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節
宋添財的要求不過分,畢竟,這么一大筆銀子拿出來,什么都憑證都沒有那才奇怪呢。劉家兄弟自然是沒有二話的,他們三人商量了半天,定好了文書各項事宜,書寫下來,去了衙門找了已經升職的蔡主薄。很快就在衙門里背好了文案,宋添財給了三百兩銀票,劉家兄弟馬不停蹄的去忙冰窖的事情了。 回去之后,宋添財把文書往趙言修面前一推讓他收好,表示這玩意以后就是趙言修自己的投資收益了。若不是趙言修還沒自己立戶,有趙家的在旁窺伺,宋添財就會直接用趙言修的名字定契約了。 趙言修有些不愿拿,覺得宋添財這是把他當外人,算的忒清楚了。宋添財沒想到自己這小弟性子這么左,有銀子拿還不樂意。宋添財其實想的很簡單,財帛動人心,即使是親兄弟還能為錢財反目呢。 在前世看得太多,好朋友好兄弟開公司,最后鬧的不歡而散。為的是啥,不就是票子嗎。宋添財真不想和趙言修有這么一天,所以,處處把兩人的錢財分的很清。他認為做的很自然,卻忽視了趙言修的意愿。 現在趙言修一鬧脾氣,宋添財就自我反省了。趙言修待他一片真心,自然不在意錢財,自己非得和他分的清清楚楚,不是傷了他的心吧。他這樣做,何嘗不是一種不信任和生分的表現。趙言修一片赤誠,可自己卻用待合作人甚至客戶的心態對他,確實有些不公平。 這么一想,宋添財立馬慚愧了,趙言修這個土豪都不怕自己被騙,他這個小貧農還怕什么前世他一生精明,不占人便宜,但也不會被人占便宜。這也是吃了不少虧才修煉出來的,因為被騙多了,就不再敢信任何人,把自己的心全部掏出去。所以,就算是和相熟相交之人,也要在錢財上分的一清二楚。 他的信條就是不去用金錢測試交情,也從不給別人這樣的選擇機會。因此,在前世他錢大把大把的,好友也有不少,可真正能毫無防備,托付后背的卻是一個也沒。曾今的那位儒商大哥就說過,宋添財他這人瞧著大大咧咧,心防卻是最重,對誰也要留著三分真心。 話雖然不好聽,卻是最貼近不過。誰讓宋添財是白手起家,他一開始也不是這樣的,傻里傻氣的被人騙了還幫著數錢呢。都是生活逼的,日子久了,吃的虧多了,心眼自己就多了,脾氣也就硬了。要不,自己不奮起,也就沒有后來的暴發戶了。 不過,現在的日子宋添財過的十分的滿意。趙言修這個小弟也是他認可的,并且十分信任的。既然如此,他何必老是斤斤計較,要和趙言修分的一清二楚呢。自己又不是那樣虧人占便宜的人,趙言修待他的好他記著,難道就不興他現在以后一直對趙言修好嗎。 不是宋添財自夸,趙言修文采武功雖然勝自己許多倍,可要是談怎么發家致富,那他就是拍馬也比不上自己的。自己現在借趙言修的銀子做本錢,以后,賺多少除了本錢都分趙言修一半不就行了嗎。 再說,如趙言修這般大手大腳,還是得自己給他置辦些生錢穩妥的產業。安安穩穩的,過一輩子吃喝不愁的日子才是正經。當然,有了本錢,自己也能盡快的掙到銀子,掙錢的選擇也多了許多。 這么一想,宋添財也不在抗拒趙言修的銀子了。不過,做生意有風險,宋添財可不是什么愣頭青,不會把身家都放在買賣上。要是一個不測,他上有老下有小,還欠著趙言修的外債,不得把人坑死。 所以,他只跟趙言修借了三千兩銀子。剩下的告訴趙言修千萬別動了,這都是應急的銀子,不到萬不得已,不要拿出來用。