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頁
就很簡單的、電線都裸在外面的‘爐子’,鐵皮飯盒、搪瓷飯盒什么的直接放在泡沫磚上,插電了之后就可以煮面條。主要是用了泡沫磚之后非常隱蔽,檢查寢室的學生會也不會查看窗臺上的兩塊磚。 這也是為什么毛思嘉沒把自家的電飯煲拿來用的原因,電飯煲安全、好用,但是會被檢查出來??! 這種‘餿主意’也不是毛思嘉寢室想出來的,而是黃兵兵對象的‘功勞’。黃兵兵談了個物理系的對象,人在自己寢室里弄了這個保證能吃到熱乎乎的宵夜。出于討好對象的心思,給毛思嘉她們寢室也給整了一個。 “這光只有面條也不好吃??!”黃兵兵煮面條的時候暗示道。 “不還有熟食嗎——算了,我這兒還有兩個咸鴨蛋,上次早飯時買的,因為上課鈴響了沒吃。還好是咸鴨蛋,現在天氣也冷,不會壞。你要是也給我煮個面條,我給你分一個?!睂嬍依镆粋€室友說著就趿拉著鞋子找自己放飯盒里倆咸鴨蛋去了。 煮面條冒出一層層白氣,再加上各種食物的氣味,這在幾十年后的大學可能會引起公憤——有喜歡這種熱鬧氛圍的,當然就有想要安靜整潔的。不過這個年代還不太強調個人空間,在寢室這么個普遍認知中的‘公共區域’,也沒有人強調‘你不睡我要睡,明天還上課呢’‘別人不休息的嗎’這樣的話。 如果你要休息、要學習,那就去??! 反正不能要求別人完全配合自己...這也算是時代的不同認知了。 就是這個時候,有一個和鄭芝關系很好的別寢室妹子急匆匆跑了進來,她們都是上海老鄉,所以關系走的很近。她拿出一盤磁帶遞給鄭芝:“真該謝謝我,知道這是什么嗎?好多人都問我有沒有,有的話借他們,我一個都沒答應!” 毛思嘉記得這妹子一直很摩登,據說是有臺灣親戚來著。再加上自己家里條件本來就好,她來讀大學家里支援也是不斷的,所以各方面的新東西她都屬于頭一批用上的。 這個時候磁帶被鄭芝拿去放了,這妹子就看到了毛思嘉下鋪邊上一雙紅皮鞋。一看就知道不是毛思嘉下鋪的鞋子,這妹子常常來毛思嘉她們寢室,對每個人都有一定了解。這個時候就驚訝道:“思嘉這雙鞋子是從上海那邊買過來的吧?” 毛思嘉這個時候已經躺在床上了,一邊聽歌一邊看外文小說——以此時的大學氛圍,如果無法做到鬧市之中專心,那可能就讀不了書了。 聽到妹子和自己說話,從商鋪伸出了身子:“那雙紅色的?嗯,是上海買的。我爸爸是長途貨車的司機,常常去上海呀...上海那邊這些東西比北京這邊花心思呢,精致一些?!?/br> “對呀對呀!”這妹子似乎挺高興毛思嘉能這么說——這很正常,誰都愿意別人說家鄉好話呢! 上海是這個時候國內數一數二的大城市,有人說上海人看外地人都看不上,這話過于夸張了,但并不是空xue來風...因為各方面的原因,上海人心氣高一些也是有的。不過這種事上海也不是孤例,在全世界很多國家的發達城市都有同樣的情況。 非要說上海還看得起哪座城市,那肯定就是北京了,畢竟首都。 這妹子仔仔細細看了看毛思嘉的鞋子:“我是看到鞋標了,知道是哪個廠子的才曉得這是上海貨...不過這種皮鞋好像還沒看過呢,怪好看的?!?/br> “這很正常撒,你現在都在北京讀書了,和我們都是一樣噠,怎么能知道上海又出了什么新東西呢?”毛思嘉笑著從自己枕頭旁抓了一些上海糖果給她:“嘗嘗我這個北京人給你這個上海人帶的家鄉味道?!?/br> 聽毛思嘉這么說姚小芳就笑了:“思嘉,你先你先收收你那湖南口音行不行?” 上海來的同學肯定帶了不少上海特產,但關鍵是這時候開學都多久了?原來的上海特產早就不剩下什么了!毛思嘉說讓人嘗嘗家鄉味道,倒也不算是多此一舉。 于是上海糖果全寢室都吃到了。 吃著糖果,妹子又說:“我回頭讓我媽給我寄一雙這鞋來...我前幾天才在東單逛過,怎么沒見有差不多的鞋子?奇怪!” 雖然上海東西走在了這個時代國內風氣的前列,但背景作為首都也是不虛的!整體沒有上海時髦,可要說上海有的東西,這里也不存在找不到!事實上,北京幾家名氣很大的商場都是能夠全國采購商品的! “誰知道呢?!庇腥穗S口回道。有些商品就算北京也有,也注定數量不多,有的時候不是逛遍所有大商場,是不會輕言放棄的(這年頭大商場又不是合作社,往往不是一個供應體系)。 更多時候逛遍所有大商場也沒用,因為早就被人捷足先登了! 聽到這段對話的鄭芝忍不住露出羨慕的表情:“儂就好啦,想買什么買什么,新鞋子新衣服新磁帶換不完的。阿拉還要計較生活費,我媽想讓我節約一點兒,少寄點錢過來?!?/br> 鄭芝年齡不大,上大學之前也才剛剛在上海城郊的農場做多久,所以沒有工齡。大學生上學時之前有工作的就有錢拿,不過拿錢的多少就和工齡有關了。那些應屆畢業生之前都是沒有工作的,讀大學時就只有最基本的一些供給。 也因為這個原因,鄭芝甚至需要家里補貼大學生活費...光是滿足基本需求的話,應該不用找家里拿錢,但基本的需求對她來說顯然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