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節
宋大山楞了楞,怎么也想不到一向通情達理的兒子會這么對他說,這是不要他這個爹的意思。他做什么了,怎么讓兒子和妻子生這么大的氣?大寶就是個六歲的孩子,吃幾天住幾天能有多大的事情,可怎么又能扯到小寶的安危上呢,一個個就是要逼著他把孩子送走。 陳桂枝聽著宋添財的話,心中一驚,她是不喜歡宋大山的磨磨蹭蹭,優柔寡斷??梢仓皇菄槆標?,不準他瞎好心,哪能真和他分家啊??伤齾s從兒子眼里看出得出她兒子這是準備來真的,是真的被宋大山傷到心了。 陳桂枝上前撲上宋大山,饒上他的臉道:“你個挨千刀的,到底是兒子重要還是那白眼狼重要。這孩子你送不送,你不送我就死在你面前。你說,你送不送?!?/br> 宋大山還真沒見過陳桂枝這么撒潑,見著老妻眼里的悲傷和怒意,他心中一抖,忙道:“別鬧了,別鬧了。待會你就把孩子送走吧,我不留他了,不留了?!?/br> 說完,就蹲在地上埋著腦袋,煩躁的抓了抓頭發。他就是覺得宋大寶可憐,想搭把手,留宋大寶在家里住幾日,怎么會讓老妻拼了命的和他吵。難道做好事錯了嗎?就是在路上,遇到個要飯的,他也會丟上一個銅板的。對于相處六年的孩子,多些可憐和照顧過分嗎?他又沒有為這孩子對家里人不好,怎么妻兒這么激動呢? 宋添財抱著宋小寶起身,臉色淡淡的,慢慢的開口道:“爹,你可憐這孩子,可憐宋進寶無父無母??烧l又來可憐你兒子?從小就被一個不熟悉的哥哥分去了父親、母親。長大了,還要被這哥哥和他的家人傷害嘲笑,冷眼旁觀,見死不救。最后,連你這個做父親的都能忘記你兒子所受的傷害,去給傷害你兒子的人幫助關愛。你真的在乎過你兒子嗎?我是不會讓宋大寶和我的孩子生活在一起的,我絕對不會讓我兒子受我吃的虧受過的苦,成為第二個我。爹,你說,我又欠了宋進寶什么?怎么都是我在被索取,被傷害?爹,你說兒子是不是也達到了你嘴里的可憐了呢?” 說完,也不再看宋大山的神情,抱著宋小寶進了自己的屋子,把門關嚴實了。 宋添財嘆了口氣,若不是宋大山太過濫好心,宋添財真不想說這些傷人的話??扇羰遣唤o宋大山痛痛,他宋添財又咽不下這口氣。宋大山是愛他這個兒子的,這點毋庸置疑,可有的時候心腸又太軟了,見不得別人可憐。他早就發現了,宋大山對于宋進寶這個養子其實還是有感情的。 所以,他待宋大寶是真有幾分爺孫感情的。其實,這也算是人之常情,宋大山心腸又軟,宋添財早就預料到了有一天馮金花會用宋大寶來套近乎。但宋添財卻必須讓宋大山清楚。這些年,宋大山的行事已經傷了他這個做兒子的心。想必,經過這件事情,宋大山以后懷著負罪的心態,再對宋進寶那邊怕是不會再做什么了。 而被留下來的宋大山都傻眼了,聽完宋添財的話,他好像從來沒想過自己的親兒子有一天會對自己有怨氣??梢幌?,宋添財說的也對,宋進寶這么多年確實都一直在分添財的東西。他是添財的親爹,就以為有親爹親娘的添財比宋進寶好上很多,有的時候,就是添財有些地方被虧待了。宋大山總是安慰宋添財,宋進寶是個孤兒,一個人都沒見過親生父母,我們要對他好一點,讓著他一點。 可這何嘗不是再委屈他自己的孩子,就如宋添財剛剛所說的那樣,宋添財有父有母可卻還要被宋進寶分著欺著,這不是本末倒置嗎?