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加油(^-^)
她抿了抿嘴,再次瞧了眼班內的其他人,爾后,自顧自坐好在座位。 腦子里不斷地在回顧,書里的故事情節也好,田老師給的資料也罷,亦或是他偷偷放的,也在旋轉著。 如一只被鞭策的陀螺,鞭子不停,抽打不止,技術夠好,它就能一直打磨著,打轉,直至愿意讓它停下。 上午的四節課過得超快,上課時云起還是在認真聽課,不過思緒還是不自覺飄飛,猛然蹦出那么一兩句“金句”,便急急忙忙記錄下來。 楚依云笑說,她這是入魔了。明明在上數學課,她能一邊算題,一邊想著然后記錄,關鍵是,那個題還沒做錯。 她笑了笑,沒說什么,畢竟一心二用,并不是什么好習慣。 直至中午放學,她還只是扯清一點點思路,還是不曾把大綱列出來。 吃午飯時,胃口明顯地不見好,還老是走神,就連奶奶叫了她好幾次,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壓根聽不見。最終還是云笙看不下去了,一把拍她,她才茫然抬頭。 一家人,其他三人均是無奈,又無可奈何,畢竟在想作文。 云起躺在床上,平時到這個點,早已午睡。此刻,卻輾轉反側,始終難以入眠。 腦子里,算是:維特、歌德、綠蒂、阿爾貝特、狂飆運動…… 旋轉,旋轉,旋轉…… 不知誰困住了誰…… “叮咚——” 一聲響,暫時轉移了她的注意力。 她側眸一望,是奶奶的手機。 ——這似乎是手機短信吧? ——會是誰??? 心里隱隱有個答案。 爬過去撿起來,解鎖打開。 “詩來了一條新短信?!?/br> 云起不知怎么,臉上就是一紅。 咬咬唇,猶豫一下,還是打開了信息。 詩12:44:28 “給你找了些東西?!?/br> 詩12:44:55 “1824年1月2日(莎士比亞的偉大;《維特》與時代無關)” 詩12:46:39 “ 我們談到英國文學。莎士比亞的偉大以及生在這位詩壇巨人之后的一切劇作家的不利處境。 歌德接著說,“每個重要的有才能的劇作家都不能不注意莎士比亞,都不能不研究他。一研究他,就會認識到莎士比亞已把全部人性的各種傾向,無論在高度上還是在深度上,都描寫得竭盡無余了,后來的人就無事可做了。只要心悅誠服地認識到已經有一個深不可測。高不可攀的優異作家在那里,誰還有勇氣提筆呢! “五十年前,我在我親愛的德國的處境當然要好一點。我可以很快就把德國原有的作品讀完,它們夠不上使我長久欽佩乃至注意。我很早就拋開德國文學及其研究,轉到生活和創作上去了。這樣,我就在我的自然發展途程上一步一步地邁進,逐漸把自己培養到能從事創作。我在創作方面一個時期接著一個時期都獲得成功。在我生平每一發展階段或時期,我所懸的最高理想從來不超過我當時的力所能及。但是我如果生在英國作一個英國人,在知識初開的幼年,就有那樣豐富多彩的杰作以它們的全部威力壓到我身上來,我就會被壓倒,不知怎么辦才好。我就會沒有輕松而新穎的勇氣向前邁進,就要深思熟慮,左右巡視,去尋找一條新的出路?!?/br> 我把話題引回到莎士比亞,說,“如果以某種方式把莎士比亞從英國文學的氛圍中單抽出來,假想把他作為一個孤立的人放在德國文學里來看,那就不免要驚贊那樣偉大的人物真是一種奇跡。但是如果到英國他的家鄉去找他,而且設身處地地把自己擺在莎士比亞時代里,對莎士比亞的同時代的和后起的那些作家進行一番研究,呼吸一下本。