以后,置辦家業買田地什么的,宋添財豪氣沖天的表示,讓趙言修跟著他混就行了。 劉坤武兄弟做事很是迅速,雖然過年沒什么人出工。但在銀子面前一切都好說,很快就開始建冰窖。鑿冰,運冰,打冰,藏冰,二三十個大老爺們,大半夜的開始干,渾身上下都是包著羊皮子,一道三更就歇了。 劉坤文有經驗帶頭干,劉坤武也不多讓,才不到十天的功夫,兩個人都要瘦了好幾斤。這讓去看看冰窖進度的宋添財很是咂舌,沒想到就藏個冰要這么費事。他還以為,這天寒地凍的,就在屋子外面用水冰成冰,往地窖上一搬就成了。 沒想到卻完全不是這么回事,要是沒干過,這光鑿冰就成大問題。再看看劉家兄弟忙得累成狗,宋添財忽然覺得出個三百兩什么事都不用忙就能分個四成也確實是賺了。要不是劉家兄弟真拿不出那么多銀子,怕是也不會拉他入股。他除了出銀子,半點忙都幫不上。 看著正上軌道,若不出意外,一入夏就能掙錢。宋添選心情大好,回家之后,專門給萬氏送了不少吃食過去。讓她幫著把東西給送到自己堂姐宋桃子家,意思意思,雖然自己不去動手,但后勤工作他還是能幫上一點忙的。 萬氏也知道宋添財正和她女婿做買賣,雖然不知道宋添財拿了多少,可瞧著她女兒女婿的口氣,反正是一筆大錢。她本就覺得宋添財有本事,這么一來更是如此,巴不得和宋添財再多親近親近,以后,也給自己兒子拉個好靠山。 她女兒可說了,這女婿的買賣宋添財出了大力,以后,自己的兒子宋添金要想跟著女婿干也能有個說法。畢竟,宋添金可是宋添財的堂弟,一筆寫不出兩個宋字,在眾人眼里都是老宋家的人。 正因為明白這一點,萬氏忙著娶媳婦都拉著陳桂枝參考,打定主意要這妯娌好好相處。陳桂枝可是宋添財的親娘,她的一句話有時候可比上自己說千句百句都強,可不得待好些。 過年的日子一眨眼就過了一半,很快就到了元宵節了。鎮上這一天鋪子酒店都開業了,宋添金一早就去酒樓做活了。而宋家的茶水鋪子卻沒開業,他們主營跑商的客人,這還未出正月,一般人是不會出遠門的。 宋添財也就不著急開茶水鋪子,開春之后,他就準備趁熱天氣好和趙言修去跑一趟泉州,趕在三伏天之前回來??稍谧咧?,卻是要把家里給安頓好了,不然,宋家老老小小的,他出門在外也不放心。 何況,還有那么幾雙對宋家時刻盯著的眼睛,恨不得要咬下宋家一口rou下來才好的人在。而宋大山雖然現在稍稍硬氣了些,陳桂枝行事也不似從前,但要宋添財真正的放心卻是不能夠的。 他現在倒是有些后悔讓陳大石他們去種藕了,要是沒做這個安排,倒是能讓陳大石和林小滿住到宋家來。給宋家鎮鎮邪,威懾一些那么不懷好意的人。 現在陳大石和林小滿一心都撲在了種藕上,一時間倒是抽不開身來了。其實,他十分的看好自己堂姐那一家子,特別是劉坤武。做事有勇有謀,身后還有得力的親戚,若可以,希望他能替自己照看一下宋家。劉家村與宋家村相距也不遠,等到時候,他倒是可以和萬氏說一聲,接劉家兩個孩子來住上一段日子,這樣,在鎮上開鋪子的劉坤武倒是可以就近住過來。要說,還是宋家村離著鎮上近些。 為了心中的小算盤,宋添財打算好好的拉近與宋大海家的關系。要出門前這么一盤算,才發現,宋家真是人丁單薄,太沒依沒靠了。若是再和宋大海一家疏遠,在這村子上怕就更顯得勢弱了。哎,宋添財終于明白在前世為何村里的那些老太太老爺子要生那么的孩子了。