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彎路與失誤
書迷正在閱讀:義與法的沖突、縣委書記的十五個日日夜夜、擬任廳長、四爺的小年糕、全世界都以為我女扮男裝[電競]、重生之棄婦醫途、我的閨蜜果然有問題!、厲先生,別來無恙、頂峰相見[娛樂圈]、勾心嬌妻:總裁索愛成癮
握別朱石橋武裝部劉部長,偵查員們又匆匆往花明樓區武裝部趕去。爬完此山,登上山頂,都不約而同地停下腳步,邊喘氣,邊朝山下眺望,寧韶公路從北向南,恰似一條烏龍,仰臥在韶峰北側,洞庭湖南岸這片肥沃豐腴的土地上,迎送南來北往的車輛和五湖四海的佳賓。 這些天,寧韶公路上的車流量猛增,因為1993年12月26日是毛澤東主席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日,韶山舉行一系列大型紀念活動,自12月2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親臨韶山出席銅像揭幕儀式,并為銅像親手揭幕以來,紀念活動更是進入高潮。凡去韶山參觀的人們,幾乎都像總書記12月20日去韶山時的路線一樣,從長沙上319國道,轉寧韶公路直抵韶山。返回時,經湘潭回長沙。 眼下毛澤東主席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日已過去月余,寧韶公路上來往的車輛有增無減。他們暗自慶幸,1月4日晚發生在寧韶公路22公里路段的特大槍擊殺人案對此沒有產生壞的影響,同時,他們又感到從來沒有過的沉重壓力。案子一日不破,籠罩群眾心頭的陰影一日難消。他們加快腳步,朝花明樓區武裝部趕去。 十天前,偵查員們從謝樹南局長那里領受了任務,便一頭扎進花明樓區,在該區所轄的朱石橋、東湖塘、麻山、西沖山、楊林橋五個鄉和花明樓鎮,對1985年以來受訓過的千余名民兵展開周密調查,逐一了解他們的現實表現,落實1月4日晚8時左右的去向。 這是東湖塘鄉一位村民提供的線索,引起了謝樹南局長的高度重視,因而采取的偵查措施。 案發后,刑偵大隊長蔡建國、副隊長謝可良、趙丁山,教導員李國政率領民警,急速展開偵查。東湖塘茶場一個村民反映:他去看電影,遇見幾個年輕人,聽見其中一個講:我在茶場搞過民兵訓練。這地方蠻好玩。這個村民用手電照了他們一下,發現他們帶有長槍。 這些年,花明樓區武裝部每年都在東湖塘茶場進行過民兵訓練。 偵查員們就是對這些受過訓練的民兵展開調查。 他們沒有想到,如今的拉關系走后門之風滲透到了民兵訓練這片神圣、威嚴的土地。按規定,凡參加訓練的民兵,都要登記造冊,同時還規定民兵只受訓一次。 規定還規定,現實歸現實,中國的許多事說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似乎說的與做的永遠也無法統一。 1月4日晚,槍殺劉亞峰的犯罪團伙成員湯德勝曾在東湖塘茶場受過民兵訓練,這次又在西山壩電站民兵訓練基地受訓。更奇怪的是,往年的民兵受訓名冊上,根本沒有記載他的名字。他兩次受訓都是開后門進來的。 偵查員們卻沒有想到這一招。 他們完全是按正常人的思維進行分析和判斷的。如果是錄干、招工、提拔什么的,他們肯定會把拉關系、走后門這層因素考慮進去,而對民兵訓練,他們萬萬沒有想到也有后門可走。 他們按照武裝部門提供的受訓過的民兵花名冊,逐一進行排查,這些民兵都是第一次接受訓練,誰也沒有參加過東湖塘茶場舉行的民兵訓練。 有人還拍胸膛擔保:這些民兵都是頂呱呱的好伢崽,不會做違法犯罪的事?!?.4”槍殺案發生時,他們都在訓練基地,沒有一個外出,槍支都交回了倉庫,沒有一個人手上有槍。他們不可能出去殺人,他們不具備殺人的條件。射擊過的槍口留有硝煙,只要細看就能明辨。 偵查員欲查驗槍支時,真正的兇手譚章龍在場,他后來交待時講:聽說要驗槍,嚇得心都快跳出了喉嚨。 驗槍未能如期進行,站在眼前的兇手得以蒙混過關。一個細小的忽略造成了一個重大的失誤。 從1985年至1994年,花明樓區所有參加過民兵訓練的人都調查遍了,沒有發現可疑對象。 與此同時,刑偵大隊副隊長趙丁山率領偵查員熊仕清、彭榮杰、陳智剛、曾海龍等,梳子般清查了花明樓區所轄五鄉一鎮的群眾所使用的600多支獵槍、火藥槍,均未發現與本案有關的痕跡。 他們仍不罷休,為了深入偵查,偵查員彭榮杰喬裝成生意人,通過數日艱苦細致的工作,抓獲了團伙頭目成瑞武等,瓦解了兩個流氓犯罪團伙,但他們均與“1.4”案無關。 兇手究竟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