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節
他怎么就不懂她想報恩的急切心情呢…… 誰知太宗卻道:“朕要你像原來一樣,不忘初心?!?/br> “?”徐慧不解其意。 太宗笑問,“你一定很想知道,朕為什么要插手此事吧?” 徐慧點點頭。 他有幾分自嘲地輕挑嘴角,“這皇宮里集中著天下至尊的權力,身處在這個漩渦里,所有人都會不知不覺地改變,包括朕?!?/br> 他看著她年輕的面孔,清澈的瞳仁,頗有幾分悵惘地說:“可朕不希望你也這樣。你是個有靈氣的孩子,有百年難遇之才。如果朕召你進宮會扼殺了你的這分靈氣,朕會自責一生?!?/br> 徐慧突然想起薛婕妤也說過類似的話,可經過晉王的事情后,可以推斷出薛婕妤的目的并不單純。 那么——陛下呢? 他對她,可是真情實意? 徐慧突然發現,自己內心深處,竟然對他毫不懷疑。 薛婕妤,楊淑妃,武才人,或許所有人都想利用她,可是陛下絕不會。 太宗還在說:“朕知道要你一成不變對你太過苛責,因為身處其中,就算你不想害人,起碼也要學會保護自己。所以,為了盡量留住你的初心,就由朕來守護你?!?/br> “你不必感到不好意思,若是那樣就太見外了。朕早就說過,既然是朕親自將你拉入了這個局,朕就一定會護你安好?!?/br> 太宗說出這番話時,突然就感覺肩膀上沉甸甸的,好像有一種叫“責任感”的東西在壓著他,提醒他務必要把這個小姑娘健健康康地養大。 “對了,說到這里,聽說你對朕賞賜的御膳頗有微詞?” 徐慧剛剛開始感動就聽到這句話,頓時像被魚刺卡住了嗓子一般,無言以對。 但她轉念想到太宗這樣不辭辛勞地照顧她,徐慧立馬調整好表情,非常端莊地笑著,昧著良心說:“怎么會呢?陛下賞賜的食物都非常精致,徐慧感激不盡?!?/br> 說完還補充了一句,“若有什么風言風語,那一定是謠傳?!?/br> “朕就說嘛?!碧谛Σ[瞇地點頭,滿意地看著她稍稍圓潤了一點的小臉兒?!暗入廾^了這些日子,就親自陪你用膳。若是飯菜不夠吃,盡管告訴朕?!?/br> 徐慧硬著頭皮答應下來,“……謝主隆恩?!?/br> 在大事上她還是頗有原則的,至于這些小事……唉,隨他吧。 徐慧無奈地想。 年初的這一場鬧劇,很快得以收場。 新春在即,事情沒有鬧大,在楊掌史這里便徹底打住。 楊掌史依照楊淑妃所言,沒有指認燕賢妃。 表面上看來,她只是編了幾句瞎話,這在后宮算不得什么稀罕事。只不過她恰巧倒霉,被皇帝知道了罷了。 新年剛下過大赦令,皇帝看在楊淑妃的面子上,也沒有重罰她。只是奪去楊掌史的女官封號,將她充入掖庭局為婢。 至于何憐,太宗還真不知怎么處理她為好。 她畢竟是自打徐慧一入宮就跟在她身邊的,若是處置重了,只怕要叫徐慧傷心??扇糨p了,又怕以何憐這性子,會再給徐慧惹麻煩上身。 太宗就問徐慧自己的意見。 徐慧想了想,說:“韋貴妃待我親厚,可何憐對貴妃心生怨懟已久,只怕難以共存?!?/br> 她完全可以借機處罰何憐,將她調教一番,讓何憐以后都循規蹈矩??赡菢佑秩绾?,何憐對韋貴妃的仇恨仍在,根源性問題無法得以解決,何憐在她身邊就始終會是個隱患。 無論她對何憐有多么不舍,如今的何憐都已不適合呆在她身邊了。 “那依你的意思是?” “陛下仁厚,如今又正值新年,不如赦她出宮吧?!毙旎鄣Φ溃骸拔夷赣H來長安不久,許多事情尚且摸不著頭緒。何憐心思活絡,消息靈通,讓她與我母親解悶倒也不錯?!?/br> 何憐若是大些,她直接放她出宮嫁人就是了??珊螒z比她還小一歲,在宮外有沒什么親戚,一個女孩子孤身在外,到底不安全。徐慧就想著,讓她在徐府呆一段日子,等何憐到了年紀,就托母親替她尋一門合適的婚事,可謂皆大歡喜。 太宗想也不想就同意了,摸著她的頭發說:“那就這么辦?!?/br> 老實說,太宗原本還怕徐慧拎不清,對何憐心軟,舍不得罰她,更舍不得讓她走。沒想到徐慧看的分明,心里早已有了主意。 ☆、第30話 馬上就要到除夕了,臨睡之前,兩人難得沒有一起看書,太宗拉著她說話,問她在家時是怎么過年的。 徐慧知道,在這場飛來橫禍初步解決之后,陛下想寬一寬她的心。 黑夜里,徐慧配合地輕聲說道:“我家里年味不重,父親好養生之道,從來不叫我們守夜。倒是有一年去鄉下老家過節,隔著圍墻聽說外頭在舉行驅儺儀式,人人帶著假面游走在大街上,驅散邪祟,聽起來十分有趣?!?/br> 太宗含笑看她一眼,“你可真是養在深閨里的大小姐,嬌滴滴的小姑娘。這驅儺儀式的確有幾分意思,回頭有機會,朕帶你去玩兒?!?