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萬元戶
8月4號,晨。 陳小喬不用叫,就自動自覺的爬起來,匆匆扒了口飯,鉆進老大屋里。 許非也剛吃完面條,道:“來的正好,今天活重,早點裝車?!?/br> “今天拿多少?” “兩百,哦不,三百件!” “三百?” 陳小喬嚇了一跳,但也沒說什么,乖乖的開始裝車。 1984年,京城職工的平均年工資是1086,每月平均90塊錢。當然有窮有富,但能來西單逛逛的,基本都有點余錢。 倆人第一天賣了100件,第二天80件,第三天搞了金牌競猜,又恢復到100件,如今五天過去,共賣了480件。 還差一丟丟,就是傳說中的萬元戶! 一輛三輪已經不夠用了,陳小喬又租了一輛,三百個盒子加上紙板摞的老高。這些留言板可是寶貝,每天都要帶去的。 七點多鐘,裝好了車,一人騎著一輛開赴西單。途中經過地壇公園,那幫練羅漢功的仍然pia在草坪上東倒西歪,感受天人合一。 到了地方,把攤擺好,早有賣報紙的湊過來,“許老板,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 “您瞅瞅,三家報紙,全登了!” 那哥們攥著一疊報紙,唾沫橫飛,“好家伙,我還是頭回見著,與有榮焉,與有榮焉!” “昨兒還問我幾句呢,你看看這段,就是我說的!” “哎,這個是我說的,咋不寫我名字啊,我都告訴他了!” 一幫賣舊書雜志的全圍過來,七嘴八舌的議論,順帶恭維一番——有這個衣服攤子,連帶周邊也興旺不少。 陳小喬把三份報紙貼在紙板上,撫了又撫,倍感榮耀。許非則拿著報紙,逐一審閱。 先是《中國青年報》,標題:《奧運文化衫西單亮相,新青年如何貼近新時代》。 什么鬼? 許非一陣嫌棄。 再看《京城晚報》的,標題《外來小伙進西單擺攤》,副題“奧運文化衫引關注,賣衣服成萬元戶?!?/br> 這就有點都市報的意思了,通俗易懂,筆調親民。 最后是《京城青年報》,標題“文化衫,留言板,金牌競猜,首個消費熱點誕生?!?/br> 哎喲! 許非眼睛一亮,這家記者可以啊,能寫出消費熱點四個字,就說明真有兩下子。 他認認真真讀了一遍,雖有時代局限性,但確實能看出筆者的思考和眼光,也記住了那個叫于佳佳的名字。 又過了一會,商場開門,人流增多。 攤子本就小有名氣,再加上記者朋友的助攻,便是最厲害不過的廣告。老百姓信這個,報紙都報了肯定是好東西,何況還是三家! 原本一直猶猶豫豫的,此刻也動了心,再看眾人都搶著買,自己也熱血一沖,生怕賣光了。 “我要一件男款,一件女款!” “中國崛起還有么?沒了?那加油也行!” “小碼的,小碼的,我家孩子穿!” 許非忙著收款,拿盒子,確認留言;陳小喬忙著寫卡片,告知競猜,一張卡寫了錯,錯了寫,滿腦袋都是汗。 一個多鐘頭,一百多件就流水般出去了。 陳小喬得到短暫的歇息,抹了把汗,都有點害怕,“哥,這么多人猜,我們會不會賠錢???” “咱們從820件開始搞的活動,820個人,能蒙對的有十分之一就不錯了?!?/br> “那也有80個呢,你不說價值不低于t恤么?” “你傻??!” 許非揉了揉他腦袋,“咱們隨便弄點小玩意,包裝精美點,人家一看挺上檔次,心理平衡就夠了,誰管你那東西值多少錢?” 就像點娘送的中秋大禮包,號稱價值不低于幾百塊,結果一看,略略略…… ┑( ̄Д ̄)┍ 攤手攤手。 一波人潮過后,生意出現空檔,陳小喬看著剩下的一百多件頗為焦急。許非穩得一逼,還買了個西瓜抱著啃。 等著等著,等到了下午,他忽道:“到商場里看看?!?/br> “誒!” 陳小喬應了聲,跑進西單商場。 不為別的,就是到賣彩電的地方看新聞,這幾天都是如此。誰拿了金牌,電視臺會有快訊,而一有快訊,老少爺們都會歡呼一陣。 