在莊戶人家,真沒什么比勞動力和青壯年更有底氣了。 趁著元宵節,宋添財提議全家人去鎮上賞燈去。還請了萬氏和宋大海,不過,宋添金晚上回來陪他們,他們也就沒去湊這熱鬧了。于是,宋家五口人,坐著牛車,下午的時候就出發到鎮上了。 十五元宵節,鎮上分外的熱鬧。宋小寶在牛車上睡了一路,一到鎮上就神氣活現了。在鎮上找了專門存牛馬騾子的地方,這地方是官府派人專門開設的,是給鄉人們歇畜生的地方。每次要給四文錢,一般莊戶人家舍不得這錢,都是留個人在鎮上空閑的地方等著。宋家來玩,自然是不會吝嗇這幾文銅錢的,安頓了牛車,領了牌子一家人就開始去逛街了。 太陽剛剛夕下,西街上已經擺滿了各色的小攤子,有賣臉譜的,有賣糖人的,有賣荷包繡品的,更多的卻是賣湯圓和燈籠的。那些燈籠扎的十分精致,兔子燈,荷花燈,樹地燈,宮燈,紗燈等,琳瑯滿目,美不勝收。 而大部分掛在攤子上的花燈下都卷著一張小紙卷,這紙里寫的是老板出的燈謎相應的答案。要想不花銀子得花燈,那就猜謎。這也是商家吸引顧客的一種手段。這么一來,元宵節的氣氛也越發濃烈了。 宋小寶在陳桂枝的手臂上坐著,一入眼就盯著兔子花燈不眨眼了。扯著陳桂枝,指著兔子燈道:“奶奶,兔子,兔子,小寶要兔子?!?/br> 那攤主也是個機靈的,瞧著宋家一行人穿戴都不錯,宋小寶又肯定是個受寵的。立馬上前取下掛著的兔子燈,笑著對陳桂枝道:“大姐,您家孫子的眼光真是極好。這兔子燈是我們村老師傅扎出的骨架,最是輕盈結實。還有這彩紙,都是一張張粘上去的。這一片攤子上,就沒有誰家有我這兔子花燈做的精致好看的。您看,這大過節的,您給您孫子買一盞吧?!?/br> 說完,那攤主就把兔子燈的提棍直接遞到宋小寶手旁了。宋小寶卻沒拿,只是眼巴巴的瞧著陳桂枝,好像再問陳桂枝,他能不能拿。宋添財再三強調,教育,不讓宋小寶拿陌生人的東西。 宋小寶也還算有記性,都記住了,雖然喜歡這兔子燈,可也知道眼巴巴的磨著陳桂枝,自己并沒有不管不顧的就接下了。陳桂枝一看宋小寶這神情,恨不得把心都討給他,何況一個小兔子花燈,立馬爽快的掏了銀子買了這燈,難得大方了一次,沒有費時的討價還價。 宋小寶得了兔子燈就心滿意足了,眼睛也不去看別的花燈,就一心一意的忙著兔子花燈。宋添財的眼睛卻瞄著周圍的小吃攤子,看看都有什么好吃的。 還別說,這鋪子上的小吃品種還很多。有抄手,餃子,面條,燒餅等一般吃食,還有各色湯圓,特別是有一家小吃攤子上擺滿了小碗,那碗也就比酒杯大上一些,每個碗里有兩個湯圓,吃的人十分的多。 秉持著,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哪兒人多往哪走的原則,宋添財無比迅速的加入到了排隊的行列之中去了。 ☆、第49章 生病 好在人不是太多,很快的小攤子上就空出了一張桌子,宋家五口人坐了上去。這時,宋添財才知道,那小碗里是不同餡料的湯圓,有紅豆沙的,芝麻餡的,rou餡的等。咸的,甜的,辣味的都有,宋添財每份都要了一小碗。 最后,宋添財還是覺得甜味的最好,芝麻,花生,豆沙和山楂,味道都不錯。其他的就一般般,好在他沒要多,倒是沒剩下。不過,就是這樣,宋添財也感覺自己有八分飽了。 