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節
兵兇戰危,交手雙方自然無所不用其極。曹秋道當然不會開口責備陳勝,說什么這種下三濫功夫不該使用。只是這記撩陰腿來勢急勁,他手中長劍又被蕩起來不及收回防御,故此已經不能不退?!暗诺诺诺诺拧边B串沉重腳步之后,稷下劍圣已經將彼此距離,拉開至雙方武器皆不能觸及的安全范圍。手腕急抖,身前再度爆起一團燦爛劍芒,向陳勝猛攻而去。 幾度交手,陳勝對于彼此武功的優劣長短,已是了然于胸。曹秋道劍術之精,確實堪稱神乎其技。但若論及力量,則他始終比不上陳勝的神力無雙。再加上涯角槍重量也遠勝斬將劍,故而此戰若欲取勝,陳勝就必須盡量揚長避短,憑力量去克制曹秋道精巧細膩,變幻無方的劍法。 眼看劍芒又再迫體而來,陳勝不假思索便吐氣再一聲雷霆暴喝,隨即進步丁字馬,槍桿下壓緊貼自家腰身,身體急旋疾扭。借助這一轉所帶動的離心大力,鋼槍盤身橫掃,來個名副其實,橫掃千軍! 如此直打硬攻,以勢破勢,再無半點花巧,唯是以力服人。白駒過隙,彈指驚雷,槍劍兩般兵器正面火拼對撼,登時爆發出“當~”一下震天轟鳴。聲音如敲響千斤銅鐘,無形音波如海嘯般同時向四面八方呼嘯擴散而去,赫然山鳴谷應,傳遍了稷下學宮的每個角落。甚至連遠處臨淄城內,也能隱隱聽聞。 回音未絕,忘憂先生已然雙腳離地,猶如騰云駕霧一樣向后倒縱急飛,竟是被陳勝這一槍狠狠抽了出去。好不容易重新雙腳著地,鋼槍余勁赫然仍未耗盡,迫使他仍然不得不再度連退三步,好不容易才拿樁站定。頃刻間只感覺半身酸麻,右手虎口劇痛,已是被震得崩裂流血。 只是一槍,陳勝便將先前的劣勢徹底扳平。得勢再不饒人,他斷聲急喝,身如陀螺,以步法帶動身體旋轉,腰馬合一整體發勁,全身所有力量也徹底灌注于槍柄之上,又是一招橫掃千軍。曹秋道知道不能再硬接,劍交左手,足尖點地后退避其鋒芒。 避不了!陳勝身體剛剛轉完大半圈,背向曹秋道的瞬間,趁著橫掃千軍余勢未盡,他左腳緊接往自己斜后方踩出一踏落地,身體重心隨即前傾,轉移至左腿之上。上半身順著步勢與旋轉余力,立刻又再多轉一圈,同一招橫掃千軍,以幾乎分毫不差的角度與更倍添凌厲的力量,再次破空橫掃而出!頃刻之際,陳勝身與槍合,變成一個帶著利刃的陀螺,不斷飛速旋轉轉向曹秋道逼去,沒有半絲能讓人搶入制止的空隙。 迫不得已,曹秋道唯有再退。陳勝哪肯再給他喘息之機?當即緊隨右足上個扣步,第三次橫掃千軍旋身掃擊。乘著頭兩槍的旋轉力,這第三槍速度更增半分,槍尖刃鋒掠過之處,距離曹秋道又再多近一寸。觀其氣勢,儼然不是與強敵動手過招,卻似是在攀山過嶺,正在走那回旋曲折的盤山羊腸道。 武道中最精深的意念功夫——借相!假借意念,制造出極為逼真的想象,不但能夠催動本身做出超乎平時水準的強烈動作招式,更可影響他人心志,神乎其技,是武學中一重極為玄妙深奧的境界。前日陳勝半招未出就擊殺了曹秋道四大弟子之一的仲孫玄華,正是借用了五岳之中的泰山法相,以名副其實的泰山壓頂之勢,將仲孫玄華心中戰意徹底擊破,從而大收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奇效。 當然,以稷下劍圣之能,遠非區區仲孫玄華之流所能望其項背。所以指望單純使用氣勢法相就同樣擊敗曹秋道,則未免太過不切實際了。故此,陳勝便將武道當中“氣”與“意”兩大層次的功夫相互結合使用,以勢催力,以力顯相,相互循環不息,把一身本事發揮至人體所能容許的最極限程度。而他此刻所借之相,正是泰山中最險峻之所在——十八盤。 泰山有三門,乃是云門、龍門、南天門。三門之下,就是十八盤山路。五步一轉、十步一回,越盤越高,越行越險,所謂“拔地五千丈,沖霄十八盤。