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節
蕭源雙手撐案,彎下腰去,湊近蕭見行:“爹爹有所不知,這性情不好,便似我那繼母,端的惹人心煩?!笔捯娦凶允敲碱^大皺,正要呵斥蕭源。 卻聽蕭源繼續道:“姚家表妹倒算溫和,可看她的性子,可我看還不夠。爹爹最好給我配個泥人,任我捏圓捏扁?!?/br> 蕭見行一聽此話不對,蹭的站起身來,待要拍桌,又記起這兒子如今也算個官身,便緩緩的將手收了回去:“此言差矣!妻者,齊也!且,娶妻當娶賢,為夫者所行不當,為妻者亦當規勸,如何能任你捏圓捏扁?!?/br> 蕭源直起身來,環臂而立,擠眉弄眼的道:“爹爹有所不知,兒子在外頭早已有了兩位知己……”他一副神情,赤果果的就是“你懂的”。 蕭見行一愣,慢了半拍才反應過來是何種知己。 就聽蕭源道:“她們都是好女子,就是命不好,淪落風塵。我十分憐惜,就怕將來我夫人不懂得憐惜,給她們臉色??刹皇且€脾氣性情極好的?” 蕭見行漲紅了臉:“你!你外祖家家風頗正,怎將你養成個紈绔?還未娶妻,先想納妾,還是風塵女子!” 他恨恨的一捶桌:“也罷也罷,此事雖荒唐,到底也不是沒有過。你且先娶妻,遲一年半載再納妾?!?/br> 蕭源眼一瞪:“爹爹糊涂,她們冰清玉潔的,在這淤泥之中陷得久了,豈有不受害的?” 蕭見行顫巍巍的道:“依你的意思是?” “依我的意思,自然是要先接進門來,好好養護,能先開枝散葉,也是一樁喜事?!?/br> 蕭見行氣個仰倒,抓起案上一方硯臺,劈頭就向蕭源砸去:“沒規矩的逆子!” 蕭源早就一個閃身躲開,笑嘻嘻的往外一溜:“爹爹都如此生氣了,可見我那夫人形狀,是以定要尋個泥人才家宅安寧?!?/br> 蕭見行扶著桌案,只覺額上青筋直跳,氣血上涌。 過了半晌他才慢慢平息下來。 心中直道:這般無法無天的混蛋,若不尋個厲害些的管著,將來不知要生出多少丑事! 一般厲害尚且不夠,最好是尋一只河東獅!管得住他就是賢!妻賢夫禍少??! 可是,這滿燕京,家家都夸自家女兒嫻靜溫良,但凡一點厲害的名頭都不肯往外流露的。 這可教蕭見行往何處去尋? 作者有話要說: 之前的評論我不敢看了。 唯一的一點好消息是,世界上這么多天災*,我沒有中標,還活著。 在此致所有讀者一萬個對不起。 真的是沒有什么正當理由,當時卡文寫不出,就想著放一放再說,結果一放就放了很久。 此次受到編輯的督促,十分汗顏的回來。 今天復寫一章,原本想發狠寫個萬字大章,但還沒找著感覺,我只能明天繼續加油。 再次致歉,都是我的錯,辜負了喜歡我的讀者。 對不起。 我佩服所有能寫完書的朋友,我發現對我來說真難。寫完這一本,沒有存稿我不會再上了,不敢再禍害大家。 第90章 只說朱沅在宮中日日留神動靜。 還好如今沈娘娘復寵,她所寵愛的朱沅也連帶著水漲船高,朱沅如今說出話去也無人敢小覷。 是以朱沅稍加留心,也不難打探到消息。 就聽說這幾日竇皇后將清元宮把持得鐵桶一般。 而太子,似乎正準備出京往攀涂尋訪番人——整個東宮都在忙忙碌碌的收拾行裝。 皇帝如今有了福壽膏,一日之中也有些清醒的時候,堪堪過問些難以決斷的大事。以往其余政務都歸太子打理,此番皇帝挑選了幾名四名臣工共議處事,又命高陽王坐鎮,倒也能將局面支應過去。 這日太子往清元宮去拜別皇帝,卻只得伏在簾外。 簾內皇帝側臥于榻上,聲音頗有些飄忽:“……一路仔細,務要尋訪到此番人?!?/br> 太子憂心忡忡:“父皇安心,兒子豁出性命不要,也必要將此番人帶回。萬望父皇保重龍體。母后獻上的福壽膏,定是好的。父皇當用便用,不必惜著,千萬別苦著自己,兒子定然極快帶著此番人歸來,一解父皇之憂!” 