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令人興奮的線索
書迷正在閱讀:義與法的沖突、縣委書記的十五個日日夜夜、擬任廳長、四爺的小年糕、全世界都以為我女扮男裝[電競]、重生之棄婦醫途、我的閨蜜果然有問題!、厲先生,別來無恙、頂峰相見[娛樂圈]、勾心嬌妻:總裁索愛成癮
晚蓮: 你好! 國仁到了我這里一趟,給我的印象很一般(指的思想),特別是在臨走時把像片撕掉,使我們都很生氣,盡管照得不好,總有它的意義吧!我發現他的思想與一個干部是不相稱的??傊?,我們的談話很不投機。為此,我對他很不滿意……好了,下一次再談,祝你愉快! 兄 12月19日 廖國仁的母親24號收到這封信,立即轉交給了“12.14金庫盜竊案”指揮部。 這是一位多災多難而又深明大義的母親。當廖國仁來到這個世界時,她吞野菜、咽樹葉,熬出白花花、濃巴巴的奶汁,一口一口地將廖國仁喂養大。 終于,廖國仁從湖南省銀行學校畢業,當上了國家銀行的干部,母親的夢想成了現實,自然感到幾分光彩,她更希望兒子能加勁工作,不斷捧回獎狀、錦旗。 時光一年年的流逝,母親眼角的皺紋一道道的增多,她沒有盼來兒子的獎狀和錦旗,卻聽到了兒子盜竊國家金庫的嚇人消息。 她如同五雷轟頂,擊倒在地。 她雙眼哭得紅腫,頭發白了大半。她向政府表示,只要那昧良黑心的東西跨進家門,就要抓住他,交給政府,聽憑政府處置。 當他收到這封遠在千里以外的哥哥的來信時,便毫不猶豫地交給了政府。她還叮囑: “我哥哥名叫歐陽征福,家住黑龍江省大慶市物資局職業中學?!?/br> 這是一封迷人的來信。 這是一條令人興奮的線索。 “12.14金庫盜竊案總指揮長李連鑄和副總指揮長孫湘隆、朱超群立即決定: 挑精兵,選強將,星夜北上。 經過四天四夜的長途顛簸,邵陽市特警中隊隊長劉解青、偵查員曾經,終于抵達了目的地。 大慶,攝氏零下29度至零下36度。他倆跨出車門,頭抬不起,眼睜不開,像有無數把明亮的刀刃在眼前飛來晃去,刺得眼睛生疼。他們初到北國,面臨著嚴寒的考驗。 他們沒有退縮,豎起衣領,戴上墨鏡,直赴大慶市物資局職業中學。 風雪中,他們敲開物資局的大門,向主人講明了來意。沒想到,主人的頭搖得飛快,惋惜地說: “你們肯定找錯了地方,我們這里沒有歐陽征福這個人?!?/br> 他們本來就很寒冷的身子,劈頭澆上這一盆冷水,徹頭徹尾、徹里徹外地涼了。滿懷希望而來,未必失望而歸? 不!既然來了,就要做扎扎實實的工作,盡百分之百的努力。 他們來到大慶市公安局,請求在全市范圍內幫助查找歐陽征福。 大慶市公安局戶籍管理科。 儲存人口信息的電子計算機打開,紅色的綠色的信號一遍又一遍地掃過。查完了全市戶口,也查不出歐陽征福。 他倆仍不甘心,再次查看大慶市物資局的戶口簿,發現該局職業中學有個歐陽高,湖南隆回縣人。 會不會就是他? 大慶市物資局一位退休老干部對他們說:“記得六十年代初,我在安達市工作時,曾在一份通報表揚中見過歐陽征福這個名字。你們不妨到安達市去查一查?!?/br> 安達市公安局熱情地接待了他倆,打開儲存戶口的電子計算機,就是查不出歐陽征福其人。 歐陽征福,你在哪里? 他倆面對白茫茫的北國大地,只差喊出聲來了。 他倆心事重重,顧不上領略這綺麗的風光。此次北國之行,就這樣兩手空空? 不!不能! 風雪迷漫中,他倆再次來到大慶市物資局職業中學,直接找到歐陽高家中。 “你們辛苦了!我就是歐陽征福呀!在部隊時,我叫這個名字,轉業到地方,我就改名叫歐陽高了。六二年以前,大慶市屬安達市管。我meimei只曉得我的老名字,不曉得我的新名字。老伴,快拿凍梨來,招待家鄉的客人?!?/br> 賓主烤著爐火,咬著凍梨,談入了正題。 去年8月,他家里突然來了個不速之客,經自我介紹,原來是生下來還未見過面的外甥。他為meimei培育出這樣一個斯斯文文的白面書生而高興。 可是,廖國仁每次談起單位領導和周圍的同事,總是滿腹牢sao,道這個不好,說那個不行,還埋怨社會主義國家比不上資本主義國家發達。 他問外甥是否加入了黨組織。 外甥說只想加入國民黨。 舅舅聽了很生氣,一針見血地批評了他這種消極落后思想。 廖國仁不再夸夸其談,卻又打開他帶來的兩個大包,四處兜售那些花花綠綠的洋服洋裝。 歐陽高這才恍然大悟,外甥不遠萬里而來,并不是看望舅舅舅媽,而是從福建石獅鎮到此販賣衣服。 燈下,他循循誘導外甥,身為國家干部,不在單位好好上班,瞞著組織和領導出外經商,是違紀行為。他要外甥留下剩余的衣服,讓舅媽代為銷售,自己回到單位去扎實工作。 廖國仁極不情愿地走了??膳R走時對表兄留下話,舅舅的思想太僵化,還停留在五六十年代的水平,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美好。 他叮囑表兄千萬莫受舅舅的影響,能賺錢,就賺個夠,有了錢,什么都好辦。能出國,就莫放過,到了國外,無拘無束,自由自在,日子幾多好過。 他還告訴表兄,這次,他在列車上和一位西德人交上了朋友,西德人夸他英語講得好,很聰明,等機會成熟,一定幫助他出國。 哈爾濱,美麗的冰城。 劉解青、曾經無暇欣賞北國的冰雕藝術,急返北京,又找到了廖國仁在北京工作的堂叔。 仍是有雷無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