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節
書迷正在閱讀:公費戀愛[娛樂圈]、寵婚撩人[娛樂圈]、反派真少爺養成APP、異世之掌上名蛛、小金杯與大寶馬、青樓贖回個圣上(穿書)、[系統]女王是怎樣煉成的、寵奴[女尊]、仙尊每天都在崩人設、逆襲民國的特工
………… 大軍停下休整,幾十步之內,只有劉如意和這信使兩人! 待到這信使將南陽城中的情形一一說來,劉如意緊緊皺起了眉頭,一言不發! “大人!兄弟們馬上就要吃不上飯了,還請大人速速趕去城中??!小的替城中的萬余弟兄給大人磕頭了??!”信使似乎看出了劉如意的猶豫,跪在地上拼命磕頭不止! “兄弟,你不必太過擔心!此事,大帥已經有了吩咐,某自是會如約而至!你且先下午休息!歇息片刻,咱們便馬上啟程!”劉如意安撫了他幾句,便將他打發了下去。 事實上,官軍眼下勢大,若是算上就在不遠處的洪承疇部和孫傳庭部,怕是有二十多萬官軍,若是此時左良玉肯出兵,那這不足十萬的流民軍定然會馬上灰飛煙滅,但為什么,他左大帥就是遲遲不出兵呢? 劉如意苦思冥想,卻沒有絲毫結果,正煩躁間,卻聽到身后傳來一聲輕柔的女聲:“大人,這天氣太熱,喝碗涼茶解解暑吧!” ………… ———————————————— 求收藏!求紅票! 不要再讓小船和小伙伴們受到驚嚇了??! 第138章 暗流涌動! “豎子,欺人太甚!欺人太甚那!本官定要如實稟明圣上……” 左軍大營外,新任兵部尚書、右副都御使熊文燦,在苦苦等待了兩個時辰之后,竟被左良玉的親兵毫無顧忌的攆了出來,連左良玉的影子都沒有見著! 熊文燦是四川瀘州人,萬歷三十五年進士出身,他今年約莫四十出頭,由于內閣首輔楊嗣昌回鄉為父丁憂,這使得他從兩廣總督任上調任兵部尚書,一步跨進了大明的權利中心,而他身著的正二品紫金蟒袍,也是崇禎皇帝親手所賜,以示榮耀! 此時,熊文燦從京師風塵仆仆的趕來,便是為了督促左良玉出兵,以促成左良玉部,與西北五省總督洪承疇、陜西巡撫孫傳庭兩部,對流民軍的合圍。 與主戰的洪承疇不同,對待流民軍,熊文燦態度頗為溫和,主張以招撫為主。他的一個寵妾與‘八大王’張獻忠乃是同鄉,他在京師上任之初,張獻忠便已經托人為他送上了一份厚禮! 此時的熊文燦,正值人生的頂峰,大權在握,神采飛揚,他剛要施展心中大計,準備招降‘獻賊’張獻忠部,立下那不世之功勛,想不到,在這襄城之外,竟受到了左良玉的如此冷遇,這讓心高氣傲的熊文燦如何能夠接受? “本兵,本兵且慢行!”大營內,監軍劉元彬急匆匆的追了出來。 與莽莽撞撞的熊文燦不同,劉元彬已經在中原一帶監軍多年,與左良玉等實力派的將領之間,有了一種無法言喻的默契,眼見熊文燦大發雷霆,他卻不得不出來做這個和事老! “本兵,本兵何須這般生氣?左帥軍務繁忙,有這么多弟兄都要照顧到,他也不容易??!”劉元彬陪著笑臉為左良玉開脫道。 熊文燦狐疑的看了劉元彬一眼,對于閹人,作為文臣的熊文燦,骨子里便有一種輕視感,此時聽他這般說,熊文燦心中更加厭惡,什么叫‘軍務繁忙?’本官辛辛苦苦的從京師奔來,一句軍務繁忙,就想將本官打發了? “公公,無需多言!此事,本官心中以有計較!定然會如實稟明圣上!