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頁
在她原來的世界里,野菜早就成為席間佳肴,名副其實的野山珍了。 春天里,蕨菜、香椿、薺菜、馬蘭頭、馬齒莧、苦菜、地木耳、蒲公英等都算常見又好吃的。 其實在這個朝代,貧苦人家的老百姓,春季里都要上山挖野菜做吃的。 但現在戰事不穩,出城挖野菜說不定就會混進jian細來。 虞晚晚便征集了城中二百人,由軍隊護衛著,上山挖野菜。 這些人挖野菜是有工錢的,挖回來的野菜由官府統一支配。 光有野菜不行,至少還得有做飯的油鹽。 這時候虞晚晚沒想到,第一個支援天門關的竟是邊境邊上的札答蘭部落。 上一次,虞晚晚去札答蘭部落賀壽出了事情,部落的大王和王母一直覺得非常歉意,與虞晚晚也一直保持了良好的互動。 這一次,天門關被乞顏包圍,扎答蘭雖同是韃靼人,但接到江泠的書信后,也出兵協助江泠從左翼攻擊了乞顏士兵,算是完全站在了江泠這一邊。 這一次也是主動向虞晚晚提供了些米、面、鹽等。 雖然不多,但是至少可以緩解下城內的需求。 虞晚晚又派了軍士,每天上山上打獵。 春暖花開,上山過冬的野獸都出來了。 軍士們每天都有收獲,什么野雞,山兔,獾子,有一天甚至打到了野豬。 虞晚晚又征用了五十名女子,在府衙內做飯。 府衙門口又搭起了粥棚,每天早晚兩頓向城內的百姓派飯。 飯呢,主要就是野菜粥和野菜餅子或野菜飯團。 雖都是野菜做的,但和普通人家做得卻是滋味大不一樣。 虞晚晚的野菜粥,先將野菜洗凈,去根,焯水后瀝凈水份后,切碎,加到慢火熬至米花爆開的粥內。 同時,將打獵得來的rou,切成細絲,加鹽,煮熟再加到野菜粥內,稍煮片刻即成。 這樣做好的野菜粥,葷素搭配,喝起來有種溫暖的清爽。 野菜餅子和野菜飯團也是如此,其實食材差不多,能夠更好吃的最主要原因是做飯的人更花心思,也更用心罷了。 別看只是每人每天兩碗粥和兩個餅子,就是這些吃食,便能保證人不能餓死,能保證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了。 但這些事情,虞晚晚都沒有告訴江泠,江泠在前線上打仗,更是刀口嗜血,她不想他因她而分心。 江泠也的確沒有想到,他主要是帶兵打仗,這些個戰后的事情是屬于文官的內政管理,而且他也沒料到朝廷竟延遲了給天門官下發救濟物質。 當然這件事,江泠七、八天后很快通過城內留守的將士那里知道了。 江泠這一次在大戰過后沒有讓虞晚晚回京,而是讓她繼續留在天門關,是因為怕她在回京的路上有危險,這一次天門關的險情,不光是乞顏人在做怪,還有北胡、晉西王甚至朱家的手筆。 江泠想的是他打完仗與虞晚晚一起回京,這樣是最安全。但他疏忽了戰后重建的這類事情。 但虞晚晚沒有讓他cao心,一力抗下來所有的艱苦。 江泠自此深深明白了老祖宗的經驗總結:娶妻當娶賢啊。 江泠寫了一道奏章直達京城,不說別的,只說軍中缺糧,讓朝廷盡快補起軍需。 然后另派一隊軍士抬了一個箱子,快馬趕到最近的云水關。 云水關的太守,接了四道天門關求救的文書,都沒有發救濟的糧食。 他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背后有指使的人。 江泠此次給他送來一個箱子。 一般人看到這么巴巴的鄭重的送個箱子來,肯定都以為是送禮呢。 太守心里想的,這禮他是不能收,收了,就得給天門天發物質了。 但他又好奇,他之前沒和江泠打過交道,只聽說過江泠閻羅王的名聲,不知厲害,才敢給天門關下絆子。 這就叫做“無知者無畏”! 他便真打開江泠送來箱子了,一看,里面竟然空空如也。 太守驚訝,這是干什么? 江泠派來的參將,冷嗤一聲:“王爺說了,這個箱子是用來裝你的人頭的?!?/br> 說著手起刀落,沒等太守的護衛反應過來呢,便一刀砍下了太守的人頭。 然后直接頒下江泠的手諭,任命云水關州判暫代太守職位。 新上來的州判這時還哪有膽子敢拖延,是痛快的給天門關發了救濟的物質,才解了天門關的危機。 虞晚晚不想讓江泠擔心她,而江泠同樣不想虞晚晚擔心他。 虞晚晚是一個月后,才知道江泠這次領兵打得不再是乞顏人,而是晉西王的封地。 江泠這樣做便是“同室抄戈”了,而且還沒有皇帝的旨意。 私自帶兵出征,一打竟在兩個月內打下了晉西王的大半封地,殺了晉西王兩個領兵的庶子。 這事便鬧大了。 最后江泠是被皇帝一連十二道旨令,調回了京城。 虞晚晚也跟著江泠,時隔七個月后,回到了京城…… 第89章 又一秋 都想吃她做的飯 在虞晚晚離開天門關時, 全關的百姓捧著瓜果都出城相送。 推舉出來的長者帶領百姓們向著虞晚晚深深一揖:“王妃娘娘心胸廣闊,寬恕了草民等的惡念, 所施的大恩大德,天門關所有百姓都會牢記在心,草民們唯盼望王妃娘娘長命百歲,天保九如?!?/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