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
孩子就是要鍛煉,就是要吃苦!現在細心呵護著,將來長大成人了怎么辦?到時候可沒有爸媽在頭頂上遮風擋雨! 揉搓了一會兒衣物,楊雪燕覺得手指上有一些痛感。這是因為織物比較硬,有些擦傷了。如果是母親洗衣服,絕對不會有這種感覺,因為她們的手經過了多年的‘鍛煉’,有了一層‘防護’。只是這一層也不是沒有代價的,代價就是手變得粗糙。 孩子都有了的母親并不覺得這是什么大事,但在年輕姑娘看來,卻不一樣。 楊雪燕往手上呵了口氣,摸了摸手指。正好聽到院兒里說閑話的大媽正捉了毛思嘉的手說:“思嘉這手好有福氣??!白白的、軟軟的,糯米團一樣,看看上頭一個個小窩,這是用來裝福氣的呀!” 毛思嘉的手骨頭纖細,稍稍有點rou,骨rou勻稱,皮膚潔白,確實很好。特別是老一輩的人,特別喜歡這樣一雙手。這個時候說是要去除封建迷信,然而事實是,日常生活中的細節根本不可能輕易剝離。 “現在呀,大閨女都不能戴金啊玉啊的了,不然思嘉這雙手啊,戴金鐲子、翡翠戒指,好看!”大媽還夸著。 毛思嘉這雙手,即使是在幾十年后的姑娘們中間,也是一雙好看的手了!在如今七十年代初九更別提了!這倒不是幾十年后的姑娘們天生手生的好,還是那時候的條件好!就算不怎么保養,至少不會讓自己的手曬黑或者生凍瘡吧! 而在六七十年代,即使是條件相對全國要好不少的首都,孩子們一雙雙手伸出來,也很少有幾個沒有皸裂,沒有生凍瘡的!毛思嘉這一雙收,沒有凍瘡、白白嫩嫩的,光只是這一點就足夠在眾多同齡孩子中脫穎而出了。 而為了在首都的冬天中不生凍瘡,她也是很拼了! 冬天防風護膚最便宜,效果最好的是蛤蜊油。毛思嘉不喜歡蛤蜊油的味道,更討厭它那種黏黏糊糊、油份太大的質感,所以從來不往臉上招呼??蔀榱吮Wo手,她會往手上涂這個。 冬天,她很少騎自行車出門,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保護皮膚,防長凍瘡。偶爾騎車出門,都會戴平常很少用的那雙皮手套——這雙手套原本是屬于毛爸的,毛思嘉用這個大小不合,所以很少用。 院子里空地就這么大,楊雪燕為了洗衣服也在水龍頭水泥池子旁,所以一抬頭就能看到毛思嘉那雙白的發光,水嫩嫩的手。低頭再看自己的手,不是紅通通,而是腫的厲害,透出紫色,上面甚至有兩條裂口,心里立刻各種不是滋味兒起來。 不合時宜的話脫口而出。 “那可不是勞動人民的手,是小布爾喬亞呢...”其實她自己也可能不太懂什么叫做‘小布爾喬亞’,只是學到了這個詞,就到處用上了。 原本其樂融融的氣氛一下變得沒那么好了,幾個院兒里的大媽大嬸你看我我看你,笑了笑,都不說話。然而就是這樣的反應讓楊雪燕更加不忿了——這都怎么了,人民群眾連一點兒覺悟都沒有了嗎? 毛思嘉那樣的難道不應該批判?自己這樣的難道不應該贊揚? 楊雪燕有這樣的想法并不可笑,這個時候社會氛圍如此,受到影響的何止是孩子,連有了成熟思想的大人也不例外!很多孩子有類似想法,并不是口頭說說,他們是真的心里也是這么想的。 只是,家常過日子的胡同大媽大嬸,大多沒有那么強烈的情懷。過日子就那么回事兒,怎么可能到處計較! 楊雪燕這話她們肯定不能直接說‘錯’,但還是會覺得她這是沒事兒找事兒,好端端的要找不痛快!她說的東西難道大家不知道?但是招人喜歡就是招人喜歡!就像這個時候大家甚至會覺得女孩子長得過于漂亮本身就是一種資產階級情調,可輪到找對象的時候,大家還是喜歡長得好看的! 不只是找對象的男青年這么覺得,家長也這么覺得!孩子對象長相太磕摻,最后丟臉的是自家! 所以表面上不說什么,心里卻是更覺得楊雪燕這孩子太計較了。再加上她本來就常常針對毛思嘉,更添上一個‘刻薄’的評價。 從小到大楊雪燕都是這樣,毛思嘉早就習慣了,所以也不把她這回挑事兒放在心上,等到第二天上學,她就全然忘了這件事。 “思嘉你就好了,不用擔心這些事...”于欣在學校的時候深深嘆了口氣。 毛思嘉知道她為什么這么說,還是為了留城的事情——現在他們已經是初三的學生了,現在又沒有高中,大學更是可望不可即!如果不去當兵(實際上他們也不夠當兵的年紀),他們就得面對留城還是不留城的問題了。 當然,這個問題的結果也不受他們自己控制。 除了極個別人外,大家肯定是想要留城的,但問題是留城是很難的!過去幾年知識青年大多都去了農村的廣闊天地,有機會留城的簡直鳳毛麟角! 學校和開進學校的工宣隊會咨詢他們是否留城,但是這種咨詢也就是一個過場而已,并不是說想要留下就能留下!與其說是咨詢,還不如說是勸說,讓想要留城的學生們同意去農村。 當然了,就算最后沒有同意也沒什么,該怎么安排的依舊怎么安排,可以說盡力勸說只是讓場面好看一些。少數學生‘頑抗’并不算什么,但太多學生們鬧起來,總是不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