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進了門,走兩步,便是一座小木橋,橋下是一條鵝卵石鋪成的小溪水。 溪上有奇石,水車,溪水淙淙,水珠濺玉,正是取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 而店內的裝飾都用了原木原色,自有一番田園古樸。 最讓人驚訝的是,酒樓飯桌不是圓桌或八仙桌,而是長幾。 凳子也不是玫瑰椅或海棠凳,而是帶了靠背的長椅,椅子上鋪了軟墊,坐上去軟軟的。 兩個長椅相向而放,中間是用餐的長幾,就是一桌。 桌與桌之間用了雕花鏤空的屏風隔開,雖在大堂,卻有了一定的私密空間,可以放心的閑聊說話。 大堂內還放置了三個展臺,叫自助臺,上面用大瓷碗裝了各種的調料。 自助?這是什么意思? 伙計便解釋了,客官門可以拿了碗碟自已到自助臺,按自己的口味取蘸料,愛吃什么就吃什么。 這倒是稀奇。 又因客人們都沒有吃過火鍋,伙計就按實際情況先拿了菜譜給客人推薦。 但菜譜也是與眾不同,不是翻頁的大本。而是像畫軸一般展開,上面繪了菜品的圖案和價格,讓人看了一目了然。 而點餐,則是伙計從桌邊掛著的梅花筒內,按菜品的編號,拿出筒內對應的梅花簽,點好后,把梅花簽用托盤傳到后廚。 這種方式自是新穎,可讓客人們更覺得有意思的,是伙計們的裝扮。 所有伙計都是十六七歲年紀,個個長得白凈端正,精神頭十足。 穿了墨綠色的短衣,長褲,衣領、袖口都繡了青草花紋。 最獨特的是,每個人都系了及膝的同色圍裙,顯出精瘦的腰身來。 而圍裙上,繡了三羴居的名頭和畫了一只羊。 但這羊,既不是綿羊也不是山羊。繪畫的筆法也不是寫意或工筆。 而是用墨筆白描出一只仿佛孩童般,有著大大眼睛、圓圓鼻頭,咧著嘴笑的小羊,這樣擬人的小羊看上去可愛極了,而且還有名字叫:喜羊羊。 各個伙計圍裙上的小羊模樣和名字還又不同,有懶羊羊、沸羊羊.快羊羊、慢羊羊、瘦羊羊等等。 正合了“三羴居”的含義。 不過吃飯,環境是一方面,最重要的還是菜品。 等火鍋一端上來,食客們就見圓鍋是用紫銅所制,與他們之前見過的方形的湯鼎是大不一樣。 食客們按伙計的交代,用筷子夾了一片薄如蟬翼的羊rou,在鍋中guntang的湯中,一涮即熟。 蘸了調料,入口是不膻不膩,味道鮮美,實在是好吃的無法形容。 好花還得綠葉扶,由此食客們也感覺出自動臺上的調料的講究來,細品是包括辛、辣、鹵、糟、鮮、五味。 甘為芝麻醬、花生醬;咸為醬油、醬豆腐;酸為糖蒜;苦是韭菜花、料酒;辛則是辣椒醬、辣椒油,花椒油。 尤其是辣椒醬,所有食客之前都沒吃過,如今一嘗,是辣得讓人感覺太舒坦了。 這一天,用得最快調料就是辣椒醬。 火鍋除了涮rou,還可以涮菜。 令人驚訝的是,配得蔬菜除了時令的白菜、油菜、白蘿卜外,還有春夏的生菜、黃瓜、竹筍、絲瓜等等。 另外的涮品,除了羊rou、蔬來,還有魚丸、rou丸、臘腸、粉絲、家常手搟面等,此外每桌都贈送了一小壇桃汁和青梅酒。 第一天營業,虞晚晚和母親林氏都來了。 兩個人坐在四樓的包間內,靠著窗,看著自家樓下喜慶的舞獅表演。 春桃小聲嘀咕:“這些人怎么都是看熱鬧,不進來吃??!” 虞晚晚笑:“火鍋是新鮮的吃食,之前沒有過,他們既不知道價格貴不貴,又不知口味好不好,當然就是猶豫,等現在這撥食客吃完,有了口碑,大家伙都知道好了,就會進來了。而且也的確沒到飯點呢!” 虞晚晚是知道火鍋的魅力的,林氏呢,是見過大風大浪的,兩個人一點不著急。 但其他人可沒她們兩個穩坐釣魚臺的定力。 田嫂子從后廚探出頭,看了一樓大堂內零星的四、五桌客人,心里是自然著急。 今天可是備得足足的羊rou呢,按王妃娘娘的說法,這些羊rou要是用不掉,明天肯定是不能再用的,要保證天天是最新鮮羊rou的。 如今還剩這么多rou,可怎么辦??? 兵部,忙了半天的江泠忽然吩咐吉福道:“去三羴居點份鍋子來?!?/br> 吉福聽了立刻笑得眉開眼花,他也沒讓旁人去,是自己親自去了。 江泠作為兵部最大的一尊佛,他的一舉一動都是有人瞧著呢。 而吉福是他身邊的大太監,自然是躲不過旁人的目光。 但今日,一向小心的吉福就像顯擺一般,拎著個大食盒大搖大擺的回了兵部,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去干什么了。 誒,平北王怎么專門吃這家酒樓的飯食??? 便有人開始打聽,只是原來要打聽江泠的事,是十分不好打聽的,他身邊人的嘴一個個嚴的,就像用針縫上了。 但今日,輕松的就套出話來,王爺中午飯是吃得自家岳母開的酒樓的火鍋。 王爺岳母開了火鍋店?! 江泠這人為人冷清,不貪財、不好色,想給他送禮都不知道送什么,而且他還根本不收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