徑叢窮處見,天向隙中觀。重累行如畫,孤懸峻若竿。生平饒勝具,此日骨猶寒?!本褪菍κ吮P最形象之描述。 第十二章:生死勝負(下) 陳勝當年行游泰山,對于這十八盤的印象可謂無比深刻。此刻他借十八盤之相化入六點半棍法之中,將這著橫掃千軍施展得淋漓盡致,盡顯東岳山勢之雄奇險峻。越轉越緊,越轉越急,當真步步緊迫,咄咄逼人。曹秋道不停后退,始終找不到空隙反守為攻。 稷下劍圣一生之中,大小身經數百戰。經驗之豐富,堪稱舉世無雙。雖然一時落處下風,卻不顯敗象,更未有絲毫慌亂。他深知狂風不終朝,暴雨不終夕的道理。陳勝這急轉攻勢雖然凌厲,但也絕無可能無休無止地一直轉下去。等到陳勝氣勢已攀至急無可急,快無可快的極限時,攻勢勢必停頓,到時候只要斬將劍能夠抓住這空隙揮出,則定能一擊制敵于死命!故此…… 耐心,就是破敵取勝的關鍵契機。 同樣的道理,陳勝哪會不知?所以他雖然暫占上風,但也絕不輕敵。更何況十八盤借相并非如曹秋道所想象的那么簡單,當中更另有奇妙變化。連續十八次盤旋橫掃之后,陳勝揚聲震喝,又如前緊接踏出左足。但這次不同。那只左腳不是朝曹秋道的方向探出,而是橫踏,頃刻間竟將本來轉身之勢猛然剎停。握槍姿勢更來個一百八十度轉換,原本是用左臂手肘壓著槍桿,如今則突然改用右肘。乘著那產生反方向的作用力,陳勝順勢猛然踏邁出右足,將從左向右轉動的旋勢該成自右向左,反方向急轉,橫掃千軍! 完全預料不到的異變,令曹秋道為之大大失算。原本無懈可擊的防守姿勢竟現出破綻。他上身及時后仰以作閃避,但終究還是差了半寸,距離開戰之初那一次以后,第二度被槍尖掠過自己額前,將幾絲頭發凌空削斷!這小小挫折原本微不足道,但曹秋道心下,卻登時為之一凜。 稷下劍圣本來還在等待陳勝轉勢到達極限,氣勢下滑,疲態畢露的一刻,然后再伺機出劍致敵于死命。但假如說,旋轉之中的陳勝原本是一個帶著利刃的陀螺,則如今他忽然發現,原來這個陀螺居然還可以隨時反向旋轉。再想要伸手進去抓停它,則其困難程度何止倍增? 泰山十八盤,其實分成三段。正所謂“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陳勝既然是借相模擬自己在泰山十八盤之上攀登,則手中涯角槍的攻勢,同樣也隨著山勢起伏而不斷變化。忽緊忽慢,忽左忽右,回旋曲折,令人難以揣摩。當中更有了休歇余裕,不懼疲態之現。 先前的如意算盤打不響,必須另外籌謀對策了。曹秋道心思之快,更勝手中斬將劍十倍。且退且戰了約莫十步左右,心下已有定計。雖然這法子有些風險,但既然已經動上了手,曹秋道思緒內唯有勝負之念,卻早將生死置諸度外。 他深深吸了口氣,看準了陳勝又一次變向旋轉時候那快逾白駒過隙,稍縱即逝的曜炫一刻,忽然重新劍交右手,仰天向后左腳離地,整個上半身也沉了下去,整個人立刻從這招橫掃千軍的威脅范圍之下脫出,隨即向前一滑,迅捷無倫地闖入陳勝的內盤,右腿緊接著就以極深厚馬步功夫停住跌勢,斬將劍由下而上反挑倒撩,要將陳勝從中一劈為二。 曹秋道藏身于槍桿之下的死角,這剎那間,陳勝完全看不見他的身影。但極強烈而敏銳的武者本能,卻讓陳勝立刻就明白,生死即將決于俄頃。電光石火之際,陳勝上身前傾,帶動涯角槍槍尖也點在地面青石之上,借助十八盤旋轉所衍生的巨大離心力,陳勝悍然將自己向天空拋出,僅以毫厘之差,與斬將寶劍相互擦身而過。緊接著,陳勝更利用這個十足酷似撐桿跳一樣的動作,凌空向前越過兩丈之遠。 然而如此神速應變,仍未能讓陳勝脫離險境。先前雙方爭斗,其實已經接近了觀星臺邊緣。曹秋道一擊不中,順勢滑動鏟前,左足在觀星臺最邊緣處的圍欄之上用力一踢,借助那反作用力旋轉翻身瞬間,扭轉身體調整姿態,不但已然重新站起,更加借助向前跌沖的急勁勢頭,渾身精神氣全部凝聚為一。 