這才開吃了今晚的第一個小吃,宋添財覺得他中午就不該吃飯的,那樣就可以留著肚子吃小吃了。陳桂枝邊吃邊心疼,一碗兩個就要兩文錢,一個都一文錢了,這味道自己在家也能弄。不過,兒子難得的有興致賞花燈,即使貴了,陳桂枝也不會開口掃興的。 吃了湯圓,眾人接著逛。宋添財邊走邊猜燈謎,可惜,沒一個中的。反而是趙言修幾乎是全中,那些攤主瞧著趙言修這么兇猛,都要哭了。要不是大過節的不好揍人,一個個非得胖揍這貌似砸場子的少年一頓才好。 宋添財跟著趙言修走在旁邊,接受著攤主們刀子般的眼神,完全沒絲毫感覺。這是憑趙言修聰明才智贏來的,又不是坑蒙拐騙弄來的,他只為自己小弟感到驕傲。至于那些人悶悶的眼神,宋添財表示,那絕對是羨慕嫉妒恨,他就大度的不計較了。而且,他們也沒在一家猜,而是每個攤子上最多猜三次,可沒讓攤主們虧多少。 宋家人手上每個人都平均拿著三盞燈籠,連宋小寶都左右手各一個,陳桂枝直感嘆趙言修厲害。還覺得一開始花錢買兔子燈實在是太不明智了,這兒趙言修光贏得兔子燈就有三個。連買的一個,都快能湊成一桌了。 宋小寶倒是開心,提著左手的兔子燈看看,又晃晃右手的荷花燈,就沒有歇著的時候。因為一行人提的燈太多,一看就知道是戰利品,沒法子,有人一盞同樣的燈買四五個嗎? 所以,那些賣燈籠的小攤子們,一瞧見他們過去,立馬收了掛著猜燈謎的紙條。宋添財和趙言修相視一笑,瞧著這些攤主做小動作的模樣,有種惡作劇成功的得意。 走了一路,剛剛又吃了干湯圓,眾人都渴了??上?,這些攤子還真沒有專門賣水喝的地方。宋添財干脆帶著宋家人去面攤要了兩碗面,又添了幾文錢,讓攤主送上了兩碗面湯。 宋大山和陳桂枝喝一碗,宋添財和趙言修喝一碗。至于面,就都交給了宋家老夫妻,宋添財表示他真沒肚子吃了。不然,他也不會只要兩碗面,還頂著攤主的白眼帶四個人坐下。好在自己另給了幾文錢,不然,吃個面說不準都得被嫌棄。 燈也看過了,小吃也嘗過了,掐著時間,宋家人就要回家了。晚上天氣冷,宋家的牛車上早就釘上了車箱。雖然做的有些丑,也能擋風能遮雨就行了。宋小寶早就被小被子包好了抱在陳桂枝懷了睡了。 宋大山要駕車被宋添財趕回了車篷內,他自己出來駕車了。不過,天氣也真是冷。帶著大帽子,皮手套,風還是呼呼的往身上吹。而趙言修非得要坐在宋添財旁邊,給宋添財搭了棉被擋風,怎么說也不進牛棚車箱內。 宋添財要說急了他,趙言修立馬說道:“我有功夫,能扛得住。大哥,只準你在外趕車,怎么不準我在外坐著,這可不行。大哥,我也是男子漢大丈夫,你可不能小看人?!?/br> 宋添財難得的笨嘴笨舌,心中暖暖的。也不趕他了,兩人挨著坐,互相擋風,用舊棉被擋著下面,果然暖和了很多。 等回了家里,不出意外,每個人都被灌了陳桂枝的愛心姜糖水。宋添財和趙言修是重點關注對象,一碗不行,還得喝上兩碗,兩個人都快喝的眉毛都皺了。不過,有陳桂枝在旁監督,宋小寶又看著,再難喝,兩人還是喝的一干二凈。不然,給宋小寶做了壞榜樣,以后要是宋小寶不愿喝姜糖水,來一句:“爹爹,小叔也不喝?!彼麄円欢〞魂惞鹬δ钸兜亩淦鹄O子的。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宋添財就爬起來做早飯了。昨天大家都玩累了,宋大山和陳桂枝難得的睡到現在還沒醒。 