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節
書迷正在閱讀:公費戀愛[娛樂圈]、寵婚撩人[娛樂圈]、反派真少爺養成APP、異世之掌上名蛛、小金杯與大寶馬、青樓贖回個圣上(穿書)、[系統]女王是怎樣煉成的、寵奴[女尊]、仙尊每天都在崩人設、逆襲民國的特工
事實上,這些年來,與劉如意打過交道的藩王也不算少了。 這其中,濟南德王,洛陽福王,兗州魯王,無不都是鼠目寸光之輩。 眼下這襄王朱翊銘,卻是有些顛覆了劉如意對大明藩王的認識。 “王爺厚愛,那如意就卻之不恭了!”鏖戰一夜,不只劉如意,身邊將官軍漢們也都餓了,此時有人請客吃飯,劉如意怎會推辭? 眼見劉如意點了頭,朱翊銘父子不由大喜,忙前后在劉如意身邊,恭敬道:“國公爺,請!” ~~~~~~ 一行幾千人很快便浩浩蕩蕩的來到了襄王府。 只是,襄王府雖然富麗堂皇,但與洛陽福王府相比,那還是差了不少。 忠勇營主將陳永??闯隽藙⑷缫獾囊苫?,忙在劉如意耳邊小聲解釋道:“國公爺,襄王一脈本事冊封在長沙府,正統元年才移至襄陽府,而且……” 陳永福雖然沒有說明白,但劉如意卻明白了他的意思。 襄王一脈雖然也算是天之貴胄,但這么多年傳下來,他們與天子崇禎一脈的血親,畢竟要遠了些,所以,與福王父子相比,總是要有些差別的。 此戰,陳永福的忠勇營,并沒有太多發力的機會,只是跟在大部隊后面撿了點小漏子,所以,此刻,他也急于在劉如意面前,顯示自己的存在感。 劉如意對此自然心知肚明,微微一笑,“陳將軍有心了!” 陳永福不由大喜,“謝國公爺夸贊!” 從獻賊俯首的消息傳到內城,不過只有一個時辰,但這個時間段內,襄王府的大廚們卻已經準備了十幾桌豐盛的酒菜。 弟兄們都餓了,劉如意自然也不會同朱翊銘客氣,又令襄王府的廚子,再去準備軍漢們的飯食,自己則同這些將官們,一眾大吃特吃! 很快,酒飽飯足,俏麗的丫鬟奉上了香茗,朱翊銘這才有時間,對劉如意說上幾句話。 “國公爺神機妙算,恰到時機,挽救我襄陽城危難,小王必立刻奏稟皇上,言明齊國公之大功,言明彩石軍之大功!” 朱翊銘站起身來,恭敬的對著劉如意垂下了頭。 貴陽王朱常法也忙躬身道:“小子也一直久仰齊國公大名,今ri得見,真是三生有幸,三生有幸!” 劉如意也有些詫異襄王父子的表現! 難道真的是‘襄王有夢,神女無心?’ 亦或是大明的藩王都得知了自己的‘惡名’,轉了xing子? 不過,伸手不打笑臉人! 既然他們父子態度如此低下,劉如意再想效仿對付洛陽城福王父子的手段,肯定是有些過了!但讓他們出點血,這是必不可少的! “王爺父子過謙了!此次如意入湖廣,事實上,也并未得到朝廷的授意!不過,獻賊勢大,本國公恰在洛陽,自然不能坐視獻賊繼續為禍我大明江山!此一役,獻賊已經伏誅,其諸部兵馬,也盡被我彩石軍剿滅,如此,閣老的除賊大計,勉強也算是能向皇上交差了吧!”劉如意笑著對朱翊銘道。 “是!是!齊國公說的是!”朱翊銘連連點頭,仿若他此時不是大明的正統藩王,而劉如意才是一般。 事實上,也無怪乎他會如此變通。 首輔楊嗣昌一直久住襄陽,朱翊銘與楊嗣昌之間多有來往。 楊嗣昌在話語間,無數次的對朱翊銘透露,齊國公劉如意,乃是我大明第一戰將!只要他肯出馬,南地流賊必平! 再加之前些時ri福王父子的遭遇…… 朱翊銘可不傻,相反,他的家業,就算比不上福王,卻也絕對相差無幾。 