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一 枯燥而耐人尋味的數據
中國電腦警察,首先崛起于全國公安戶政管理系統,他們用自己靈巧的手指,機敏的眼睛,聰慧的大腦,查真兇,覓大盜,追巨騙,捕逃犯,寫下輝煌的篇章。 怪耶!刑事警察的職責,為何落到了戶籍民警的肩上? 也怪。也不怪。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 人口管理是國家行政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公安工作就是管理人的工作。好人要保護,壞人要打擊,違法者要查處,都需要接觸人,都是與人打交道。尤其對刑事、治安案件的偵查,更需要一個人一個人的訪問、排查。 中國12億人口。 中國100萬警察,其中刑事警察不足10萬。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經濟迅速發展,生產社會化程度全面提高,社會的步伐和節奏大大加快,在市場經濟中人、財、物重組,使得人口遷移和人口流動急劇增加。在這一過程中,各種利益關系大調整,各種矛盾逐漸暴露,因而使得社會治安狀況日益復雜、嚴峻。刑事發案率每年以100萬計遞增。1983年,全國發生刑事案件61萬起,1988年上升到130萬起,1990年高達450萬起,1997年已突破1000萬起。 從以上數據的對比,不難看出中國刑警處于什么樣的工作狀態。他們日夜拼搏,四季奔忙,每年付出數千名刑警的鮮血和生命代價,仍無法扭轉這種“打不勝打,防不勝防”的被動局面。 人們經??吹竭@樣的情景:在山村,在水鄉,在工廠,在碼頭,在大江南北,在長城內外,無論哪里發生了大要案件,黨委、政府發動,黨政一把手親自動員,全體民警投入,有關社會力量加盟,走村串戶,穿街過巷,逐戶逐人訪問、摸排,查尋戶口底卡,翻閱原始檔案,消除一個個疑點,開辟一條條線索。往返循環,周而復始。泱泱神州,茫茫人海,這種原始的手工cao作,顯得何等的力不從心,微不足道。不搞群眾運動,不搞人海戰役,不調動千軍萬馬,案子破不了,罪犯抓不到。搞群眾運動,搞人海戰役,動用千軍萬馬,有時案子也破不了,罪犯也抓不到。由于動用人力過多,容易走漏消息;由于耗費時間太長,容易貽誤戰機。往往待到案子破了,真相查明時,犯罪嫌疑人早已遠走高飛,逃之夭夭。這種傳統的刑事偵查制度,已經沿襲了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中國刑警用超過西方刑警幾倍、幾十倍的工作量,甚至以提前支出生命的五分之一作代價,仍換不回快捷、準確、高效破案的戰果。 中國刑警如何突破傳統的刑偵模式? 如何走出付出多,收獲少的怪圈? 如何擺脫勞民傷財,得不償失的尷尬局面? 如何跟上時代的步伐,適應形勢變化的需要? 一個個碩大無比的問號,時刻懸掛在中國警方最高領導決策人的心頭。 出路在哪里? 光明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