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節
興許是歷經牢獄之災,徐正比她想象中更瘦,他干瘦的身軀上,披一身寬大黃道袍,即便如此,卻也蓋不住那通身的氣度。他精神矍鑠,雙眼更是極亮,真摯中卻又飽經滄桑,無情又似有情,眸子深邃不見底,仿佛他目光所過之處,所有妖魔鬼怪盡數投降,現出真正形貌出來。 溫良辰只覺背后一寒,心中方才那股輕視之意,就在他那淡淡一眼過來,便消逝得無影無蹤去了。 徐正那雙湛然的眼睛,忽地露出疑惑之色,道:“你此行前來,可是公主授意?” 溫良辰緊握雙拳,竭力使自己保持平靜:“母親被二皇子失手錯殺,死前留下遺愿,命我前來尋掌教……請掌教收留?!?/br> “單單是為如此?”徐正臉色莫名,聲音如碾出來的冰,仿佛方才那股飄忽不定的師生之情,完全是幻覺罷了。 “你如今為郡主之尊,本觀狹小,可容不下你?!毙煺H上雙眼,不去看她,言語之間,冷酷和嚴厲畢現,“你且見過貧道,自完成公主之愿,可自行離去?!?/br> “不……”溫良辰陡然一驚,額頭冷汗直下,心道,母親的老師果然厲害,在他面前,當真是半分假都作不得。 “不瞞掌教,徒孫之所以上山求見,乃是為了拜師!”溫良辰眼眶發紅,三個響頭叩下去,“母親因小人之故,落入賊人手中,賊人雖死,小人卻高坐皇后之位,安享榮華富貴!母親死后,我被女官擊昏過去,尚有諸多事不明白,懇請掌教授我明事理,斷是非,助我為母報仇,否則,我便枉然此生矣!” 如此大逆不道之言,放在何處去說,都是要被砍頭的,但是溫良辰卻發現,徐正聽得津津有味,并未有任何勸阻,于是,她濤濤懸河,將皇家私密之事皆數抖了出來。 溫良辰話音一落,誰知徐正卻灑然一哂,瞧她的眼神變得溫和許多,隱隱有滿意之色:“有道是‘蒼天如圓蓋,陸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來爭榮辱’,大凡身懷仇恨之人,必滿身戾氣,無解可化,至極端之處,身死燈滅方消。而我見你目光清澈,顯然未喪失本心,你是個好孩子,今后,必有大造化?!?/br> 至于溫良辰將話說得又狠又絕,那只是在博取他的同情罷了,徐正心中門兒清,淡然處之,并不應話,也不落入圈套之中。 “亡母望我成人,掌教品性高潔,不與那骯臟同流合污,且才學滿腹,堪稱世間博學之人,您若收留我,母親九泉之下……” 溫良辰臉上異常悲憤,端的是錚錚鐵骨,而言語之中,卻無處不可憐,直到后來,話語中還夾雜著各色拍馬屁之言,和不要銀錢般如流水脫口而出。 徐正見她眉眼閃爍,神采飛揚,卻依舊強自鎮定的模樣,只覺牙酸異常,心道這丫頭太過古靈精怪,絕不輸于襄城公主少女時的跳脫。 徐正不知道的是,溫良辰調皮搗蛋,遠超襄城公主十條街,至少公主沒燒掉半座皇宮。 “好了,你莫要再言?!毙煺鬄轭^痛,抬手打斷道,“公主于我有救命之恩,今日我姑且收你為本觀俗家弟子,算是還了這遭機緣?!?/br> 聽聞此話,溫良辰僵在當場,半天未曾反應過來,直到徐正開腔又道“可是不樂意”,方才面露大喜之色。 徐正已是世外之人,他不認,溫良辰也沒辦法;當然,他如今愿意認,她自然高興不已。 “參見師父!”溫良辰喜滋滋地磕頭,生怕對方臨時起意,接而反悔不認賬。 徐正又猛覺不對,襄城公主為他之徒,再將溫良辰收入座下,母女二人豈不是成為平輩? “莫要叫我師父,亂了輩分?!毙煺o思片刻,沉聲道,“你且記在我徒兒平羲名下,此法合禮數。今日你先安定下來,明日見他,再行拜師之禮?!?/br> 秦氏越朝禮數皆有規制,讀書人之間,拜師慎重,禮數更加繁瑣。至于道家,多半是些焚香禱告之類的儀式罷。 溫良辰眨眨眼,忽地想起一事,問道:“薛揚可是掌教的徒弟?” 徐正抬抬眼皮,微微頷首。 溫良辰頓時大驚失色:“那他豈不成了我師叔?” “正是?!毙煺卮鸬?。 薛揚雖已至弱冠之年,看起來也不像是十七八的模樣,頂多十五六,讓此人當自己的師叔,心里總歸有些奇怪。 事已至此,溫良辰只好苦哈哈地應了。 “至于方才之事,今后你可不得同任何人提起?!毙煺裆幻C,認真交待道,“皇家秘辛,事涉危險,慎之,慎之?!?