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一個億
“敵人不會了解,老鬼、老槍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種精神,一種信仰……” “嗚嗚嗚……” 杭城的一家電影院里,銀幕上滾動著演職員名單,片子已然結束。 這些觀眾有第一次看的,也有二刷的,皆是眼圈通紅,坐在椅子上沒動。約莫過了一會,門忽然被推開,一行人走進影廳。 “嘩嘩嘩!” “張蔓玉!張蔓玉!” “姜聞!” “鞏麗!鞏麗!” 掌聲歡呼聲剎時間響起,正是《風聲》劇組的見面會。 “好了,安靜一下?!?/br> “大家安靜!” 主持人說了好幾遍,才漸漸平息,道:“首先要解釋一下,劇組剛從藍鯨過來,車壞耽擱了一會,所以遲到,希望大家諒解?!?/br> “沒關系!” “那就多待一會吧!” “對,多待一會!” “哈哈哈!” 場子火熱,跟著自我介紹,導演加五大巨星,外加付彪、辛白青全在,許監制站在下面看。 自上映以來,他領著主創到處跑,讓三位香港人苦不堪言。 香港那么大點地方,哪需要路演???可沒辦法,寫在合同里的要配合宣傳。 其實痛并快樂著,他們體驗到了非常新鮮的,內地觀眾對自己的熱情和喜愛。每到一處,鋪天蓋地歡呼雀躍,讓兩個出道十幾年的老演員也不免心潮澎湃。 到了互動環節,一個二十來歲的姑娘搶到機會: “張蔓玉jiejie,我特別喜歡你!我想問問,你參演這部電影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呃,普通話好了一點?!?/br> 張蔓玉開了句玩笑,正經道:“最大的收獲就是,感受到一些不一樣的電影做法,受益良多。還有認識了新朋友,像阿麗……” “阿麗?聽著像剛進城的鄉下姑娘?!苯劜逶?。 “叫小麗就挺好?!备鹩鹊?。 “小麗還沒進城呢?!苯劦?。 “哎,你們別打岔……” 鞏麗摟住張蔓玉肩膀,惹得陣陣尖叫,笑道:“你接著說?!?/br> “我還講什么,就是以前不熟,現在蠻好的?!睆埪穹籽?。 “哈哈哈!” 港臺明星在內地觀眾眼里,一向如天上的星星,遙遠神秘。結果親眼見到,哇,不是那回事嘛! 時間有限,半小時的見面會。 很快到最后一個問題,一男子道:“請問陳可新導演,聽說您是泰國……” “我出生在香港,12歲到泰國定居,但后來的事業發展全在香港,我覺得自己蠻算個香港導演的?!?/br> “哦,不好意思。我想問問,您可能生長在不同的環境,是怎么理解并拍攝出這么一部充滿家國情懷的電影?” “呃,有一點很重要,就是人的共通性。當一件感動的事情出現,大多數人都會覺得感動。 當然你講的問題也有,在這里我想感謝大陸的工作人員,特別是許非先生。他在整個過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讓這部電影得以向正確的方向行進?!?/br> “好的,感謝大家,今天見面會就結束了……” 人們陸續往出走,現場也有記者,拍了好多照片?!讹L聲》可是社會話題,只要有相關文章,銷量都能升上去一些。 一哥們嘀咕道:“陳可新怎么老提許非???” “怎么了?”同伴問。 “他在魔都、藍鯨都提過,哎喲那個吹捧啊,他自己不是導演么?” “不懂了吧?” 旁邊一位同行接茬,道:“據說《風聲》從立項、劇本、選角、投資建組,再到具體拍攝,都是許非一手包辦。 陳可新是導演,但現場也得聽他的,沒看他掛的是監制么?” “哦?合著陳可新就是打工的?” “可不。聽說都是許非在片場鎮著,不然那么多大明星,誰肯乖乖聽話?” …… 一行人從藍鯨來,馬不停蹄的直奔影院,晚上才找酒店入住。 吃了飯,聚集到一個大套間。 鞏麗毫無形象的脫鞋,盤腿一坐,抱怨道:“累死我了,沒有你這么折騰人的?!?/br> “我也好累??!” 張蔓玉癱在椅子上,一個勁搖頭:“比拍王家衛的電影還累?!?/br> “我拍了那么多片,還第一次跑這么多城市,大陸果然大?!绷杭演x感慨道。 “時代變了,懂不懂?你看看你們,鞏麗,自以為國際巨星……” “滾!” “你就算國際巨星也得宣傳啊。我已經給你們降低強度了,你問問葛大爺,他宣傳賀歲片得跑多少地方?” “全國,全國?!备鹩饶笾鴤€蘋果,不忍提及。 “其實好萊塢早就有這種形式,1912年的《伊麗莎白女王》就是第一部搞巡回首映(路演)的電影。后來《一個國家的誕生》《音樂之聲》也搞過,盛極一時?!?/br> 陳可新在美國念大學,比較了解:“只不過他們更有儀式感,像戲劇表演,整場有序曲、幕間轉換、中場休息和結束音樂。 我們這種,呃,更有效率?!?/br> “好萊塢現在還有么?”許非問。 “現在很少了,都是直接送去公映。因為以前訊息不發達,如今他們的宣傳、發行體系已經非常強大?!?/br> 陳可新推了推眼鏡,道:“許先生,我冒昧問一下,《風聲》的票房達到多少了?” “六千萬?!?/br> “哇,那么勁?”張蔓玉驚訝。 “你傻呀!”鞏麗道。 “我哪里傻,香港六千萬能拿第一了?!?/br> “大陸這么大,六千萬還多么?” 鞏麗說著說著沒底氣,道:“不過我們產業不行,第一也就七八千萬的樣子。哎許老師,你目標多少,能超過侏羅紀么?” “侏羅紀多沒勁,起碼拿一個億吧?!?/br> “你真的假的,別嚇唬人?!备鹩纫荒橌@恐。 “差不多能行?!苯匋c頭。 “要說之前,我還猶豫,看現在這勢頭,不喊一億都對不起你們?!?/br> 許非笑了笑,道:“明天我就讓公司放出消息,定期統計票房,咱們實打實的,說一億,就一億!” …… 后世銀幕塊數多,全國統一上映,周末兩三天就好幾億。 這年頭銀幕少,還分區域上映,票房增長慢,放映周期長。像《鴉片戰爭》六月公映,過三個月才統計,約莫有7200萬。 《風聲》一個多月,六千萬,已經是奇跡了。 但許非覺得遠遠未夠,90年代國內最高天花板,泰坦尼克3.6億!以當時的市場環境,能逼出3億多票房,那才叫變態。 所以《風聲》肯定還有潛力,肯定還有很多人沒看。 于是這邊繼續路演,那邊媒體不停放消息: “《風聲》誓破侏羅紀,力爭年度票房冠軍!” “本周票房六千萬!” “鄂省全面上映,本周票房六千九百萬!” “巴蜀全面上映,本周票房七千九百萬!” “《風聲》超越侏羅紀,鎖定冠軍,票房還在繼續增長!” 觀眾看電影,有時會有一種從眾性,你看我看,大家都看——當然首先品質得好。 一時間,許非感受著影迷熱情,仿佛穿越時空到了《戰狼2》那個年代。當時自己跟犯病一樣,每天都刷一遍票房數據。 看著《戰狼2》打破一個又一個記錄,莫名覺得驕傲。 《風聲》也如此。 而事實上,當它突破八千萬,還在穩定上升時。誰都清楚,一億已經唾手可得。 (感謝新萌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