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節
林如海詫異道:“玉兒今日沒去上學?”一面說,一面推門進來。 聽了說話聲和開門聲,黛玉慌里慌張地把會真記和武則天外傳放進書箱里合上,隨手抽出旁邊書架上的一本書,拿在手里,然后遠離裝著會真記等書的箱子,對著已經進來的林如海笑道:“爹爹來了,我正在挑幾本書拿回去看?!?/br> 藏書閣是他們家人時常出入之地,林如海來看書時,常能碰到黛玉,本不以為意,但今日黛玉聲色不比平常,雖然極力掩飾,仍舊能看出一絲痕跡,林如海暗暗皺眉,目光掃過藏書閣,再看黛玉手中的書并非打開,便知黛玉沒說實話,忽一眼瞥見里邊的幾口箱子,林如海發現自己看過去的時候,黛玉頓時十分慌張,心中瞬間明了。 因那些都是賈敏不讓自己看到的,黛玉不敢讓林如海知道,低頭看著地上。 林如海走過去打開書箱,果然看到上面兩部書翻看后未曾歸置整齊,他拿起一看,看到上面會真記三個字,不由一嘆。 林如?;秀遍g想起黛玉在榮國府時,與寶玉共讀會真記的場景,桃花如雨,落滿衣襟,本是二人之事,未曾讓別人知道,卻哪知同年秋日劉姥姥來謝,賈母設宴,黛玉隨口說出其中幾句,竟被薛寶釵數落一番,令其跪下!也是因為寶釵私下同她說,并非告知別人,黛玉覺得寶釵為人極好,非素日藏jian之人,便認了薛姨媽為母,認了薛寶釵為姐。 黛玉手足無措,吶吶地道:“爹爹!” 林如?;厣?,笑道:“你別怕,難道為父還能吃了你不成?” 黛玉見林如海面上并無不悅之色,登時心安,道:“曬書時mama都不叫我見到,想來有自己的道理,我就是心里好奇,今日瞧見,便看了兩本?!?/br> 說完,放下書,央求道:“爹爹別告訴mama,不然定要斥責我!” 林如海招手叫她近前,柔聲道:“咱們家多少書,哪里是怕你看?只是你年紀小,未曾定性,恐你看了這些書后移了性情,倒不好?!边@些書既能流傳下來,且廣為人知,便有其道理,林如海并不愿將其摒棄在外,年輕時曾和賈敏一起看過。 黛玉不解地問道:“爹爹何以如此言語?我見此書不致于此?!?/br> 林如海笑了笑,翻看這口箱子,不見西廂記,而是在另一口箱子里找到,遞到黛玉手里,道:“你看的是元稹的鶯鶯傳,且看看王實甫的西廂記?!?/br> 黛玉欣然接過,低頭看起。 林如海另外又揀了幾套文理細密的古今小說出來,打算讓黛玉帶回去慢慢看,黛玉天性和人不同,林如海亦是風流人物,不愿意一味約束她,更加不會因為她看這些數就打罵,與其打罵一番,倒不如與她說明。至于那些過于粗露的,林家的藏書閣里并沒有。 等到黛玉看完,林如海道:“你道這元稹是何人?” 黛玉道:“元稹是唐代詩人,和白居易是好友,聽說也是同科及第?!?/br> 林如海笑道:“會真記雖辭藻優美,然而亦令人詬病,都說文如其人,難免有些元稹自己的影兒。你看這些書,我不罵你,卻是想讓你明白,做人當自尊自重,世人本就對女子不公,若學了這崔鶯鶯,豈不是毀了自己終生?縱然痛罵張生無恥,亦難挽回?!?/br> 黛玉想了想,道:“本是同心同意,怎么就變得這樣快?” 林如海嘆了一口氣,道:“傻丫頭,這些書都是編纂出來哄人的,也只你信呢,正經大戶人家哪里有這樣輕浮的?這些書是男人寫的,自然就輕視女子了,本是自己始亂終棄,偏沒有擔當,反誣崔鶯鶯為妖物,可見其為人。