/br> 當年溫良辰的曾外祖父,也就是英宗皇帝在世,性子軟弱,授宦官讀書,以閹黨之勢牽制內閣,不料后期東西二廠橫行霸道,又有錦衣親軍鎮撫司無詔逮捕官員,興許大臣不小心的一句話,便能被扣上大帽子,賠上身家性命。 “十年前文淵閣大學士、太子東閣謀逆案,司禮太監王方礙于貧道態度不明,有相助東閣之跡象,便以其“誘太子結朋黨”之罪名誣陷于我,英宗大怒,親自下旨捕我入獄。貧道在詔獄中受盡刑罰,當年尚是皇太子的仁宗,在女兒,也就是你母親的苦苦哀求下,冒著被廢黜的危險,積極奔走營救,方撿回貧道一條性命,其余同被牽連入獄的御史清流,皆在獄中慘死……此間之事,你如今尚不明白,今后與你分說?!毙煺粲兴嫉氐?,他這一生大起大落,不惑之年又成為世外之人,見得多了,比之常人更謹而慎。 溫良辰沒想到事情竟如此復雜,一時想不明白,只好就著應下:“徒孫不會再提,從今往后,必悶爛于心?!?/br> “此是正解,還要虧得那女官明事理?!睖亓汲街惶崃藥拙?,徐正不明那日宮變情形,也不作多言,留給她自己細想。 至于今后安排,溫良辰在這守孝三年期間,待在三元山跟著徐正學習,至于學什么,她如今沒有半分想法。大約是……跟著徐正繼續讀書? 誰知徐正卻道:“平羲善書畫,你從明日起,便好生跟著他學罷?!?/br> 溫良辰瞪大雙眼,不可思議道:“母親從小授我讀書,我并不曾上閨學?!?/br> “你居然未上閨學?”徐正面露驚訝之色,思索了片刻,遂失笑道,“也是,以公主的性子,倒是怕你受丁點的苦?!?/br> “可是,如今卻有所不同,也罷,你便跟著貧道學棋,再尋師弟學琴……至于繡活,你尋個教養嬤嬤上山來?!?/br> 徐正話里話外的意思,大概是將她打造為一名合格的京都閨秀。 溫良辰想起閨學中繁重的課業,一時瞠目結舌。 “你若不為閨秀,今后如何立足于京都?” 靠著宣德帝僅有的愧疚,頂多照顧溫良辰至出嫁,說不定,她連郡馬都沒法挑。 若不想成為天子手中棋,只有自己執棋而動。 徐正坐在蒲團之上,看著溫良辰離去的背影,垂下雙眸,陷入沉思之中。 八年前,他曾為襄城公主卜卦,預其八年后逢性命之災。 即便襄城公主竭力躲避,最終卻還是應了命。 可見人為螻蟻,終究擋不住命盤的轉動,或許,自己與這天下的轉機,便要應在這八歲的女童身上。 * “本書發表于晉.江文學城,作者蜜糕,其余網站都是盜.版?!?/br> ☆、第23章 怒爭道 且說問溫良辰在三元山上住下之后,當晚便歇在“蓬萊”花園后的女弟子房舍中。 因太清觀本身女弟子少的緣故,這排房舍只有兩戶,一戶是溫良辰,另一戶隸屬于一名師姑,可惜她此時不在,于年前下山云游去了。 薛揚身為師叔,本還想著幫助溫良辰處理瑣事,誰料溫良辰身邊仆人眾多,事情雖雜亂,卻還不夠一干仆人來分。 但是,薛揚此人甚是執拗,掌教交待他照顧師侄,他便安守職責,一直忤在道路旁,瞧著仆人們來去匆匆,摩拳擦掌,十分想上去搭把手。 “那個,薛揚?!睖亓汲接仓^皮走過來,仍然喊不出“師叔”的稱呼,“明日何時去見師父?觀里可有何安排不曾?” 薛揚的眼神太過于純粹,不曾掩飾那股想要幫倒忙的熱切,行動的丫鬟和婆子們皆被他瞧得后背發麻,搬送物品還要繞著走,生怕他上來搶奪,溫良辰怕他耽誤時辰,便主動上前尋他說話。 薛揚聲音漠然,一板一眼地答道:“師侄,我太清觀每日晨間卯時武訓,師父并未特別交待于你,你可來,也可不來;辰時為長老講經會,你如今為我觀弟子,理應參加;你師父平羲師兄,住在蓬萊東院,明日午后,我便帶你去尋他?!?/br> 言語簡練得,就連一句廢話也無。 溫良辰頷首,抬頭瞧他,心中卻道,徐正那只外表道貌高深,狡黠內斂的老狐貍,到底是如何教出這樣一朵……高潔而純粹的高崖之花。 薛揚見她神思游離,眉間頗有不耐之色,態度嚴肅而認真:“師侄,你可記清楚了?” 換做旁人,定會問“你方才可聽清楚了”,或是“你可需要師叔再重復一遍?”,但是,他的思考方式,單純得令人覺得不近人情。 “記清楚了,有勞你?!?/br> 溫良辰本想再打聽平羲師父之事,但面對此人,估計再問下去,自己真會被他給氣死,今日實在是有些乏了,待明日再說。 “姑娘,屋子收拾好了?!濒~腸清脆的聲音自里間傳來,五日前,她在幾位婆子們的聯合攙扶之下,終于爬上了山。 “我幫師侄去瞧瞧,看是否少了用度?!?/br> 薛揚似不知男女之防,在諸人目瞪口呆的表情下,抬腳便踏入房內。 他泰然自若巡視一圈之后,發現并未有何漏洞,其平時用度,甚至比太清觀好上許多,他又繞過屏風,抬手掀開淺綠色的帳幔,待看清內里布置之時,頓時愣在當場。 那閨床頂是撒花飛蝶式,四周由薄如蟬翼的紗層層疊起,朦朦朧朧如云霧,又以瓔珞做珠簾,美得好似從東海龍宮抬上山來,伴隨一股異香味撲面,薛揚終于回過神來,被刺得眼淚直流,終于受不住,捂著鼻子,頂著一頭尷尬跑出來。 薛揚以袖遮面,在樹下緩了好一會,又行來尋溫良辰,溫良辰以為他會道歉,便抱著雙手在原地等他。 “師侄,你房中物未免過多,咱們修道之人,莫要為外物所持,以免擾亂心境?!?/br> 聽聞此話,溫良辰目瞪口呆。 她四顧周圍,入目盡是荒涼蕭瑟,寒酸異常。 大擺件不方便抬送,大多放在山下靜慈庵中,能用上的不多,比起從前公主府優渥的生活,此地算是鄉下,誰知對方不明就里,居然還敢教訓自己。 “那依師叔所言,如何方能不為外物所饒?”溫良辰怒急攻心,眼珠子一轉,頓生一計。 提到論道,薛揚頓時來了興趣,右手輕掃浮塵,極為超脫地道:“不動心。即是不為外物所動,不為紛繁事所擾,抱元守一,即,本心也?!?/br> 他神情淡漠,遺世而獨立,溫良辰覺得,仿佛站在自己面前之人沒有血rou,沒有情感,只有一具空殼子*般。 “既然師叔出此言,那我將諸物扔出去,住空屋子,可稱了師叔的心意?”溫良辰暗地翻了一個白眼,忽地臉色一變,驀地轉過身,叉腰大聲吼道,“你們,你們將東西都給我扔了!一件都不要留!” 丫鬟婆子們紛紛色變,純鈞也焦急萬分,跺跺腳道:“姑娘,您這是何苦???” 她本不善于言辭,說來說去,還是幾句“何苦來哉”。純鈞自知力薄,忙轉頭朝魚腸使眼色。 誰料魚腸卻道:“姑娘說了,扔就扔,啰嗦什么?” 言畢,她將手中小花瓶往石子路上一拋,“哐當”一聲,花瓶碎成一地的渣滓。 溫良辰不為所動,淡定地站在原地,連眉毛都不抬一下。 眼看對方動了真格,薛揚神色略有松動,上前勸道:“師侄,此事不妥?!?/br> 他的生活簡單而樸素,哪里碰上過享受奢華之人,并且,還如此的……蠻橫。 “師叔,有何不妥?”溫良辰忽地抬起腦袋,直勾勾望向他,眼神挑釁。 她自己卻不知,在茫茫夜空下,她眸子亮盈,如同水中清月,比那漫天星辰還要美。 “師叔言我外物過多,那我便扔了,有何錯可言?” 溫良辰步步緊逼,字字如刀。 黑暗中,她終于撕碎那層閨秀的偽裝,暴露出頑皮強悍的本性,而眼前這位無辜而單純的小道士,卻倒霉地變成她手中頭號祭旗之人。 “不,我并不是此意,請師侄罷手罷?!毖P搖搖頭,他長眉微蹙,顯得既郁悶,又無奈。 溫良辰見他腦門上全是汗,卻不生同情,依舊不依不撓道:“我不曾熟悉道學,但想著,這世間道理皆是相通。佛經中達摩有言‘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墻壁,可以入道’,師叔可否為我解此句之惑?” 溫良辰之所以得知此言,還要多虧了老太太罰她抄經,這也是迄今為止老太太對她做出唯一有用的事了。 若薛揚是塵世間人,必能聽出此話的咄咄逼人,可惜的是,他并不是。 “師侄此句,倒是說出我心中真意?!毖P垂眸靜思片刻,接著又張口,對答之聲如同潺潺流水般而出,“此言勸慰世人放下紅塵事,若心有執念,修行之間呼吸易松,必前功盡棄。若至無牽無掛之境界,心便如鐵墻,可六根清凈,不受世間事煩擾,跳出六道,脫離輪回,成仙成圣矣?!?/br> 薛揚耐性極好,將她所提的疑惑,幾乎是字字解讀,還提升數層境界,說的溫良辰心中欽佩不已。 但是,溫良辰若是服輸,便不是溫良辰。 作為一個在太清觀門口扎營搭篷,欲使出殺招爬墻的驕橫郡主,若是能被薛揚勸而向善,那明日的三元山,可要倒著往下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