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節
“千秋亂局殺業藏,武道風云動;戎馬干戈狼煙壯,長笑赴征途;乾坤有數,天地爭勝!瓦崗陳勝,見過眾位英雄?!毙β曃葱?,長吟已起。一條雄健身影已然如矯捷雄鷹振翅翱翔,從東側樓閣之上輕飄飄縱身躍入中庭。正是陳勝。 《鳥渡術》是巨鯤幫幫主云玉真的獨門絕學,列名江湖《奇功絕藝榜》,足與杜伏威的《袖里乾坤》以及獨孤閥的《碧落紅塵》劍法相提并論。今晚進入聽留閣的客人當中,絕不乏見多識廣的武林高手,原本很容易就可以辨認得出陳勝的輕功身法才對。 第一百四十一章:兵強馬壯為天子(上) 陳勝不是墨守成規之人。學到鳥渡術之后,他下意識就根據自己的武學見識,對之在各種細節方面進行了調整。假如說,鳥渡術在云玉真是站起來,只如一頭翩躚花間的百靈鳥,那么在陳勝施展起來,則毫無疑問,已有了翱翔九天的鯤鵬之姿。霎時間,東南西北四座樓閣之上,同時發出贊嘆叫好之聲。既是為了他這手輕功,更是為了“瓦崗陳勝”四個字。 不偏不倚,陳勝橫越長空,恰好落足于中庭金魚池邊緣的池堤邊上。揚聲道:“秦川?還是應該稱呼妳為師妃暄比較好吧。陳某之所以發笑,是因為李二公子說的實在可笑。而師小姐妳竟然對這種可笑的說話大加贊賞,則更加可笑?!?/br> 此話傳送四方,立刻又引發了一陣驚嘆。部分原因在于陳勝公開捅穿了“秦川”就是師妃暄這層窗戶紙,也有部分原因在于陳勝竟然并不像其他人那樣尊稱一聲師仙子,而是直接稱呼其名字。更有部分原因在于陳勝的說話,竟然同時駁斥李世民和師妃暄的發言為可笑。再加上“南陳太子擁有和氏璧”的傳聞,之前也傳得沸沸揚揚,則陳勝現在現身,其用意究竟何在,那就當真耐人尋味了。 師妃暄被揭穿身份,又被指稱為可笑,倒也并不惱怒。她朗聲道:“原來是瓦崗軍的大路元帥在此。妃暄失敬了。適才妃暄之所以自稱秦川,并非有意欺瞞眾位英雄,只是不欲因妃暄一人,而驚擾了眾位的興致而已,失禮之處,還請恕罪。但大元帥所說可笑,到底可笑在哪里呢?” 陳勝嘿聲冷笑,道:“師小姐問大亂之后如何大治,其實這一問根本多余。將來統一之后,天下即使不是十室九空,也至少去了半數左右人口。不休養個三四十年時光,誰有力氣再起來造反打仗?所以不管究竟是誰做皇帝,也必然要休養生息,誰敢再濫用民力?如此一來,天下又如何能不大治?” 師妃暄的聲音中出現了一絲不快,道:“大路元帥這番見解,未免有些想當然了吧?何況即使當真如此,但三四十年之后又怎么樣呢?難道還要再經歷一次隋朝二世而亡的慘劇嗎?” 陳勝哈哈一笑,道:“自古以來,世上沒有不死之人,更沒有不亡之國。所以,以為世間竟然會有什么完美無瑕的制度,可以讓人建立起一個永不滅亡的國家,這種想法本身就可笑得很。至于想要盡可能地延長國祚,則在下有兩個字的關鍵:土地?!?/br> 師妃暄愕然道:“徒弟?大路元帥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妃暄可真聽不懂了?!?/br> 陳勝淡淡道:“自古民以食為天。沒有土地來種糧食,老百姓就一定會造反,哪怕上古三皇五帝重生治國都沒用。大亂之后,人少地多,老百姓生活過得容易,看起來自然欣欣向榮。這就是所謂的大亂之后必有大治。等到過去一段時間,人口繁衍得多了,兼且又有地主豪強搞土地兼并,富者連阡陌,貧者無立錐,老百姓活不下去,怎么能不造反?