再者,崔鶯鶯亦有不是,若是潔身自好,不受張生挑逗和紅娘挑唆,又豈會落得如此?紅娘那樣的丫頭,咱們家里必定是不容的?!?/br> 黛玉默默記在心中,笑道:“原是小說戲曲,誰還當真了不成?爹爹說的我都明白呢,發乎于情止乎于理,方是正道。我看這西廂記也好,會真記也罷,妙在其情動人?!?/br> 林如海頷首道:“你明白就好,千萬別效仿?!?/br> 黛玉連忙答應。 林如海又道:“并不是你母親十分嚴厲,只是世人都視這些書是yin詞艷曲,哪怕其中本有其道理,在世人眼中卻是沒有的。須知你今年虛歲十歲了,家里正給你議親,你該懂些事了,即使看過了,也別帶出來,免得讓人說你的不是?!?/br> 黛玉聽了這些話,不覺紅了臉,道:“爹爹和mama不要我了不成?” 林如海笑道:“哪能?不過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你哥哥早早就定了親,一年半后迎娶,你是個好孩子,難道還耽誤不成?我和你媽都已經應了,你心里有數才好?!?/br> 黛玉一怔,愈加羞得不知說什么好。 當年林睿定親,林如海夫婦問過林睿的意思,此時黛玉雖較林睿年幼,聰慧卻十分勝過,于是林如海亦不隱瞞她,道:“你看俞家哥哥如何?俞老夫人心里極喜歡你,特特來信給你母親,想必今日你母親已經回信了?!?/br> 黛玉一驚,旋即低下了頭,聲若蚊吟,道:“爹爹做主便是?!?/br> 是俞恒?本來黛玉只當他是哥哥,可是此時聽了林如海的話,黛玉忽然想起往日種種,最疼自己的,除了父母兄弟,便是俞恒對自己最好了。她說想看各地風景,兩家不在一出時,他也沒忘記,時常畫了送給自己看。人不出門,亦看遍風景萬千。 黛玉忽然又想起連城來,當日他效仿俞恒,說要寫信作畫給自己,至今卻未見一幅,與他相比,俞恒更顯得好了。 黛玉不是不知好歹的人,俞恒對她的好,她怎能不記得。 林如海呵呵一笑,道:“自然是為父做主?!彼惺虏痪幸桓?,對待兒女之事上也就豁達了許多,他答應俞家提親,未嘗不是因為兩個孩子青梅竹馬,彼此心性深知,若是不知道的人,話不投機半句多,還不知道將來如何相處呢。 林如海將揀出來的幾部書遞給她,道:“你拿去看,不許叫你兄弟見到,等看完了再送回來。這些雖是野史小說,但也能增廣見聞?!?/br> 黛玉聞言,頓時大喜過望。 林如海笑道:“別太得意了,叫你媽見到,才有你的罪過呢!這些書都放在這里,你什么時候想看了自來便是,不過看完了須得跟我細說所感?!彼@般疼愛女兒,可不想女兒看了這些移了性情,因此叫她知道這些古今小說傳奇野史在此間都不能當真才好。 黛玉道:“爹爹放心罷,那些史記史稿多是后人編寫,很有些真假難辨,不如看些野史傳奇,雖也是編撰的,也能學到許多東西,免得日后叫人哄了去?!?/br> 林如海道:“你能這般想便好,去罷?!?/br> 黛玉聽完,忙叫雪雁和朱雀抱著書隨自己回房,因恐林智看到,遂鎖在柜中,等到房中無人了方才從頭細玩,偶爾觀看小說時,見其男女之情,觓思及林如海說已應了俞家的提親,黛玉常常面紅耳赤,羞見俞恒,且是后話不提。 林如海找到自己欲尋之書,亦未在藏書閣久留。 林如海拿著這些書給林睿和俞恒布置了許多功課,新帝恩科設在明年,卻非春日的會試和殿試,而是鄉試,參加完恩科鄉試,后年才能參加恩科會試和殿試,足見新帝意圖重用俞恒和林睿之心,明明白白是想讓這兄弟二人考中出仕。 