/br> 徐慧聽他這么說,聲音里透著幾分歡喜地道:“陛下去過鄉間的驅儺儀式?” 太宗沉默下來,突然有幾分尷尬。 他少年從軍,那時候沒怎么正經過過年。后來成了皇子,當了皇帝,更是沒機會深入民間。 只有很小的時候,曾聽他大哥說起過驅儺儀式。 本來說好要一去玩兒的,誰知臨行前鬧了別扭,大哥帶著四弟走了,留下他一個人。 嚴格說起來,他也沒有參加過驅儺大會啊。 太宗吸吸鼻子,眼睛在天花板上掠過一圈,臉背對著徐慧說:“……別這樣,給朕留點面子?!?/br> 徐慧配合地裝死睡覺。 除夕那日,宮中大宴。晚間,后宮所有妃嬪和皇嗣都聚在一起守歲。 唐朝人喜歡大家族聚居的感覺,所以如果有輩分高的老人在,那么不但老人的直系兒孫,可能連已經成家的弟弟、侄兒、出嫁的meimei、外甥,各種七零八碎的親戚都聚在一起,來個大團圓。1 宮中也是一樣,各種皇親國戚齊聚一堂,人人以盛裝華服出席,如陽光下的琉璃一般晃著人們的眼睛。 不過雖然男女老少共處一室,該有的秩序還是有的。后妃與后妃挨著,皇嗣與皇嗣挨著,沒人敢到處亂竄。要巴結位高權重的,都在平日里下功夫,哪有過年臨時抱佛腳的。是以宴會上人數眾多,卻井然有序,除了熱鬧一些之外,不曾讓人感覺喧鬧雜亂。 徐慧還是挨著韋昭容坐。韋昭容仍舊十分健談,言語間都是新年期間皇宮內外的趣事,卻全然不提“韋貴妃古籍投毒”這樣敏感的話題。 徐慧不動聲色地看了上首韋貴妃一眼,恰好遇到韋貴妃的眼神,雍容淡定,從容大度。徐慧一下子便明白了,韋貴妃這是在放信號,她根本沒把前幾日的鬧劇當回事兒呢。 韋貴妃能不計前嫌,徐慧心里頓時輕松了不少。 誰知這個時候,楊淑妃那邊突然來了人,賜了徐慧一碟膠牙餳。 唐朝人過年愛吃甜食,膠牙餳是其中非常貴重的一種。因為這時候甘蔗制糖法剛從國外傳入不久,蔗糖還很不普及。 這膠牙餳比較粘軟,甜度適中,小姑娘都很喜歡吃,沒有哪個女孩子能抗拒它的誘惑。 可徐慧又不是小孩子了。 起碼她自己是這么認為的。 謝過楊淑妃的美意后,徐慧只嘗了一塊,就沒有再用。 楊淑妃送來的東西,她沒有猶豫地吃了,已經是在表示親近信任。若是吃得多了,反而容易引出事端。 一旁韋昭容見了,對徐慧更加滿意起來。 女孩子不能見識太短,像徐慧這樣剛剛好。既不貪得無厭,又不畏首畏尾。 這場晚宴持續的有些久了,酒過三巡,人們開始微醺。 徐慧就有些無聊。過年時人多,不好隨意出去走動。大庭廣眾之下,又不能尋本書看,不然一定會被人當做怪物圍觀。 該怎么辦好呢? 她不自覺地看向高坐于廳堂之上的太宗。 這一晚上,太宗溫和寬厚的目光在她臉上掠過多次,徐慧都察覺到了,卻沒有看他。 可這一回她主動看他,兩人的目光卻是直直地撞在了一起。 徐慧剛想轉過頭,就見太宗向她招了招手。 徐慧想裝作沒看見,可眾人的目光已經齊刷刷地聚集到了她的身上。 她眼睛一閉,認命地起身,頂著壓力,從從容容地來到太宗身邊,慢慢地跪坐下來。 太宗摸摸她有些紅撲撲的小臉兒,愛憐地問:“喝了幾杯?” 眾目睽睽之下,她不好打開太宗的手,只得水眸低垂,溫順地回答:“回陛下,徐慧喝了四杯?!?/br> “騙人?!碧谕蝗怀亮四樥f:“朕數了,你明明喝了六杯?!?/br> “……”徐慧無言以對。 她想不到他也這么無聊的。 旁人聽不清他們在說什么,見陛下臉色不豫,還以為他要發火。 誰知,擔憂同情、幸災樂禍的眼神還沒持續一息的功夫,太宗就已經笑了起來,不知道同徐慧說了句什么。 再看旁邊的徐婕妤,一臉淡定,眼底隱隱透露著幾分無奈。 ……好像太宗才是那個被寵著的小孩子一樣。 徐慧坐到了太宗身邊后,他就不肯放她走了。 子時一到,守歲的小輩們紛紛起身給長輩拜年。 太子第一個上來,祝陛下“福延新日,慶壽無疆”。 太宗開心地賞了太子一個大紅包。 太子可高興了,倒不是貪這點錢,主要是覺得臉上有光。 接著是楊淑妃的兒子吳王李恪。李恪雙膝跪倒,叩了個頭,祝福太宗“福慶初新,壽祿延長”。 吳王心里挺忐忑的。他年尾才犯了事,被罷了官,只怕他耶耶會當眾給他甩臉子看。 誰知道太宗非常和藹可親地送了他一個大紅包。 吳王感動的都要哭了。他耶耶還是愛他的! 接下來就是各種拜,王德像個財神爺一樣各種散財。等大家彼此拜完了年,就該出去放爆竹了。 燃放爆竹,就是將干竹子放在火上燒爆。竹節中間有空氣,被火燒爆的時候自然就會“噼里啪啦”的清脆作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