瓊生?,斏?。馬婁。博芒和弗勒喬(這五位都是莎士比亞時代的著名劇作家,其中本。瓊生擅長喜劇,馬婁擅長嚴肅劇,以《浮士德博士的悲劇》聞名。)等人所吹的那股雄風,那么,莎士比亞固然仍顯得是個超群出眾的雄強而偉大的人物,可是我們卻會得到一種信念:莎士比亞的許多天才奇跡多少還是人力所能達到的,有不少要歸功于他那個時代的那股強有力的創作風氣?!?愛克曼很少發表反對歌德的意見,但是當他發表不同的意見時,他的意見往往是比較正確的。這是一個例子。他對歌德的顏色說也提出過一些比較合理的批評。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歌德在發現批評中肯時,他也就馬上采納。) ” 詩12:46:17 “ 歌德回答說,“你說的完全對??瓷勘葋喚拖罂慈鹗康娜荷?。如果把瑞士的白峰移植到紐倫堡大草原中間,我們就會找不到語言來表達對它的高大所感到的驚奇。不過如果到白峰的偉大家鄉去看它,如果穿過它周圍的群峰如少婦峰……玫瑰峰之類去看它,那么,白峰當然還是最高的,可是就不會令人感到驚奇了。 “再者,如果有人不相信莎士比亞的偉大多半要歸功于他那個偉大而雄強的時代,他最好只想一下這樣一個問題:這樣令人驚奇的現象在一八二四年今天的英國,在今天報刊紛紛鬧批評。鬧分裂的這種環日子里,能否出現呢? “產生偉大作品所必不可少的那種不受干擾的。天真無瑕的。夢游癥式的創作活動,今天已不復可能了。今天我們的作家們都要面對群眾。每天在五十個不同地方所出現的評長論短。以及在群眾中所掀起的那些流言蜚語,都不容許健康的作品出現。今天,誰要是想避開這些,勉強把自己孤立起來,他也就完蛋了。通過各種報刊的那種低劣的。大半是消極的挑剔性的美學評論,一種'半瓶醋,的文化滲透到廣大群眾之中。對于進行創作的人來說,這是一種妖氛,一種毒液,會把創造力這棵樹從綠葉到樹心的每條纖維都徹底毀滅掉。 “在最近這兩個破爛的世紀里,生活本身已變得多么孱弱呀!我們哪里還能碰到一個純真的。有獨創性的人呢!哪里還有人有足夠的力量能做個誠實人,本來是什么樣就顯出什么樣呢?這種情況對詩人卻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外界一切都使他懸在虛空中,腳踏不到實地,他就只能從自己的內心生活里去汲取一切源泉了?!?/br> 接著話題轉到《少年維特》,歌德說,“我象鵜鶘一樣,是用自己的心血把那部作品哺育出來的。其中有大量的出自我自己心胸中的東西。大量的情感和思想,足夠寫一部比此書長十倍的長篇小說。我經常說,自從此書出版之后,我只重讀過一遍,我當心以后不要再讀它,它簡直是一堆火箭彈!一看到它,我心里就感到不自在,深怕重新感到當初產生這部作品時那種病態心情?!?/br> 我回想起歌德和拿破侖的談話(參看第五〇〇頁。),在歌德的沒有出版的稿件中我曾發現這次談話的簡單記錄,勸過歌德把它再寫詳細些。 ” 詩12:47:33 “ 我說,“拿破侖曾向你指出《維特》里有一段話在他看來是經不起嚴格檢查的,而你當時也承認他說的對,我非常想知道所指的究竟是哪一段?!?/br> 歌德帶著一種神秘的微笑說,“猜猜看吧?!?/br> 我說,“我猜想那是指綠蒂既不告訴阿爾博特,也沒有向他說明自己心里的疑懼,就把手槍送交維特那一段話。你固然費大力替這種緘默找出了動機,但是事關營救一個朋友生命的迫切需要,你所給的動機是站不住腳的?!?