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點評 人生比金錢更美好
改革開放以來,由于國家把工作重點放在了經濟建設上,對意識形態控制有所放松,人為財死的觀念在個別人思想上有所復萌,表現得尤為突出的是鄧祥民這樣的年青人,他們知多知少就是不知足。他們知道為了揮霍、享受如何去盜竊、搶劫錢財,就是不知道學法、守法,最終違法犯罪,貽害社會,把自己年青的生命早早的送進了閻王殿。 鄧祥民出身在一個本是和諧的工人家庭,因為缺少錢,母親棄他父子而跟有錢人走了。從此他生活在單親家庭,失去母愛,因害怕自暴自棄的父親打罵,先是經常不回家,然后發展到不去上學。他把這一切不幸都歸結為沒有錢的緣故。在他幼小的心靈里便埋下了金錢萬能的種子。 要得到錢談何容易。鄧祥民隨著年歲的增長,逐步認識到擁有大量金錢如過獨木橋,在橋的彼岸才是富有的人生,才具有花天酒地、一擲千金的風度。有橋總比沒橋好。于是他從潛入單家獨戶地偷盜,逐步發展到搶劫、殺人。他“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作案頻頻,劣跡遍及大半個中國。此時的鄧祥民是才過獨木橋,卻上奈何橋。 雖然不是所有的單親家庭子女都違法犯罪,但是有資料表明,近年來青少年犯罪人數呈上升趨勢,犯罪年齡也越來越小,且絕大多數都屬于單親家庭子女。鄧祥民的心靈從小就被金錢扭曲,使他不可能朝著健康向上的方向成長,最終違法犯罪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亟待全社會關心他們的教育與成長。要在采取有效措施預防犯罪的同時,加大法制教育力度,使他們增強法制觀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使他們進一步認識到,世界上還有比金錢更美好的東西,那就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