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
之所以要叮囑毛思嘉,是因為煤并不是天天能買!每個煤站的規矩還不太一樣,但大都還是在月初、月中、月底這樣的日子固定一兩天賣煤。煤站輻射的居民都要在這一兩天的時間去到煤站把一個月的分量買好。 至于說分量是多少,各家自己估算。 毛思嘉聽說有的地方,家庭用煤量也是有計劃的,和戶口人數綁定。首都卻沒有這個規定,這對于首都居民來說當然是一件好事。 “200塊小煤!”毛思嘉拿了自己家的戶口來到了煤站,一樣排隊很長,畢竟這兩天附近的居民都要來買煤。 排了兩個小時的隊這才輪到毛思嘉。 煤分大小,毛思嘉從來不用大煤,小煤足矣。 現在用的這種煤是蜂窩煤,對于習慣用煤氣的城市孩子來說,這個可能不太了解。他們最多就是小時候使過液化氣,換液化氣罐的麻煩還有點兒印象...至于說蜂窩煤,那是什么?好像在書里看過的樣子... 蜂窩煤就是打了眼的圓柱體煤塊,燒起來之后眼對眼,另外一塊新煤也可以引燃,容易cao作、燃燒也比較徹底,是這個時候城市生活中普及度較高的燃料。 毛思嘉上輩子小時候還接觸過,算是有點兒印象,但很快家里就用上了液化氣... 煤站的人收了毛思嘉三塊錢,不一會兒就有人把兩百塊小煤搬到了平安車上。這個時候大家還講究一個服務,煤站是會送貨上門的,而且也不會多收費用。 煤送到了胡同里面院兒門口,煤站的人給卸下來了才走。 院兒里的大媽見了還很不滿意:“這就是如今了,以前多好,還給送進屋子擺好呢!” 語氣之中大有今不如昔的感慨。 毛思嘉沒碰這些煤,而是按照毛媽的叮囑,等她回家了處理。這不是毛思嘉躲懶,而是她干不慣這個活,真要是自己強行搬進去,做的慢是小,一身弄的不能見人才麻煩!煤黑清理起來可是很麻煩的! 她就不要幫倒忙了! 有這個時間,她回去做點兒別的家務也是可以的。 也沒過多久,毛媽就回了。最近毛爸不在家,去跑今年最后一趟車了,好像是去湖北。毛媽也不覺得她和毛思嘉兩個女人在家有什么不方便,回到家圍好圍裙,戴上線手套,拿起洗衣服的搓衣板就去搬煤。 搓衣板的背面可以放數塊煤,就這樣一趟一趟地搬,不多時兩百塊煤就整整齊齊地碼在廚房里了。 正是準備晚飯的時候,毛媽從屋子里取暖的生爐子上夾出上頭燒的最旺的那一塊,放到廚房的灶眼里。灶眼里原本就放了兩塊燒透了的煤渣,加上這塊煤,正好。 一塊新煤放在了生爐子里,毛思嘉給爐門開開,不一會兒新煤就能燒起來。 至于之前夾走的那塊煤,做一頓飯卻是正好...這種只是很普通的省煤做法——有的人家為了省煤,冬天會用取暖用的生爐子做飯。毛媽嫌那個薰屋子,還容易弄的滿屋子油煙味兒,是從來不用的。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在20200131 12:56:15~20200201 13:49:15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魚啊魚60瓶;貓爪毛10瓶;不二家的熊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46章 首都的冬天,真正天寒地凍! 特別是在這個民居普遍沒有暖氣的年代,就更加難熬了! 屋子里有生爐子是沒錯,但靠著生爐子和煙囪,房子里的溫度也高不到哪里去。至少毛思嘉不覺得暖和,大約就是她在南方過冬,沒用一切取暖設備的程度。 她只能盡力靠生爐子近一點點,烤火總是暖和一些的。 毛媽見煤乏了,就夾了一塊新煤,把底下的煤渣換了。上頭的新煤對準眼兒,又打開爐門,不過一會兒火苗就躥了起來,這才把爐門虛虛掩上。 毛思嘉瞧了瞧,她家那破桶里的煤渣都滿了,干脆起身戴手套和帽子:“媽,我去倒煤渣...媽多烤幾個白薯,我回來吃,今天不吃晚飯了!” 不等毛媽說什么,毛思嘉就提著破桶‘噠噠噠’跑了出去。 毛媽只來得及抱怨:“現在的孩子,有飯吃反而不愛了!” 倒爐灰是此時孩子最簡單、最常見的家務,其實就是倒垃圾!不過這個時候的垃圾么,各種花花綠綠的包裝紙非常少見,基本上就是一些廚余垃圾。而諸多廚余垃圾里面又以煤渣、爐灰為主...沒辦法,大家過日子都非常精打細算,一根蘿卜不要蘿卜纓子、蘿卜皮那是未來的事,現在就連廚余垃圾都少了許多。 這個時候沒有隨處可見的垃圾桶,只有垃圾站,不過垃圾站修的也比較密集,不會讓倒垃圾變成一件特別討人厭的家務活兒...毛思嘉看到垃圾站就比較親切了,說是垃圾站,其實就是垃圾池。 她以前生活的南方小城,老城區還見這種垃圾池呢! 果然是首都,在各個方面都領先了地方二十年。很多這個時候首都孩子玩的游戲,毛思嘉上輩子在小時候也流行過。她現在雖然生活在六十年代,但基本上和小地方的八十年代沒有太大差別。 毛思嘉溜溜達達到了垃圾,回胡同的時候就聽到胡同大媽打招呼:“思嘉,你爸回來了,還不去看看!” 毛爸前些天跑長途,帶著車隊去了湖北,毛媽和毛思嘉就算計著他什么時候回來,主要是怕趕不及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