養賊為患,擁兵自重!哼哼,讓那姓左的跟圣上解釋吧!”熊文燦根本不屑同劉元彬糾纏,翻身上馬,在十幾個親兵扈從護衛下,直奔洛陽城而去! 看著他遠去的背影,劉元彬不屑的吐了口唾沫,“我呸!什么東西??!真他娘的當自己是個人物了???哼,咱們騎驢看唱本,走著瞧吧!” ………… 京師,紫禁城,御書房。 進入六月,京畿附近接連下了兩場小雨,百官紛紛上書附和,認為這是天降祥瑞,大吉之兆! 但崇禎皇帝卻沒有這般樂觀,他眉頭緊鎖,小心翼翼的仔細翻閱著每一份奏章,認真批示,不敢有半分大意! 從十六歲登基到現在,算起來,他今年還不滿三十歲,但兩鬢之間卻已經布滿了白絲,就算身上的龍袍,都打著幾塊明顯的補丁,除卻一雙布滿了血絲的眼睛凌厲果斷,在他的身上,竟找不到一絲年輕人本該擁有的激昂。 此時,已近子時,相當于后世的十二點,崇禎皇帝卻沒有一絲要休息的意思,他手中拿著一份奏章,眉頭緊鎖,時不時在一旁的空白紙張上寫畫著什么。 旁邊伺候的王承恩實在看不下去,他在一個小太監耳邊低語幾句,小太監趕忙麻溜的跑了出去。 片刻,小太監端著一碗燕窩粥和幾碟小咸菜走了進來。 王承恩對著他擺了擺手,親自端著這些飯食,小心翼翼的走到了崇禎皇帝身邊,心疼道:“皇上,時辰不早了,您吃點東西,好好歇息一下吧!” 崇禎皇帝一愣,轉身見是自幼陪伴著自己長大的大伴王承恩,嘴角邊這才露出了一絲笑意,“大伴,你若累了便先下去歇息吧!這天sè還早,朕要將這些瑣事都處理完了!” 王承恩‘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上,滿眼含淚道:“皇上,皇上,您先吃點東西吧!若是餓壞了身子,奴婢,奴婢怎的跟皇后娘娘,怎的跟老皇爺交待??!” 說完,王承恩拼命磕頭,額頭上都要滲出了血絲。 崇禎皇帝趕忙起身將他扶起,笑道:“大伴,何須如此??!朕吃,朕吃便是了!” 王承恩是崇禎皇帝的父親,光宗朱常洛親自為他的挑選的伴侍,與崇禎皇帝關系很親,若是大明朝所有的官員文臣都不值得他相信,那么,王承恩便是唯一一個可以值得他信任的人!后來,煤山上發生的這一切,也證明了這一點。 王承恩眼見崇禎皇帝端起燕窩粥一口氣喝了個干凈,這才露出了一絲笑意,他趕忙起身,對著門外伺候的小太監大聲道:“快,快去吩咐御廚,炒些熱乎的菜為圣上端來!” 可就在這時,身后一聲脆響,原本撐著燕窩粥的小碗已經被崇禎皇帝摔得粉碎,“他這是要干什么?他眼中可還曾朕這個皇帝!畜生,朕要誅了他的九族!” 王承恩大駭,小心翼翼的問道:“皇上,這,這是發生了何事?” 崇禎皇帝憤怒的將兩張奏章丟到一邊,“大伴,你自己看吧!如此跋扈之人,朕費勁錢糧,養他有何用?” 王承恩趕忙拿起奏章,快速的瀏覽了一遍。 其中一份是西北五省總督洪承疇發來,大意是希望皇上督促盤踞中原的左良玉迅速出兵,以促成對流民軍大部的合圍,將中原匪患一次了解個干凈! 而另一份是兵部尚書熊文燦以八百里加急發來,滿篇盡是彈劾左良玉囂張跋扈,不聽朝廷調遣,以至于李闖西逃,大部流民軍重新涌入豫南腹地,嚴重威脅到南陽城的安全。 熊文燦倒是也真不客氣,所有的罪名,都硬生生的安到了左良玉的身上。 