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頁
正說話的時候,就聽到旁邊楊雪燕家乒乒砰砰一陣響動,然后就是孩子的哭鬧聲。出于好奇,她隨口問道:“怎么回事兒呢?” 毛媽嘆了一口氣:“你平常在家少不知道,還不是兩個兒媳婦都不省事兒。說起來他家老大媳婦原本沒這么作怪的,也不知道最近是怎么了!” “家里人太多了,吵吵鬧鬧肯定厲害??!”毛思嘉并沒有當回事。 楊雪燕家里在今年年初的時候貌似和‘未來親家’談崩了,但那也就是個樣子而已。說到底,兩邊都想讓這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體體面面地解決。所以事情的懸念從來都不是兩個孩子要不要結婚,而是怎么結婚! 女方一開始口氣很大,說是沒房沒‘三十六條腿’就不結婚!但這種事楊家怎么答應?也實在答應不了。主要是房子這事兒根本不允許自由買賣,只能等各自的單位分房。 楊家老二的單位這一批分房沒他的名字,要等下一批的話,人姑娘的肚子可等不起! 既然沒有自己的房子,‘三十六條腿’也就不用多提了。不然那么多家具弄來了,放哪里?放在楊家現在的屋子里?現在楊家已經很擁擠了,實在放不下什么東西了! 楊家被逼的不行了,想在自家房子旁搭半間房子,就和之前搭廚房一樣。但是這件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來!難點并不在于建筑材料不好弄,楊家又不是沒錢,想辦法也能買到。關鍵的問題是,往哪邊搭房子? 搭廚房其實就是違規搭建了,只不過法不責眾,已經是既成事實了,街道居委會也就不說什么了。但現在又要搭小屋,這事兒可就沒那么簡單了! 一方面,街道居委會的大爺大媽都看著呢!保不準回頭就叫人過來扒了。另一方面,其實也沒地方搭! 整個四合院,或者說現在改叫‘大雜院’了,其實已經被各種原本的、后建的房子分割的七零八落。除了自己的建筑占地,周圍還有一圈空地也屬于自家。但想想小院子的規模也知道了,這一圈空地真的很小。 為什么大家的廚房要搭載屋子前面,而不是搭在屋子兩邊?難道大家不知道這樣擋了客廳或者臥室的光線嗎?當然不是!而是兩邊和后邊實在是太窄了,搭個廚房出來,一不小心就會越界,壓到鄰居的地盤。 最后也就是前面還有點兒地方,那就搭前面了。 而現在,前面已經搭廚房了,還要怎么找地方搭小房呢! 可要不安排住的地方,又實在說不過去,不能讓人家姑娘嫁進來之后沒地方住吧!最后真沒辦法了,只能把臥室里的幾件家具往外搬,只留下一個梳妝臺,一個大衣柜。然后又搭了一個大通鋪,楊爸楊媽,以及老大夫妻老二夫妻都睡這兒,中間拉簾子隔開。 這么個居住環境,磕磕碰碰怎么可能避免!就算是性格好的,也要變得暴躁了。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在20200305 23:57:21~20200306 23:23:45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隨身空間有點愛、蒲扇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77章 “單詞記得差不多了,錯誤不多,看來最近是很用功了?!泵技螜z查了一下郭佩佩的答卷,心情挺好。 這也很正常,‘老師’肯定都是喜歡勤奮用功的學生的。毛思嘉輔導郭佩佩外語,從自己的角度來看是盡到做‘師父’的責任,但如果學生本身沒心思去學,她也沒必要上趕著找氣受??! 不同于一般走后門進入旅游公司的,郭佩佩雖然也不具備用外語交流的能力,但她底子并不算很差...至少讀書的時候沒有全不放在心上,二十六個字母,簡單的單詞,日常的‘你好’‘謝謝’‘對不起’之類的短句還是知道的。 這種基礎對于一個二十一世紀的學生來說甚至難以用‘簡薄’來形容,很多讀幼兒園的孩子都能做到——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有條件的家長會送孩子去比較好的幼兒園,這些幼兒園的老師往往還能教孩子簡單的外語呢。 但在這個時代,那又不同了,這種基礎已然不錯。 在一個拼音都不普及的時代,也不能要求更多了——幾十年后的人熟知的漢語拼音。并不是一開始就有的!中國古代倒是有自己特有的注音方法,只不過那些方法非常復雜,不利于文字普及、掃除文盲。 基于這個原因,已經當時各方面的需要,知識分子這才有了新式拼音的想法。 一開始的時候,對于使用怎樣的注音,各家有不同的看法。民國時期有贊成用拉丁字母的,也有贊成用漢語本身的...方式多種多樣,事實上,在大陸以外的華人,很多都還用的是有別于大陸中國人熟悉的漢語拼音的拼音方法。 不過一切討論在五十年代劃上了句號,經過專家學者研究,領導人拍板,總算得到了一個確定的拼音版本。這個版本使用拉丁字母,同時簡潔流暢、容易學習,對于初學幼童來說是很友好的。 而正式開始在學校推行這種拼音方式已經是58年的事情了。 毛思嘉這輩子出生在54年,和她差不多年紀的人倒是學了拼音,可是往前數的一代人呢?只要大她十歲左右,推行漢語拼音的時候就已經十四歲了,這個時間段都快初中畢業了,也就是說已經完成了識字教育,基本上是不會再學拼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