不過這次他去了很久,半天才跑出來,瘋了一樣。 “臥槽!臥槽!” 少年詞匯量不多,比比劃劃,情緒特激動,“李寧太牛逼了,一人拿了三塊金牌!” “三塊,你沒看錯吧?”馬上有人懷疑。 “我特么又不瞎,鞍馬、吊環、自由cao,三塊妥妥的!還有樓云也拿了一塊跳馬,臥槽,一天四塊!” “昨天欒菊杰拿了一塊擊劍,那就是12塊金牌了!” “12塊!” “破10了!破10了!” 場面瞬間轟動,自豪感暴漲,從許海峰奪首金以來,再次達到一個高峰。 許非走到紙板前,刷刷刷把7、8、9、10、11全部劃掉,“對不住了,這些朋友已經出局!” “哎,早知道往后壓了!” “誰能想到呢,現在就12塊了?!?/br> “老板,我再買一件行不行,正好我媳婦想要?!?/br> “一人僅限一票,理解一下。您媳婦想買,最好本人來,這樣對別人也公平?!?/br> 有了這波(防和諧)大助攻,衣服賣的奇快,三百件一掃而光。 許非邊收錢邊搖頭,條件所限啊,不然再聯系聯系服裝廠,加印一些t恤,利潤會更大??上н@年頭制作工藝落后,交通也費勁,等衣服做好,再運到手里,奧運都特么結束了! 不過也挺好,免得人心不足。 而他這生意一活,連帶著周邊也熱鬧起來。賣玉米的,賣烤白薯的,賣茶水的,都在旁邊轉悠。 有個報攤攤主機靈,提供了幾把椅子,招了不少閑人過來。每天不干正事,早早買上一份報紙,就坐在樹蔭底下能神侃一天。 儼然西單一景兒。 ……………… 8月12日,奧運會閉幕。 中國隊最后一塊金牌,是周繼紅的跳水,將金牌榜定格在15塊上。不僅轟動了國內,也轟動了國際,誰都沒想到時隔多年首次亮相,就能飆到這等成績。 第一美帝,83塊金牌,總數174。 第二羅馬尼亞,20塊金牌,總數53。 第三聯邦德國,17塊金牌,總數59。 第四中國,15塊金牌,總數32。 蘇修正跟美帝撕逼,沒參加,不過沒參加也就罷了,丫還各種檸檬。像許海峰奪金之后,塔斯社就酸溜溜的發評論,說“許海峰的成績在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上,只能拿第三?!?/br> 你特娘的上屆奧運會,關我這屆屁事??? 就一瓜皮! “大娘,大娘!” 上午時分,許非拎著兩兜子東西進了主屋。 大媽正在配小牌,現在很多人都沒見過,那種長條形的紙牌,也有餅、萬、條、花,相當于紙質麻將。 “哦,小許啊,你找小喬吧,他出去玩了?!?/br> “不是,專門來看看您?!?/br> “這門里門外的,咋還看起我來了?” “這陣子我不倒騰點衣服么,小喬幫了我不少忙,我就給您買了點東西表示表示?!痹S非把東西放在桌上。 “這可使不得!” 大媽連忙拒絕,“那小子以前放暑假,東跑西顛沒正經,今年有你帶著穩當不少。那報紙我都看了,你是個有能耐的,那小子跑跑腿就當鍛煉了,快拿回去,拿回去!” “給您買的就收著,我拿回去也退不了?!?/br> 許非硬塞到她手里,道:“這陣承蒙您照顧,我也忙完了,得離開一段,就當告別禮了?!?/br> “那你不繼續租了?” “租,過陣子我還回來?!?/br> 推讓了好一番,大媽才算收下。 既然收下,也就不矯情,待許非閃人,她上去就開始扒拉,有點心糖果,茶葉煙酒,幾斤水果和豬rou,另包著幾米上好布料……全是實實在在的。 給自己買,沒給孫子,那是怕孩子小,亂花錢。 “哎喲,真不錯!” 大媽摸著手感柔順的布料,愈發覺得這年輕人周到細致,印象大好。 而許非回到自己屋里,門一鎖,窗簾一拉,先翻出一個口袋倒在床上,又從兜里摸出幾把錢,攏到一起跟小山似的。 一共賣了兩萬塊錢,成本四千多,凈賺一萬五出頭! (盟主會在上架之后統一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