這就叫久治必亂?!?/br> 這番話果然簡單明白。不但師妃暄,即使曲傲這種只知道殺人放火的大盜,也同樣為之恍然。師妃暄禁不住由衷贊嘆道:“大元帥此話,直指要害。妃暄佩服。既然知道問題癥結,那么可有辦法解決?” 陳勝淡然道:“當然有。辦法有兩個。第一,向外擴張。老百姓有了新的土地,日子又好過了,當然不會再造反。第二,打土豪,分田地。立法嚴禁土地兼并。雙管齊下,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br> 師妃暄還未說話,旁邊樓閣中已經有人忍不住開口道:“這豈非窮兵黷武嗎?” 陳勝淡淡道:“當年炎黃二帝所盤踞的土地,只有黃河上游一小片。到秦漢之時,中國的土地已經拓展至北達長城、南抵嶺南、西至巴蜀、東靠大海。這大片土地,難道是靠仁義道德感化說服而得到的?江山,兵強馬壯者得之;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珍寶,兵強馬壯者有之?!?/br> 陳勝頓了頓,語氣中略帶諷刺,道:“所以師小姐,陳某剛才之所以發笑,正因為妳的行為實在太過可笑??己苏l人堪做天子,然后授予和氏璧?哈哈,且不說和氏璧本來就是陳某家傳之物,即使和氏璧與陳某無關,請問你們靜齋又憑什么資格來做這件事?靠妳們的拳頭夠硬,利劍夠快嗎?” 師妃暄嘆了口氣,道:“大元帥似乎有些誤會了。靜齋……” “住了!藏頭露尾之人,不配和陳某說話?!标悇僖宦暲湫?,打斷了對方辯解的言語,揚聲道:“和氏璧是什么玩意?不過一塊破石頭罷了。不管被雕刻成什么樣子,更不管什么人擁有過它,破石頭始終還是破石頭,本質絕不會因此而改變。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虧你們靜齋還自稱為佛門一脈,居然連這么簡單的道理也看不通透,更企圖把和氏璧作為誘餌,令天下英雄,皆入爾等彀中?如此若不可笑,天下哪里還有可笑之人?更不要說,你們居然還拿塊假貨出來唬人了?!?/br> 霎時間,四周樓閣之中,同時響起一片倒抽涼氣的聲音。黃山逸民歐陽希夷和當世大儒王通,他們兩位曾在凈念禪院見過寧道奇把傳國玉璽交給了空和尚。故此絕不相信什么假貨的說話。當下忍不住齊聲出言駁斥道:“年輕人,說話需謹慎。什么假貨?別胡言亂語!” 陳勝不屑輕哂,連和這兩個老家伙多說半句的興趣也欠奉。隨手取出和氏璧高高舉起,大聲道:“一塊破石頭,也值得你們為它神魂顛倒嗎?可笑可笑。師妃暄,好好看清楚了。我手上拿的究竟是什么?” 和氏璧再度公然現世。一時之間,寶光沖天,直把四面八方那些燈籠火把統統掩蓋得黯然失色。師妃暄聲音顫抖,語氣中帶了莫名驚詫,道:“和氏璧?但……怎么……”饒她多年修持,定力深厚。此刻腦子里也是混亂一片。竟然連半句稍有條理的話都想不出來了。 寧道奇雖然曾經當面把和氏璧交給了空,但前幾日的時候,他又回去凈念禪院,把和氏璧取走了。原因未曾交代,只說臘月十五之前定會把東西送回來。此事絕對保密,外界無人得知。師妃暄雖然略覺有些不妥,但當時她還未到洛陽,想阻止也阻止不了。剛才雖然感應到和氏璧異能出現,可她也只以為是寧道奇同樣到了聽留閣,哪里想得到原來此事和寧道奇毫無關系,和氏璧竟然鬧出了雙胞胎? 當日陳勝拿出和氏璧,禪宗四祖道信大師看得出這和秦始皇的傳國玉璽有所不同。換成是寧道奇,大概也看得出。