宋大山想他一開始收養宋進寶為的不就是給宋添財增加點助力,以后多個幫襯嗎? 可什么時候,宋進寶的存在卻讓自己的孩子受委屈了呢。宋大山這一刻才發現自己錯了,錯了。真是老糊涂了,也難怪兒子要氣自己拎不清了。老妻罵的對,他也真是老糊涂了,豬油蒙了心,性左了。宋進寶童年凄慘,又不他們宋家做的孽,為何要讓宋家人讓著。他是想錯了,以為真心待宋進寶能讓宋進寶把他和自己親人當做一家人??上?,不是人人都像他這樣的。罷了,罷了,以后,還是多哄哄孫子吧,有些事情,跟著老妻走,也就錯不了了。 陳桂枝聽著宋添財的話心中一疼,眼淚就流了下來,可不是像對著宋大山那樣的假哭,宋大山毛手毛腳的找了個毛巾,幫著陳桂枝擦眼淚道:“桂枝,別哭了。都是我不好,我老糊涂了。大寶有自己爹娘,我不該爛好心,瞎折騰。你別哭了,我錯了,要是你難受,就打我幾下解解氣。呆會,我就去找牛頭兄弟,把大寶送給他爹去。我以后再也不會多管閑事,讓你和添財難受了?!?/br> 陳桂枝擦著淚“呸”了一聲道:“這都是你啊,害的添財受了這么多苦。這孩子多懂事啊,你看看,你逼的他都說這樣的話了,他心里這些年還不知道有多苦呢。你這人啊,自己家的事情都弄不定,孫子,兒子的心都cao不完。你咋就還有去cao別人的心啊,現在好了,兒子生咱們氣了,要是兒子真去鎮上不要你這老頭子怎么辦啊。你看看你,好好的日子不過,怎么就這么左性呢?!?/br> 宋大山搖搖頭道:“添財是個孝順孩子,他剛剛也是氣狠了,才那樣說的,我把大寶送走,他瞧見我不再管大寶家的事,也就不會再和我氣了。我的兒子我知曉,父子哪有隔夜仇啊,以后啊,我就跟著你辦了,再也不會給兒子堵心了。你以后多提點我,省的我一糊涂,把家里的事情弄的一團糟?!?/br> 陳桂枝點點頭,催著宋大山去借牛車,要立馬把宋大寶送回去。不過,她也不是那樣能苛待孩子的人。幫著宋大寶洗了一下,又給他煮了幾個雞蛋,等著宋牛頭和宋大寶駕著牛車來了,就抱著掙扎的宋大寶坐上了牛車。 不提宋大寶被送到宋進寶和馮桂枝手里,他們是個什么臉色。而第二日,陳桂枝就極有效率的拿了五兩銀子去買了布匹水粉和點心去找了杜掌柜的太太?;貋淼南挛?,陳桂枝就去告訴萬氏,讓宋添金準備準備,這兩日就去鎮上的酒樓報道。 而宋大山這兩天是夾著尾巴做人,一瞧見宋添財都要討好的笑一笑。又給宋小寶買了許多好吃,沒事的時候去就山上轉轉,找些山果回來給宋添財嘗嘗。兩天下來,宋家的氣氛又漸漸回暖,宋大寶的事件算是過去了。 ☆、秋收 自從宋添金到了酒樓做伙計后,宋大海不用說,萬氏沒事就會端個吃食山果到宋添財家里來,還給宋小寶做了一身衣裳兩雙鞋子。對著陳桂枝說話更帶著三分討好,陳桂枝原先還在心疼自己腦子一抽花了五兩銀子下去,這下卻是滿意了。被萬氏捧了幾天,心情舒暢的連飯都多吃了幾碗。 特別是陳桂枝故意裝作不禁意的透露給添金花了五兩銀子送禮拉關系之后,萬氏的對她的態度就更低了。還很上道的在村子里夸宋大山和陳桂枝做叔叔嬸嬸的掛念侄子,宋添財這個堂兄有情有義。 雖然萬氏沒有出銀子給陳桂枝的打算,可時不時的過來捧捧陳桂枝,給送些小東小西過來,也把陳桂枝氣順的很平。就連宋大山,瞧著自己侄子有了好前程,嫂子和大哥對他是和氣又和氣,夸了又贊,心中那些因為宋大寶事件帶來的郁悶也都消散了不少。 