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無名山大捷
軍情緊急,刻不容緩。海占山召集小分隊全體成員,通報了從牧民口里獲得的重要情報,分析了面臨的形勢,大家出謀劃策,制定了將搶劫團伙七個匪徒一網打盡的行動計劃。 海占山展紙揮筆,給宋旭武局長寫了一封信,交給優多杰,要他立刻上路,趕回玉樹縣公安局,將信親手交給宋局長,不得有誤。 優多杰要出發了。海占山倒了一碗酒,遞到他手上,深情地說: “兄弟!天寒地凍,山高路遠,一路上多加小心,務必準時將這封信送到宋局長手上。拜托你啦!” 優多杰接過酒,“咕咕”一口喝完。他抹了抹嘴唇,抓住海占山的手,堅定地說: “局長放心!世上沒有高山大河能擋住我優多杰的腳步?!?/br> 優多杰跨上駿馬,鞭子一揮,駿馬奔騰,藏袍抖動,皚皚雪原劃出一道美麗的彩虹。 海占山、王偉等目送優多杰的身影消失在高山那邊,轉過身,立即為下一步的戰役作準備。 海占山對這次戰役的要求是生擒搶劫團伙的七名成員,繳獲其搶劫的物品,而又不給賽徐寺廟會帶來任何影響,不給趕廟會的信徒、商販留下絲毫陰影,同時,保證小分隊所有民警的絕對安全,不傷一兵一卒。 要達到這一目的,戰役的準備工作必須周到、細致,不留丁點漏洞。 海占山自幼熟讀兵書,尤其對《三國》頗有研究,對諸葛亮用兵如神非常崇尚。他總結出:諸葛亮每每以少勝多,以弱勝強,都在于他尊重客觀規律,利用客觀條件。海占山此次率小分隊遠離大本營,深入險山惡水,剿滅搶劫團伙,對方人熟地熟,裝備有精良武器。對方的優勢,恰恰是他們的弱勢。如何轉弱為強,他胸有成竹。 他留下小分隊的三位偵查員,繼續在廟會上轉來轉去,看貨,談價,以讓人確信他們是來做買賣的商販。海占山自己帶領王偉和石渠縣公安局派來的兩名偵查員,到賽徐寺周圍勘查地形。幾經比較,他們最后選定離賽徐寺東北約20公里的無名小山,作為伏擊搶劫團伙的戰地。搶劫團伙進入賽徐寺廟會,這里是唯一的通道。 海占山站立山頂,舉目四顧,茫茫銀海,無邊無際,大風起處,雪花紛揚,天與地融為一體。他心中頓生唯我獨尊,唯我獨存的感覺。他恨不能放開嗓門,高歌一曲。但眼下不是時候。 他和王偉等對如何在此伏兵,如何發動襲擊,均作了仔細的研究、推敲。 11月8日,是搶劫團伙來賽徐寺趕廟會的日子。海占山率小分隊全體偵查員于天亮前就來到了無名小山,他們在事先選準的位置隱蔽好,用望遠鏡輪番觀察、監視搶劫團伙走過來的方向。 每次觀察,鏡頭里都是一片雪白,偶爾有山鷹飛過,立刻飛得無影無蹤。 莫非搶劫團伙今天不來趕廟會?莫非那位牧民提供的情況有假? 堅持!堅持!當偵查員最重要的心理素質是堅持。他們依然輪番觀察、監視。寒冷、饑餓折磨著每一個人,可誰也不當回事,用堅強的毅力承受著。 下午,望遠鏡里終于出現了黑點,越來越大,逐漸變成密密麻麻。大家心里都暗暗高興。繼續觀察、監視。沒錯,五個男人,趕著二十多頭牦牛,每條牦牛身上都馱著大包小包的貨物。是劫匪!肯定是劫匪! 海占山請石渠縣公安局的兩位同行鑒定,結論非??隙ǎ哼@五個趕牦牛的男人,都是搶劫團伙的成員。 偵查員們狠狠地握了握拳頭,心里都憋足了一股勁。漸漸地,牦牛近了,大包小包近了,五個男人近了。 偵查員們端起沖鋒槍,推彈上膛。 海占山緊握望遠鏡,目光盯著目標不挪移。五個男人,都是身強力壯的彪形大漢,每個人身上都挎著槍、佩著刀。他們吆喝著牦牛,不可一世地走過來了。 海占山等到能從望遠鏡里看清五個男人臉上得意地神色時,五個男人和他們的牛群已進入了他設下的埋伏圈。 海占山大手一揮,寂靜的雪原頓時躍起一群猛虎,撲向五個男人和牛群。 匪徒們被這突如其來的陣勢嚇懵了,待他們醒過神來,正欲舉起刀槍反撲時,六個偵查員手中的六支沖鋒槍已對準了他們的腦袋。 海占山大聲喝道:“繳槍不殺!統統舉起手來,跪下。誰動就請誰上西天!” 五個匪徒乖乖照辦。 王偉等伸出腳,將匪徒們扔下的刀槍踢到一旁。 海占山又喝道:“趕快自報姓名?!?/br> 五個匪徒一一報了自己的名字。海占山們聽了,臉上露出得勝的微笑。千真萬確。這就是他們要抓的搶劫團伙的成員。 匪徒們不知遇上的是什么人,不時用眼光偷看。拉松多、拉能多是這個團伙的為首者,畢竟膽大一些。他倆說: “大家都是一條道上的兄弟,俺服了你們還不行?今天放了我們,日后一定為你們效力?!?/br> 海占山笑了,問道:“你們以為我們是什么人?” 拉松多、拉能多說:“不是像我們一樣,專門攔路搶劫的嗎?都是自己人嘛,何必做得太絕!” “呸!”海占山重重地朝雪地上啐了一口,道:“你們瞎了眼!俺是你們這種沒心沒肝的?!” 拉松多、拉能多哆嗦著問:“你們,你們是,是什么人?” 海占山、王偉等齊聲回答:“我們是雪原雄鷹!我們是人民警察!” 五個匪徒嚇得癱倒在地,二十多頭牦牛也同時嚇得渾身打顫。 海占山等順利擒獲拉松多、拉能多等匪徒;宋旭武局長派出的奇襲小分隊也打了個漂亮仗,不費一槍一彈,端掉了匪窩,那兩名留守的劫匪束手就擒。 公安民警除掉了這幫害群之馬,高山雪原顯得更加冰清玉潔、寧靜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