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節
書迷正在閱讀:八零女配養娃日常、花似煙情柳似心、萬界淘寶商、撲倒(高h,系統,小短篇腦洞)、重生成了反派BOSS的師兄、農門悍婦好霸道、嬌縱遇多情、重生八零嬌女掌中寶、契訶夫小說選集·孩子集、武俠:我,少林掃地僧!
“以前啊,有一句童謠‘張王李趙遍地劉’,頭四家,就是張家、王家、李家、趙家、而遍地的‘劉’,就是劉家,他們五家是最古老的氏族,家家人才輩出,任由朝代更迭,他們卻屹立不倒,張家善于經商,李家出文臣墨客,王家專門出外戚聯姻,趙家則是出武將猛漢,劉家什么都不出,就是人口多,號稱‘遍地’劉?!?/br> “可是,妍兒沒聽說過幾個和這五家同姓的大臣???”秋妍也混跡了不少時日的貴人圈子,對于這五家姓氏雖然有點兒印象,卻是發現沒幾個當大官兒的呢。 “他們最會做人的重點就在這里,但凡是這五姓人家的,即便是做官,也是小吏,做生意,亦走小本買賣,可是蟻多咬死象,他們貫穿的宗旨是聚少成多,聚沙成塔,不說前四家,就最后一家遍地劉,族人起碼十來萬人數,遍布全國各地,你想,他們的家眷仆役,買買鋪子,田產地契之類的,這要有多少?”濱正君可不是秋妍這要的剛入門的新貴,當年先皇就曾經說過這個問題,這五大家族,到底走老牌的很,輕易,動不動。 這也才導致,皇家扶持起五大將軍,起碼,要用兵權壓制住這股暗地里的勢力。 秋妍想了一下,還真是如此! “祖么么這么一說,妍兒倒是真驚住了,竟然還有這么大的威勢!”十幾萬人呢! “所以,今日我才介紹你們認識,你若是擴產的話,不妨找這五家,別的世家再怎么大,也大不過他們,他們人多勢眾,又低調,輕易都不喜歡出頭,這樣的股東還不會跟你爭什么?!弊钪饕氖?,這五家又能保證造紙廠不會被皇室慢慢侵吞,皇帝入股是理所當然的,太子殿下身為中宮嫡子,東宮儲君,未來的君主,入股也是應該的,但是四皇子插手就讓濱正君很是不高興了,更何況,四皇子失敗過一次,這次竟然又有了趁著太子殿下不在盛京的時候,想插手的意思,要不然也不會派自己的側房來給自己賀壽了,可惜,他那個側房有個極品的爹爹,在貴人圈子里鬧了笑話,讓人十分厭惡,更何況,一個側房,就想攀附他們戍國大將軍府,簡直是笑話! 除了這個原因,還有很多皇親國威也想入股造紙廠,若是那合適的,濱正君自然是向著自家親威的,但是無奈沒本事又想摟錢的比比替是,濱正君自己擋不住所有人,自然要找個擋得住的人來。 而五大世家就是濱正君挑好了的擋箭牌。 連皇帝都要顧及的五大世家,別的皇親國威就更是要顧慮一下了,到時候矛頭可以指向五大世家,又能保護住秋妍,一石二烏的計劃 。 秋妍倒是沒想到那么多,他就覺得既然是祖么么介紹的,又這么有實力那一定要好好看看清楚,實力最重要。 他算是看出來了,如個在盛京城里,沒有勢力背景的,做買賣又這么興旺還真沒有一份這樣的。 說句笑話,天朝立國好幾代,歷經幾百年,各家清貴勛爵數不勝數,隨便一股清風吹過去,掉一塊泥土都能砸上一個跟各府牽扯上關系的人,不是這家側房的外威,就是那家主子的親信。 “嗯,妍兒省的了!”秋妍點頭,心里已經盤算了如何分配股權的問題。 酷夏過后,便是立秋。 氣溫下降了不少,涼風習習而來,秋妍正在家里收萄萄,前面有提過,別人家的花園都弄些奇花異草來欣賞,唯有莫家后花園兒,里面種植的茄子辣椒蒜頭大蔥之類的蔬菜,旁邊若非是能開花結果的桃樹,估計也早就換了。 