但師妃暄本人不知身在何處,單單這么遠遠地看上幾眼,又如何分辨得出真假?既然分辨不出真假,她還能有什么話可以說? 她不說話,卻另外有人說話。也不知道誰陰聲怪氣地道:“好啊,原來保管在凈念禪院的和氏璧,竟被陳勝你偷走了?偷東西的小賊,居然也敢如此囂張,當真天下少有?!?/br> 話聲未落,聽留閣中,獨孤策和宋師道兩人同時揚聲斥罵道:“放屁!南陳太子殿下這塊和氏璧,是他自己的東西,和凈念禪院有什么關系了?我們可以用獨孤閥和宋閥的名聲作擔保,早在一年多之前,和氏璧已經在太子殿下身上。寧道奇演那么一場戲,卻又是在什么時候?” 獨孤閥和宋閥都想和陳勝聯婚,所以無論如何他們都會站在陳勝這一邊。以天下兩大名閥的聲譽作為保證,天下間誰敢不信?如此一來,質疑陳勝這塊和氏璧是偷回來的那把聲音,也不敢再說話了。 陳勝淡笑一聲,道:“這塊和氏璧,乃陳某傳家之物。至于其他東西究竟有什么來歷,陳某既不知道,也懶得去管??偠灾?,這東西總歸不過是塊破石頭罷了,本身一點價值也沒有。什么帝皇天子的象征,簡直荒誕無稽。所以不管誰想要它,只要能夠贏得過陳某這對拳頭,都盡可以大大方方把它拿走。陳某代表瓦崗軍保證,絕不會有人因此再去找他麻煩。決不食言?!?/br> 師妃暄還未對此作出回應,忽然之間,只見一條雄壯身影在西側樓閣的露臺上現身,正是曲傲。他發出一陣震耳大笑,然后喝道:“這叫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今日老夫不但要得和氏璧,更要殺你以替我兩名徒弟報仇。你洗干凈了脖子等死吧!” 吐谷渾王子伏騫原本約定了要在今晚和曲傲決戰。這時候他被搶了風頭,按理說好應該出言提醒才對。但他偏偏默然不語。只因為曲傲若能殺了陳勝,瓦崗軍必定生亂,中原群雄逐鹿的局面將要持續更久。對于吐谷渾來說,正是求之不得,剛好渾水摸魚。 第一百四十一章:兵強馬壯為天子(下) 陳勝冷笑道:“曲傲?你這老匹夫還是省口氣吧。前幾日在白馬寺前,你也沒能力取了陳某性命去,今日便更加不用奢望了?!?/br> 曲傲登時語塞,更使眾人都知曲傲和陳勝曾經交手而未能取勝,乃確有其事。如此一來,眾人心內震駭之大,不用說都可想像得到了。要知道,曲傲的威望即使及不上突厥“武尊”畢玄,但也所差無幾。陳勝雖然近年來名聲大震,但終屬后起之秀,難與曲傲這種成名了數十年的宗師級人物相媲美。 眾人之中,就只有獨孤策對陳勝有這份實力毫不意外。因為當日在江都,他是親眼目睹過陳勝一拳打死宇文無敵,然后又親手打死宇文傷的。曲傲雖然強悍,但在獨孤策看來,也未必強得過宇文傷吧?更不用說,這次重逢見面,獨孤策可以非常明顯地感覺得到,陳勝的修為比起當日,又有了大幅度提升。 陳勝冷笑一聲,續道:“曲傲老匹夫。若你堅持要戰,那也沒問題。不過卻要等一等。因為陳某現在最想領教者,只有慈航靜齋之《劍典》?!彪S之收起和氏璧,翻手拔出虎嘯寶刀,屈指輕彈,登時就有“嗡~”的虎嘯之聲遍傳四方。他曼聲長吟道:“刀劍快意寫英雄,春秋一筆情難了。該出手的,便都出手吧?!?/br> 幽幽長嘆聲中,一名體態修長優美,作文士打扮之人,背負雙手,從黑暗之中走出。她身上那一襲淡青長衫隨著晚風拂揚,說不盡的閑適飄逸。背上掛著造型典雅的古劍,則平添了她三分英凜之氣,亦似在提醒別人她具有天下無雙的劍術。 半闋明月剛好嵌在她臉龐所向的夜空中,把她沐浴在溫柔月色里。