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正式公布
“天下影視的新片《地球大炮》已經立項。 改編自《科幻世界》9月刊的同名小說,片方立志打造一部屬于國人自己的科幻電影。 據相關人士透露,預算可能達到史無前例的7千萬美元!” “五年計劃再度突破自我,挑戰未來史詩大片! 中影與天下影視的五年計劃已完成了《天下無賊》《十月圍城》《英雄》三部作品,票房分別為1.4億、1.7億、2.63億。 年底即將上映的《功夫》是第四部,有星爺坐鎮,片方也大氣的喊出‘力爭兩億’的口號。 但第五部收尾之作,卻遲遲沒有公布。前不久記者終于獲得消息,片方將挑戰此前從未嘗試過的科幻巨制。 預算8千萬美元,與好萊塢合作,中方已確定張蔓玉、華仔出演?!?/br> “5千萬美元的《超體》尚未亮相,預算6千萬美元的《地球大炮》已經來了! 此番天下影視與好萊塢、日韓合作,面向全球市場,初步人選為布拉德彼特和木村拓哉!” “為什么是《地球大炮》? 7千萬美元投資是否瘋狂?這究竟是開拓進取,還是盲目自大,我們請到了知名影評人巴拉巴拉……” 消息不知怎么傳了出去。 似是而非,越傳越離譜,并以極快的速度擴散。 主要被嚇著了。 六七八千萬美元啊,四五六億人民幣! 此前有數據公布的最大投資就是《英雄》,三千萬美元,如今直接翻一倍。 其次是題材。 很多人想不通,為什么拍科幻片? 網上更熱鬧,尤其各大科幻bbs和聊天室,過年一樣。 “科幻迷奔走相告,普天同慶!” “我現在愿意真誠的叫一聲,許爸爸!” “終于有大佬留意科幻片了,我們過的不容易,痛哭!” 也有擔心失敗的,有質疑為什么選《地球大炮》的,但不論站在哪一方,都達成一個共識: 真大佬從不打嘴炮。 說了就做! 前腳說要打造電影工業,這就付諸于行動了。 ………… 吃瓜群眾和媒體很嗨皮,業內徹底瘋了。 最直接關系的,就是演員。其次導演,以及各種幕后。 馮褲子第一個打電話,緊跟著,許非就陷入了被追魂奪命連環call的狀態。大家都不知道準確消息,反而更刺激。 梁佳輝:“有空一起喝茶?我去京城,順路嘛!” 華仔:“賞臉吃頓便飯啊,許先生?!?/br> 張蔓玉:“我再考慮一下唱歌?!?/br> 周遜:“爸爸!” 國際章:“許總!” 徐克:“我蠻有興趣的,我空窗期?!?/br> 張國師:“改天聊一聊,我對科幻片不太懂,但能盡力的一定做?!?/br> 姜聞:“有事兒說話??!” 葛尤:“愿略盡綿薄?!?/br> 鞏麗:“你牛啊,有合適的角色給我留一個,不嫌小,義務勞動隨叫隨到?!?/br> 許非比量了比量,還是上年紀的、經常接觸的能懂自己,像張國師幾個就挺感動。 最后連李桉都打電話,表示出很感興趣。 這貨的《綠巨人》在6月份上映,撲街,好萊塢暫時不敢請他拍大制作。 許非斟酌一下,說會考慮,如果不找你呢,還有別的任務給你。 哎,當然是《斷臂山》了! 成本1千4百萬美元,票房1億7千萬,拿下三座奧斯卡,包括一座最佳導演獎。 而與這些人的熱情相比,老板們非常淡定。 風險太大,不跟不跟。 ………… 鑒于傳言厲害,許非和吳孟臣索性公布了。 這日上午,京城深秋。 張總的五星級酒店內,準備召開一場發布會。這是第一次,國企、民間兩大電影掌門人共同出席。 休息室,白胖的老吳歪在沙發上,正看一份通稿。 看著看著,忽然指向一行:“這個打錯了吧?” “沒有?!?