昨天吃了湯圓,宋添財就熬了白米粥,又給宋小寶熬了個花生糊,怕都是稀的,不頂餓。還用昨天剩下的糯米粉蒸了最簡單的糯米糕,瞧著家里有現成的黃豆,直接上鍋炒了一會,端到院子里磨了成粉,沾糯米糕吃,特別的香。 飯剛剛上鍋,陳桂枝就慌慌張張的跑出來,對著宋添財道:“快,添財,快去陳家村找陳大夫過來。小寶發燒了,燙得很??隙ㄊ亲蛱熘鴽隽?,快去?!?/br> 宋添財聽了心里一慌,這兒可不比現代,宋小寶才這么一點大,一個不慎就會出事。宋添財不敢大意,立馬駕了牛車往陳家村趕。心里不斷自責,他不該昨天帶著宋小寶去鎮上看燈的。小孩子那么小,抵抗力那么弱,他太不禁心了。 宋大山在屋子里用酒擦著宋小寶的咯吱窩和手心腳心,陳桂枝把屋子里的火添得旺旺的。瞧著宋小寶眼睛紅紅的,神情懨懨的,心中別提多難受了。對著宋大山道:“肯定是我昨天沒包好小寶,才讓他染了風寒的。這可怎么辦,他這么小,多受罪啊。都怨我,都怨我?!?/br> 宋大山又不會安慰人,只會說:“是我不好,我昨天沒看住他,讓他玩瘋了??隙ê節窳?,又被冷風吹了,一冷一熱的才得發燒的?!?/br> 好在宋小寶發燒發現的早,又不嚴重,用酒擦了全身,用敷了半天的毛巾,很快就退了熱。等陳大夫被宋添財接到宋家來,宋小寶已經不怎么發熱了。陳大夫把了脈,點點頭,對著宋家眾人說道:“沒事,就是邪風入體,肺氣失宣引起的。這冬日天氣冷,孩子穿得多,你們家炭火又燒得足。到外面去,再回家,一冷一熱的,他也就冷著了。好在燒已經退了,我再開兩幅藥吃吃,也就大好了。這段日子你們給孩子吃點清淡的,最好弄些梨子我再配些藥材一起燉。不然,等開春了,怕是會咳嗽?!?/br> 陳桂枝連忙點頭,宋添財跟著就去拿藥方,準備去鎮上拿藥了。知曉宋小寶沒事了,宋添財才放下心來。他真是太大意了,忘記了宋小寶不是大人,沒多為他考慮。如元宵節,這樣人來人往的地方,他還帶著宋小寶往前湊。要是有個人有風寒,就能把宋小寶傳染到。 太失策了,宋添財心中滿滿的都是懊惱。忽然,宋添財一愣,他剛剛總覺得有哪里不對勁,現在終于想起來了。從早上到現在,他還沒見過趙言修。不對,趙言修的屋子里絕對能聽到陳桂枝的喊話。 而趙言修絕對不是那樣袖手旁觀之人,他沒出現,那就表示他真的沒聽到,或是他聽不到。這么一想,宋添財一驚,立馬去敲趙言修的門??上]人應,宋添財趕緊推門進去瞧瞧。 趙言修臉都是紅的,宋添財一摸他額頭,guntangguntang的,嚇了一跳。趕緊請了陳大夫過來瞧瞧。陳大夫把了脈,搖搖頭道:“添財,這孩子燒得厲害,你先趕緊去找烈酒,幫著他擦全身。我現在立馬去熬些藥過來,呆會給他喝下。記住,給他渾身都擦上酒水,最好搓熱了他身子才好?!?/br> 宋添財不敢耽誤,立馬抱出宋大山的白酒,倒在木盆里,用布擰濕了,脫了趙言修的衣裳開始給他擦。趙言修燒的糊糊涂涂的,嘴里一會喊著:“爹!”一會又喊“娘!”。宋添財心里聽的一抽一抽的,想到趙言修不過才十六歲,一下子就失去了護著疼愛他的雙親,平時裝得再淡定,再從容,可心里的傷卻是一時半會消不掉的。 慢慢的給趙言修擦著身子,聽著趙言修一聲一聲的喊著爹娘,宋添財差點掉了眼淚。為趙言修,也為自己。他是九歲沒了爸媽的,其實,在那之前,他爸媽也就一年回來見他一次,又要出去打工了。 