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節
書迷正在閱讀:亡夫,別這樣、你的溫柔比光暖、臨淵行、失婚少婦的性福生活(NP, 高h)、收繼婚、媚骨紅顏(NPH 古代)、和親之路(重生)、sao浪女主她被cao翻了(高h)、嫁入豪門后我的小道觀火了、蕭先生請多指教
查理斯轉身看著傅徵天:“有一件事是可以說得準的——到時候我們還會是盟友吧?” 傅徵天說:“只要我們立場還一致?!?/br> 查理斯苦笑說:“我們特意過來一趟,還是得不到你一個準話?!彼钌畹乜粗滇缣?,“我的立場永遠不會和你相背?!?/br> 傅徵天還是冷淡地回應:“以后的事,誰都不知道會怎么樣?!?/br> 88第八十八章 :吉兇 送走查理斯兄妹后,寧向朗還是沒明白他們的來意。 傅徵天倒是很明白:“他們就是來蹭吃蹭喝向其他人展示我們感情有多好,這幾年你和文森特一家走得近,儼然成了唐老的接班人,他們當然得把姿態做好。至于我的話,查理斯一直想和我成為‘正式同盟’?!彼朔约菏掷锬玫降哪欠菡掌?,“這兩家伙拾掇拾掇,模樣兒還挺不錯的,你別客氣,都用起來,給我們這邊好好宣傳宣傳?!?/br> 寧向朗:“……” 在物盡其用上傅徵天還做得挺徹底的。 傅徵天在家里待到年底,再三確認傅麟身體沒問題之后一家人回了首都。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傅麟也是家族核心成員之一,傅徵天今年要接受家族考核,正式接手傅家,傅麟不得不回去一趟。 寧向朗想到“回來”前的事,心情沉重之余又變得十分輕松。一切都在往好里發展,傅徵天接手傅家的時間雖然比“回來”前晚了,但傅麟還活著,傅徵天走的每一步都比以往走得更輕松也更扎實。 寧向朗和家里人過了個好年。 年后,寧向朗已經注意到的堂弟寧迅就上門來百年了。 這家伙才十五歲,白白凈凈,長著張娃娃臉,看上去很討喜。寧迅進門后嘴甜地喊了人,寧安國和胡靈翠也和氣地給他封了紅包。 寧迅的目光一直落在寧向朗身上,寧向朗也就比他大那么幾歲,看起來卻有著超乎年齡的成熟,想到寧向朗接觸的都是什么人和什么事,寧迅忍不住激動起來。 寧向朗是他追逐的目標,而慫恿家里人去胡家灣那邊投石問路就是他的試探。熬到胡家灣那邊肯稍微接納他們之后,他才有底氣登門拜訪。 寧迅喊:“朗哥!” 寧向朗一笑:“你喊我我也不會給紅包,我還沒結婚呢?!?/br> 寧迅臉色漲紅。 寧向朗拉寧迅坐下吃飯。 兩個人都沒提相互試探的事。 一頓飯聊下來,寧向朗對寧迅的印象很好。他要是自己去辦的話,當然也能讓寧家人安分聽話,可他沒那時間可以浪費在這上面,如果有人代勞倒是可以考慮考慮。 寧向朗拉寧迅到外面散步,一番長談下來,寧迅頓時明白了自己該做什么。 只有家里沒了扯后腿的家伙,他才能真正加入到寧向朗手底下,這是寧向朗對他的考驗。 寧迅不是害怕挑戰的人,這種明確的任務反倒讓他心里更踏實了。雖然有點難,但對他來說并不是做不到的事! 寧迅說:“朗哥你放心,我不會讓你失望?!?/br> 寧迅稚嫩卻堅定的臉龐讓寧向朗微微恍惚,他忍不住伸手揉了揉寧迅的腦袋:“加油?!?/br> 寧迅走了,寧向朗回到家里和寧安國說話。 提到寧家,難免又會提起楚家。楚老爺子年前來了一趟,并不單是為了談儀器的事,更重要的是他把楚洵勸回家過年了。楚洵大學念的專業楚老爺子不太滿意,他想要把楚洵拉回“正道”,以他和寧家這邊熟悉為由把儀器的生產項目交到楚洵手上。 楚洵心軟,尤其是對上自己的親爺爺,楚洵說不出拒絕的話。 李玉白為此悶悶不樂很久了,據他自己說大概是有種自己的寶貝被人搶走了的感覺。 寧向朗邊說起楚洵那邊的事邊觀察著寧安國。 寧安國說:“你個小鬼,腦袋里別裝那么多事?!?/br> 想起楚家,寧安國當然有點悵然,不過他畢竟不如楚洵父子倆那樣從小在楚家長大,沒那么多盼望。 見寧安國神色坦然,寧向朗也放心了。 寧向朗開始年后的跑動,雖然寧家那邊不用跑,但胡家、他師伯師叔、他師兄師姐、他老師,這些都得跑。再來就是他們這些負責人開始工作的時間要比底下的人早,還沒過完節就已經聚頭幾次,唇槍舌戰了好幾回。 這一忙居然忙到了元宵,這時二舅胡開明回來了。 胡開明走山過嶺一整年,沒幾天是休息的,他的身體很好,皮膚黝黑,臉龐偏瘦,目光如炬,看起來非常有精神。 寧向朗一見著人就上去緊抱著胡開明,高興地喊道:“二舅,你可算回來了,我就是想去見你也追不上你東奔西走的腳步??!” 胡開明也打量著久別多時的外甥,這幾年他都在外面跑,陸小華又忙,甥舅倆見面的次數屈指可數。人分開的時間長了,平時不顯眼的變化都變得很明顯。他回摟著寧向朗,只覺得這外甥長得更俊了,身材也拔高了,一眨眼就變成了大人。 胡開明感慨地說:“小朗,我怎么老覺得你還是個長不大的小豆丁?!?/br> 寧向朗說:“沒辦法,我永遠都比二舅你年輕?!?/br> 胡開明:“……” 胡開明一回來,回青計劃的第一期總結會自然也要開起來了。寧向朗花了兩天吃透胡開明手頭的進展,代替胡開明在會上展示出來。 西北占據了華國最大一片沙漠,沙漠化現象還日漸嚴重,這個項目要是能成功,對西北來說無疑是件大好事。 胡開明搞了一輩子研究,這時候坐在座位上有點沉默。他看起來很安靜,絲毫沒有項目第一期圓滿收尾的欣喜。 寧向朗也注意到了,會后拉著胡開明回家吃飯。在他和寧安國的輪番盤問之下,胡開明才說起自己走上這條路的原因,他從最孤立無援的時候堅持到現在,其實是因為早逝的好友,他的很多思路都是從好友那里延續下來的。 這么多年熬下來,真的完成了,他心里卻沒有多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