王承恩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對于左良玉的跋扈他早有耳聞,以往,大家在面子上至少還能過得去,像這般明目張膽,不給熊文燦面子,他也著實沒有想到,冷靜了片刻,王承恩小心試探道:“皇上,是不是,這其中有什么咱們不知的東西,或許,左良玉他也不是刻意而為呢?” “哼!朕真是瞎了眼!”崇禎皇帝冷哼一聲,只有在王承恩面前,他才會暴露出自己的真xing情,不過,只片刻,崇禎皇帝自己也冷靜了下來,他指著兩份奏章,對王承恩道:“大伴,依你看,這兩人,誰真誰假?” 王承恩一愣,心思卻是飛速旋轉起來,他是司禮監秉筆大太監,位高權重,對這些事情倒是不陌生。只是,出于一種本能的考慮,他對熊文燦的招撫策略也并不看好,崇禎七年、八年,兩次流民軍都是利用假投降,騙過了官軍勢在必得的圍剿! “皇上,依老奴看,或許是熊大人太過心急了也說不定??!中原本就是四戰之地,這幾年下來,左良玉其實也出力不少!若是咱們萬一心急,冤枉了用功之臣,那左良玉要是起兵造反,這事情可就……” 王承恩話雖沒有說完,但意思卻明顯偏向了左良玉這邊。 崇禎皇帝身子一怔,顯然,王承恩的話觸動了他心中最大的忌諱! 左良玉擁兵十萬,若是真的連他也起兵造反,那自己本就飄搖的江山還能繼續坐下去么? 只是,由于楊嗣昌的吹捧,卻又使得崇禎皇帝對熊文燦有一種莫名的信任,若是真的如熊文燦所言,招降成功,那將這些流賊調到遼東,以毒攻毒,那,自己中興大明,這已不是指ri可待??? 沉吟半晌,崇禎皇帝還是難以決斷,心中搖擺不定! 王承恩在一旁不由大為焦急,眼前之人雖是貴為皇帝,但他卻是自幼看著他長大,對他的xing子最為了解不過,忍不住提醒道:“皇上,若是想兩全其美,也不是不可!只是……” “大伴,你可有良策?” 王晨恩話未說完,崇禎皇帝眼睛卻是一亮,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緊緊的抓住了王承恩的手。 王承恩不由苦笑,只得耐心解釋道:“皇上,咱們可先嚴令左良玉出兵,保住南陽城,同那些流賊打上幾仗!若是能將他們打疼了,還愁著招降不成么?” “妙,妙??!大伴真乃朕之子房??!”崇禎皇帝哈哈大笑,拿起朱砂紅筆,急切的在奏章上批復起來。 只有王承恩在一旁不由輕輕的搖頭苦笑。 ………… 時近傍晚,天空中飄起了一層沉沉的霧氣,能見度很低,伸手不見五指。 南陽城外,一支軍隊照亮了火把,緩緩而行,正是押運著糧草物資的劉如意本部。 雖說金聲桓又接連派出了幾波信使催促,但穩妥起見,劉如意并沒有著急出兵,而是原地休整了幾天,挑著今ri這霧霾天氣,悄無聲息的靠近了南陽城北門。 對于即將爆發的戰爭,劉如意心中也有些拿不定,左良玉已經有八成是放棄了南陽城,那僅僅依靠自己和金聲桓這萬余兵力,如何抵御住這些近十萬如狼似虎的流民軍呢? “城下可是劉千總?某便是金聲桓!”城墻上金聲桓早已經等的不耐煩了,高聲大喝道。 “某正是!金大人,請開城門!”劉如意也無暇多思,大聲回應道。 片刻,‘吱嘎’一聲悶響,高約十米的城門打開,劉如意一行千余號人緩緩駛進了這座前年古城! ………… 第139章 養賊自重! 烏云遮蔽了天空,伴隨著一場劇烈的暴雨,原本殘留的霧霾散盡,整個天地瞬間變得清澈了起來。 