他的府上,僅是有名有號的侍妾,就多達近一百人。 若是只指望朝廷撥下的俸祿,怕是還不夠這百余個嬌滴滴的小娘吃喝穿度,他的錢財,主要是來自與‘商’! 藩王從商,這在大明其實也不算是什么事兒! 畢竟,太祖朱元璋當年想的好,將子孫分封各地,希望可享萬世繁華。 但他沒有想到的是,他的子孫,造人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這些年來,大明僅是王族血親,怕是就有幾十萬人。 崇禎年,一年最多不過幾百萬兩的歲入,拿著點銀子,各項戰事還不夠,更不要提養活這些王室宗親了! 所以,各地藩王,大都有自己的生財之道。 只是,有人jing明,自己賺錢偷著樂,有人粗魯愚昧,恨不得在自己臉上刻下‘我有銀子’的字樣,就如福王父子。 而朱翊銘則是屬于前者。 而且,他算的上是一個jing明的商人。 襄陽城坐擁長江水道,這本是就是一個巨大無比的財富金庫! 南方戰事,楊嗣昌也曾經向朱翊銘借銀子,不過,朱翊銘也看出來,楊嗣昌的能力,根本不足以平息獻賊之亂,所以,只是幾萬兩,意思意思。 但此刻,劉如意就在身前,朱翊銘卻不得不仔細思量。 良久,他看了看四下,笑著拱手對劉如意道:“齊國公軍費開支巨大,此次平定獻賊之亂,保我襄陽百姓!小王雖是愚鈍,卻也知齊國公勞苦功高,王府愿出白銀五十萬兩,以供齊國公軍姿之用!還請齊國公莫要推辭!” 朱翊銘說著,恭敬的垂下了身子,心中卻暗道:“五十萬兩??!差不多是自己兩三年的收入了!這次大出血,您拿著銀子,可是要早點離開襄陽了吧?” 劉如意也沒有想到,朱翊銘竟這么上道兒,剛要開口,卻聽門外有親兵稟報,“報國公爺,劉文秀已經帶到!不過,好像春娃將軍還有了些意外的收貨……” 第575章 處心積慮! ~ 不多時,劉文秀便被幾名軍漢帶到了廳內。 眾人不由都是倒抽了一口冷氣。 雖說獻賊已經被彩石軍剿滅,不過,戰斗幾乎都是發生在外城,他們這些處在內城之人,并未曾親眼見到。 而劉文秀,作為獻賊義子之一,在湖廣之地,可謂是鼎鼎大名! 此時,他就出現在眾人眼前,就如同第一次在動物園里看到老虎,眾人怎的還能坐定? 看著這群本就將要成為自己手中豬羊的官老爺們,劉文秀心中不由冷笑,只是,他目光掃過眾人一眼,很快便發現了人群正中,頭戴金盔,正在朝著自己微笑的年輕人。 劉文秀心中暮然一冷,慌忙跪地道:“敗軍之將劉文秀,見過齊國公!” 他可以視朱翊銘如無物,他也可以視朱常法如無物,甚至,他也可以視整個湖廣權貴如無物,因為,他的確有這個資本! 從崇禎初年,追隨義父張獻忠開始,十余年間,劉文秀幾乎縱橫大明四地,但朝廷,卻根本那他們沒有任何辦法,反倒是數不清的朝廷大員,被他們一一斬落馬下! 只是,面對劉如意…… 劉如意此時也微笑著打量著眼前的劉文秀,只見他個頭很高,大概有一米八左右,身材勻稱,唇紅齒白,模樣清秀,雖然此時已是階下之囚,不過,一雙鷹眼之中,卻充滿了謙卑的靈動,倒真是人如其名,當真是個偏偏美男子! 劉文秀不敢正視劉如意的目光,謙卑的垂下了頭。 劉如意一笑,“劉將軍迷途知返,沒有造成不必要的后果,倒也算是美事一件!你請起吧!來,我為你介紹!這位便是襄王爺,還不快快對王爺行禮?” 劉文秀哪能不明白劉如意的意思,忙朝著朱翊銘深深一禮,“敗將劉文秀,見過王爺!” 朱翊銘笑著擺了擺手,想要說些什么,但話到嘴邊,卻又生生咽了回去。 