而宋添財這段日子細細的調養身子,氣色和精神都好上了許多,都快好的差不多了。他在家也沒閑著,仔細的把家里的田地都摸清楚了,宋家十五畝地有十畝水田,剩下的都是旱田。不僅有地,宋大山早年還買下了他們屋子最后面上去的那個山頭。 這山頭還有個說法,當年宋家村出了個有錢人可卻生了可敗家子,被人先買下了這片山頭,然后騙那敗家子說這塊山頭埋了金子。那敗家子也是個傻的,還真就信了買了下來。結果,自然是沒有所謂的金子的,那敗家子也就把這地契壓在手里了。畢竟,是花了大價錢買下的。 不過,天有不測風云,那敗家子遇到了事情,敗光了家里的產業。帶著老婆孩子回了宋家村,他老婆當時懷著孕,動了胎氣,眼看著就要一尸兩命了,急著要找人參吊命??上?,那敗家子身上身無分文,就只有這座山頭的地契在。他向宋家村眾人賣這塊山頭來籌錢救命,但宋家村中大部分也都是混在溫飽線上的,就是有幾個閑錢的人家也都攢錢買田買地,哪還能花銀子買種不了東西的山頭。 所以,最后,還是和敗家子沾親帶故的宋大山沒忍心,花了十五兩銀子買下了敗家子手里的那塊山頭。為這事,陳桂枝半個月沒和宋大山說話。不過,買就買了,陳桂枝每年想法子在山頭掙錢。春天挑野菜,夏天收野果,秋天摘山貨,冬天去砍柴;這么忙活下來,一年一二兩銀子還是能弄到的。這么多年下來,也撈回了本。 當然,陳桂枝是個小氣的,那山頭不準旁人去。還硬是讓宋大山在山腳下長了一圈的樹木和竹子,用麻繩牽起來。要是半大的孩子去摘個野果挑個野菜,陳桂枝一般不會說什么,可要是那些婦人想上去摘果子,挑菌子,陳桂枝必要上門說幾句的。 宋家村也不只有這么一個山頭,那些婦人也就是偷懶罷了。這有主的東西被主人追到家里來,即使不罵不打也夠讓當家的丟人現眼了。于是,也就沒人再上那座山頭了。 宋大山這些天挑的那些果子都是宋家那座山頭上的,宋添財發現都挺好吃的。如榛子和栗子,吵了吃,烤著吃,味道都香。按照陳桂枝的話,這玩意不值錢,都是天生天養的,以前每年等秋收后都去收很多,自己吃不完,送了不少人家。 宋添財聽了心里一動,他記憶中,宋家村雖然依山傍水,可也有條官道通著大通州往泉州的港口。那官道離著宋家村趕著牛車也不過一個時辰來回,因為泉州這些年打通水路,又被秦太、祖看重,扶持發展。來來往往的商人很多,這條管道來往人流量很是可觀。 宋添財滿肚子的生意經,在他看來有人就有錢賺,在村口不遠處,他去擺個茶攤子。也不用什么什么好茶,就那漫天遍野的野花就能做成花茶。而他們宋家又有自己的山頭,一年四季,就按時節給客人上些野果和糕點,憑著宋添財自己前世的眼觀和手段,還怕賺不到錢。 來往官道的都是要到泉州去的,手里怕都是有些家底的。他開個茶攤子,弄的味道好又實惠,就是價格高些也是會有市場的。特別是夏冬兩季,能有個歇腳的地方,喝上一碗茶,那滋味,肯定能得不少來往商人的青睞。 原料大部分是宋家自產的,就是要花些銀子買塊地蓋給茶棚,人累些就是了。 宋添財想好了,等把茶攤子弄好了,開起來,再套套來往客商各自的貨物流量和這兒的各種行商規矩,最好能攀上個商隊,能跟著去泉州見識一下,找找掙錢的路子。如泉州這樣繁華的城鎮,掙錢的機會肯定是比永樂鎮上多。 