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出師未捷
鄧祥民逃離蕪湖,會不會再次竄入南京?他肯定明白:南京已道道布防,層層張網。這個狡猾的家伙也許會反思維:越是危險的地方越安全。別人以為他不敢再竄到南京,他偏偏選擇南京。 這些天,南京市公安局的民警都在分析、推測。尤其是下關公安分局的民警更是后悔不迭:那天去蕪湖河運技工學校,事先取下警車牌照就好了,就不會打草驚蛇。由此,他們也總結了教訓,出去執行任務,最好不拉警笛,不閃警燈,不掛警車牌,悄然進行,成功的把握也許大得多。 從這以后,南京市公安機關對鄧祥民的布控工作,比以往做得更隱蔽。 每一個民警似乎都抱定了一個信念:鄧祥民肯定會再次竄入南京,不將其活捉,決不罷休。 自7月中旬以來,南京市的廣大民警一直在超負荷的運轉,高效率地工作。一百多個炎炎烈日,一百多個漫漫長夜,別人進空調屋歇息,往當風處納涼,而他們卻不能。車站、碼頭,人多、嘈雜,氣溫高,他們要往那里去尋覓,去偵查。 樹林里,草叢中,是毒蛇、老鼠、蚊蟲光顧的地方,他們要鉆進去監視,布控。一次又一次清查暫住人口,一次又一次走訪娛樂場所,一次又一次檢查過往車輛,他們身不離崗,人不歸家,身心始終處于高度緊張狀態。 每一個人都像一根繃緊的弦,時刻有折斷的危險。 南京市公安局有一個臨時組建的緝捕鄧祥民專案組,其成員都是從各單位抽調來的,具有豐富刑事偵察工作經驗,能征善戰,吃苦耐勞的骨干力量。 市公安局刑警支隊二大隊副大隊長劉寧是這個專案組成員之一。在這緊張的一百多個日日夜夜里,他沒日沒夜地奔忙,布控、偵查,尋覓蛛絲馬跡,走訪被盜單位,往日強健的體魄,累得消瘦了一圈。 專案組的領導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幾次安排他休息,他就是不肯。 他已有十幾天沒有回過家了,要讓他回家看看父母、妻兒,吃頓合家飯,睡個舒心覺。 10月29日這天,太陽很旺,天空很藍。 這時安排劉寧休息,有利于他到遠在郊外的岳父家與妻兒團聚。 于是,早飯后,專案組領導叫來劉寧,嚴厲命令他回家休息一天。 劉寧開始仍不服從。專案組領導說,這天不回家休息,反正也不安排上班。 他想想,也覺得自己這些天的確有些體力不支,這才勉強服從。 劉寧拖著疲憊之軀,來到遠在郊外的岳父家,與妻兒、岳父岳母一起,歡歡喜喜,高高興興吃了頓中飯。 他本打算安安穩穩睡一覺。當刑警,最缺少的就是睡覺??伤麤]有躺下,他要利用這難得的閑暇,前去探望即將臨產的meimei,盡一份做哥哥的情誼和責任。 他行至半路中,雙腿一陣打顫,渾身流虛汗。 他咬緊牙,堅持著,抓緊時間繼續往前,走著走著,兩眼墨黑,雙腿發軟,昏倒在途中。 他爬起來,又走,又昏倒,他再也沒有爬起來。 過路人發現了他,憑他身上的警官證,告知他所在的單位。領導、同事們火速趕來,將他送進醫院搶救,可他因肝臟破裂,搶救無效,停止了呼吸。 時年29歲。 這是人生最美好的年華,事業、家庭都離不開他,可他突然閉上了眼睛,匆匆地走了。 他走了,他留給社會的是惋惜,他留給單位的是嘆息,他留給家庭的是哭泣。 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 鄧祥民還沒有抓到,劉寧沒有等到那勝利的時刻。 11月12日,南京市公安局隆重舉行劉寧追悼大會,全局民警個個神情肅穆,人人心情沉重,雙雙眼睛凝視著黑紗環繞的那張年輕英俊的臉龐,止不住淚水嘩嘩地流。與他朝夕相處的隊友們,與他并肩戰斗了一百多個日日夜夜的專案組的同事們,更是放聲痛哭。 市民們聞訊,自發趕來參加追悼大會,會場上站不下,他們就靜靜地站到街道兩旁,臂帶黑紗,手捧白花,為這位英年早逝的守護神,為這位因追捕鄧祥民過度勞累而倒下的青年民警送行。 載著劉寧遺體的靈車從大街上緩緩通過,戰友們、市民們多么想伸出手,將他留住,讓他繼續擔負起追捕鄧祥民的重任。 可天道不公,好人命短,惡棍不除。大家為劉寧送行,大家共同堅定了一個信心:抓住鄧祥民,祭奠劉寧的英魂。 靈車緩緩駛去。 紫金山,低頭默哀;秦淮河,放聲哭泣。 仿佛都在說:劉寧同志,安息吧!鄧祥民逃不出南京人民布下的天羅地網。抓捕鄧祥民之日,將是你含笑九泉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