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隨手拉一把
三月,天氣慢慢回暖。 白天蠻暖和的,傍晚又刮起了北風,呼嘯著掃蕩街巷。已過下班時間,匯賓大廈仍有不少屋子亮著燈。 現在的七樓,是星河、時代,伊蓮已經搬走了,新入駐一個編輯部,聽說要搞一本時尚雜志,尚未創刊。 八樓是天下、《新影視》《當代娛樂》;九樓的培訓班搬到象山,空了一陣,但今天又多出一家公司: 時代風投。 風投在大陸是新鮮玩意,標配是一支高水準的分析師團隊,來判斷項目潛力。但這家用不著,許老師玄學投資。 一家三口持股,剛剛掛牌,室內還飄散著淡淡的油漆味。 傳媒派出去一個經理做工具人,再找點文員、財務、法律顧問,草臺班子就成了。這經理更慘,連姓都沒有,正聆聽指示: “我們的投資方向,主要是互聯網產業,當然其他的也可以。如果有人聯系,你就找我……” “也找我!” “找我就行了?!?/br> “是是?!?/br> 經理抹了抹汗,自從結構調整,現大家都有一種感覺,入贅女婿繼承家業了——其實并不,許老師本就有傳媒股份。 小旭則轉了一圈,不滿道:“太簡陋了,會不會讓人看不起?” “一投資公司搞那么闊氣干嘛?重要的是項目?!?/br> 許非算算時間,道:“我下旬去瀟湘開會,明天就開始打廣告吧。大概意思是我們非??春弥袊ヂ摼W,愿幫助有識之士完成夢想云云?!?/br> “好的?!?/br> 囑咐了一番,倆人下班。 天色已晚,寒風撲面,小旭拿圍巾一遮,忽道:“走回去吧?” “行啊?!?/br> 許非拉住她的手,慢慢悠悠往回走。 非常近,開車還得繞,走就一條線。不一會便瞧見小區,以及對面的觀天下別墅。 “這家要壞了,北面又要新建呢?!?/br> “什么來路?” “聽小儷說是臺商,叫什么紫玉的……哦,紫玉山莊,今年建一期?!毙⌒竦?。 “咱買幾棟?” “好呀,留著歇腳的。等溫榆河的修好了,我們搬那兒去?!?/br> 說話間就到了,她抬頭看看匯園公寓,又道:“唉,我還是喜歡百花胡同?!?/br> “……” 許非翻白眼。不過也是,仨人都念舊,甭看全球買樓,鄉下還有莊子。真要老了,還得回到百花深處。 走到樓底下,張儷剛好在陽臺看了一眼,等上去就各種酸。 “我說慢呢,原來手拉手散步呢?!?/br> “哎呀,不是近嘛!” 小旭摟住她脖子,許老師一塊抱起來哄了哄。 春天干燥,仨人換季的時候都有點上火,晚飯素淡,一桌子綠。他隨手打開電視,最新期的《開心百分百》。 “真的假不了!今天我們請來四位嘉賓,同樣三假一真,真的這位厲害了,大家猜猜他是什么職業?”何炯道。 “一看就廚子啊,非廚子出不來這氣質?!背qv嘉賓梁添道。 “哈哈!” 旁邊田振大樂,“我也猜廚師?!?/br> “廚師!” “廚師!” 鏡頭一晃,只見四個黑胖子,乍一瞅跟四胞胎似的。沒錯,其中一位正是家傳淵源的大廚。 跟著訪問第一個,小眼睛眨巴眨巴。 “大家好,我,我姓郭,擅長魯菜。魯菜屬八大菜系之一,但大家可能不清楚,里面還分為很多流派。 有博山菜、濟南菜、膠東菜、孔府菜和魯西南,我學的是博山菜?!?/br> 此人一口齊魯味兒的普通話,開始有點緊張,結果越說越溜,最后停不住了。 “博山酥鍋、豆腐箱、燴菜、丸子、八寶飯、琉璃地瓜、酸辣rou皮湯、爆炒rou片……在下最擅長的,正是博山豆腐箱。 說起這豆腐箱,歷史悠久。 早在咸豐年間,博山有一張姓,名登科,乳名張九,號稱博山廚師第一人……沒有像樣的菜招待客人,張登科靈機一動,把豆腐切成長方塊,里面掏空,填上餡料,先炸后蒸,最后澆汁兒。 餡兒是炒過的蠅頭豆腐、海米、木耳、砂仁粉,汁兒是用黃瓜片西紅柿片,做成的咸鮮汁兒,略帶點酸。皮韌餡嫩,回味無窮……” “等會等會!” 梁添忽然打斷,道:“我原本覺得你挺像的,現在改主意了,你不是廚子,你應該是個說相聲的?!?/br> “這嘴皮子太溜了!”田振道。 “我都聽饞了!”甘蘋道。 “咳咳,哥們你可能露餡了,確實像說相聲的?!苯宓?。 “哈哈哈!” 現場觀眾大樂,小黑胖子一聽懵了,露出尷尬又不失禮貌的笑容,于是觀眾更樂。 于是氣氛快活起來,流程繼續走,其他三位也很努力,最后到選的時候。 “1號太有意思了,我選2號!” “1號不是不想選你,太明顯了,我選3號?!?/br> “1號這哥們可以交個朋友,我選4號!” 結果出來,2號是真的,但焦點全在1號身上。曹影問:“您的真正職業是什么?” “呃,我說相聲的?!?/br> “哈哈!” 小旭捂著肚子樂,“太逗了這人?!?/br> “節目效果蠻好的?!睆垉残?。 許非表情古怪,當即給瓏丹妮打個電話,“喂?1號怎么回事?” “不是猜廚子么,我找了三個比較像的。這人在一個劇團唱戲,也說相聲。我事先給他稿了,結果他自己加詞,我看效果好就過了?!?/br> “你現場感覺怎么樣?” “還行吧,嘴皮子是真利索?!?/br> “這樣,你先簽個短約,留下打個雜什么的?!?/br> “明白!” 許老師掛斷電話,也覺得有意思。 老郭嘛! 歷史上他三闖京城,80年代末一次,94年一次,95年一次。 在大興黃村租了個房子,每月150,又在沙口子找了個劇團。有一次結束晚,沒公交,兜里還剩兩塊錢。 想把表給出租車當路費,人家不拉。自己一狠心,兩塊錢買包子吃補充體力,然后走回去的,凌晨才到家。 日常吃的是掛面糊糊加大蔥,苦了好幾年。不過他的舞臺經驗和基本功,也是從這練出來的。 他想說的是劇場相聲,站臺上講幾十分鐘,而不是穿個西裝,站在鏡頭里講個十分鐘。也想投奔過,但沒人要,都排斥。自己說了: “只要給我口飯吃,我寧愿給你當狗,但你怕我咬你,不收?!?/br> 所以是這個環境,生生把老郭逼出來的。 “……” 許非琢磨琢磨,不能拔苗助長,給點生活補助,先放出去鍛煉吧。 等火候到了再投資個相聲男團,找個歪肩膀的張先生,還有現成的余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