小鎮子的掙錢門道都有鎮上的大戶把持著,他貿貿然的殺過去,憑著一個農戶家境一個秀才身份怕是抵不了事吧。為此,宋添財還是把眼光盯在了泉州,走商雖然有風險,可對他來說卻是個不錯的計劃。這茶攤子最重要的還是給他探探消息,做做準備。等著秋收過后就開始行動,把茶攤子開起來。 自然,宋添財把自己想開茶攤子的想法和陳桂枝說了,陳桂枝是完全沒有異議的。在她心里,兒子有學問懂得多,說的準沒錯。再者,家里以后都是宋添財的,雖然宋添財有才華,可卻十年不能科舉。他從小就心高氣傲的,這要是在家光悶著讀書,還不悶出病來。開個茶攤子,等宋添財能掙到銀子,心氣就能寬了。錢是男子的膽,多些錢過好日子誰不樂意啊。 宋大山這邊正討好著宋添財呢,等晚上回來聽到要開茶攤的事情二話沒說,第二日一早就去山頭找山貨野果,陳桂枝也不閑,跑到山上幫忙。一整天下來,光栗子就摘了三筐榛子兩筐還有其他野果若干。宋添財讓人帶了調料和壇子回來,把這些野果曬的曬,腌的腌,蒸的蒸,煮的煮。一時間,宋家忙的熱火朝天,宋小寶每天邁著小腿跟著宋添財后面討吃的,都要撐鼓了小肚子。 九月初,宋家村這兒能趕得上最后一次葡萄下市,而宋家那山頭背陰處也長了不少。宋添財本著不浪費想宗旨,就讓宋大山都摘回來釀了葡萄酒,想著這玩意就算度數低,可也是酒不是,最重要的是不花錢,純天然,要是這兒的人喝不慣就留著給宋家人喝也不會糟踐了。 而宋添財每每看著陳桂枝和宋大山從山上弄回來的山貨就覺得這座山買的真不虧,那梨子汁水多,栗子甜糯,棗子個小但卻飽滿,還有榛子香脆,最為神奇的是到了九月份,竟然讓宋大山他們帶了三四筐野桃子回來。 宋大山瞧著宋添財盯著堆成小山模樣的野桃子有些訕訕的,這些天他和陳桂枝瞧著宋添財把他們沒在意過的山貨野果給處理的井井有條,心中一高興,瞧著山頭深處有兩顆結了滿樹桃子的桃樹,就動了心思,把桃子都帶了回來。 像以前,這樣的小又不甜的野桃連半大的孩子瞧見了也不稀罕摘??伤未笊胶完惞鹬褪切潘翁碡斈馨堰@玩意給處理好,畢竟,在他們眼里十里八鄉再也找不出一個能比宋添財知道的更多,更聰明的孩子了。 而宋添財還真沒辜負他們的期望,先把這些小野桃子洗干凈,再切成條狀,用竹筐晾曬,等野桃子漸漸曬出了水分在用鹽擦拭,因為宋添財自己吃甜就把桃子分成了兩份,一份加糖一份不加,之后就等著曬好就行了。 會做這些東西一部分是從小跟著前世的奶奶做的,一部分是他沒發達起來做裝修的時候,接了個生產梅子的小廠子學了一些淺顯的。他那個時候沒錢沒勢,總想著技多不壓身,就是做了自己吃也能省點錢。不過,前世他運道不錯,學的這些倒是沒用上,沒想到卻在這世用到了。宋添財也不知道該不該夸自己有先見之明? 宋家院子里曬的滿滿當當的,一點下腳的地方也沒有,宋添財這才帶著一只雞和一籃子梨子去了里正家里,和他商量了買地的事情,然后,一起去了一趟衙門,以二十兩銀子買下來村子口離官道不遠的一塊地。里正回來的路上一直喊著衙門的人太狠,這塊地太貴了,水田也不過五六兩一畝,這塊地的價錢能抵得上三四畝水田了。宋添財卻不這么覺得,畢竟離著官道邊上,他能看得到好處,旁人就看不得嗎?要不定的貴,怕早就被人買走了,也輪不到他來了。一分價錢一分貨,宋添財堅信這二十兩銀子花的不虧。 等宋添財的地契拿到手,地里的稻子也要收了。 