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節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的都想攻略我[末世]、在妖管局兼職后我脫單了、天涼了,讓總裁吃藥吧、無限殺業、揣著空間撩媳婦、和天敵搭檔后我成了星際第一大妖、我家王爺是病嬌、大梁第一皇子殿下、八卦修真界、嫁給反派王爺后[美食]
文帝現在留在后宮的宮妃不多,有品級的也不過十三個,不過只有兩個四品的,其他都是更低的階位,柳貞吉也不怕蓁公主管不好她們,即便是管不好,她回來收拾也收拾得過來。 起程前,太子妃又叫了宗族的親戚內眷們進宮用了頓午宴,請的都是太子看重的,沒看重的,一個也沒請。 她也不怕得罪人,現在這時候,都是下面的人怕著得罪她,想著怎么討好她。 這形勢扭轉過來后,她有了主動權,日子確實要比以前好過太多了。 就是柳家那,她還不放心,遂叫了開王妃,看她能不能照顧著她母親那邊一些。 開王妃笑著接了令,回去跟開王說,她想去柳府小住幾日。 她覺得還是人過去看著點好,她應了聲,太子妃的親娘要是這段時日出了事,她就是長兩個腦袋,也不夠斬的。 柳貞吉也沒跟太子一道起程,太子安排了政事,讓和王與開王代政,丞相與章閣老他們輔佐之后,沒用兩天,僅用了一天,第二天的下午,就帶著一小隊親兵快馬出了京城,甚至沒讓翰林院,內書省的人寫旨召告天下太子前去行宮看望皇帝陛下。 還是柳貞吉在后,召人寫了旨,在京城的奉天臺上召告了此事。 此旨一召,大家也就知道皇帝不行了。 隨即,柳貞吉也帶著兒女出了宮。 他們一走,京城表面毫無風波。 周容浚到底是不放心,也不打算挑戰他這些文臣們的忠誠度,干脆下令,在他離開的這段時日,全軍隨時待命——軍隊畢竟是他的,他手下留在京城的五十將領,每一個都跟隨了他十五年之久。 有這些人看著京城的王公貴族,名門望族,太子一走他們完全沒有覺得輕松,反倒更覺得太子懸掛在他們腦袋上的那柄劍,離他們越來越近。 接到信時,跟過去的姜太醫在信中寫皇帝頂多就是這個冬天的事。 柳貞吉在京里已經派了人去準備喪事,到了半路,就碰上了辦理此事的人,就又多耗了兩天,清點物品。 帝后的隨葬品,已經有一半送到地宮了。 地宮其實還沒修完,善后可能要到明年末去了。 周文帝也想等到那時候死,可惜,他身體已經熬不了那么久了。 先前那一睜眼,耗盡了他體力大半元氣,能拖到如今,不過是有好藥物吊著。 好在,即使是兒子不管他們的身后事,那兒媳婦也是管的,皇帝也就放了心。 柳氏那個人,許是人如其名,其性貞吉,她這一輩子,只要是應過的事,做不到出爾反爾。 柳貞吉到的時候,周文帝還有一口氣,太子讓了兒女陪他,文帝拉著孫子們的手,閉著的眼睛邊上,有一點水意。 他對待兒子與宗族的方式,現在也談不上什么悔與不悔了,他選擇了那條孤空的路,注定有得之間有失,臨死,還有人能這么近他的身,也不算不是個好下場。 總比真死在兒子的逼宮下強。 周浴渝老覺得祖父病重,與他有關,小孩兒對他這祖父有濃重的虧欠心理,所以等他父王說讓他帶著meimei陪著祖父幾日,他乖乖地陪了下來,且在夜晚送了meimei回去后,還會陪到祖父身邊,并不怕周文帝是個隨時隨刻咽氣的老人。 柳貞吉在確定兒子愿意,不是勉強之后,也沒有勸他,反而勸住了太子,答應浴渝陪祖之事。 “他畢竟不是尋常孩童,他是皇太孫,是你的長子?!绷懠X得兒子既然承受得住,哪怕年紀小,也到了承擔自己命運的年紀。 這是他的人生,而這些事情,也將成為他的經歷。 兒子對他曾對祖父開口不敬過的事情耿耿于懷,因祖父對他確實有栽培之心,而且從未計較過他的不敬之處,這反倒讓他對祖父更是羞愧,現在有彌補之心,也不難想象。 想必以后他出口說話,更會慎言。 * 太子阻礙兒子不跟祖父同睡,也是覺得兒子太小。 貞吉兒一勸,他也就點了頭。 因這個,他晚上也會去文帝的寢宮坐一坐,等兒子睡了再回來。 他這段時日過得并不太好,急馬過來,看著太醫醫治皇帝,皇帝身上被針扎成了篩子也不死,也不知道他父皇這是想死還是不想死,他每天睡得也不好,等她一過來,懷里有她的體溫,這才能沉睡一會。 有很多以前記不得了的小時候的事,頻繁在夢中出現,他甚至夢見了他的母后和皇兄。 太子在夢里其實有些傷心的。 但現實里,他不知道怎么說這種感情。 他跟母親和皇兄,為仇的時候多,是沒什么感情存在的,他也不知道他在夢里傷心難過什么。 而在他眼前,他的父皇在他面前一天天邁向死亡,每天能睜眼的時日也不多了…… 無論是夜里的夢里,還是白天所看到的人,讓太子覺得他的過去隨著這些人的死去離開,在與他變得毫無瓜葛。 他的過去,將隨著這些人的死去,一同埋葬。 如若不是身邊還有妻兒,太子都覺得自己有幾分孤單——少了少年意氣,他不再覺得自己強壯得可與天下為敵也絲毫不會膽怯,時間讓他承認,這些死去的人,不管他們在他的生命中充當了什么樣的存在,他們也是他的過去。 而現在,他靜看著那些他以為不會在意的人在他夢里眼前消逝,竟有許多惆悵悲傷…… 第232章 周容浚的極端沉默,柳貞吉并未去安慰。 并不是她不想安慰,而是她就在這,就在他身邊,他知道只要轉身,她就可給他溫暖懷抱。 他不說,可能安靜才是他最需要的。 文帝是在一個清晨,在一家人共用早膳的時候走的,皇太孫只喂了他的祖父兩口清粥,他的祖父就這么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