可在他爸媽沒了的時候,宋添財還是感到惶恐無助,好像天塌了。但他沒有時間傷心太久,因為他要生存下去。爺爺奶奶年紀大了,家里的活計又重,學費,生活費,樣樣要錢。他只能力所能及的幫著爺爺奶奶做些事情,讓他們能多歇會。 可每到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他也會想起自己的爸媽。想著他爸以往回來時候給他帶的玩具,想他媽回來時把他背在身上帶著去鎮上給他買衣裳買好吃的。還想著,他考一百分得獎狀的時候,爸媽摸著他的頭笑得那樣開懷。 可都沒了,都沒了。那個時候,宋添財雖然小,也從不在人前哭泣,只會在夜里想爸媽的時候,默默的流眼淚。為了不讓爺爺奶奶擔心,宋添財從不哭出聲來,可心里的酸澀苦悶卻從沒少過一點。 再然后,爺爺奶奶也離他而去,他真正的成了孤家寡人。再也沒有人會關心他餓不餓,冷不冷,再也沒有人護著他疼著他。他一個人在外打拼,苦了自己受著,累了自己扛著,宋添財那個時候就對自己說,他要活的好好的,不然,對不起在天上的爺爺奶奶,爸爸mama。也對不起,自己吃的那些苦頭。要活就要活出人樣來,不能給家里人丟臉。他一步步咬牙做到了,可心里卻空蕩蕩的。 現在聽著趙言修這樣喊著爹娘,宋添財有些酸有些澀,更多的卻是憐惜。他太明白父母對孩子的重要性了,同時,也對趙言修更多了幾分心軟和包容,有種同命相連的感覺。他懂趙言修,更希望能讓趙言修補上心了缺的那塊。 擦了大半個時辰,陳大夫熬好了藥送了過來。宋添財一口一口的喂著趙言洗喝下去,又不停的給他換敷著的帕子。到了中午,趙言修才退了燒,宋添財把他捂嚴嚴實實的,又喂了一碗粥才讓他睡了。 因為在照顧趙言修,宋添財怕沾惹了病氣,不敢去宋小寶那兒。也讓陳桂枝夫妻兩個專心照顧小寶,他就在這邊照顧趙言修。不要讓兩邊都感染了,那就糟了。 隔著門,問了問宋小寶的病情,發現沒什么大事,吃了藥喝了粥已經睡熟了的宋小寶,宋添財才放了心中的一半的心。 回去守著趙言修,就怕他再反復發熱了。好在一下午,趙言修都沒再發熱,看樣子是穩定了。等太陽下山了,趙言修才慢慢的睜開眼,就瞧見趴在他床頭已經睡著的宋添財。 其實,他發燒的時候是有些意識的。只不過,心里燒的慌,又好像被壓著什么東西似得,說話說不清楚。他知道宋添財幫著他擦身,也知道宋添財喂他吃藥,更知道宋添財一直守著他。甚至,他能感受到宋添財為了掉的眼淚在胳膊上。 這還是除了父母,第一次有人能不計得失的護著他,關愛他。讓趙言修不知該怎么表達,但卻心里卻是沉甸甸的,酸酸澀澀的。 宋添財也沒睡得多熟,趙言修醒了,他也跟著醒了。一坐起來,伸手就摸了摸趙言修的額頭,發現沒熱了,心里舒了口氣。對著趙言修道:“言修,感覺怎么樣?要不要喝些水,你睡了一天了,等待會我再給你拿些粥吃,填填肚子?!?/br> 趙言修喉嚨有些沙啞,卻還是道:“大哥,我沒事了,你去歇著吧,你守著我一天了,也累了。不然,不要我病好了,又把你累著了?!?/br> 宋添財笑了笑道:“沒事,我剛剛睡了一覺,精神好著呢?!?/br> ☆、第50章 開春 趙言修也不說話,就那么看著他,宋添財摸摸鼻子,趕緊起身避開趙言修的小眼神,然后,端了碗溫開水給趙言修潤口。