以往這個時候,宋大山會讓宋進寶和宋添財一道去地里收稻子。馮金花和陳桂枝在家帶孩子做飯,有的時候實在來不及,兩個女人也會下地幫忙?,F在宋大山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家準備農具,以及和陳桂枝算計著請短工的銀錢和家里要招待的伙食。 宋添財出去跑了幾趟,讓宋大海幫著,請了六個村子里能干勤快肯出來做短工的男子,每個人許諾三十文一天,包一頓中飯。要是能趕在十天內收回他家的稻子,他還每人加上三十文,當做獎勵。當然,為了安住宋大山和陳桂枝心中的著急,這些短工要優先給他們家收稻。 短工也有人請,不過是一天二十文,宋添財出的價錢優厚,這些人都很樂意。特別還有獎金,他們一人一天一畝多地是手到擒來的,十天內收完肯定沒問題,那多出的三十文就是白拿的。所以,說好的第二天,這些短工也就都到宋家上工了。 宋大山本還想和他們一起下地,被宋添財攔著了,讓宋大山給這些人送送茶,再跟著后面拾拾漏,看看地上的稻子有沒有沒收干凈的就行了。他則是和這些人一道下地收稻子,他生強力壯的,怎么也不能躲著家里偷懶吧。 宋添財做農活還可以,以前也下過地,宋大山知曉兒子心疼自己,也想著莊戶人家的孩子不種地也不像樣,也就不攔著了。而陳桂枝心疼歸心疼,可也知曉宋添財是個主意正的,也只能想著把飯做好一點,給宋添財補補罷了。 第一天下地,宋添財做的很生疏,不過,也磕磕絆絆的堅持了一天。等晚上回家后,洗了澡吃了飯倒在床上就呼呼大睡。等第二天起床就發現胳膊有些漲,腰也挺的慌。 陳桂枝瞧著很是心疼,有心讓宋添財不去了,也沒開得口。只是,這一上午,宋大山頻頻的給他送水過去,等到了中午的時候,旁人是白面饅頭配燉rou和炒空心菜。宋添財卻是白米飯配紅燒rou碗底還藏了顆荷包蛋,雖然他是雇主,兩種待遇明顯如此,他也不好大大咧咧的擺出來??申惞鹬σ黄饶感?,宋添財倒也不好傷了她的心。只好在外陪著眾人吃了個饅頭,回了飯再吃陳桂枝給他開的小灶。 不過,等晚上回來之后,還是告訴陳桂枝,中午他和短工們吃一樣的就行了,晚上做好一點,和爹娘小寶一起吃也一樣的。陳桂枝想想也明白這是宋添財不好意思吃小灶,也就不再給宋添財另做飯了。不過,每天中午還是會給宋添財留個煮蛋在廚房,剝好了,讓宋添財吃了再出去和眾人一道吃飯。 而宋大山本想偷偷摸摸的幫著宋添財干一點的,可每每去送水,都能遇到村子上的人,拉著宋大山夸一夸宋添財孝順,宋大山好福氣。宋大山高興的同時也知曉了,他要是真去下地,那旁人得翻話說自己兒子不好了。這么一來,宋大山心里急是急,也只能乘著送水的功夫,給宋添財換換,讓宋添財歇歇。所以,一天,宋大山都要送好多趟水,宋添財怎么會看不出他的心思,心中暖暖的。 暗道:被人掛念的滋味,真心不錯。 十五畝地,宋家請的人又不是偷jian?;?,不到八天就收完了還順道把這些稻子給脫了殼。宋添財每個人付給他們二百四文的工錢,又多給了六十文的獎勵。短工們都很歡喜,讓宋添財下次再有農活再找他們才是。 之后,他和宋大山陳桂枝又忙了小半個月,才把稻子收回了倉,累的直不起都要直不起腰來的宋添財深深覺得,種田,真不是人能干的。能干下來的,都是非人類?,F在,他也是非人類一族了。 ☆、茶攤 因為要開茶攤,宋添財就不準備賣家里的糧食了。打算在茶攤上賣賣早點和吃食,也多個進項。因為他是秀才,所以能免二十畝地的稅賦。他家只有十五畝地,倒是余下了五畝地,宋大山曾經和宋添財提過,想把宋大海家的地算在他們家名下,免些稅賦。 宋添財卻是不同意,這把地過戶到他們家來,牽扯的是非就多了。別看萬氏現在對他家討好著,可要是兩家有銀錢來往,就又不同了。更何況,經過宋添財看得太多升米恩斗米仇的事情,宋大山是好心,可這事不一定會是好事。宋添財是打算和宋大海一家拉近關系不假,可就怕親兄弟扯上錢也得反目。 不過,宋大山這么一說倒是提醒宋添財了,這空出的五畝地要是不提前處理好,怕是會讓人惦記上。于是,宋添財只好狠狠心花了四十兩銀子買了上好的五畝水田,這兒的水田分兩等,一般的水田,和上好的肥田,分別是六兩到八兩不等。因為秋收剛剛過,宋添財買的是人家帶苗的水田,能把自己家剛剛種下去秧苗的田賣了,肯定是遇到急事了。宋添財也就沒有搜搜扣扣的壓價。 這要是宋大山干的,陳桂枝早就很他冷戰上了,換成宋添財,陳桂枝不僅沒責怪,還夸宋添財心眼好,有善心。赤、裸裸的兩種待遇,讓宋大山心中稍稍有些郁悶,不過,一面是兒子,一面是老妻,宋大山兩面都得罪不起,只能跟著陳桂枝做應聲蟲。當然,在他眼里兒子宋添財這樣做那是大大的好事,都隨了他心善愛助人。 晚上,宋添財哄了宋小寶睡下,自己再屋子里盤算著剩下的銀錢。他這段日子只出不進,銀子不說如流水般花出去,可荷包也癟下去不少。買田買地,雇用短工,平時用度,樁樁件件都是銀子。 雖然宋添財身上有一百五十兩銀子,可就這么一個多月都花下去六十五兩銀子了。這花錢速度,遠遠大于宋添財的預算了。他原先可是打算留下一百兩到泉州做本錢的,現在倒好,茶鋪子還沒蓋,東西也還沒置辦,至少要留下三十兩銀子去辦。再拿出五兩銀子做零花,這么一來,宋添財身上就剩下五十兩銀子了,這可是他原先預留本錢的一半。好在今年不用交田稅,又不用出戶頭銀子和出徭役,這樣也能省下一筆銀子。 即使如此,宋添財還不知道那茶攤三十兩銀子夠不夠用。原先宋添財還有些奇怪,這兒有官道,有人流量,怎么就沒人想主意賺錢呢。原來不是不賺,而是本錢太大。就這么個不起眼的小茶攤成本都在五十兩,一般農戶哪能拿出這樣多銀錢出來投資啊。 宋家村家家戶戶都安逸慣了,有錢就攢著買田買地,倒是沒什么人去做生意。是以,村里人能吃飽卻過的不富足。宋添財也明白,要是自己沒有那兩百兩銀子打底,又有前世的經驗和手段,也是有心無力的。 看著越來越少的銀子,宋添財越發覺得掙錢迫在眉睫,不能再耽擱了。不然,這一天天下來,本錢只會越來越少。早一天開張就能早一天有進賬,即使宋大山和陳桂枝不說,宋添財也知道他們心中怕也是沒底的。怕虧了銀子,又怕宋添財信心滿滿的被打擊。 做過農活之后,宋添財最深刻的感覺就是以后他還是努力掙錢,老老實實的請人來種吧。因此,宋添財對于在這兒的第一份事業極其用心,用這幾天時間和宋大山商量了許久,才最終定下了茶攤屋子的建造規格和模樣。 秋收過后,農戶日子就清閑很多,眾人賣糧之后,留有余錢,就要開始嫁娶了。所以,宋添財必須趁著這之前,把人請好蓋起茶棚來。宋大山人緣沒得說,和村子里大部分人家都結過善緣。 所以,他去請人過來幫忙建茶攤倒是來了很多人。