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節
徐氏曾經郁郁寡歡過許久。 歲月流逝,在她有了三個兒子之后,在她和裴三爺、和裴家眾人情感日漸加深之后,這份憂傷便漸漸淡了,若有苦無??墒?,徐氏始終還是不甘心的。 難道一輩子就這樣了么? 不甘心。 今晚,看到丈夫這封情意綿綿的信函,徐氏忽然心定了。榮華富貴,名譽地位,哪里比得上忠厚的良人、舒心的日子。 何嬤嬤輕手輕腳走過來,替她換上新茶。徐氏抬起頭,含笑看著她,“你家二小子跟著進京去的,他有沒有寄信回來?說起來,這還是他頭回離開你呢?!?/br> 何嬤嬤的二兒子進喜是裴三爺的小廝,隨著裴三爺一起出的門。進喜年紀不大,才十四,看上去就是個大孩子,他這一出門,何嬤嬤當然是掛念的。 何嬤嬤把一盞熱茶捧到徐氏面前,抿嘴笑,“有呢,這小子平時在家懶,出了門倒勤快,常寫信。我看了他的信呀,心里這份歡喜,就甭提了!” “您猜他信里說了什么?”何嬤嬤笑吟吟看著徐氏,似有深意。 “說了什么???”徐氏莫名其妙。 進喜就是個半大孩子,還能說出來什么秘聞不成? 何嬤嬤看著徐氏樂了會兒,方全盤托出,“他這回跟著姑爺進京城,不光開了眼界,還出了風頭,得了不少額外的賞!” 徐氏的二哥徐保不是要送名美婢給妹夫裴三爺么,這在他來說也是常事,不值一提??墒桥崛隣斚胍膊幌氡慊亟^了,“家父不許,我并不敢違了父命”。 徐氏的哥哥們嘖嘖稱奇,徐氏的嫂嫂們、姐妹們,則是快要羨慕死了。 “六姑奶奶的公公,管兒子真管的這般嚴厲?”徐氏的嫂嫂們、姐妹們好奇至極。 她們專程把進喜叫去,問了六姑奶奶在蘇州的日常起居、裴家諸人的安好之后,開始旁敲側擊的打聽,“裴太守是出了名的清官,這個我們都知道,聽說他老人家持家也甚嚴?” 進喜便一臉驕傲的說起裴太守怎生威嚴,方夫人如何慈愛,裴家上上下下怎么和睦,六姑奶奶日子如何舒心,聽的徐家少夫人們又是羨慕,又是嫉妒。 都說六姑奶奶時乖命蹇,嫁到了不近人情的清官家里,不知過的什么苦日子呢。誰知竟是這樣。 徐府少夫人們、姑奶奶們都重賞了進喜。 魏國公夫人知道了,心中得意,特特地又把進喜叫了去,稱贊了一番,賞了他一個沉甸甸的荷包。 進喜捧著一大堆賞賜出了內宅,得意非凡。 “這臭小子,尾巴快要翹到天上了!”何嬤嬤笑道。 徐氏莞爾。 何嬤嬤陪著徐氏說笑了一會兒,看著徐氏的臉色,慢慢提起,“放眼瞅瞅,咱家的少夫人們也好,姑奶奶們也好,膝下只有嫡子、身邊沒有妾侍的,也只有您了。好姑娘,您是個有福氣的?!?/br> 徐氏微笑,“我知道?!?/br> 徐氏的笑容明快愉悅,發自內心,這笑容落到何嬤嬤眼中,喜的何嬤嬤差點落淚。好姑娘,你從前的笑是浮在臉上的,今晚,不一樣了。 “只可惜三爺不大愛讀書?!毙焓闲χг?。 要是他和大伯哥、二伯哥似的愛讀書,能求取功名,自己還有什么遺憾呢?再也沒有了。 “三爺才多大?還年輕著呢?!焙螊邒咭笄谂阈?,“您是最有學問的,肯定知道,有人二十七八歲了才開始發憤!” 何嬤嬤依稀記得“……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是誰,她可忘了。 徐氏嫣然一笑,“你說的有理,許是三爺哪天忽然要發憤了,也說不定?!?/br> 蘇洵不就是二十七歲了才知道努力的么,后來和他的兩個兒子蘇軾、蘇轍一起進京赴試。 何嬤嬤見自家姑奶奶笑容輕快明媚,便也隨意的說起家常,“大爺進京會試,大奶奶可是牽掛的很,人都瘦了一圈兒。但愿大爺高中了,合家歡喜?!?/br> “必能中的?!毙焓闲σ饕?。 何嬤嬤未免有些奇怪,陪笑問道:“可是大爺火候到了?” 裴二爺托辭不肯進京,借口是“火侯不到”。何嬤嬤精于世務,卻沒什么學問,還真以為是什么火侯不火侯的。 徐氏笑著搖頭,“火候到沒到,我卻不知。我只知道,小阿玖點頭了!” 問小阿玖“大伯能不能過鄉試啊”,小阿玖點了頭。于是,大伯真的過鄉試了。 問小阿玖“大伯能不能過會試啊”,小阿玖可是也點頭了呢??磥?,十有八,九大伯會高中。 何嬤嬤忍俊不禁,“九小姐,真是裴家的小福星??!” 天慶五年二月,在京城貢院舉行了會試。會試分三場,每場三天,對舉子們來說,是件很辛苦的事。會試結束之后,舉子們逐個離去,個個面無人色。 求取功名這條路,其實很艱辛。 但是如果金榜高中了,又有一番狂喜。只覺得所有的付出、辛勞,都是值得的。 裴大爺正是這其中的一個。他從貢院出來的時候,真是連走到馬車邊的力氣都沒有,被裴三爺背著上了車??墒?,等到放了榜,得知他榜上有名,成了貢士,裴大爺便喜出望外,喜極而泣了。 這一年的會試,共取中三百零五名貢士。 “又要有三百多名進士了!”京城士紳紛紛笑著,拭目以待,看誰能得中一甲。 裴大爺很有幾分自知之明,沒往眾人矚目的一甲上想,“老三,你說我會不會中個同進士?”他一臉忐忑不安的看著裴三爺。 “不會!”裴三爺很干脆的說道:“您一準兒是二甲,阿玖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