竇皇后坐在榻側,不由聽得眼角一抽。 但此話卻正說到了皇帝心中,他生恐福壽膏斷糧,日日都是強自減量、拖延吸食。他也固執的認定自己精神不濟乃是吸食不夠的緣故。 此時他方動了些情,從簾子后伸出一只手來:“你路上也須仔細自己?!?/br> 太子一見這手,心中就是一怮。 他自幼極為崇敬皇帝,以為他就像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有限的幾次,皇帝曾牽著他的手,那時皇帝的手寬大、結實、干燥??扇缃?,皇帝的手真如枯枝一般,瘦至無rou,黃中泛黑。 太子緩緩的握住了皇帝的手:“兒子,會的?!比缃竦木謩?,他也在將皇帝往死路上推了一把,不是嗎? 太子垂下了眼:不能不推。 太子拜別皇帝,又往沈娘娘宮中來。母子兩遣退宮人,說了好一陣子話。 朱沅躲在屋內不敢出來,卻未躲過,太子終遣了個小宮人來喚她說話。 朱沅只得依言而至。她遠遠的就見太子負手在站花蔭之下,斑駁的陽光灑在他身上,頭戴玉冠,身著白色直裰,以金絲繡龍紋,身姿頎秀。聽到動靜,太子回頭看她微微一笑,以往有些陰郁的面容倒是顯得越發俊美起來。 太子待朱沅走近,笑著輕聲道:“你倒是想了個好法子?!?/br> 朱沅屈膝道:“臣女不過胡言亂語,作不得數?!?/br> 太子一手甩開折扇,打斷她的話:“你倒是如何想到的,嗯?” 朱沅聽他尾音,心中詫異,不由飛快的抬頭瞟他一眼,但見他唇角含笑,目光盈動,便有意裝得呆板:“哦,臣女素喜醫術。太子是否有聽聞過瘡疥?” 太子眉頭一皺:“唔?!?/br> 朱沅抬起頭,用手比了個圓:“喏,它初生時紅紅腫腫,中間一點綠膿,這時你去擠呀,又疼又擠不出。索性等它爛透了,滿滿的一大包膿,輕輕一擠,噗!” 太子嫌惡的搖了搖扇子:“住嘴?!彼p皺著眉,又搖了搖扇子:“將她喻為瘡疥?也算合適?!苯K究是聽到如此惡心的形容不快,瞪了朱沅一眼,一聲不出的轉身就走了。 待走出兩步,不經意的回頭看了看,頗有些疑惑:他似乎看到朱沅在笑? 但一定神,又見她一臉肅然的原地站著,碰到他的眼神,又似露出些惶恐來。 太子領著大群隨從護衛,浩浩蕩蕩的出京了。 宮中先前緊張的氛圍為之一松——雖然太子和竇皇后并未沖突,但宮中之人卻害怕站錯了邊,如今兩虎走出一只,似乎所有人都覺著,只要旗幟鮮明的向著竇皇后獻媚就成了。沈娘娘?皇帝如今只信著竇皇后呢,偶爾也只圖新鮮召竇純妃伴駕,那rou也是爛在竇家鍋里。沈娘娘連皇帝面都見不著??傊嗖恢劣诘米锪松蚰锬?,看看太子回不回得來再說罷。 沈娘娘似乎也逐漸平靜下來,并不急著爭寵,只教人搜羅些書籍,每日不出宮室,讓朱沅念書給她聽,念到好笑之處,兩人還要議論一二。 朱沅卻知沈娘娘是半點也沒放松打探消息的。她猜測最要緊的消息來源便是竇純妃這條暗線了。 若說竇純妃,當真極具才干。竇皇后把得如此之緊,偏教她站了半寸之地。不過,想來兩人同樣姓竇,竇皇后若連她也容不得,豈不在皇帝面前露出了賢良面具下的真容? 這段時日風平浪靜,朱沅惦記著家中那群久住不走的刁客,還有個胎身未明的趙姨娘。便向沈娘娘告假家去。 沈娘娘看著橫豎無事,便準她在家多住幾日無妨:“前段時日,因宮中事多,便是到了時候也未許你歸家,此際便一并補齊?!?/br> 朱沅笑著謝恩:“謝娘娘恩典?!?/br> 謝過沈娘娘,便將所攢的一些賞賜一一登冊帶出宮去。 此際朱家正鬧得歡騰。 朱大夫人何氏和朱三夫人孫氏,前番丟過顏面,倒也安生了一陣。 朱臨叢惟恐怠慢,命柳氏每日雇了馬車,領著朱老太太并兩位朱家夫人、侄女四處游玩。 燕京畢竟繁盛,旁的不說,就說這戲班子的唱本,其花樣之多,就是蘇江鄉下地方不可望其項背的。