/br> 歌德回答說,“你這個意見當然不壞,不過拿破侖所指的究竟是你所想的那一段還是另一段,我認為還是不說出為好,反正你的意見和拿破侖的意見都是正確的?!?/br> 我對《維特》出版后所引起的巨大影響是否真正由于那個時代,提出了疑問。我說,“我很難贊同這種流傳很廣的看法?!毒S特》是劃時代的,只是由于它出現了,并不是由于它出現在某一個具體的時代?!毒S特》即便在今天第一次出現,也還是劃時代的,因為每個時代都有那么多的不期然而然的愁苦,那么多的隱藏的不滿和對人生的厭惡,就某些個別人物來說,那么多對世界的不滿情緒,那么多個性和市民社會制度的沖突〔如在《維特》里所寫的〕?!?/br> 歌德回答說,“你說得很對,所以《維特》這本書直到現在還和當初一樣對一定年齡的青年人發生影響。我自己也沒有必要把自己青年時代的陰郁心情歸咎于當時世界一般影響以及我閱讀過的幾部英國作家的著作。使我感到切膚之痛的。迫使我進行創作的。導致產生《維特》的那種心情,無寧是一些直接關系到個人的情況。原來我生活過,戀愛過,苦痛過,關鍵就在這里。 “至于人們談得很多的'維特時代,,如果仔細研究一下,它當然與一般世界文化過程無關,它只涉及每個個別的人,個人生來就有自由本能,卻處在陳腐世界的窄狹圈套里,要學會適應它。幸運遭到阻撓,活動受到限制,愿望得不到滿足,這些都不是某個特殊時代的。而是每個人都碰得著的不幸事件。假如一個人在他的生平不經過覺得《維特》就是為他自己寫的那么一個階段,那倒很可惜了?!?《少年維特之煩惱》是一部書信體和自傳體的愛情小說,一七七四年出版,繼劇本《葛茲。馮。伯利欣根》(一七七一)之后,使歌德在西歐立享盛名,特別是青年一代人,多由于“維特熱“而弄得神魂顛倒,穿維特式的服裝,過維特式的生活,甚至仿效維特自殺。歌德也因此而受到當時保守派。特別是天主教會的痛恨和攻擊。一般西方文學史家把維特所代表的頹廢傾向稱作“世紀病“。歌德在這篇談話里卻否認維特與時代有關,說產生《維特》的陰郁心情只涉及個人的特殊遭遇。這當然是錯誤的。個人不能脫離一定的時代。社會和階級而超然懸在真空里。歌德的看法,正代表著西方資產階級上升時期正開始流行的個人至上的自我中心觀點。同時他還認為《維特》在任何時代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也就是說它是不朽的作品。這種看法的基礎還是“普遍人性論“。維特是“垮掉的一代“的前身,就連“垮掉的一代“現在也不會為《維特》發狂了。) ” 詩12:49:22 “這是節選自艾克曼的《歌德談話錄》?!?/br> 詩12:52:46 “還有一個,跟維特沒關系,但是特有意思,也一起發給你?!?/br> 詩12:54:58 “ 歌德責怪我沒有去訪問這里一個有聲望的人家。他說,“在這一冬里,你本可以在那家度過許多愉快的夜晚,結識一些有趣的陌生人。不知由于什么怪脾氣,你放棄了這一切?!?/br> …… 我說,“我通常接觸社會,總是帶著我個人的愛好和憎恨以及一種愛和被愛的需要。我要找到生性和我融洽的人,可以和他結交,其余的人和我無關?!?/br> 歌德回答說,“你這種自然傾向是反社會的。文化教養有什么用,如果我們不愿用它來克服我們的自然傾向?要求旁人都合我們的脾氣,那是很愚蠢的。我從來不干這種蠢事。