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
“若是有干貝就好了,到時候熬煮出來的汁就更鮮了?!?/br> “干貝是什么?” “就是海里的貝類曬干后,干貝味美,熬湯更佳?!?/br> 白寧說得隨意,一邊的劉老三可把他說得都記得牢牢的,準備去碼頭這邊碰運氣。 剩下的雞rou細細的剁成了蓉。 白寧看著時間差不多,去看了一下湯汁,感覺火候到了,他用勺子舀了一點湯汁,味道剛好,然后把湯汁里面的雞骨和豬皮撈出來,再把那rou蓉倒了進去,快速劃散開。 “這湯汁就算好了,我也不知道效果怎么樣,等它冷了,我給你們送點冰渣過來,爭取讓它早點起凍?!?/br> 冰渣就是用硝石制成的,硝石制冰還算成功,就是一次性制不了太多,大多數都是些冰渣子,不過對他們來說也就夠了。 “現在我們來發面?!?/br> “這跟饅頭發面不一樣嗎?”徐娘子問。 “不一樣的,這個灌湯包的皮講究薄,用冷水發面,面發得越硬才好,蒸出來才筋道?!?/br> 徐娘子按照著白寧的吩咐照做了。 白寧一直忙到麻辣燙鋪子來了客人,這才過去。 于大嫂自己雖然也會在自家下廚,但是她對這個麻辣燙畢竟不了解,不清楚每種菜要煮多久,所以白寧還是要回去知道著她的。 到底她是常常灶臺上晃的人,所以白寧教了幾次,她自己又練了練手,于大嫂就掌握好了每種菜需要的火候和時間。 白寧也跟著他們一起忙,一直忙碌到了午后,這才歇工。 “大嫂,你還適應不?” 于大嫂在灶臺前站了近兩個時辰,這會總算歇工,一屁股坐了下來,“還行,就是站得人腳疼?!?/br> 白寧想起古代的小腳,有點不舒服,“大嫂也裹了小腳?” 于大嫂擺擺手,“誰裹那玩意兒,那是大戶人家才玩的把戲,我們家好幾代貧農,家里飯都吃不上,有那兩塊布還不如用來做衣裳?!?/br> 白寧這才明白,纏足也是看人的,像農戶一般是不會纏足的。農忙的時候,婦女也會跟著下地,纏足后根本不便干活,所以基本不會纏足。當然,也有人會起別的心思,在家里小女兒小的時候,就會給她把腳裹上。 “我這是平足,站太久了就會腳疼?!庇诖笊┙忉尩?。 “那我給你灶臺那里安個凳子,沒人的時候,你可以坐下來歇息一下?!?/br> 這邊忙完,白寧就過去了徐娘子這邊。 有了冷水,雞汁凍起來很快,白寧把它切成一塊塊的,然后就教徐娘子搟面皮。 “咱們做大點的像這種?!卑讓幹苯訐{了一張巴掌大的面皮,面皮薄薄的,幾乎近透明,然后放了一大塊rou凍進去。 “這個邊,二姨還是講究一下,褶皺多一點,這樣子更好看?!?/br> 徐娘子看白寧包出來的成品,驚訝的道,“這么大個?” “還好吧,這種一個就飽了,收費可以貴一些,咱們這邊吃東西也有不差錢的?!?/br> 徐娘子點點頭,“那放鍋子蒸上?” 這會兒問題出來了,他們沒有專門的蒸籠,白寧只能用徐娘子蒸饅頭的蒸籠,“這次是沒有考慮周到,應該是定一批小蒸籠?!?/br> 作者有話要說: 好多天沒更,明天我一道補上啊 第51章 劉老三要比徐娘子看得更遠, 聽說要訂專門的小蒸籠,立馬問,“寧哥兒, 小蒸籠要怎么樣的?要多大?” “先別急,我們等這籠小籠包出來看看味道, 要是味道好的話再去也不吃?!?/br> 劉家一家三口都對白寧有些迷之自信, “寧哥兒的手藝錯不了, 之前那湯聞著就香,蒸出來肯定味道好?!?/br> 白寧自己也猜測應該可以,只是沒有出鍋,他也不敢肯定。 小籠包里面的餡料都是熟的, 面皮也就只有一層, 熟起來就很快了。 “好了?!?/br> 幾人迫不及待的站起身,紛紛朝蒸籠的地方去,就想要去拿, 就連小寶都跟著湊了進去。 “好了,吃?!?/br> 蒸出來的灌湯包, 面皮幾近透明, 因為沒有固定的東西,看起來有點軟踏踏的,一點都沒有徐娘子之前做的包子那種飽滿勁兒。 好在徐娘子和白寧在那些皺褶下了功夫, 灌湯包看起來并不難看。 劉老三聞著空氣中的香味,吞吞口水, 催促道,“媳婦,快給我嘗嘗?!?/br> “姨婆,我也要嘗嘗?!?/br> “好好, 咱們第一個給小寶啊,小寶也給咱們看火了?!毙炷镒幽脕碚艋\蓋,“這個包子有點塌,當家的,給我拿幾個碗來?!?/br> 徐娘子給弄了一個最大的,“咱們小寶吃個最大的?!?/br> 小寶就要動手去接,給劉老三搶先了,“小寶啊,姨公對你好不好,第一個給姨公吃好不好?” 小寶見鍋里還有,就大方道,“好,給姨公吃呀!” 白寧提醒道,“姨夫,這里面都是湯汁,你吃的時候千萬要小心燙口,別心急?!?/br> 劉老三嗯了一聲,不過沒當回事兒,再躺能有多燙? 結果一張口,他就叫了起來,徐娘子趕緊放下碗,“這是咋了?” 劉老三這是舍不得吐也咽不下去,過了一會兒才道,“燙,燙著了?!?/br> “趕快給我看看,燙到哪里了?” 劉老三喝了一口冷水,有點懊惱,“寧哥兒都叫我要小心了,我還以為沒事兒,這幾年給燙了一個泡?!?/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