本來一座僻靜清幽的莊子,讓喜歡什么事兒都隨著秋妍的莫天涵,愣走慣著夫郎給住成了農家院兒! 不過,這也成了盛京城中,貴人圈子里的一個新鮮事兒。 都說莫家夫郎喜好乖僻,竟然喜歡自己種地伺弄蔬菜瓜果 … … 。 陳雷從外面進來,一路喜氣洋洋的舉著手里的東西:“夫人!夫人!老爺來信了!老爺的信! ! " 秋妍聽了一把就丟下了手里剪萄萄的剪子,從小凳子上蹦了下來,嚇的毓哥兒趕緊扶著他,這小凳子是不高,正常人都沒什么大礙,但是夫人腿腳不利索,再跌到崴到就不好了。 “快!快給我看看!”也不顧自己身上還帶著些萄萄葉子,秋妍就從跑來遞信的陳管家手里,奪了信封過來,拆開就看。 不是以往相公提前寫好了的東西,而是相公傳回來的家信。 里面第一行話,就是想夫郎和孩子了,想兩位么么,想家里人,想親朋故友,字里行間,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看著相公的筆跡,畢競是相公傳回來的第一封家書,秋妍看的眼淚不住的往外流。 莫天涵沒有寫別的話,也寫不了別的什么東西,軍伍上行軍打仗不同以往,能給個機會帶回一封家書就不錯了,還得讓專門人過過目之后,判定沒有泄漏任何軍機要務,才能發回原籍給家里人。 哪怕莫天涵貴為將軍,還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將軍,也不能有所例外。 里面寫了思念寫了關心,也寫了自己一切安好,請家里人靜候佳音之類的合了話兒,沒有一句是重點的,但是也算是句句重點。 秋妍站在院子里,濕著眼睛看了好幾遍,最后還是毓哥兒怕秋妍心情起伏過大,傷了身子,就勸解道:“夫人,老爺能來封家書不容易,您看是不是也給么么們看看,老人們雖然嘴上不說,這心里也擔著呢?!?/br> “對對!”秋妍擦了擦眼淚:“走,萄萄明日再打理,今天相公來了家書,給么么們也瞧瞧去! " 走進了后院兒,古么么正坐在陰涼的地方,給憂哥兒做些小鞋子小襪子,劉么么則是教憂哥兒認宇,如個憂哥兒已經三歲半了,拿著一支小毛筆,正在很是認真的學著一筆一劃的寫字,都是劉么么特意挑出來的簡單筆畫的文字,讓憂哥兒先學著。 見秋妍急勿匆的進了來,眼睛還紅紅的跟個小免子似的,都驚了一下:妍兒這是怎么了? " 劉么么放下手里的書籍,古么么也放下了針線笸蘿,拉著秋妍一左一右的坐到了庭院里樹蔭下的石桌石凳上。 “沒事兒,就是相公來了家書,妍兒、妍兒這是高興的?!边@么大了,憂哥兒都三歲半了,自己還哭鼻子,秋妍覺得好丟人,幸好是在兩位么么面前,要是在外面,可真是要羞死了。 果然,兩位么么一聽莫天涵來了家書,都高興的直掉眼淚,看的旁邊的毓哥兒和敏哥兒都暗暗驚奇,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這么么跟夫人一個性子,高興的時候都喜歡哭呢? 于是他們倆,又得安慰勸解兩位么么一番。 兩位老人是真的把莫天涵夫夫倆當了自己的孩子看的,莫天涵去征戰沙場,他們能不擔心么?但是又不好表露出來,因為秋妍畢竟是小輩兒,又是第一次送相公走,怕秋妍思慮擔憂,兩位老人很有默契的,從來都不在孩子跟前兒提這事兒,只是暗地里有時候會打探一下,戰事如何了。 打聽也打聽不出來,擔心的日益嚴重,這會兒莫天涵來了封家書,兩位老人別提多高興了,看了又看,看不夠的看,尤其是莫天涵寫的四個字“一切安好”,簡直就是百看不厭了。 