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但是‘老莫’不同,服務生受過訓練,是非??蜌獾哪欠N。 而且要說老莫貴到沒譜了,毛思嘉也不覺得?!夏南M水平,底線是人均兩三塊,兩三塊的前提下可以保證有rou有素、有湯有主菜,算是很不錯了。 人均兩三塊,兩個人來吃就至少五塊,這在這個時代確實不算小錢。但平心而論,首都職工連工資帶各種補貼,收入在全國各大城市里也算多的。 一個國企工人,三年轉正之后的工資就是四十一塊五毛錢,這還是不算其他補貼的情況下。街道工廠會少一點,但是在現如今的大環境下,也少不到哪里去。 如果夫妻兩個是雙職工,出來吃一頓飯,而且是這個年代的頂級餐廳,也不過是一個人月工資的十分之一多一點兒。 如果是21世紀的年輕人,出去瀟灑一回,稍微好一點兒,怎么也不是這個數——當然,這個時候的工資情況在保證基本的衣食住行之后就沒有多少余裕了,能拿出五塊錢吃一頓飯,和日后年輕人的‘瀟灑一回’意義是不同的。 “這不是毛師傅嗎?” 等餐的時候旁邊一桌空了下來,本來毛爸正和毛思嘉說一些生活學習上的事情,察覺到有人拍自己的肩膀,回頭一看,原來是空下來的隔壁桌來了熟人——同一個院兒的,也是楊雪燕的爸爸。 “楊哥?”毛爸站了起來說話:“楊哥這是...” 一眼看過去,旁邊一桌坐了不少人。不過這本來就是‘老莫’的長桌,倒也坐得下。 楊雪燕他爸給毛爸遞了煙,‘嘿嘿’笑了幾聲,指了指桌邊自己的大兒子:“我家老大要結婚了,和親家見見面...” “恭喜??!”毛爸連忙道。 楊爸又笑了起來:“到時候結婚,一定捧場!” “一定、一定!”毛爸連聲說。這是肯定的,同一個院兒里的鄰居家辦這樣的喜事,那肯定是要捧場的。此時雖然提倡簡樸,婚禮更是能簡單就簡單,但也不是沒有,親朋好友做個見證、送個祝??偸潜匾?。 楊雪燕一眼就看到了毛思嘉,等到楊爸回了桌,忍不住打聽:“爸,毛思嘉是為什么和她爸來‘老莫’吃飯???” 第5章 楊爸‘吧嗒’一口煙笑呵呵地招呼親家,回楊雪燕一句:“你毛叔叔爺倆出來玩兒,看了電影又吃飯...” 隨口應付了楊雪燕一句,就又去招呼親家了。 楊雪燕嘴上不說,心里卻是非常不高興的。這個時候來‘老莫’吃一次飯,對任何家庭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對孩子來說就更是如此了。此前,楊雪燕也只來過一回‘老莫’,那還是借了別人的光。 小孩子不同于大人,大人得計較著工資花錢,得考慮到一家老小的生活。小孩子是另一回事,他們或許沒錢,翻遍口袋也一個子兒沒有,但他們一旦弄到錢,就什么都敢干,大飯館請吃飯,這也是正常cao作——反正也沒人指望他們養家,他們的錢自然可以可著自己興趣花。 當時就是一幫女孩子湊錢來的‘老莫’,其中發起者家境小康,一人出了四塊錢,另外三人,包括楊雪燕在內,有人出兩三塊的,也有人出一兩塊,總之是湊足了錢數,一起來老莫撮了一頓。 別看這個錢數對孩子來說很不少了,孩子平常能有毛兒八分的揣在兜里就算是有錢,但有的時候孩子是真有錢的。比如說過年的押歲錢,又比如說有些家庭條件好,會每個月給孩子一些零用錢。還有的孩子能自己想辦法發財,去舊城墻那里搜廢鐵什么的換錢...積少成多也不少了。 楊雪燕家就是有零用錢的家庭。 她家有七口人,父母兩人外還有兄弟姐妹五個。過去日字過的緊巴巴的,但是這幾年兩個哥哥都已經參加工作,每個月大部分工資會交給家里分配,這樣一來,家里的財政情況就大為好轉了。 現在他們家是四個勞動力養七個人,人均每個月能有三十多塊,這在首都已經算不錯。更進一步稱小康,那就得人均五十塊左右了! 正好,同一個院子的毛家就是典型的小康之家。 毛媽在紡織廠做人事,一個月不算各種津貼福利都有六十幾塊的死工資可拿。毛爸開貨運汽車,是等級里面最高的那種,更是有八十幾塊的死工資。而眾所周知的,跑長途貨運的司機往往還有很多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的辦法,這就更富了! 這個家庭里,又只有毛思嘉一個孩子,所以毛思嘉從小就是院兒里經濟最寬裕的孩子。 本來今天來‘老莫’吃飯,回頭就能和伙伴們吹噓,但看到毛思嘉,就覺得原本不錯的心情全沒有了——人家是想來‘老莫’就能來‘老莫’! 毛思嘉當然不知道楊雪燕心里想了那么多,而且就算知道了,她也不會在意。她能管得了自己,還能管的了別人? 不過要毛思嘉說,她家之所以能在經濟上如此寬裕,其實并不只是因為毛爸毛媽工資高,家里又只有她一個孩子——雖然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在成為這個‘毛思嘉’之前,毛思嘉也有些不同于普通人的地方,或者說‘金手指’。 大概在她十八歲那年,她忽然發現自己可以‘長’黃金了,用‘長’似乎有些不恰當,但她也找不到更合適的說法了。 簡單來說,她的身體每天能長出一克左右的黃金,存儲在一個她也‘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地方,或許那是另一個空間吧。但那個空間真的很小,最多就是三十天,超過三十天的黃金就裝不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