林睿想著明年自己十八歲,后年十九,自然想金榜題名后娶妻進門,而俞恒家中沒有父母,亦想早日高中,好叫林如海夫婦對自己更加滿意,因此二人都十分用功。 對于祖母給賈敏的書信,至今沒有見到動靜,俞恒暗暗焦急,他們到底是應了呢,還是駁回了,若是應了,理應跟自己說一聲,若是駁回了,也不會這般云淡風輕才是??粗秩绾R蝗缙匠?,俞恒心里嘀咕了不止一兩次。 這回未進十月俞老太太便接到了賈敏的回信,展信一看,竟是應了,俞老太太喜出望外,急忙按品級大妝,進宮給俞皇后請安,告知她一聲。 俞皇后心知自己兄弟的短處,唯恐林家看不上,今得此消息,自是松了一口氣。 可巧新帝才從鐵網山狩獵回來,親自挑了不少好皮子,帶人過來,送給俞皇后,見到俞老太太,受了禮,問道:“老夫人今日來,有什么要緊事?我見老夫人和皇后都是滿臉笑容,想是有什么喜事?” 俞老太太笑著將自家和林家結親的事情說了。 新帝笑道:“真真是一門好親,聽太子說過一回,林家的千金十分出色?!蹦悄晷档勰涎?,太子跟隨,宣康帝召見黛玉時,太子亦在,自然見過。 俞老太太道:“是林家厚道,不嫌恒兒?!?/br> 新帝不以為然地道:“兩家門當戶對,又都是好孩子,嫌棄什么?若是嫌棄咱們恒兒,我卻要說林家淺薄了呢!可說什么時候定親了?那女孩子年紀還小,我看不如等后年罷,后年恩科,恒兒金榜題名,林如海調職進京,我親自給指婚?!?/br> 俞老太太自知身體欠佳,但聽了新帝此言,便知新帝要重用俞恒,心里暗暗感激,無論如何都要撐到后年,恭敬地道:“謹遵圣意?!?/br> 俞皇后臉上閃過一抹笑,新帝重用自己兄弟,對自己而言,自是好事。 俞老太太為了讓俞恒放心,回到家中,立即修書,除了感謝賈敏的外,另外就是給俞恒的,并著俞皇后賞賜給賈敏母女的衣料和俞老太太送給黛玉的東西,一起送去揚州。 俞恒接到后,喜得只想大喊大叫,好容易才平復下來,難怪這兩個月來林如海對自己格外嚴厲,原本他還在想林如海怎么一點兒意思不曾透露,原來要為難自己自己呢!雖說林如海如此舉動,但僅限于功課上,俞恒心中十分感激。 在新帝跟前掛了名,林如海少不得告訴林睿一聲,林睿又驚又氣,驚的是meimei這樣早就定下來,氣惱的是自己千防萬防,就沒防住和自己一起長大上學的俞恒! 林如海說過后,次日便見到俞恒鼻青臉腫,忙關切地問出了什么事。 俞恒忙說是自己跌倒了蹭的,沒說是林睿和林智聯手,自己不敵,所以被揍得如此凄慘。他想自己要娶人家的姐妹,挨大小舅子一頓沒什么要緊,和黛玉相比,這算什么?再挨十次自己都不覺得吃虧。 林睿和林智看了他一眼,輕哼一聲。 林如海假作不知,安撫了幾句,又親自讓人拿了上好的藥給他,看著俞恒滿臉感激,不由得咳嗽一聲,然后道:“你們平常仔細些,別太淘氣了,好生讀書,明年睿兒和恒兒秋天還得去金陵考試呢?!?/br> 三人躬身應是,除了賈敏以外,沒有一個人知道林如海的心思。 ☆、第073章: 此后,林睿和林智兄弟兩個每每為難俞恒,皆是林如海出面安撫,噓寒問暖,慈愛非常,愈加得到俞恒十二萬分的感激,哪知一切都在林如海算計之中。又因起先林睿和林智兄弟把俞恒揍得僅是青腫了些,并沒有傷筋動骨破皮,賈敏見兄弟兩個知道輕重,揍過一回后再沒動過手,而是在別處挑剔俞恒,便放下心來,任由他們三個自己折騰。 