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節
軒軒比笑笑小,今年才剛滿五歲,還沒上小學。 跟笑笑的情況不一樣,軒軒患的是惡性程度很高的髓母細胞瘤。 髓母細胞瘤的發病率在十萬分之一,五年生存率低,術后生存率甚至不到一年。 軒軒是兩年前的夏天確診了髓母細胞瘤,經過漫長的化療、放療后,贏得手術的機會,切掉了腫瘤。 但手術之后不到半年,軒軒的病情復發,這一次他的病情進展很快,僅三個月就長到術前的大小。 而且這一次化療,軒軒的身體對化療藥出現了耐藥性,化療預期不理想,無法再次進行手術。 拍紀錄片的時候,軒軒的病情已經走向晚期,許多觀眾期待著軒軒能和笑笑一樣幸運,能被成功治愈,然后出院,順利上小學。 但紀錄片不是電影,病人命懸一線——醫生努力救治——病人康復出院的套路不適用于這里。 趙之意看到紀錄片中放出來的資料就已經知道,軒軒熬不過這關。 軒軒的身體越來越虛弱,腫瘤正在擠壓他腦組織的正常生長空間,化療藥物在殺死癌細胞的時候,也在殺死他體內的正常免疫細胞,他經常頭痛、嘔吐,持續發高燒。 軒軒第二次化療結束出院,不到一周,軒軒因為昏迷再次入院。 經過搶救,軒軒從昏迷中醒來,然而他的生命也走向了盡頭。 “軒軒最多最多,還有一個月的時間,你們做好心理準備?!?/br> 軒軒的主治醫生盡了全力,然而這世界上有很多病是現代醫學無法治愈的,軒軒的時間就要到了。 軒軒的mama在醫生辦公室崩潰大哭,她覺得是因為她沒有把軒軒照顧好,才會讓不幸降臨到她的孩子身上。 “如果可以選擇,我寧愿生這種病的人是我!” 紀錄片沒有添加煽情的音樂,只是用鏡頭默默記錄著這個畫面。 軒軒mama哭完了之后,擦干眼淚,回到病房給軒軒念故事書。 “從前有一個小朋友,他叫哪吒……” 將軒軒哄睡后,她親了親軒軒的額頭,她看著兒子的睡顏,眼淚又無聲地落下來。 她到醫生辦公室找到醫生,問醫生:“如果放棄化療,不插管、不進行其他的會產生痛苦的搶救,軒軒還有多久時間?” 軒軒的病情復發,到現在已經沒有治愈的希望,任何治療都只是拖時間罷了。 軒軒mama舍不得兒子離開自己,但見到兒子因為藥物的副作用吃不下飯、嘔吐、每天都在發燒、對著她喊頭疼,她心如刀割。 繼續治療雖然延長了軒軒的生命,但也給他帶來了許多痛苦,她知道不顧軒軒的感受,將他強留在世上很自私,但做父母的,最割舍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孩子。 醫生道:“如果只是常規治療、不化療、不搶救麗嘉的話,軒軒還有不到半個月的時間?!?/br> 這一下子少了半個月的時間…… 軒軒mama萬分糾結,但跟丈夫商量后,他們最終決定,放棄一切對軒軒造成痛苦的治療。 他們不想讓軒軒痛苦地走完這最后一段時間。 停掉化療藥后,軒軒每天打止疼藥緩解疼痛,他有了精神,能能說能笑,吃的東西也比以前多了。 如果不是身上還穿著病號服,臉上還帶著病容,乍一看就像是個健康的小孩。 三天后,軒軒mama幫軒軒辦理了出院。 一周后,軒軒因為深昏迷再次入院,軒軒的父母放棄了一切會令軒軒痛苦的搶救,軒軒于第二天中午離開了人世。 在紀錄片的最后,軒軒mama道:“他是天上的天使,偷偷下凡成為了我的孩子,他現在只是在凡間的假期結束了,重新回到天堂,成為了天使?!?/br> 第44章 《藍色醫學》第一次上線…… 《藍色醫學》第一次上線更新了兩期,以后保持每周更新一期的頻率。 第二期的主題是:新生。 第二期的鏡頭聚焦的是婦女兒童醫院的兩名產婦。 第一個產婦姓馮,節目組給她打了馬賽克,馮女士今年42歲,是高齡產婦,在生這胎之前,她已經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她肚子里的這個孩子是她的第四個孩子。 現在四個孩子的家庭已經很少見,大多數家庭都只剩一兩個小孩。 馮女士之前的三個小孩都是女孩,老大已經二十歲,老二十五歲,老三十二歲。 因為是高齡產婦,馮女士的這一胎懷得不是很順利,因為她之前幾胎都是剖宮產,這一臺胎兒的胎盤十分不巧生長在zigong下段以前剖宮產的疤痕處,是前置胎盤外加胎盤植入。 她是產科里最危重的產婦,孕20周時,她開始見紅,是先兆流產的征兆,便一直住在醫院保胎,現在胎兒已經滿30周。 她對肚子里的孩子十分重視,因為老一輩的人說,她這個肚子是尖的,肯定是個男孩。 “我們農村人,就想要個男孩傳宗接代?!?/br> 馮女士摸著肚子,鏡頭里的她渾身洋溢著母性的光輝。 屏幕上,彈幕突然增多,變得密密麻麻。 —家里有皇位要繼承??? —她的三個女兒也是倒了八輩子的霉才會投胎到她家。 —都42歲了還生個小的,以后怕不是讓三個女兒幫帶孩子? —農村就是這樣,明明家里窮的要死,為了生個男孩,孩子一個接一個地生,結果就越來越窮。 —要致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養豬。 馮女士想要在醫院保胎到小孩足月,在馮女士的孕周滿32 4周的那天,護士巡房發現馮女士zigong大出血,血浸透了床上的護理墊、沿著床墊的縫隙流到地上。 馮女士被送進手術室,行緊急剖宮產手術。 胎兒很快取出,醫生看了眼胎兒的性別,“是個meimei?!?/br> 剖宮產手術是腰麻,馮女士是清醒的,她不敢置信道:“醫生,你們是不是弄錯了?” 怎么可能又是女孩? 醫生剪短臍帶后,將小孩抱到她眼前,“看清楚了啊,是個meimei沒錯吧?” 馮女士如遭雷擊,“怎么又是女孩?” “女孩怎么了?!”這一整個手術室的醫生護士算是女性,聞言頗不贊同道:“現在都什么年代了?生男生女都一樣,女孩男孩都是寶,咱們可不興重男輕女那一套!” —醫生說得好! —這種人一心想要生個男孩,醫生就算跟她講大道理她也不會聽進去的。 —樓上正解。 真正嚴峻的考驗是在取出孩子之后。 由于胎盤深深地扎根在馮女士的zigong肌層里,還是兇險的中央前置胎盤,取出孩子不到兩分鐘,此時馮女士身體內的血竇是開放的,她的zigong瞬間涌出大量的鮮血。 手術室中的氣氛瞬間變得嚴肅,主刀醫生用手按住出血點、上止血藥、打縮宮素,但都沒能止住馮女士體內血液的流失。 最終,為了保住馮女士的性命,醫生征得家屬的同意,切除了馮女士的zigong。 —老天有眼,馮女士這輩子都生不了男孩了。 —生孩子太危險了,日??只榭钟?。 —哈哈哈哈,對重男輕女的人最重的懲罰就是讓他們這輩子都生不出男孩,電影都想不出這么絕的結局! 后面搶救馮女士的時候,麻醉醫生已經給馮女士上了全麻,所以她并不知道自己的zigong已經被摘除了,她在icu待了兩天,才轉回普通病房。 而她的女兒,因為不滿37周早產,現在該待在保溫箱里。 節目的最后,馮女士一家因為拿不出給小孩住保溫箱的錢,將出生不到一周的孩子接回老家醫院了。 * 同一期節目,另一個主人公則是一位年輕的女性。 馬佳佳,今年二十八歲,孕4產0,因為不明原因習慣性流產入院保胎,她肚子里的這個孩子是她的第四個孩子。 以前她懷過三個孩子,但那三個孩子因為各種原因,不足五個月就胎死宮內。 這個孩子是她千辛萬苦求來的孩子,現在已經28 6周,為了保胎,她已經在醫院里住了三個月,這三個月她除了洗漱外,幾乎沒下過床。 “我身邊有些姐妹懷小孩跟吃飯喝水一樣容易,怎么到我這里,想要個小孩就這么難呢?” 馬佳佳的神情憂傷,“為了要這個小孩,我連工作都辭了,好不容易才走到現在這一步,只要再堅持八周,她就足月了?!?/br> “我是希望他能在我肚子里發育好了再出來,醫生也說了,在我肚子里多待一天,她出來以后的存活幾率就高一點?!?/br> “男孩女孩我跟我先生都喜歡,只要他能健健康康的就好?!?/br> —有些人懷孕真的就像她說的,跟吃飯喝水一樣簡單,人跟人真的比不了。 —這是真的,我有個朋友,一年做了4次流產,上環之后,居然又懷了第5胎了,我懷疑她的zigong是鐵做的。 —馬佳佳跟馮女士的對比太過慘烈,我懷疑節目組是故意把她們放在一起的。 馬佳佳雖然想著要把孩子孕育到足月,但現實卻很殘酷。 在孩子滿30周的那一天,馬佳佳打了個噴嚏之后,她的羊水破了。 羊水破了之后,醫生通過藥物抑制宮縮,讓馬佳佳臥床休息,這樣又拖了1周,到胎兒31 3周的那天,馬佳佳因為復查羊水過少,她的主治醫生當晚就將孩子從她的肚子里取出來。 馬佳佳的孩子是個不到3斤的女兒,因為早產,身體十分虛弱,就連哭聲都沒有其他小孩大聲。 馬佳佳僅看了一眼她的女兒,就心疼得落下淚。 她覺得都是因為她在不知道的地方做錯了事,才害得女兒過早地來到這世上。 “別哭,你已經很厲害了,”醫生從她的體內取出胎盤,安慰道:“小孩的情況比我們想象中要好,按照現在的情況,她到新生兒科應該不需要上呼吸機,以后好好養,跟足月的孩子沒有什么區別的?!?/br> “等你傷口長好了,就可以去新生兒科看她?!?/br> 第45章 男朋友 《藍色醫學》以意想不到的速度火了。 播放的當天晚上,與《藍色醫學》有關的詞條有四個掛在熱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