雨后的空氣格外清新,站在南陽城東門外高高的城墻上,劉如意眺望著不遠處的流民軍大營,英俊的臉孔上沒有半分表情。 只不過一夜的功夫,流民軍的營地又多出了一大片,似乎還有援兵源源不斷的朝著這邊趕來,已近十萬之眾。 雖說劉如意只是押送輜重糧草的客軍,而金聲桓此人也比較識趣,并沒有為劉如意安排具體的守城軍務,而是將其當做后續的預備軍,留守在相對安靜的東門處,但看著這遮天蔽ri的流民軍眾,劉如意心中也不禁為此行的前景蒙上了一層yin影。 南陽城雖是城高墻厚,防御體系比較完善,但其處在四戰之地,飽經創傷,眼下城內丁口不足十萬,且大多都是老弱病殘,有些能力的青壯年,不是被流民軍協同入伙,便是已經舉家逃亡了相對安定的江南。 眼下,西北五省總督洪承疇,陜西巡撫孫傳庭,這兩部最有戰力的官軍,正在幾百里之外的汝州,同‘曹cāo’羅汝才等幾部流民軍激戰,雙方難解難分,中原之地,除卻留守在襄城的左良玉和保護洛陽的河南副總兵陳永福,已經再無戰兵! 縱觀整個戰局,所有的矛盾點都交叉在了左良玉的身上,他若動,流民軍勢必難敵,他若不動,官軍形勢危矣! 深深吸了一口冷氣,劉如意用力的揉了揉太陽xue! ‘求人不如求自己!’ 與其坐等著左大帥出兵,白白浪費時間,還不如盡早做些準備,到時真的再有變局,自己也可有應對之力! 伸手招過一旁侍立的火郎,劉如意低聲吩咐道:“火郎,這里便交給你了!好生給我盯緊了,但又風吹草動,立刻通知于我!” “大哥,放心便是!”火郎重重點了點頭。 劉如意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對一旁的小六兒道:“六兒,走!咱們去工匠營看看!” ………… 當ri,從彩石鎮出發之時,除卻了帶了一些成品的開山雷,劉如意還特地帶上了三十多個工匠,現在,他們便聚集在劉如意本部營地中,加班加點的趕制著開山雷。 原本這些匠戶們在礦山中打制的開山雷,形狀猶如西瓜般大小,外部以軟鐵殼制成,中間填滿了火藥,口上引出了手臂長的引信,主要功能便是開山碎石! 但在劉如意的改進下,工匠們又將其中的火藥掏出,重新制作,在原有的基礎上,中間又加上了一些用剩下的碎鐵片、砂子、碎石子等等堅硬的碎片,再重新填滿火藥,加上引信,這樣一來,雖然它對山石的威力雖然減小不少,但對人體的殺傷力卻是不可同ri而語! 這些東西都是劉如意的秘密武器,若有可能,劉如意根本不想其曝光,所以防守也是格外嚴密。 工匠營地位于南陽城東門處劉如意本部駐地的中心,僅是外圍看守軍漢便有四百多人,而里面的二百多軍漢,清一sè都是劉如意在彩石鎮里帶出來的老兵! “大人,您,您怎么到這來了?”為首的匠戶頭領是那老匠戶蔣三郎的長子,名叫蔣忠平,他看到劉如意走近,趕忙急急迎了上來! “蔣大哥不必客氣!這些時ri,可是辛苦你了!”劉如意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輕輕對他使了個眼sè,便朝著他的營帳中走去。 蔣忠平會意,趕忙跟在了劉如意的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