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節
——準備回家吧! 58間之卷弈 謝長風收到祁淵的信時,又是兩個月后了。 吳鵬這個很沒良心的小伙伴帶著老婆拍屁股一走了之,謝長風如今不僅要看顧新置的九真郡和日南郡,還要時刻注意在海上漂的阮氏二娘,更要著手處理整個交州的政務??! 尼瑪要忙瘋了啊有木有??!這活沒法干了! 謝長風為自己深深不值,他只拿了一份工資,卻要干三個人的活,怎么能忍?怪不得吳鵬整天想著回京城,尼瑪他也想回去! 祁淵在信上信誓旦旦的說能將他調回去,謝長風雖然心中開心,卻覺得不能將一切都壓在情緣身上,祁淵本來是太子,宣明帝一直忌憚太子,若是因自己之故讓祁淵處境更加艱難,那他心中多慚愧……個鬼??! ——謝長風其實挺開心的,這充分說明祁淵的心里有他呢! 一般什么情況皇帝會將守邊大將召回朝? 功高震主。 謝長風糾結不已,他都將林邑國打下來了,宣明帝還鐵心讓他留在南疆,就這么討厭他? 難不成……他的目光落在南詔國土上,真要去找南詔的晦氣? 不過他要是繼續這么做,就有些麻煩了。 和林邑國之間戰爭的原因,起始于邊境互市的一個小沖突,當時他們借著楚朝商人受到不公平對待唯由大軍壓進了林邑國,若是用同一個理由去找南詔的麻煩…… 嘖,這天下蠢材雖多,可聰明人也不少,大家都不是瞎子,他這種故意找事的方法只能用一次啊。 也許情緣之間真的心有靈犀,祁淵就知道謝長風不會安穩的等他的消息,所以給謝長風去信后,他就果斷加班加點將那份軍制改革的奏折炮制了出來。 他很壞心眼的先遞交了一份六大都護的奏折,規定了管轄區域、等級、權限、時限以及掌管軍隊的數量。 在大朝會上果然遭到了勛貴的抨擊,宣明帝做和事佬,說什么太子畢竟年輕云云。 然后祁淵一臉慚愧,然后從袖子里又摸出了一份奏折,六大都護變成了九大都護,頓時大家都愣住了。 “之前是孤考慮不周,畢竟咱們楚朝新立,邊疆不靖,再說了,開國勛貴為我大楚立下汗馬功勞,今后更當奮勇征戰,若無可練兵之地,更會影響我楚朝軍力,既然如此,不如多設幾個都護府?!?/br> ——在祁淵嘴里,都護府就像路邊的白菜,少了再撿一個一般輕巧。 宣明帝的臉色異常難看。 勛貴雖然心里開心,不過看著宣明帝的臉色,他們都不由自主的閉嘴了,而朝堂上的文臣炸開了鍋,唐時最國力最鼎盛時也僅僅設立了六個,怎么到了楚朝就要設立九個? 而且需要這么多都護府嗎?朝廷有這么多的錢這么多的兵馬糧草來支撐這些都護府嗎?都護府主要職責是守護邊疆并弘揚楚朝天威,楚朝三面陸地一面海,海邊需要防御嗎?揚州駐扎的水師要來何用?北方需要三個都護府嗎?遼東一個,北庭一個就足夠了??!而且天山都護府干嘛設立兩個?直接來個西域都護府不就夠了??? 這樣只需要設立四個都護府,可以減少多少錢糧消耗??! 不得不說,在大部分文臣的觀念里,能不動兵自然最好,若是能以天口朝教化來降服四方就更美妙了。 呵呵,想得多美好。 宣明帝看著吵成菜市場的大朝會,頭疼起來。 宣明帝覺得自己真心苦逼。 如果他真的是那等殘暴帝王,面對這種情況,完全可以一甩袖袍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如果他是笨蛋什么都不懂,就能完全將事情丟給丞相和各部尚書,最后等他們炒出結果自己順水推舟就行了。 宣明帝的痛苦在于,他知道哪些是錯誤的,可不知道怎么做才是正確的= = 皇帝這個職業是需要慢慢琢磨思考的,祁淵上輩子琢磨了二十年,宣明帝才琢磨了三年,這一對比,自然心生落差。 而且最讓宣明帝心塞的就是大部分時間他知道太子的做法是正確的,可若是按照太子的做法做,他自己的臉面往哪里擱?若是不按照太子的做法,他自己卻沒辦法啊摔??! 好累,不會愛了。 也所以,當后宮傳來了新近嬪妃有孕的消息時,宣明帝樂壞了。 不管如何,他雄風依舊??! 宣明帝一高興,就對祁淵的奏折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大手一揮,通過了。 朝堂上吵來吵去,最后還是決定設立六大都護府。 祁淵心里冷笑,這些朝臣就是欠抽,就好像妖精打架,非要掐一次才會老老實實的聽話。 六大都護府,每個都護府的大都督都正式確立了。 安東都護府原本的大將軍正是韓國公,韓國公今年有六十了,他的長子一直在遼東從軍,如今三十有五,韓國公就上折子自請退休,讓兒子來接替自己的位置。 不過呢,本來宣明帝和祁淵弄的這個軍制改革就是為了削弱大將軍在軍中的影響力,自然不會允許子承父業這種情況出現。 是以最終韓國公的長子并沒有駐守遼東,而是被調到了安西都護府,成為了安西都護的大都督。 與安西都護府兩兩相望的北庭都護府交給了原金吾衛趙明,這位大屠夫接到詔令后立刻開開心心的收拾包裹上路了。 而原本安西都護府的大都督城陽侯葉寧被祁淵丟到了安南都護府,去鎮守日南九真,不管怎么說,這片土地都是謝長風打下來的,祁淵自然希望由自己這方的將軍掌管。 同時兵部尚書袁淶也被宣明帝派了出來,出鎮安東都護府,本來想要回老家的弘毅侯吳鵬被丟到了單于都護府,然后安北都護府的大都督空了出來。 不管是宣明帝還是祁淵都不想將這個位置交給廣漢郡王,當然廣漢郡王也不愿意,可安北都護府是抗擊胡人的最前線,對將領的要求很高,不能隨便任命。 最終經過多方考核,考慮到原本駐守在此地的定國公已經交出兵權,而謝長風也并未出鎮邊疆,宣明帝想起和定國公一起在代州的日子,心下一軟,就提拔了一個叫王壯的原北疆邊軍將軍,由他擔任安北都護府的大都督一職。 不過宣明帝不知道的是,在這個任命下達的同時,王壯身邊就多了一個叫林擎的年輕將領。 六大都護府全都有主了,祁淵如愿以償的將謝長風調了回來,宣明帝不太想讓謝長風繼續掌兵,這些年來他也不是傻子,謝長風對太子的敬重與旁人不同,宣明帝考慮再三,就讓謝長風頂替了袁淶的職位,成了代理的兵部尚書,待遇比照兵部侍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