宋添財本意是按天算工錢,可都是村里人,建屋子也都是你幫我,我幫你,還真不好要工錢。只有宋添財專門請來的三個瓦匠按每天二十文算,其他來幫忙的宋家村人,是死活不肯拿錢的。 因為這,宋添財就和陳桂枝商量,每天早飯也給眾人供一頓,中午一定得有一個兩個硬菜。旁人能給他們家幫忙就是情分,可不能虧待了,不然,就是人家嘴里不說,心里也要計較的。 陳桂枝也明白這些人情世故,早早的和宋牛頭說好了,每天給她帶上三斤rou和一些豬心豬大腸豬骨頭什么的。中午都要有葷菜在桌上,因為收的稻子都在沒賣又沒交稅,陳桂枝底氣很足,換了很多白面回來。主食都是白面饅頭,這樣的吃食,讓眾位在宋家幫忙的村里人很是高興,恨不得能省些一些給家里的爹娘孩子帶些。 茶攤子幾乎都是用木頭建的,只有地面是鋪了青磚的。宋家自己有山頭,用木頭并不用通過村里。宋大山帶著人去山頭砍了不少木頭回來,幾乎是不用花錢再買了。屋子起的高,門前還搭出了一大塊平臺,用木頭做了邊沿擋雨,很是美觀整潔。 而屋頂宋添財也沒怕費事費錢,用的是紅瓦鋪的。等屋子大致完工后,遠遠看去,很是醒目漂亮。因為開的是茶攤子,所以,宋添財在屋子前面空了很大的位置,建造了簡單的車庫貨倉,用來給牛馬貨物遮風避雨的。 又考慮到人多,茶攤屋子里坐不下,靠著茶攤子,宋添財又鋪了一塊地的青磚,上頭蓋了木板,,四周一米以下的打了抄手,上面是宋大山自己編織好的竹簾子,又放了六張桌子,人坐在里面,遮陽避雨,還能看得到外面的情形,很適合那些押貨的商人。 而屋子里的灶臺也是四個大鍋圍成圓形的一個大灶,還砌了八個煨罐子茶壺的爐子。趁著人多事好做,宋添財指揮動手把剩下的木頭都做出了柜子和架子,還有裝米面茶油,梅珍山貨的多格柜,柜子打的直可都很深,能裝不少,有些可以直接把腌制梅子的壇子放里面。當然,宋添財還讓陳桂枝去鎮上買了茶具碗碟,鍋子茶壺,細細碎碎的,也費心了一番。 茶攤的桌子板凳也是要打成套的,還有茶攤一進門的柜臺也一并配成套,由宋添財畫樣子,交給了木匠去做。宋添財前世就是的第一份學徒就是木匠,做這些來說對他真是小菜一碟,要不是怕人懷疑,宋添財都想自己做了。 不過,他也打著和看木匠做活就會的幌子,為茶攤子添了不少木盆,小桌子,小凳子等瑣碎東西。讓陳桂枝心中得意,總是對宋大山嘀咕,宋添財就是聰明,剛剛學的就比一般的木匠都強,這要是沒去讀書科舉了,宋家村現在的木匠都要沒飯吃了。 對此,臉皮厚的宋添財聽了完全沒有心虛,很是臭屁的在心里美了一下。更加積極的在家里獻寶一樣的做木活了,連用得都快破的洗澡盆,宋添財都很有耐心的給補了一遍。 還給宋小寶做了個木劍和小木馬,惹得宋小寶到哪兒都要宋添財抱著他的小木馬跟著。隨時隨地的能和村子里的小伙炫耀一下,在眾位小伙伴羨慕的眼光里,坐上小木馬“駕”、“駕”、“駕”的騎起來。 宋添財瞧著就覺得好笑,這小人兒心眼還極多,旁人眼巴巴的要玩可以,就要拿東西和他換著玩,一點虧都不吃。要是一般的家長早就要告訴宋小寶這樣是不對的,要改正的??上?,宋小寶的爹是宋添財這貨。 在宋添財眼里宋小寶這叫青出于藍勝于藍,太會做生意了,以后一定能很好的繼承他的衣缽,不怕被人騙了。為此,宋添財很是得意的覺得是自己教導有方,又在心里夸了自己一番才過足了做父親的癮。