/br> “我們說好的,你怎么能改呢?” “讓你少擔點責任,我自家企業無所謂,你要是調走了,我得跟老韓干仗,費勁?!?/br> “你這……你確定你資金充足?賠了不會傷筋動骨?” “呃……” 許非揮退員工,低聲道:“我也就跟你說實話,在小禮堂一票大領導問我,我都哭窮來著。 這等制作成本,在好萊塢叫a級片。每一個大廠,財政只要不是太壞,都有單抗一部a級片失敗的承受能力。 我們覺得驚悚,幾億幾億人民幣啊,扔在特效大片里再正常不過。 我不是說天下能比肩好萊塢,但在這個心態和高度上,別弄得太小家子氣。何況我有別的產業緩沖,全賠進去也沒問題?!?/br> 行吧。 老吳這回明白了。 對方有這個承受能力,但明面上得哭窮,為避免麻煩。而對自己來說,他確實是為自己考慮的。 不多時,發布會開始。 吳孟臣先道:“最近有很多傳聞,今天在此聲明,中影與天下影視的五年電影計劃,第五部片為《地球大炮》。 但由于制作周期太長,明年無緣與觀眾見面,初步延期到05年,希望大家理解……” 話音剛落,底下就搶著問: “本片成本究竟是多少?” “真的是七千萬么?” “差不多吧……” 老吳看了眼許非,許非接過話頭:“確切的講,是8千萬-1億美元。其中仙人掌占60%,中影和陽光共出15%,余下由我負責?!?/br> 嗡嗡嗡! 大大超乎預料,原以為7千萬就夠躍進了,現場公布肯定會少。 沒想到,居然還特么多了! “雖然與好萊塢合作,但我可以保證,大部分的班底都是華語方。特效部分,我們會請好萊塢最優秀的團隊,甚至攝影方面,因為我們缺乏經驗……” “導演和演員還沒有選,很快會提上日程?!?/br> “導演當然是我們自己人,否則就沒意義了?!?/br> “政府方面……” 許非想了想跟大佬們的對話,簡略道:“《地球大炮》不會成為一項政治任務,我也極力避免它成為一項政治任務。 它就是在電影產業提升過程中的一次嘗試,但相關部門仍然很支持,拍攝中我想會順利很多?!?/br> 最后,一個記者問: “許總,您搞這么大的項目,就不怕打水漂么?或者說,您為什么要做一部科幻片呢?” “打不打水漂,這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如果總是怕失敗,哪來的成功呢? 至于為什么做科幻片……” 許非組織了一下語言,道:“在最初策劃時,我跟吳董聊天,談到一句叫‘先驅者必突破自我’。 我們之前拍了四部片,都很成功。 形式上很新,內核不見得新,但包裝的好,觀眾非常喜歡。 我們完全可以順著路子走下去,再搞一部類似的商業大片交差,為自己立一塊中國電影的豐碑。 五年計劃剛啟動的時候,有一句話說‘努力打造電影工業’。 前幾部有么?有,比如《十月圍城》的文武戲模式、小人物與歷史背景結合。比如《英雄》的極致大場面、宣傳策略。 但它們的力量是不夠的,你懂么? 只有真正的特效大片,尤其是科幻片,最能體現什么叫電影工業。 我們可以找理由,現在不行啊,慢慢來啊。 ok,等到十年二十年后,也許我們能拍了,敢拍了。 想法沒問題。但我現在就能拍,我為什么要等呢?前面你們說了,怕賠錢?我等市場起來再拍?” 許非搖搖頭,笑道:“這樣做沒意思?!?/br> “更何況,《地球大炮》講的是未來。 大家拍夠了過去,拍夠了現在,觀眾也看夠了古往今來。 我們太需要一部講未來的電影了?!?/br> (今天木有靈魂?。?/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