幾條街上都跑熟了,但柳長庚還是不放心,一家子把他送回了鋪子,看著他進去和小陳打招呼了,這才轉身出城回家。 路上也是說了一路,柳絮兒開始說不學,也是生氣那個先生的態度,但是她自己也是上過學的人,知道學不學東西其實全在學生本身,真要是想學的人,遇上再不好的老師也能學到東西,那不想學習的人,你給他一個教授來,同樣也是學不進去,沒辦法的。 其實大哥的話還是有點道理的,他既然那么想學,柳絮兒自然是馬上轉了態度,力撐他了。 因此柳絮兒也站在柳樹這邊了,柳長庚和何氏現如今也發愁,錢沒多少,過年的時候因為都沒出門,也沒咋花錢,依然是年前柳絮兒掙得那些錢,余下的將近兩吊,再加上之前家里還有的幾百文,滿打滿算也就兩吊多點吧。全家就這些錢了,都給孩子上學去? 但是叫一個去一個不去,卻又開不了口了,柳長庚和何氏已經好幾次這樣了,若是孩子們都不懂事,搶著吃搶著要好東西,那他們還能理直氣壯的給呵斥兩句,分一分,但是現在,偏偏都懂事,叫他們怎么也沒法在開口,讓柳樹去,柳林別去了。 柳林也很想去,他嘴巴動了幾動,想說叫哥先去吧,我明年去或者后年去也一樣。 但是怎么都說不出來,心里著實的想去。 而柳樹看大家都發愁,剛要說叫柳林去,胳膊就被柳絮兒拽了一下,搖了搖頭?,F在說這話,不是叫柳林更難受? 柳樹也明白了,低了頭。 刮起了北風,夾雜著一些雪豆子往下落,大家坐的平板車,吹得全都冷颼颼的,一家人蜷在一起取暖,柳長庚也盡量的把車趕得快一點,趕在雪下下來之前能回去。 到了家吃了晚飯各自睡下,這天晚上也不知道幾個人睡得不踏實。 第二天早上,吃早飯的時候,柳長庚笑著對柳樹和柳林道:“去上學吧,你們倆都去!既然那先生不定時間,你們有空就去!一年到頭,怎么也得正經學點東西回來!” 柳樹和柳林又驚又喜,柳絮兒忙問:“爹,你和娘咋商量的?” 柳長庚便笑著道:“沒啥,大不了再去找你爺奶借錢……反正欠的錢也沒還完,債多不壓身,再說是為了上學的事,這是正經事,也不能耽誤了,一耽誤就是一年?!?/br> 要是以前,爹是絕對不會動跟爺奶借錢這個念頭的,摔斷腿那次不算,那不由他,不過大約爹也想著,小姑定了門好親,爺和奶手頭現在應該不是那么緊…… 柳絮兒點了點頭,柳樹和柳林全都高興,柳林就道:“爹娘,你們放心,還有絮兒,森子,你們都放心!我和哥一定好好學,怎么也得把那一兩銀子學回來!” 柳絮兒嗤的笑,森子好歹被點了一次名當成個正經的小人,看到爹娘點頭,也忙點點頭:“哦!” 把眾人又全都逗笑了。 那個先生的地方離石城的鋪子不遠,柳長庚又吩咐他們倆,有時間也去鋪子看看,跟石城學著點做生意,技多不壓身,多學點總沒壞處。 兄弟倆連連點頭。 昨晚上下了一夜的雪,整個原上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兄弟倆上學的事就這樣定了,之后的十幾天,柳絮兒就有點神魂不守的,一直想著自己的那些東西賣出去多少啦?會不會……又賣出去一個手捂子或者抹額啥的,那就好了,一下子啥問題都解決了…… 二月里,就要準備春耕的事宜了,柳長庚的腳也徹底好了,同樣也是開始還有點跛,后來慢慢的就看不出來了。這一個月他就是在家忙著修理種田的工具,又把柳樹的那個小菜地重新整葺了一番。 雞已經長大了,四只公雞,其余全是母雞,那只老母雞依然下蛋,在它的帶領下,小母雞們也開始一只兩只的下蛋,慢慢的全都開始下蛋了。 柳長庚將養兔子的那個小屋子也是徹底的整葺了一番,兔子的窩一定要干凈,開始孩子們整理,都顧不上別的地方,只能把母兔子和小兔子的地方整理干凈就算不錯了。 柳長庚找了個天氣好的一天,將兔子們端出來曬太陽,他也修了個木頭架子的兔子窩,分成幾個隔欄,大小兔子分開,兔子腳站的地方隔成兩層,上面一層有縫隙,這樣兔子的屎豆豆就從縫隙中掉到下面一層,既干凈,又可以沃肥料。 后院的蘋果樹已經有點起色了,而種的蔥也吃了,蘿卜也長了出來,柳長庚看那兔子一下子也不少,看樣子今后會越來越多的,還是把后院的菜地全都種上了蘿卜。