劉如意看了朱翊銘一眼,心中不由又對朱翊銘高看了三分,笑道:“獻賊諸部,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已經歸順,艾能奇戰死,如此,獻賊根基已斷,如意也總算能對皇上,對閣老交差了!” 劉如意一頓,掃視眾人一眼,轉頭對朱翊銘道:“王爺,獻賊的尸身,艾能奇的尸身,如意想由王爺派人押解進京,不過,對獻賊麾下其余幾將,如意想單獨處置,不知王爺意下如何?” 朱翊銘沒想到劉如意居然會將這天大的功績,分給自己一半,頓時不由大喜,他怎的還會理會劉如意此時在私下里的小手段,忙道:“齊國公不愧是人中龍鳳,小王多謝齊國公的厚愛!獻賊主力,本就是被齊國公所滅,具體事務,自然是要由齊國公您來決斷!本王沒有任何疑義!” 朱翊銘又轉頭掃向眾人,“眾位可有疑義?” 笑話! 齊國公和襄王已經定了基調,身邊這些湖廣權貴,他們又不傻,哪里膽敢在這個時候跳出來說半個‘不’字? “齊國公英明,王爺英明!” “我等沒有任何疑義!” 頓時,眾人紛紛表明態度。 劉如意笑著對朱翊銘點了點頭,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如此,倒是兩全其美之局。 廳內氣氛瞬間緩和了下來。 劉如意看了劉文秀一眼,笑道:“劉將軍,既是如此,你先下去吧!對于李闖之事,本國公還想找你了解一些情況,恩,這樣吧!你把你了解的東西先寫下來,本國公抽空會看的!” 劉文秀哪里還能不明白劉如意的意思,慌忙大喜的磕頭道:“齊國公放心,小的定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很快,劉文秀便被帶到了廳外。 這時,一個親兵卻是快步走進,對著劉如意的耳邊低聲耳語幾句。 劉如意面sè微寒,不過,瞬間便恢復了原樣,他轉頭看了朱翊銘一眼,“王爺,有個人,不知您想不想見一下?” 朱翊銘一怔,但看著劉如意的神sè不似作偽,便點了點頭,“小王愿聽齊國公決斷!” 劉如意點了點頭,一擺手,“帶進來!” “是!” 片刻,監軍僉事張克儉,被五花大綁、猶如粽子一般,帶到了廳內。 “王爺,救命??!下官,下官沒有犯事??!為何,為何要這般對待下官??!”張克儉見到朱翊銘,仿似抓到了救命稻草,鼻涕眼淚一大把,拼命磕頭不止。 “齊國公,這,這是……”張克儉與朱翊銘有舊,眼見這般,朱翊銘忙詢問似的看向了劉如意。 劉如意微微冷笑,“王爺,諸位大人,閣老入川后,這張克儉,便是襄陽城內最高軍事上官??纱藭r,獻賊率軍攻入襄陽城,你們知道,我麾下的弟兄們,是在哪里碰到咱們的監軍大人么?” 聽劉如意這么說,眾人臉sè不由都是微變,忙仔細等待著劉如意的下文。 劉如意卻擺手示意身邊親兵,“你來告訴諸位大人,你們是在哪里碰到的咱們的監軍大人!” 親兵忙一拱手,“回稟國公爺,我們是在追擊劉文秀部,返回襄陽城途中,在北面江邊上碰到的監軍大人!那時,陪伴將軍大人的還有他的一個侍妾,還有……” 親兵偷偷看了劉如意一眼。 “說!” “是!還有諸多金銀細軟和一輛牛車!那時,監軍大人正在準備尋船渡江!可惜,正值深夜,沒有船只!看到我們前來,監軍大人慌忙亮出了自己的印信,得知襄陽城戰事已定,他才在我們的護衛下返回了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