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節
黎耀楠拍案叫絕,只稱贊林以軒一肚子壞水。 林以軒黑了臉,覺得不能給黎耀楠好顏色,有他這么說話的嗎? ☆、022 話分兩頭,黎有信回了蘇州老家,當天就和他爹關上房門商議起來。 黎氏一族打從黎泰安祖的上考中舉人后,一個一個便都開始奮發圖強,讀書的人倒是多,有出息的人卻少,說穿了,和自身環境無不關系,沒有高的起點,哪怕讀一輩子書,真正能魚躍龍門的又有幾人。 面對這兩封推薦信,黎氏現任族長忍不住動容,他們黎家缺的就是機會。只要有好的讀書環境,哪還愁培養不出有才干的子弟。國子監和明微書院,無一不昭顯著人脈,只有人際關系強硬,仕途才能走得更遠。 單槍匹馬考科舉,有多少人中了進士,一輩子卻只能呆在九品官位上,黎耀楠此舉,盡管只是利益交換,但對他們來說卻是及時雨,兒子若能進入國子監,拜個好的師座,來年科舉,金榜題名...... 黎敬祥只要這樣一想,心里就一陣激動! 只不過...... 黎泰安到底是個官,雖然升遷無望,但黎家在揚州也算很有名望,他又怎會輕易答應把兒子過繼。 “父親無需擔憂,我們這邊只需借個由頭,耀楠自會想法子讓黎老爺答應?!崩栌行琶靼赘赣H的顧慮,雖然他也不知黎耀楠究竟有什么辦法,但這并不妨礙他了解,黎耀楠對過繼勢在必行的決心。 “行,既如此,咱們先給揚州遞個話,讓泰安好歹有個心理準備,待到黎老夫人五十大壽過后,咱們在正式提出過繼,有了這個時間作緩沖,成與不成單看黎耀楠的法子是否管用?!?/br> 父子兩就此定計,又商議了一會兒過繼人選,黎氏族長急匆匆地出了門,直到晚上才回來。 隔日一早,黎家莊里出大事了。 四叔公傷痛欲絕,在族長家門口胡鬧,哭他可憐的堂侄兒去得早,竟連一個摔盆的人都沒有,死后也沒人敬供香火,可憐他侄兒好好一個孩子,讀書好,學問好,只可惜身體不好,否則黎家莊里準又出一個進士,昨夜夢見他侄兒,孤零零的一個人在下面好不凄涼。 四叔公蠻橫無理,硬是要族長給他侄兒挑一個孩子過繼,要不然他就吊死在黎家莊口的大樹上。 黎家莊誰不知道四叔公是個渾人,哪個見了不退避三舍,見鬼的侄兒,死了二十多年了,誰腦袋進水了才會把孩子過繼給他,都說人走茶涼,更何況是死去的人,屬于他侄兒的產業早不知被瓜分到哪去了,如今要錢沒錢,要地沒地,要房沒房,四叔公這樣胡攪蠻纏是要鬧哪樣? 族長犯難了,要說過繼吧,族里那么多孩子,選一個出來也不難,可難就難在,四叔公說他侄兒學問好,非要挑一個會讀書的孩子過繼,讓他侄兒在地下也好安心。 我呸!誰家會讀書的孩子,長輩不當成寶,還過繼,四叔公他想得美,做夢呢! 事情僵持不下,四叔公哭的那是一個聽者傷心聞著流淚,手中的白綾還時不時地甩一甩,動不動就嚷著他不活了,鬧得族長愁容滿面,頭發似乎都白了幾根,四叔公到底是長輩,他要真有個三長兩短...... 黎家莊的大人們,趕忙把自家會讀書的孩子藏起來,就怕被四叔公看中。 三天后也不知是誰提醒了一聲,黎耀楠的名字出現的眾人耳朵里,為了不讓自家寶貝遭殃,黎家莊的人眾志成城,眼前一亮,會讀書,學問好,黎耀楠可不就是一個現成的人選嗎? 于是乎,族長被逼無奈,在眾人一致的要求下,只得給揚州去信,如此也算是給黎泰安施壓,他幫到黎耀楠也只能做到這一步,接下來還是要看黎泰安的決定,若是人家不愿意,哪怕他作為黎氏族長,也不能硬逼不是。 卻說揚州這邊,老夫人五十大壽,馬玉蓮心中犯難,壽宴,酒席,賀禮,一應過壽所需物品,哪一樣不要銀子,沒個萬兒八千,老夫人肯定不滿意。 