而且他自己又翻了一大片地,幾乎整個后院全都成了菜地種上了蘿卜。 連帶斜斜的一點后坡,又撒了點苜蓿草種子,就隨它們長去。 ☆、第五十四章 :住城里的人回來了 二月十日這天,柳長庚帶著柳樹和柳林進了城,送到了先生那里,把束脩也奉上了。還有二十來天才春耕,這里的學生也比較的多,都趁著沒開始忙先學點東西。 先生這里也提供住的地方,要錢,一個月一個人一百文,柳長庚咬咬牙給了二百文,叫柳樹和柳林住著這里。 又給了他們三百文,這是這一個月哥倆的吃飯錢。其實先生這邊也準備了飯,也是每個人一個月一百文,住的地方沒辦法只能住在他這里,吃的就不用了,何氏給兄弟倆走的時候帶了一籃子的菜窩窩。 這三百文只是給兄弟防身,萬一有點啥事用,也是叫他們隔幾天出去吃點東西,換換伙食。 柳長庚叮囑哥倆,一定要學到三月十日滿滿的日子再走。又吩咐他們有時間去石城那里看看。 哥倆一個勁的點頭,柳樹看到這錢花的和流水一樣,心里也著實的不是滋味。 柳長庚從先生這邊出來,又去了一趟石城的鋪子,一來是看看石城,這回去的一個月,柳絮兒又做了些東西出來,他給送過來。二來也是看看那些東西賣的咋樣。 有點出乎意料之外,賣的并不好。只賣掉了幾個絲線勾的小動物,一兩個的小木魚兒,總共才不到二十文錢。 柳長庚聽了反倒是把那一直惦記的心放下了,笑著叫石城別有啥負擔,該咋就咋! 石城倒沒有怎么不好意思,做生意就是這樣,只不過他知道柳家對這個寄予挺大的希望的,因此也說了些好話,才過年,人家也是不大需要什么,這些手絹絹花的生意要紅火起來,還得等到四五月天氣暖和了才行。 柳長庚回來了,想了一路,前一陣子躺炕上不能動,確實也著了忙了,竟然也由著女兒瞎折騰,現在想想,真的還是種地才是根本!那一夜暴富的事怎么也不可能發生在自家身上。鄉下人,還是守好了自己的本分才最重要。 當然,柳長庚也不是就打算叫女兒也不要做這個手工繡活兒,反正攤子已經鋪開了,該花的錢也花了,女兒也喜歡做這些,就叫她做著好了。柳長庚打起精神,自己的腿也好了,該把地好好拾掇拾掇了。 回來和柳絮兒一說,柳絮兒無疑是大失所望的,不過她也不是個脆弱的人,做這些手工她也是認真考慮過得,不會因為這眼前的一點點挫敗就放棄,依然每天忙碌著做手工活兒。 第一批買的那些上等絲線,已經全部都做成了絳子和絡子,這一次爹進城全都交給了石城,如今她就不在做這些高中檔的東西了,只繡手絹。手絹這東西,絕對是壓不了貨的,肯定能賣掉,因為是日常用的。 而何氏在忙家務之余,就是用那些粗絲線勾小動物,編五彩絲線。如今她也自己琢磨了不少小動物的樣子出來,甚至還能勾出來小兔子小蝦小螃蟹啥的,編成一串兒,驚蟄的時候給小孩兒戴。 三月初,眼看就要到驚蟄了,天氣也暖和了很多,之前一連暖和了七八天,這冬天凍得實實的地就松活一點了,可以翻地了。 去年的時候還答應了夏地主家的春耕秋收的要去兩個人幫工,這會兒老三卻搬到了城里去,這還得商量商量咋辦呢。 前一天柳長石過來和柳長庚說,爹請人去城里叫柳長貴,柳長貴答應了第二天回來,叫柳長庚到時候也去,柳長庚答應了。 這天早上早早起來,柳長庚吃了飯抹抹嘴就往外走,要去老屋那邊了。何氏忙叫住了他:“等等!這幾天雞蛋多了些,給爹娘拿過去點,過年那一陣子可沒少吃那邊的雞蛋?!?/br> 說著去廚房拿了早已準備好的一小籃子雞蛋遞給他,柳長庚接了過來,道:“今天你沒事了把雞窩掃掃,這轉季的時候忽冷忽熱的,一只雞病了,就有可能連鍋端了?!?/br> “行,我知道了?!焙问辖裉烀χ?,這幾天天氣好,她把家里人的衣裳能洗的全都洗了,看著今明天的應該還能出太陽,她就想把孩子們身上穿的換下來趕緊洗洗,還有被褥子啥的,也拆洗拆洗…… 把柳長庚送到了門口,看著他往老屋那邊走去。丈夫身量蠻高的,常年做農活的也很魁梧,就是如今腳還有點跛,從背影看去高頭大馬的一個漢子走路卻一跛一跛的,何氏倒被逗得‘噗嗤’笑了出聲。 旁邊有人也嗤的笑了:“咋,看你相公都走遠了,還這么舍不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