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 自那天后,晏江引每隔兩日便收到玄機樓送來的密報,里面關于邊疆戰況寫的較為詳細,甚至比隨后呈上來的官方文件更加細致。每天等著玄機樓送來的信,幾乎已經成為晏江引的習慣。 這日下早朝,又一次聽說有人求見,這次前來送信的仍舊之前那個年輕男子,他將信物遞過去便悄無聲息的離開。 晏江引迫不及待打開密折,發現這一次的東西里面竟夾著兩封信,其中一封與尋常無異,正是玄機樓獨有的封信方式,而另一封,信封上卻一片空白,什么也沒有寫。 晏江引對這封信說沒有好奇是假的,但這微末的好奇心在裴燁的安危之前,根本不值一提,故而晏江引還是率先看了玄機樓的戰報,等確定我軍無恙,這才拿起來那封封面空白的信封。 他徒手撕開封蠟,里面的信紙折疊一絲不茍,展開之后,竟是寫了滿滿的兩頁。 信上字跡嚴謹中透著幾分不羈,筆畫勻稱流暢,力透紙背,晏江引只掃了一眼,還未細看內容,便已然愣住。 這熟悉的字跡,他看了數年,如何會認不出來,竟然是裴燁寫給他的。 開頭的稱呼并非平日里恭敬而略顯疏離的“陛下”二字,卻是喚了晏江引的名,還是未帶姓氏的那種。 信的開始仍舊敘述了戰場上的情況,說是已經穩定下來,讓他安心,之后畫風陡轉,啰啰嗦嗦一番叮囑,竟都是些穿衣吃飯、防寒保暖之類的雞毛蒜皮,最后囑咐他于朝政之事上莫要過于憂心cao勞,若有何難解的事情便等自己回去,還說會盡快結束戰爭,早日回來。 結尾的落款是“清淵”二字。 晏江引將這封信從頭到尾又從尾到頭反反復復看了數遍,最后單手握拳抵著下巴發起呆來。 看字跡的確是裴燁的手筆無疑,可是整封信幾乎找不到多少那人的風格,那個淡漠冷峻、滿腦子家國天下的男人,真的能說出這樣的話嗎? 他會關心自己穿的是否單薄,每餐吃了多少,說若是不耐,便莫要理睬那些逼自己選妃的官員……還有那字里行間,泄于無形的思念,這些話,真的是裴燁會說出口的嗎? 晏江引思來想去,始終想不通裴燁為何寫這樣的一封信給自己,到了最后,竟覺得恐慌起來。 會不會是前線出了什么事情,所以他才會寫信給自己說這些?這么一想,再看這封信的時候,竟然有種在看遺書的感覺。 晏江引猛的搖了搖頭,甩開這些不著邊際的思緒,玄機樓的密報上也才說戰況穩定下來,所以一定是自己想多了。 他糾結的扯著自己的頭發,半晌過去,盤的一絲不茍的墨發已然凌亂不堪,短些的碎發胡亂的耷拉在臉頰,顯得整個人既頹喪又凌亂。 裴燁前世今生從未如此認真的喜歡一個人,因而也沒什么經驗,思念從他離京之日起,便在心中生根發芽。某夜輾轉難眠,他便想著是否該給晏江引寫封信寄了去。 夜間魔魅猖獗,總能不動聲色的引誘人做出清醒時候很難做出的事情。裴燁翻身從床上下來,研墨提筆便開始寫信,他其實并不知道寫什么,干脆興之所至,想到些什么便直接落筆。這一坐就是兩個多時辰,寫了滿滿五張信紙。 第112章 修文 裴燁翻身從床上下來, 研墨提筆便開始寫信,他其實并不知道寫什么,干脆興之所至, 想到些什么便直接落筆。 這一坐就是兩個多時辰,洋洋灑灑寫了五張信紙,寫完之后又是一番修修改改,卻仍舊覺得不滿意,折騰到天亮時分, 手下來報說有人求見,裴燁匆匆將信紙一疊塞到懷中,端坐帳中時, 又恢復成那個冷峻嚴肅,號令三軍的大晏將軍。 來的是玄機樓的人,裴燁與他們商討了些事情,在對方臨走時將這信一并交給他們帶去, 這才有了今日這茬。 裴燁當時寫信的狀態,就像個情竇初開的愣頭小子,雖然清楚的知道對方喜歡自己, 卻仍有許多顧及, 仍會激動緊張。 也不知他若曉得自己修修改改寫了一夜的東西, 卻給晏江引造成這樣的困擾,會作何感想呢? 邊疆戰報源源不斷遞到京城, 信中所述皆是較為樂觀的消息,然而晏江引卻總是心下難安,這種惶惶不安一直持續到暮春時節,一個消息傳回皇宮,讓他的世界頃刻崩塌。 猶記得那日午后, 風暖花香,春陽和煦,宮人在蟠龍殿內的院中備了軟榻,晏江引躺在塌上小憩,頭頂是一顆經年的古花樹,枝頭花開正盛,每有微風拂來時,便有花瓣紛紛揚揚飄下來,落在他的發間衣上,襯這少年眉目如畫的面龐,漂亮的就像一副絕美的畫卷。 晏江引靜靜躺在那里,任由春風撩起自己的衣擺,拂亂他的鬢發,不知不覺就沉入了夢中。 福公公站在一旁守著他,見狀取了絨毯輕輕蓋在他的身上,然后對路過的宮人做了個噓聲的手勢,宮人會意的躬身退下去,不敢發出丁點聲響,甚至連呼吸都盡量放的清淺。 陛下這些日子日夜cao勞,即便夜間得了空休息,也常輾轉難眠,精神狀態每況愈下,這些福公公都看在眼里,卻無能為力。 這會兒見陛下睡著了,便想著好歹能多睡會兒,卻不想晏江引這一睡,就睡了近兩個時辰還未醒過來。 “裴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