作為老夫人的內侄女,她最了解老夫人的心性,老夫人為人吝嗇,又喜歡奢華作派,都一大把年紀了,還把持著私房不放,公中好些產業也沒交到她手上,真是個老不死的東西,只有一個兒子還防來防去,死守著錢財往棺材里帶呢。 馬玉蓮滿心報怨,卻也無可奈何,她在這府中,依仗老夫人的地方還很多,萬事也只能忍著,只是一想起要過壽,想起白花花的銀子流出去,她心疼啊,淑珍還沒嫁人,耀宗也要說親,這一樁樁一件件,哪個不需要大量錢財。 馬玉蓮左思右想,目光盯在了林以軒身上,知道這兩口子是硬骨頭,但一個孝字壓上去,他們難道還敢不從? 當天,馬玉蓮就傳來林以軒,和悅顏色的說道:“老二家的,老大媳婦在京里,這府上我也只能依靠你了,我這年紀大了,管家也力不從心,老夫人五十大壽,你可要多用點心,府中權利我可就交給你了?!?/br> 林以軒心生警惕,婉拒道:“以軒剛來黎府,對一應事物不熟,還請夫人見諒,以軒實在難當此任重?!?/br> 馬玉蓮輕笑了一聲:“瞧你說的,我也是從媳婦過來的,慢慢學著就會了,你是從京里高門大戶出來的,我還信不過你嗎?” “這......” 林以軒推拒了幾次,馬玉蓮卻一臉堅持,作為黎家夫郎,夫人給予管家大權是為看重,他要是再不識抬舉,那就是不孝,迫不得已之下,林以軒也只能接下這個苦差事。 馬玉蓮算盤打得精,權利確實下放了,庫房鎖匙卻沒交,帳房也支不出銀子,林以軒若想辦好壽宴,就只能自己掏腰包,還真是無所不用其極。 黎耀楠知道消息后滿心氣憤,還沒等他想出對策,就看見自家夫郎大刀闊斧。 林以軒的辦法很簡單,賒賬,既然馬玉蓮不安好心,那就別怪他不客氣。 一般大戶人家,哪個買東西不是帳房付賬,他只要告訴商鋪一聲,讓人他們月底再來黎府支銀子即可,壽宴既能辦得漂漂亮亮,還讓馬玉蓮挑不出錯,難道她還能大聲嚷嚷,說她打媳婦嫁妝的主意不成? 至于庫房那邊,就更簡單了,馬玉蓮為了面子,為了彰顯她的賢德,肯定不會把自己的心思宣揚出去,沒給林以軒庫房鑰匙,也只有她的心腹嬤嬤才知道,林以軒只要悄悄拿下那一人,再把消息封鎖,其他人見他去庫房,也只會當是夫人的吩咐,并不會覺得有什么不對。 哪怕消息只能封鎖一天,但對林以軒來說足以。 庫房好東西搬了一半,全用在老夫人的壽宴上。 馬玉蓮被蒙在鼓里,見林以軒認真辦事,商家一車一車東西往府里送,她心里高興得不得了,對林以軒的態度也輕慢起來,哼,小樣,還跟她斗,只要她略施小計,林以軒還不是照樣乖乖拿出嫁妝填補。 所以,在馬玉蓮收到蘇州的來信后,只隨意掃了一眼就扔一旁,有林以軒這座金山在,她又怎么可能放任黎耀楠過繼,老家族人又如何,還真當自己是回事,如今黎家最有出息的,可是老爺這一支。 只可惜,馬玉蓮高興了沒兩天,從丫鬟們的聊天中,一個晴天霹靂下來,立時被氣的頭暈眼花,一口老血堵在了嗓子眼。 這時她還不知道,林以軒就連買東西,都一文錢沒掏,她只聽見丫鬟說,林以軒昨日竟去了庫房,她的云錦,她的珍珠,她的寶貝屏風,還有千金難求的雙面繡,這可是她給女兒準備的嫁妝...... 林以軒怎么會去庫房,誰給他的權利,竟敢在庫房拿東西! 馬玉蓮氣得渾身發抖,面色陰沉得嚇人,狠厲的目光像刀子一樣,當即就讓人傳來林以軒。 林以軒一臉無辜,權利不是夫人給的嗎?您讓我來辦壽宴,去庫房理所當然,難道您不想孝敬老夫人,不想給老夫人辦一個體面的五十大壽? 一頂大帽子壓下去,馬玉蓮能說什么,如果目光能殺人,此時林以軒只怕早已經碎尸萬段。 馬玉蓮氣極無奈,只得換個話題,厲聲責問林以軒為何拿下她的心腹嬤嬤。 林以軒淡定得很,很好心的勸解馬玉蓮,這個嬤嬤不是東西,陽奉陰違,竟然把主子的庫房鑰匙都弄丟,打她二十大板是輕的,為了不讓夫人cao心,他才把事情瞞下來,庫房鑰匙都丟了,庫房肯定不安全,于是他就做主,干脆把庫房門給砸了,夫人若是要責罰,他也無話可說,但他堅決不認為自己錯了。 