我把每個人都看作一個獨立的個人,可以讓我去研究和了解他的一切特點,此外我并不向他要求同情共鳴。這樣我才可以和任何人打交道,也只有這樣我才可以認識各種不同的性格,學會為人處世之道。因為一個人正是要跟那些和自己生性相反的人打交道,才能和他們相處,從而激發自己性格中一切不同的方面使其得到發展完成,很快就感到自己在每個方面都達到成熟。你也該這樣辦。你在這方面的能力比你自己所想象的要大,過分低估自己是毫無益處的,你必須投入廣大的世界里,不管你是喜歡還是不喜歡它?!?/br> 我細心聽取了這番忠告,決定盡可能地照著辦。 傍晚時歌德邀我陪他乘馬車出去溜達一下。我們走的路穿過魏瑪上區的山崗,可以眺望西邊的公園。樹已開花,白樺的葉子已長滿了,芳草如茵,夕陽的光輝照在上面。我們找到帶有畫意的樹叢,流連不舍。我們談到開滿白花的樹不宜入畫,因為構不成一幅好畫圖,正如長滿葉子的白樺不宜擺在一幅畫的前景里,因為嫩葉和白樹干不夠協調,沒有幾大片面積可以突出光與影的對比。歌德說,“呂斯德爾(呂斯德爾(ruysdael,1628—1682),十七世紀荷蘭最大的風景畫家。)從來不把長滿葉子的白樺擺在前景,他只畫沒有葉子的。光禿禿的而且破爛的白樺樹干。把這樣的樹干擺在前景完全合式,它的光亮的形狀可以產生雄強的效果?!?/br> 接著我們隨便談了一些其它問題,然后又談到某些藝術家想把宗教變成藝術的錯誤傾向。對他們來說,藝術就應該是宗教。歌德說,“宗教對藝術的關系,和其它重大人生旨趣對藝術的關系一樣。宗教只應看作一種題材,和其它人生旨趣享有同等的權利。信教和不信教都不是我們用來掌握藝術作品的器官。掌握藝術作品需要完全另樣的力量和才能。藝術應該訴諸掌握藝術的器官,否則就達不到自己的目的,得不到它所特有的效果。一種宗教題材也可以成為很好的藝術題材,不過只限于能感動一般人的那一部分。因此,圣母與圣嬰是個很好的題材,可以百用不陳,百看不厭?!?/br> 這時我們已繞了樹林一圈,在從梯夫爾特轉到回魏瑪的路上,我們看到了落日。歌德沉思了一陣子,然后向我朗誦一句古詩: “西沉的永遠是這同一個太陽?!?據法譯者注:詩作者是公元五世紀住在埃及巴諾波里斯(panopolis)的希臘詩人儂努斯(nonnus)。) 接著就很高興地說,“到了七十五歲,人總不免偶爾想到死。不過我對此處之泰然,因為我深信人類精神是不朽的,它就象太陽,用rou眼來看,它象是落下去了,而實際上它永遠不落,永遠不停地在照耀著?!?/br> 這時太陽在厄脫斯堡后面落下去了,我們感到樹林中的晚涼,就把車趕快一點馳向魏瑪,停在歌德家門前。歌德邀我進去再坐一會兒,我就進去了。歌德特別和藹,興致特別高。他談得很多的是他關于顏色的學說以及他的頑固的論敵。他說他覺得自己對這門科學有所貢獻。 他說,“要在世界上劃出一個時代,要有兩個眾所周知的條件:第一要有一副好頭腦,其次要繼承一份巨大的遺產。拿破侖繼承了法國革命,弗里德里希大帝繼承了西里西亞戰爭(西里西亞戰爭即三十年戰爭,對德國破壞很大。),路德繼承了教皇的黑暗,而我所分享到的遺產則是牛頓學說的錯誤?,F在這一代人固然看不出我在這方面的貢獻,將來人會承認落到我手里的并不是一份可憐的遺產?!啊?/br> ” 詩12:59:22 “好好休息。期待你的佳作!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