晚上回去的時候,又把宋小寶給好好的夸了一頓,惹得宋小寶笑得咯吱咯吱的,回頭,等過幾天宋小寶玩膩了小木馬,也就不護著了隨其他的小朋友去玩了。不過,還是記得要宋添財每天把小木馬抱回家來,每天睡覺前還都要看一眼才肯去睡。 而這段日子,宋大山和陳桂枝忙著茶攤的事情,宋小寶倒是跟著宋添財的時候頗多。父子倆個也算一對活寶,宋小寶本來還很乖很內向的,可整天被宋添財影響著,也變得淘氣多了,就差去上房揭瓦了。等陳桂枝再接手宋小寶的時候,破天荒的把宋添財給埋怨了一頓。 茶攤全部完工的那天,宋添財十分的高興,為啥,因為這次他的精打細算,三十兩預算只用了一半。這說明他開源節流做的十分到位,一高興,宋添財大手大腳的毛病又來了,請建屋子的眾人吃飯還不算,又和村子里的一戶人家花一兩銀子定了一頭豬,給這些人每人兩斤豬rou,半扇豬rou也就沒了。陳桂枝心疼的很,可又舍不得說兒子,看著宋大山笑的樂呵呵的,只能晚上兩人獨處的時候,憋著氣訓宋大山給宋添財做了壞榜樣,沒仔細銀錢。 不過,宋大山心寬,被陳桂枝說慣了,也不覺得有什么,再想到村子里這些日子對他們家的夸贊,心里就美滋滋。甚至覺得,兒子像他就是好,有情人味,辦事還漂亮。至于老妻的嘮叨,宋大山表示:是男人就不能和更年期的女人計較。當然,更年期這詞自然也是出自宋添財之口。 有了余錢,宋添財心就活絡了,他一直覺得這兒的交通工具只能靠腿真是太苦逼了。作為一個現代人,真是不能太了解交通便利帶來的好處了,特別是他在古代待了兩個月之后。所以,茶攤剩下的銀錢,宋添財除了要進些茶葉之外,就想買頭?;貋?。 其實,依著宋家的家境一頭牛還是買得起的。事實也是如此,在宋添財沒穿過來之前,宋家是有一頭牛的??上?,當初劉采私奔后,宋家又不見了銀子。宋添財又要吃藥,宋家還要還人情,不得已,就把那頭牛給賣了。不然,宋家也支撐不到宋添財穿過來那天才出去借錢。 這次秋收,宋家雖然請了短工,宋添財卻深深感受到了畜力的好處了。要不是有宋牛頭家的牛忙幫脫殼,他們也不會忙的那么快。那個時候,宋添財就已經動了買牛的心思。 只不過,之后跟著買地建茶棚,都得花銀子。宋添財也就押后再做打算,現在手里有了余錢,這買牛的心思又活了。 把這話和宋大山一說,得了,宋大山也不習慣家里一下子沒了牛,各種不方便。就連一貫小氣的陳桂枝嘴里不說,心里也是贊同的。想著來了這么久,還沒去鎮上逛過的宋添財就打算趁著買牛的機會,帶著全家人去鎮上玩玩。也去看看鎮上的茶樓是怎么開的,不說偷師,也能當個參考。 于是,一家子選了個晴天,坐著宋牛頭的牛車去了鎮上。 一路上,宋小寶興奮的很,小眼睛看的就沒歇過。陳桂枝以前擔心宋小寶小,怕把他帶去人多的地方,一個不留意遇見拍花子就糟了。所以,宋小寶雖然兩歲了,可活動范圍一致都在宋家村那一畝三分地上,頂多劉采蓮在的時候,帶著他回過幾次劉家村罷了。 所以,宋小寶這次去鎮上坐牛車就像開了鳥籠子的鳥兒一樣,看什么都覺得稀奇。宋添財哄著宋小寶在他懷里先睡一會,許諾等他醒來就能去鎮上吃好吃的。宋小寶起早了,眼睛也看累了,很快就在顛簸的牛車上迷糊的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