第二天他們才聽說,隨著莫天涵的家書回來的,還有寒城的軍報,是插著三根紅色旗子,一路飛奔回來的八百里加急奏報,寒城,大捷! 328寒城議事 要說這寒城大捷,簡直就是蕩氣回腸峰回路轉,要多戲劇性就有多戲劇性,要多震撼就有多震撼。 先說莫天涵他們,一路行軍到了寒城,戚京已是冰雪消融的時候了,而寒城卻依然沒有解凍,無奈只好五萬人馬進駐寒城城內,因為城外根本就無法安營扎寨。 一到寒城,莫天涵就跟著上司孫大將軍,隨著太子殿下去拜訪了寒城守將程萬江,即程紹奎的親生父親。 寒城不似別的城池那樣繁花似錦,也不注重田產農耕,而是城高墻厚,里面也沒有平常百姓居住,城里全都是兵丁軍士,若是要購買東西之類的,還得去寒城以南四十里地的賽城附屬池慶城,那里才有百姓居住耕種土地,也有集市交易。 寒城與其說是“城”,不如說是一座兵城要塞比較合適,雄偉是夠雄偉了,但是卻是那種充滿了蕭殺之氣的城池。 而城里面的布置也是按照兵營的樣子布置的,所謂的“將軍府”,也只不過是一個大一點兒的房子,程萬江的家眷,也就是兒夫郎,帶著孩子們是居住在慶城那里的,他和小子們每個月回去幾次,就當是探家了 手底下的副將,就是他的次子,這個人大家也都認識,就是程紹奎的二兄長程紹木,而寒城駐軍左都尉,就是程家嫡子程紹安,右都尉則是與程萬江一起征戰沙場數年的知交好友吳狄,被手下人戲稱為“無敵”將軍, 平日里,也就他們四個最高層在帶著大軍守護著這座邊塞城關,此處也是一個要地,要不然也不會常年駐軍這么多,因為這里是朝廷的北大門??! 本來按規制,太子殿下的鑾駕,應該是停駐慶城的,畢竟寒城隨時都會爆發一場戰爭,雖然沒有多危險,但是癩蛤蟆不咬人它膈應人??! 儲君在這兒,大家都得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來,還在應付時不時的小股突擊戰,要是這么過日子,那過的也太鬧心了! 偏偏太子殿下就跟看不懂人臉色似的,屁顛顛的輕車簡從的就來了寒城!可把程將軍嚇壞了,趕緊帶著人馬出來迎駕,一路重重守衛護送了自己的將軍府里, 程萬江也是挺郁悶的,支援人手是應該,畢竟今年這邊大雪災,各個草原部落都損失不少,多加人手防范也就是了,做什么把太子殿下弄來???這不是添亂么? 太子殿下來了也不拘束,讓眾人落座之后,環顧了一下:“看來此次出征能獨當一面的人都到齊了,那么本宮也不多廢話,這就說一下本宮此次前來的意圖?!?/br> 底下幾個不知道內幕的,紛紛偷偷腹誹,還能有什么意圖?不就是跟著打打順風仗,撈些軍功回去,資歷什么的,就都有了,日后登基也算是個馬上管軍馬下管民的“賢君”。 不是他們看不起太子殿下,而是幾年前的那場慘痛經歷,讓軍中之人對太子殿下實在是又愛又恨??! 愛的是太子殿下并沒有因此而記恨軍伍,恨的是,太子殿下當年可是賠付了十萬人的性命??! 是個漢子的都忘不了。 但是太子殿下不在乎這些鐵血漢子怎么看自己,反而侃侃而談,將自己的計劃娓娓道來,其實也不是他的計劃,而是當初莫天涵跟那位黃大人閑侃說的事情,被人潤色之后,稍稍發動了一番,這才提了出來,但是莫天涵依然聽的嘴角直抽抽,例如,要把紙制品當成主要交易物品,要讓外邦也感受天朝文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