且蘇江地方,非得逢節慶,或有紅白喜事,才會搭臺唱戲,怎么比得了燕京,日日唱戲,一日唱數場不重樣的。 燕京的戲園子大多都有意留了數個雅間專供女客看戲,出入的路口都是與男賓分開的。一般家境中等的人家也是無法請戲班到家去唱戲,因此親至戲班看戲的女客也是頗多。 朱老太太并朱大夫人何氏、朱三夫人孫氏都是最喜看戲的,幾乎成了戲園子的???。這一看,就看出個樂不思蜀了。 何氏、孫氏絕口不提歸鄉。朱家老三朱臨丞不敢去催老母親,亦不敢催促大嫂,只是每次朝自己媳婦開了個口,就被孫氏劈頭蓋臉的給堵了回來。一晃一行人都在朱家住了將近三月。 柳氏還未說話,家中下人先有些受不住了。 朱老太太倒還好,偏何氏、孫氏二人愛做怪拿喬,將自己和女兒當成正經官太太官小姐,對下人呵來斥去,要東要西。 原本多了這些主子,下頭就有些伺候不開,此際更是苦不堪言了。 柳氏看著帳面上多出的這些開銷,也只得咬牙忍著,畢竟沒有往外趕客的道理。 不想何氏和孫氏私下里嘀嘀咕咕的,一起到朱老太太面前扇起了風:“娘,這燕京好哇。吃的好,用的好,人看著順眼,耍的花樣也多?!?/br> 柳氏給朱老太太請了個女先生來說書,正是聽到高興的地方,便漫不經心的唔了一聲。 何氏道:“這樣的好地方,要是咱們一大家子都能搬了來,熱熱鬧鬧的住在一塊兒……” 孫氏一拍巴掌:“要有這樣的好事,娘天天樂呵,一定要長命百歲的?!?/br> 朱老太太用了半分心,皺了皺眉頭:“他們就這么個小院子,咱們來都住都騰挪不開,發什么夢?” 何氏賠著笑:“娘,一個院子住不了,就不興再賃一個?您就不想每天樂呵呵的去看戲,看完戲回來逗逗孫子孫女兒?” 朱老太太眼一亮,又猶豫下去:“這地兒,貴著咧,租個院子得多少花銷?” 孫氏何氏一起圍著她:“娘,這值什么?咱二叔可不就是個官老爺?” 朱老太太繃著臉還沒吭聲呢。 何氏一拍大腿怨了起來:“一邊當年咱們一大家子勒緊褲腰帶供二叔念書是圖啥?不就圖他發達了,咱們一家也跟著沾光?這可倒好,二叔一家在天子腳下享福,咱們倒還在山溝里喂蚊蟲?!?/br> 朱老太太是曉得這兩個兒媳不是省油的燈,加上前回讓朱沅給頂了一回,倒也不好就聽她們攛掇。 孫氏一看她只是不作聲,就換了個說法:“娘啊,您幾個孫子,都等著他二叔父發達了,他們好一起漲……說書是怎么說來著?” 旁邊木樁一般的女先生忙賠著笑道:“水漲船高?” 何氏道:“對,水漲船高,他們都能說門好親。一直到現在都還沒說親呢。娘,就讓他們窩在蘇江,再娶個泥腿子媳婦?得趕緊的,領到燕京來,也娶個官家小姐,岳家給謀個好差事,這才齊活了!” 朱老太太心中一動。 老大家的朱江,老三家的朱漢,早兩年都到了說親的年紀,一直等著朱臨叢做官,他們能跟著抬抬身價說門好親,等朱臨叢做了官,孫氏、何氏又誰都瞧不上。也就蘇江縣令的千金她們能瞧上,可惜人家早出閣了。 旁的不要緊,這兩孫子可是朱老太太的心頭rou。雖然她覺得讓他們娶個官家小姐是扯淡,不過尋兩個殷實富戶家的姑娘做孫媳,憑著朱臨叢的臉面,該不是問題罷? 孫氏趕緊添柴加火:“這燕京人多,好姑娘多啊,可不能再拖,這哥倆眼看著年紀就大了,到時候旁人得嘀咕是不是暗里有病?!?/br> 朱老太太被她這一把火就給燒得動了心。 等朱沅回家,朱老太太已經是鬧著要朱臨叢給新賃個幾進的大院子,大家伙都要住一起。朱臨叢被她一說,也覺得自己如今是朱家最出息的人,就該兼顧一家上下,幾個侄兒的事原就該包在他身上。因此就壓著柳氏拿錢箱子。 柳氏站在一邊,也不應,也不動,就抿著唇,垂著頭不吭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