喝了水之后,趙言修的嗓子好了很多,雖然還是有些嘶啞,可也就是感冒后遺癥,沒什么大事了。 宋添財這個時候才有心思開玩笑道:“你和小寶,就沒有讓人省心的時候。大夫說了,你先前大病了一場,雖然好了,可還要打打底子。像昨天晚上那樣著涼確實要注意了,以后啊,不要仗著有功夫就覺得自己身子好。陳大夫給了開了藥,這兩天你先吃著。我想好了,你和小寶還是身子虛,要補。從后天起,家里開始燉湯,好好的給你們兩個補補?!?/br> 在宋添財的理解里,身子不好除了生病就是體虛。那就最簡單了,好好補補,燉湯做好吃的,吃食上到位了,休息足了,那就能把身子慢慢養回來。最好能弄些藥膳回來,藥補不如食補,把趙言修和宋小寶的身子調理的棒棒的,杠杠的。 趙言修扯了個笑,即使他臉色蒼白,身子虛弱,可他這么一笑,楞是笑得有點動人心弦。宋添財站在床邊被趙言修這個笑容狠狠的撞了一下小心肝,他暗道:好在趙言修是個男子,這要是個女子,還不得傾國傾城,禍國殃民啊。 摸摸自己的胸口,宋添財好笑的搖搖頭,他想這個干嘛。樣貌是爹娘給的,趙言修這樣子也算天生俊帥難自棄,他羨慕不來的。再說,他也不差嘛,好歹也算斯文書生一枚,曾經媒婆也快踏斷宋家的門檻了。 趙言修卻是一聽宋小寶也有事,立馬著急了,開口道:“大哥,小寶這么了?要不要緊,是不是我傳了病氣給他的。這可怎么辦好?他那么小,要是生病了得多難受啊?!?/br> 宋添財趕緊搖搖頭道:“不是,言修你別瞎想。小寶就是發了點熱,已經大好了。都是我昨天帶他去看燈,吹了風。大夫說,咱們家屋子里火盆燒的熱,孩子乍一出去就受不了了,和你沒關系。再說,你發燒卻是上次大病之后身子有些虛,也怪我大意。沒想到這些,讓你吹了冷風,著涼了。你可別把什么事情都攬在身上,孩子小,身子弱,是我們大人沒帶好?!?/br> 趙言修太實誠了,這傳染的話題最是敏感。要是他是那些護犢子的父母,那還不得怨怪上趙言修啊。就如陳桂枝和宋大山,趙言修和宋小寶同時生病,這是他們沒有感染這種概念,不然宋添財也不敢說他們心里就一點沒介意。 他得趕緊打消趙言修的這些念頭,不然,真給他娘信了,這不是破壞家庭和平因子嗎。再說,他可不能讓趙言修自責,這個小弟宋添財算是看出來了。什么委屈傷痛都喜歡憋在心里,是個開不了口訴苦的人。 趙言修和宋小寶都要吃些清淡些的,宋添財去雞窩里抱出個老母雞,宰了煨在了鍋里。又在家里找了半天,弄了幾個蘿卜出來,切成細絲,滾了熱油,放了調料,拌了一盤子蘿卜絲。想想,又給宋小寶和趙言修一人沖了碗雞蛋花。 宋添財記得前世他小時候生病的時候,爺爺奶奶就會給他沖這雞蛋花喝。雖然他說不上有什么好處,但就覺得應該是很補的。不過,這東西要趁熱喝,雞湯熬著打算晚上給他們吃,現在卻是用兩個托盤,端著大米粥,蘿卜絲和雞蛋花去給宋小寶和趙言修吃。 先給宋小寶那兒端去,到了門口就被陳桂枝接手了。這次宋小寶生病可嚇壞了陳桂枝,事事親力親為,就怕又有那邊不到位,虧待宋小寶。宋添財瞧著有些憔悴的陳桂枝開口道:“娘,大夫說了,小寶已經沒什么大事了。你也不要多擔心了,以后我們大伙多上心些就好了。我熬了雞湯,等會你和爹一人吃一些。小寶病了,你們可不能再病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