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年輕女孩兒非常認真地工作,額頭上還有一些汗珠...因為圍著口罩,所以看不到全臉,只看到露出來的光潔額頭,以及一雙會說話的大眼睛。 抬起頭來擦汗的時候,被這高個兒工人看了個正著。 工人這才知道什么叫做‘勞動的美’,真心覺得這一幕美極了! “怎么樣?”從巧克力車間出來之后,矮個子的工人得意洋洋地顯擺,真不知道他有什么可得意的。 “真是個鮮果兒!”個子高一些的工人嘖嘖了幾聲:“這下可把咱們廠子里的吳梅梅給比下去了!” 吳梅梅是食品加工廠青工們公認的廠花...這種東西當然不會拿到明面上說,但大家私下流傳,認可度更廣。 毛思嘉是在食堂吃午飯的時候聽于欣說起,才知道自己被工廠不少青工圍觀了... “你怎么知道的???”毛思嘉倒是不生氣。她的觀念肯定和這個時候的年輕女孩不同,至少開放的多。長得好看有人看,這不是很正常嘛...而且這種事,這個時候的姑娘嘴上說著‘流氓’,心里未嘗沒有一種竊喜。 于欣夾了一筷子的土豆絲,哼哼了一聲:“是我們車間的那幾個男生,他們不是和青工們混的挺好的了嗎?青工圈子里的事,有什么他們不知道的??!” 于欣在餅干車間做事,餅干車間算是工廠很大的一個車間了,和她一起被分在這個車間的還有好些同學,有同班的,也有不同班的。其中有幾個最調皮的男生,已經打入青工內部了。 嗯...與其說是打入人家內部,還不如說是臭味相投。 說到這里,于欣忽然放低了聲音問毛思嘉:“你見過吳梅梅嗎?” “沒見過...她是誰???”毛思嘉雖然人在工廠學工,卻是從來不多打聽的...相比起身邊的人,她顯得非常缺乏好奇心。 只能說,她到底不是完全屬于這個時代的人。 “吳梅梅是廠子里的廠花,聽說在廠子里做質檢員...我都沒見過她呢!”說到這里于欣也沒有什么好奇心了。 “不過也沒什么,青工私下里說你比她好看?!?/br> 因為和毛思嘉從小一起長大,于欣在外貌審美上標準是很高的。既然沒有毛思嘉好看,之前因為‘廠花’名頭而起來的好奇心自然也就消失了。 毛思嘉并不好奇什么‘廠花’,廠子里也有兩千多號人,她估計自己學工期滿也見不到了...然而越是在意的人越是沒法看到,完全不在意的反而不經意就見到了。 就在毛思嘉從于欣這里聽到‘吳梅梅’名字的第二天早上,她就看到‘吳梅梅’了,她身邊的人都這么叫她。 工廠門口,聚集了很多人,毛思嘉和于欣下了自行車之后也有點兒好奇里面出了什么事。只是兩人根本擠不進去,只好先去車棚停自行車,等到自行車停好了,人群散了一些,才看到里面的場景。 一個戴袖章的廠子領導,正在批評一女工...這就是吳梅梅。 以毛思嘉的感覺來說,這個‘廠花’確實蠻好看的,白皮膚、大臉盤、五官布局很好——不要以為大臉盤是貶義詞,后世的審美都有些被瓜子臉、尖下巴給帶偏了! 這個時候大家的普遍審美,兩種臉型最好看,一種是毛思嘉這種精致的鵝蛋臉,一種就是大臉盤了。大臉盤并不是胖,只是一種臉型而已...大概類似于寶jiejie那種‘面若銀盆’的形容吧。 看看這個時代的電影明星就知道了,很多女明星的臉盤子按照幾十年后的審美來說,無疑都太大了。 非要說這個廠花有什么缺點,一個是臉頰和眼睛下邊一點點,有一些雀斑(這個時候又不流行雀斑妝),另外嘴唇也稍微厚了一點點。 “吳梅梅同志!我看你還是沒有認識到自身的錯誤...你是個年輕女同志,我也不在這里批評你了!回去寫一份檢查——好好寫,認識錯誤不到位,下次職工大會,讓你在會上認識錯誤!” 毛思嘉完全不知道‘廠花’姑娘犯了什么錯。 聽旁邊的人議論,她才知道...‘廠花’姑娘竟然在家里燙了頭發! 仔細看看,雖然人家梳的是兩條辮子,但額頭扣起來的劉海確實像是燙過的樣子。如果說是自然卷,這么好的卷曲程度雖然少見,也不是沒有...但一個廠子的人,誰不知道誰??!自然知道人家是不是自然卷。 燙發這種事,從民國時期起就是摩登女郎的標配了,風氣直到建國后也沒有消散。 建國前十七年,特別是穿花衣裳、穿旗袍那幾年,燙發也是很風行的。只不過那個時候大家燙發只能算是三四十年代洋派風氣的落日余暉,之后,燙發迅速被歸為了‘奇裝異服’、有資產階級情調,成為女性發型的禁區。 至于說現在燙發...毛思嘉很佩服。 不只是因為對方為了愛美能夠不顧社會風氣,還有這個時候燙發的方式也讓人心驚膽顫——無非是電燙,再不然就是更原始的火鉤子燙。這個時代中國的電燙技術沒有什么發展,反正也沒人用,所以還是二三十年前那一套。 無論是哪種燙發,都能聞到頭發燒焦的味道。 相比起以前允許燙發的時期,這時燙發也沒有了配合使用的藥水。 電燙工具,還有可能是以前的留存,藥水這玩意兒就算保存到現在,肯定也是不能用了...如果不是手藝精湛到了極點,實在不知道會燙出個什么玩意兒來。從這個角度來說,‘廠花’姑娘似乎燙的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