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一看就氣質出眾,落在普通人當中,就像白天鵝掉進了鴨子堆。 這沒辦法,普通人的儀態大多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高低肩、駝背、前傾...等等等等,只不過大多數人都不嚴重,至少不到要矯正的地步。 學舞蹈之后,這些毛病大都會得到克服...所以別人說學舞蹈的女孩子儀態出眾,這不是沒有理由的。 在舞蹈團的老師看來,毛思嘉應該是小時候學過舞蹈,后來又放棄了。 然而這么好的苗子放棄了...實在是可惜??! 毛思嘉對自己長高也還蠻有信心的,上輩子她長到了一米七零,按理說不該和上輩子有不同才是...但這話也沒法肯定,畢竟身高這種事情,先天占絕大部分,后天卻也是有影響的。 “說到你以前學工,那都是小學時的老黃歷了?!睂O繼東又從公文包里取出一個小盒子給毛思嘉:“小學時學工都是去街道工廠,你是糊紙盒,還是釘作業本兒?” “你怎么知道?”毛思嘉當時確實做的這些,她在一家街道辦的火柴工廠學工,每次都做糊火柴盒的工作。 學工也是這些年首都學生的一個‘特殊課程’,大家去到工廠里,做一些簡單的工作...有點像后世的實習生。實習生也是工資很少,是便宜的勞動力么。學工的學生在這一點上尤甚,是不要工廠出錢的。 對于工廠來說,成本僅僅是次品率上升...畢竟是學生,而不是廠子里的熟練工人。 小學時學工很簡單的,就像每周的勞技課一樣,跟著老師做做手工而已。 “都是做那些?!睂O繼東不太在意,又抬了抬手:“拿著啊——中學學工是另一回事,一次得一個月,吃飯都在廠子里,工作也和普通學徒工沒什么差別?!?/br> 毛思嘉把孫繼東手里的小盒子給接了過去:“這是什么???能打開嗎?” “新年禮物,你不是送了我字帖?我也送你一個?!睂O繼東收回了手。 年前最后一次見面的時候,毛思嘉在給孫繼東的兩本書里夾帶了一本字帖,算是新年禮物——孫繼東有提起過,他現在在公安部坐辦公室,常常要給領導寫文稿,鋼筆字差了一些,還受了批評。 毛思嘉送這個禮物,也算是‘急人所需’了。 這是一個細細長長的小盒子,拆開之后毛思嘉迅速抬頭看向孫繼東:“這是真貨嘛?” 說完自己先覺得自己問錯了...這是一只派克鋼筆,看樣子有年頭了。這個時候可不是后來,這種老東西都有人仿。此時能拿出來,基本上就是真的! “這哪來的???”毛思嘉驚訝了,這種派克筆估計都是建國前后的東西了,那個時候也只有文化人和政要有這個。 “和別人換的...現在也不是誰都看重這個?!睂O繼東輕描淡寫。 這話也沒錯,現在是什么時候了?就算不提‘文化越多越反動’這種思潮,就算是前幾年,光景還好的時候,也有日子困難的家庭將一些老東西拿出來交換更實用的日用品。 這樣一支舊筆,甚至不如那些被極大低估,但多少還有些人認可價值的古董。運氣好的話,確實能以很低的代價淘換到。 “我猜你會喜歡?!?/br>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在20200110 04:26:04~20200111 06:26:3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愛吃紅杏子30瓶;曲終人散2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28章 毛思嘉確實很喜歡這支老派克鋼筆,從她理想成為翻譯家,以翻譯文學作品為職業就能看出來了,她至少是一個很‘文科生’的人。一支有年頭的派克鋼筆,簡直有文化到家了! 以前的毛思嘉,連各種手賬、文具都不能拒絕,現在當然也沒辦法拒絕這支鋼筆。 對于這件事,毛思嘉的心理負擔并不算重...禮物這種東西,有來有往就好了。 之后她就開始頻繁使用這支鋼筆,不得不承認,這支筆保養的很好,這些年也沒有損壞。鍍金的筆尖、流暢的出水,把毛思嘉去年買的新筆完全給比下去了,于是理所當然地成為她的‘獨寵’。 感覺上用這支筆做筆記,自己身上的文化氣息都增添了不少呢! 然而,不管多文藝,該進工廠當工人的還是得進工廠——開學之后一個月,他們班就被通知安排上學工了,去的工廠并不是學校自辦的,而是和學校對接的一家食品加工廠,主要生產各種點心糖果什么的,廠址在廣安門附近。 “學工?這么早?”毛媽有點兒意外,但也沒太當回事。這是學工,又不是學農!學農要離開家,在農村扎扎實實生活一個月,做真正的農活呢!學工其實和上學差不多,只是把學校搬到了工廠,學習的內容由課本上的知識變成了生產知識。 毛思嘉掰著手指頭算賬:“老師說了,要交一個月中餐的糧票和飯錢,我們午飯以后在廠子里吃,會統一給換成廠子里用的飯票?!?/br> “那倒是挺方便的?!北緛碚谟媱澾@個月票證和副食本怎么用的毛媽當即數了足夠的錢和糧票給毛思嘉。 給完錢和票,毛媽又想起來一回事,問毛思嘉:“你們學工發工作服嗎?” 就像當兵給發軍服一樣,如今許多職業都是給制服的,這也極大緩解了老百姓因為缺乏布票而不能做衣服的窘境。像是毛媽的紡織廠,一樣有制服!除了制服之外,發的更多的是各種勞保用品,比如說大圍裙、袖套、手套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