更份外強調了那鐘天地靈氣而生,如川岳般起伏分明的秀麗輪廓。在平靜和冷然的外表底下,她的眼神卻透露出彷若在暗處鮮花般盛放的感情,在傾訴出對生命的熱戀和某種超乎世俗的追求。 以聽留閣中眾人的身份,均見慣絕色,但此時亦不由涌起驚艷之感。唯有陳勝卻屬于例外。因為修為到了他這個地步,早不會因為任何外在色相所迷惑。他沉聲問道:“師妃暄?” 這絕世美女微微頜首,以她不含一絲雜質的甜美聲線柔聲道:“妃暄實在不愿于這種情況下和大元帥相見面??上朗虏蝗缫庹?,十常八、九。唉~今日請恕妃暄冒昧了?!?/br> 師妃暄出道以來,所到之處,遭遇者無非奉承巴結。和她打交道的那些人,一個個口口聲聲,都是仙子前仙子后的。即使師妃暄自己也會謙虛幾句什么“在下并非仙子”之類的客氣話,但被捧得多了,潛移默化之下,又豈能當真全無影響? 所以,當陳勝出現之后,他所給予師妃暄的感覺,便無比震撼。陳勝既不捧她,也不愛她,甚至不太重視她。對她猶如仙子下凡的美麗姿態。竟能絲毫不放在心上。言語之間,幾乎只有不屑。如此經歷,師妃暄不但從未遇到過,甚至連做夢也未曾想到過。 其實從客觀角度來說,師妃暄絕對不應該站出來和陳勝動手過招。立刻轉身離開,調整戰略過后再卷土重來,才是最聰明的選擇。但她就像一個原本站得很高的人,忽然摔了一跤。即使摔得不算重,但在心理方面層面所帶來的影響,已經強大得讓她無法對之忽視。故此,若她就此離開,則必定要在自己心靈上留下一個無可彌補的破綻。今后更休想再有機會進窺天道。 對于任何世代的任何一名靜齋弟子來說,入世修行始終只屬次要。解開那秘不可測的最后一著死結,離世破碎而去,才是她們最終極的追求。故此無論如何,此刻師妃暄也必須出手了。 她輕聲幽嘆,又道:“以劍治天下,當然萬萬不可;但以劍爭天下,卻似屬古往今來唯一方法。妃暄只好領教一下大元帥的絕藝,請?!痹掚m瀟灑,心中實知自己已經落了下風。一旦動手,則無論勝負,最終也只能印證了陳勝“兵強馬壯者為天子”的理論之正確性。則之前靜齋“要憑德行而挑選真命天子”的說法,當然也只能無奈破產了。 話已經說盡,現在該是動手的時候了。陳勝再不開口。他徐徐吐出一口氣,神足經真氣流轉,充盈周身,令四肢百骸也勁力充盈,雙目中金光四射,赫然涌現凜凜神威。橫刀當胸淵停岳峙,就如孤峰聳立頂天立地。正是五岳法相——“嵩山峻嶺”。 師妃暄并未拔劍。她默然運轉劍典神功,不動聲色地向前踏出兩步??此圃俸唵尾贿^的動作,赫然予人行云流水般的奇異感覺。霎時間,一股森厲無比的氣勢油然涌現。陳勝隨之便感覺到了。師妃暄正以其精神氣機,把自己牢牢鎖定。只要自己稍露破綻,她便會立即以教人難以抵擋的雷霆萬鈞之勢,拔劍進擊。 但陳勝已然經由“借相”之法,化身擎天一柱,巍然屹立天地之間。正是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卻哪里還能有什么破綻可尋? “如如不動,了了分明,外不著相,內不著心。神通變化,悉具自足?!睅熷崖曇髋?,一雙美眸之內,釋放出燦爛星光。顯然單由這氣勢的對峙之中,已然窺探到了陳勝武功的幾分底細。不過,陳勝本來也無意要隱藏自己,故此對于師妃暄的話,他猶如老僧入定,恍若未聞。 輕柔晚風吹來,但園林中相互對峙之兩人,其衣袂卻竟未因此而有絲毫拂揚。情形詭異得教人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