周身每根肌rou每個關節的力量,統統都沒有絲毫損耗地徹底灌注于斬將寶劍之上??焖屏餍墙浱?,疾如轟雷掣電,必殺必勝的致命一劍,徑直刺向陳勝因為還未來得及轉身而完全暴露的后心要害! 陳勝后腦未曾生眼,自然看不見斬將寶劍來勢。然而他持槍點地飛身急躍的同時,就已經預料到了曹秋道會有這一著。全神貫注之下,陳勝將“聽勁”功夫發揮至前所未有的極限。只憑著皮膚的細微感應以及劍鋒破空的嗤嗤風聲,頃刻間他心中已然將曹秋道這奪命一劍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陳勝不假思索,雙手倒提鋼槍斜下如電插出,六點半棍第二十四式:美女撐舟! 高手相斗,猶如對弈下棋。每落一著,事先都必經精心計算。有人只是見招拆招,有人卻能走一步,想十步。稷下劍圣縱使未曾見識過六點半棍法,但這種類似于回馬槍一樣的招式,在當前情況下,實是陳勝持之以敗中求勝的不二法門。曹秋道哪能預想不到?故此先前這一劍看似雷霆萬鈞,實則暗藏余勁隱忍不發。一見陳勝反手出槍,稷下劍圣立刻把手腕向下一沉,劍勢由直變橫,斬截鋼槍刺擊。 說時遲那時快,長槍寶劍直截了當瘋狂對撼,然而兵器交擊,竟連半點聲音也未曾發出。原來曹秋道在劍刃劈上槍桿的短促剎那,赫然施展出精奧無倫的手法持刃絞卸,將長槍力道吸收化解引導牽制,正是“化勁”!一招既出,曹秋道立刻抖動手臂急速旋轉,轉出一個接一個,似是無休無止的劍環。 陳勝反身出槍,手臂的角度本來就不自然了。再被這么一絞,假如還堅持不肯放手的話,最終肯定只會讓自己雙手關節全被扭斷。雙臂若斷,就成殘廢,還如何能夠再繼續打下去?迫不得已,陳勝唯一可做之選擇,就只有放手,撒槍! 尖銳破風聲陡然響起,涯角槍飛速盤旋著幻化出一輪銀盤,筆直沖天而起。陳勝縱然終于能夠轉身過來正面面對曹秋道,卻已經變成了赤手空拳。哪怕他拳法如何了得,但若想以這個手無寸鐵的狀態和稷下劍圣那鬼神莫測的絕世劍術相抗衡,根本就和自殺沒有任何分別。生死雖仍未定,但此戰勝負——已決! 形勢再也明顯不過,故而彼此心中皆是一片雪亮。在曹秋道看來,月光之下的陳勝縱使努力故作鎮定,眉宇間卻已經流露出難以掩飾的緊張之意。這位忘憂先生勝券在握,一聲大喝,搶步欺身縱上。斬將寶劍當頭狂斬,勢若電光霹靂,真真正正不留半分后著——因為已經沒有必要了。 奇變橫生,就在迅雷不及掩耳之際!陳勝霹靂震喝,右腳踏前坐四平馬,雙臂虛握沖前出招,又是消沉棍轉獨龍槍!然而涯角槍仍在半空盤旋未落,手中無槍,縱使心中有槍,卻又如何能夠奈何得了曹秋道? 不!陳勝心中固然有槍,手里同樣也有!電光石火間,一根長約三米左右,前后兩端十寸皆包鑲著鐵片,上面還排有銅鑄圓釘的長棍,突然好似變魔術一樣出現在陳勝手中。正是他洪門家傳神兵——千軍蕩! 棍頭破空擊刺,勁發千鈞,凌厲絕倫!霎時間,曹秋道雙眼瞳孔急遽收縮,心知大事不妙。有心閃避擋格,可是這一劍不同剛才,劍勢全力去盡,卻哪里還能停得下來?他把心一橫,干脆更強行加催劍勁,決意賭上一賭!要么你死,要么我活,就看究竟是槍先到,抑或是劍先到吧! 彈指呼吸,兔起鶻落。觀星臺上,兩條身影乍合即分,相互錯身而過,各自拉開約莫五步距離,隨即由動轉靜,宛若變成了兩尊凝立不動的石像。觀其姿勢,更似可以從天地初開時,一直站到末日降臨。這剎那,風停云止,萬籟無聲,天地皆寂。更不知誰勝?誰負?誰生?誰死? 上沖去勢已盡,涯角槍轉而下墜,“噗~”地一下輕響,槍尖深深刺入青石地板。槍桿在余勁催動之下不住微微搖晃,發出連串極輕微的嗡嗡震動之聲。仿佛投石驚起千重浪,當場將場中的沉默氣氛,狠狠打成了粉碎。 