馬玉蓮當天就氣病了,他想責罰林以軒,想指著他的鼻子罵不孝,想扒了他的皮,拆了他的骨,但她不能,經過林以軒那樣一說,他不僅沒有錯處還有功,老夫人這場壽宴確實體面,體面得她心如刀割,血流不止。 黎耀楠親眼見證這一場宅斗,看得目瞪口呆,只覺得自家夫郎好威武,弄得他簡直心癢難耐。 林以軒已經大干一場,黎耀楠自然也不甘落后,他想要過繼出去的辦法直截了當,那就是鬧騰,鬧騰得黎家人不得寧日,鬧騰得家宅不安,老夫人和馬玉蓮,自然想盡辦法也要將他過繼出去。 距離老夫人五十大壽還有三天,黎耀宗從學里回來了,黎耀楠冷笑,兄長新婚大喜沒時間,老夫人一過壽就往回趕,黎耀宗要不要做得太明顯。 兄長教訓弟弟天經地義,黎耀宗向來看黎耀楠不順眼,找碴是常事,知道母親被林以軒氣暈,黎耀宗這天和往常一樣,攔住黎耀楠的去路,居高臨下進行辱罵,只是他沒有想到,黎耀楠早就不是他曾經認識的那個人。 黎耀楠等的就是這個機會,鍛煉了半個月的身體,他早就想試試身手如何,黎耀楠撲上去就是一陣猛打,黎耀宗作為正經書生,又哪是他的對手,驚恐的看著黎耀楠,似乎怎么也不敢相信,這位平日膽小如鼠的兄長,竟然敢對他動手。 打了黎家人的心尖子,這一下事情鬧大了,只不過黎耀宗出言不敬在先,兄長教訓弟弟,誰也不能說黎耀楠有錯,只會責備他太過嚴厲。 最終結果,黎耀楠雖被黎泰安罰去祠堂,但黎耀宗也沒討到好,黎耀楠下手可狠,黎耀宗躺了兩天才下床。 心疼得老夫人和馬玉蓮直抹淚,心里也不安起來,把這樣一個渾人留在家里,以后她們的心尖子再吃虧了怎么辦? 這時候她們還沒有想到過繼,畢竟過繼一般都是家中沒有子嗣,或是窮苦人家做的事。 族長那封來信,是要把黎耀楠過繼給一個死人,黎家是揚州的大戶人家,哪丟得起這個人。 不能過繼,那就分家,馬玉蓮心里盤算著,干脆把這兩個礙眼的家伙分出去,只要她還占著長輩的名分,對付他們來日方長,新仇舊恨加一起,不報復回去她實在咽不下這口氣。 只是還沒等她拿定主意,就有釘子過來傳話,黎耀楠和他的新夫郎,此時正盼著分家,自古以來分家的時候,嫡子占九成家業,庶子一成,黎家沒有庶子,但黎耀楠作為原配嫡子,卻可以分去四成家產。 馬玉蓮心里憋悶得很,別說四成,她連一成都不想便宜黎耀楠。 只是若不分家的話,就只能過繼,想起過繼,馬玉蓮又把族長的寫的信拿出來仔細閱讀,看完之后,心思立馬活絡開了,族人那邊說過繼,其實也只是想占占黎府的福氣,只所謂此一時彼一時,換個冠冕堂皇的說法,黎家這是心底善良,為人寬厚,經不住族人的請求才答應,他們也是盼望著族人好,忍痛才把愛讀書的孩子過繼出去,哪存在什么丟不丟人。 馬玉蓮當晚就跟黎泰安吹起了枕頭風。 兩人一合計,再跟老夫人一商議,黎耀楠過繼的事情就拍板定案。 過繼嘛,首先要去老家上族譜,等這兩個小畜生上完族譜回來,都不是黎家的人了,還想進黎家的門,還想拿黎家的東西,可能嗎?扣住林以軒的嫁妝,似乎變得順理成章。 此計甚好! 黎府三位主人不露聲色,只等待老家族人的到來。 老夫人壽辰那天,黎府高朋滿座,雖說對林以軒動用了庫房的東西不滿,但老夫人也不得不稱贊,這是她有生以來,過得最大的一個生辰宴。 廢話,能不好嗎?先不說林以軒賒賬就賒了五萬兩,庫房里又有那么多好東西,規格也是按照侯府長輩的壽宴來辦,場面若不盛大,也對不起他一番心思,他等著,盼著,很想看看那些商戶來要賬時,黎家人的臉色。 不過,或許那時他已經離開黎府,看不到這精彩的一幕,借著管家的便利,他換嫁妝出府更為順當,黎家是泥腿子出身,俗稱暴發戶,那些高仿的假貨,只怕黎家人要好一段時間才能發現,林以軒這次可謂是狠狠坑了黎家人一把。 黎耀楠心情舒爽得很,覺得林家這位哥們兒簡直壞透了,不過他喜歡。 ☆、023 黎府大門外,鞭炮放得噼里啪啦。 前來賀壽的賓客絡繹不絕,門口迎接的小廝個個喜氣洋洋。 踏入黎府大門,一條長長的紅色錦緞一直鋪到前院大堂,兩側擺放著各色鮮花美不勝收,最吸引賓客注意的,卻是門口的兩盆約有一人高的紅珊瑚,這可是難得的好東西,還有養花用的白瓷嵌紋勾花盆,密密麻麻擺了兩排,這得多少錢??! 在往里走,就會聽見隱隱傳來的絲竹聲,還有悅耳的歌聲。 前院門口,更是豎立著幾架精制的屏風,兩邊則是珍珠裝點的盆景,院子中央還有一座壽桃堆成的假山,假山下壘滿了金元寶。 好一個富貴氣派的場面。 黎府今日載歌載舞,不僅請來了教坊里最好的舞娘和樂師,還請來了揚州城最大的戲班子。 這一場壽宴,只差點沒閃瞎前來賀壽人的眼睛,知道是林以軒的安排,個個都對他滿口稱贊,只夸黎老夫人好福氣,孫媳婦孝順??! 唯有馬玉蓮強顏歡笑,心里恨死了林以軒,在她的心目中,早把林以軒的嫁妝據為己有,哪怕是給老夫人辦壽,她也滿身不舒坦,看見四處奢華的擺設,她心里比割了rou還疼,簡直是浪費。不過只要一想起能把黎耀楠過繼,很快就能趕這兩個小畜生出府,她又覺得順過氣來,只期待這場壽宴快點過去,她等不及想將這兩個礙眼的家伙掃地出門。 等他們身無分文出了府,看她怎么收拾他們。 黎耀楠不是黎家人,她也無需顧忌名聲,定要報了宗兒的一箭之仇。 反正黎耀楠也不在在黎府,出了事,死了,還是殘了,誰又能算到她頭上。 大堂里熱熱鬧鬧的拜壽上演,祝完賀詞,沒過多久,就輪到小輩們給老夫人獻禮。 黎耀祖不在,黎耀楠就是長孫,夫夫兩相攜上前,手捧著兩本裝訂好的經書,跪下磕了三個響頭,齊聲道:“祝老夫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br> 老夫人有些傻眼,這算什么,兩本經書就想把她打發了?她記得林以軒可是有不少好東西,那副百子千孫的玉屏風,她就眼饞了好久。 黎耀楠極為謙遜的垂下眼簾,嘴上侃侃而談:“孫兒冥思苦想,總覺得老夫人過壽又豈能送一些俗物,唯有親自動手,方能顯得真誠,這兩本經書,是我與夫郎齋戒十日抄寫,又在佛前貢了三天,還忘老夫人不嫌棄?!?/br> 老夫人笑得很僵硬,外人都夸贊黎耀楠孝順,為人真誠,她又能說什么,只在心里暗下決心,一定要盡快把這兩人過繼出去,真是,成天就知道給她添堵,連過壽都不讓人痛快。 老夫人神色淡淡地叫了聲起。 黎耀楠和林以軒回歸座位,若是仔細看的話,就會發現林以軒此時正滿頭黑線,當初黎耀楠答應準備賀禮,他也就沒將這事放在心上,再加上這幾日忙得腳不沾地,他怎么也沒想到,黎耀楠竟如此一毛不拔,見鬼的手抄經書,見鬼的齋戒十日,黎耀楠是無rou不歡好不好。 有了他們這兩本高潔的壽禮在前,黎耀祖費盡心思讓人從京里送來的值錢物件反倒顯得落了下乘,這一次兩人也算賺足了名聲,黎耀楠關起房門偷著樂。 接著,便是黎氏族人和賓客祝壽,這一天一直鬧到半夜三更才散場。 黎氏族人頭一次被馬玉蓮安排去了客房。 黎氏族長也在,原本老夫人過壽,他只想讓兒子跑一趟,但考慮到黎耀楠過繼,他決定還是親自前來。 是夜,黎泰安偷偷摸摸找到族長,話里話外心疼兒子,但又不忍拒絕族人的請求,只問能不能給兒子換一個人過繼,至少有個長輩在前,大家面子上好看,把兒子過繼給一個死人,說實話,黎泰安心里還是有點膈應,他現在正活得好好的呢。 黎敬祥義正言辭的拒絕,四叔公那是好惹的人物嗎?都談好了黎耀楠,四叔公心里正盼著,若是黎家不答應還好說,答應了卻把兒子過繼給別人,四叔公倘若真一根繩子吊死,誰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