曹秋道嘿聲低哼,再也支持不住地傾身向前,“呯~”重重倒下——連帶著那根將他胸膛貫了個對穿,徹底打爛了他半邊心臟的長棍一起倒下。再也無力握劍的五指則自然松開,脫手的斬將和地面青石板相互撞擊,發出了“叮當~”的悅耳清響。 滴答~滴答~滴答~,連串殷紅血珠落地。聲音源頭,來自陳勝右肩。曹秋道拼死一擊,畢竟非同小可。就在陳勝以長棍刺穿稷下劍圣右胸之后的半秒,自己也不能避免地同時中了劍。就是因為這區區半秒,曹秋道心臟粉碎,劍上勁力也隨之急劇流失。故此這一劍即使仍能斬在陳勝身體上,卻只中肩膀。劈開肩胛骨之后力道便即耗盡,再也無法繼續深入,更不能造成什么致命傷勢了。 勝負已分,生死亦決。這一戰,敗的,是曹秋道。他不但敗了一世威名,更加同時賠上性命,再沒有任何翻身機會。 縱然取勝,但陳勝同樣受傷不輕。不過豁盡所能,使盡全部力量和智慧之后終于戰勝強敵的無尚滿足感,卻讓陳勝內心全被巨大喜悅所充斥,甚至連身上傷痛也都忘記了。更何況,現在正是收獲的時候。 第十三章:回歸神域(上) 稷下劍圣的生命正式宣告完結那一剎那,陳勝胸口的骷髏紋身也同時產生了反應。熾烈熱流閃電般流遍全身,并且帶來了一連串擊殺提示。向陳勝告知他究竟可以因此得到什么。 “候選競技者ch—99279838號,您成功擊殺了特殊劇情人物曹秋道。您獲得了通用點600點,您獲得了d級元素寶石1顆。您開啟了里程碑“天下無敵”。您在《尋秦記》世界當中的聲望上升至‘威震天下’級別。您與所有稷下劍圣弟子的關系都變成‘不共戴天’級別。 備注:當競技者在試練世界當中進行活動,并經歷過一連串行為,對該世界造成了各種影響之后,只要滿足必須條件,即可開啟里程碑。通過獲取里程碑,競技者將能夠在之后的任務中得到各種便利。 里程碑‘天下無敵’:本里程碑為以武力系強化作主導的世界所特有。在競技者擊殺至少一名在該世界中被公認為天下無敵的強者以后,本里程碑即可開啟。繼續擊殺同樣擁有類似聲望與稱號的強者,當擊殺數量積累至十人,便可滿足達成本里程碑的最低要求?!?/br> 通用點這種東西,陳勝先前斬殺那些攔路的稷下劍士時,也曾經獲得過。大概是作為“無限神域”的硬通貨而存在吧。至于元素寶石……這東西究竟有什么用,一時間亦搞不清楚了。不過沒關系,以后時間還長著,可以慢慢研究,倒也不著急。目下,陳勝最感興趣的,就是這個里程碑“天下無敵”了。 要知道,陳勝單單只是擊殺一個曹秋道,便已經費盡了千辛萬苦。而達成里程碑的最低要求,竟然是連續擊殺十個類似曹秋道,或者更在其上的強者。則其困難程度可想而知。 但正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道理無論在任何世界都是通用的。越難達到的目標,完成之后所能夠得到的好處,自然也越大。而即使沒有任何好處,僅僅只得一個虛名而已,但……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身為武者,追求自身武功天下無敵,難道不是理所當然的嗎?否則的話,連追求天下無敵的勇氣與自信都沒有,那這個人還練武干什么? 武者是什么?不管在任何時候,都不對自己已經擁有的力量感到滿足。只要生命不息,探索武道巔峰極致的腳步也永不停歇。這才是真正的武者!剎那間,陳勝下定了最大決心。無論付出多少努力,流下多少鮮血和汗水,冒多大風險,自己都一定要完成這個里程碑,以證明自己是真正的——天下無敵! 但,追求天下無敵的第一步,就是先脫離候選競技者的身份,成為正式競技者。而要達成這一點,那么陳勝現在必須再多殺一個人,就是趙國使者:龐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