不過,日子久了,看到林睿和林智如此,俞恒總是坦然受之,從未說過他們的不是,作為岳母的賈敏難免心疼起來,叫來林睿和林智說了一頓。林睿和林智只好答應,暗恨俞恒好心計,至于日后會不會再為難俞恒,那必然不會讓父母知道。 黛玉知道后,只說了一句:“竟是別為了這些誤了讀書?!?/br> 隨即,便不再多說了。 林睿和林智是嫡親的兄弟,舍不得自己,俞恒卻是定親的良人,受傷不好,黛玉左右為難,索性兩不相幫,假裝毫不在意,故曰讀書要緊。 距明年鄉試不到一年時光了,黛玉固知兄弟們滿腹經綸,平常做的文章自己常見,遠比今年鄉試考卷文章好,但是不能掉以輕心。林如海一想也是,索性讓他們自去姑蘇,書院先生學生極多,又有多年的經驗,比自己清閑時才教導他們強十倍去。 林睿和俞恒聽了林如海的話,想起自己離開書院多年,甚是思念舊日同窗,便依言拜別林如海和賈敏,擇日啟程,去了姑蘇。與他們同行的,還有林智。 林智今已經八歲了,本該二年后去求學,然而后年他們闔家進京,不能單留他一人去書院讀書。林如海心下甚為可惜,思忖再三,便讓林睿和俞恒帶林智一起過去,一則是為了讓他讀書,二則便是見識些人情同窗往來,省得一人在家中,卻少了友人。 林智從五歲至今跟了方先生上了幾年學,漸知世事,身上孩氣漸去,早就想往外面去見識見識了,只是年紀小,被約束在家中上學。今見林如海如此,頓時喜出望外,在臨走之前,他卻又猶豫起來,舍不得離開黛玉。 林智可謂是跟著黛玉長大的,住在黛玉身邊比父母都長久,見他這般,黛玉自是感動不已,好生勸了幾句,說在家等他回來,他方依依不舍地跟林睿、俞恒等人去了。 卻說林睿兄弟和俞恒出門去姑蘇后,外面諸事難以記述。單說黛玉雖未定親,但兩家皆有意,來年進京便定,賈敏原教她收斂素日的性子,但黛玉本性如此,依舊任意縱性,兄弟不在家,略覺寂寞,遂撇開管家理事,徑自隨著方先生上學,學的還是和從前一樣。 方先生在林家多年,年紀愈大,漸覺力不從心,又見自己所教這兄弟姊妹三個皆是有一無二的,尤其是黛玉,自覺心滿意足。今看林睿兄弟等都不必自己再教導,只剩黛玉一人,想來再過一二年該定親了,便向林如海提出辭館之意。 林如海正想著自家進京后該當如何安置方先生,本打算依舊薦他去姑蘇書院,見他以年老辭之,忙請他再教黛玉一年。方先生聽說只一年而已,便應了。 因此,現今是方先生在林家最后一年了。 黛玉知曉后,學得愈加用心。 方先生不做官二十余年了,素日精研金石書畫,教導四書五經反是小道,見黛玉隨自己學習時每每聞一知十、舉一反三,聰慧遠勝林睿和林智,想到她并非男兒,終究不走科舉之路,遂將自己一身所學都傳授給她。 黛玉受寵若驚,這些她固然都學過,但只在林如海和賈敏清閑之際方學,又因自己上學,未曾延請教導琴棋書畫的先生,得方先生如此看重,黛玉連忙拜謝。 林如海本非俗人,亦不叫女兒墮入凡俗一流,見狀,不驚反喜,大為贊同。 賈敏見黛玉功課甚多,往日半日上學,半日跟自己學管家,現今后者都用來上學了,時時不得清閑,她聽林如海這么說,亦不好反對,好在黛玉雖小,管家算賬針黹女工等都學到手了,便不再十分督促,反令她好生用功。 這日放學回來,黛玉做完功課,百無聊賴之際,拿起針線做了幾針,忽見白鷺進來,身后兩個婆子,一個捧著一件鶴氅,一個捧著兩套冬衣。 黛玉問道:“我的衣裳做好了?老爺太太和大爺二爺、俞大爺那里可都得了?” 白鷺道:“我只管姑娘的,別的不歸我管。不過姑娘既然問了,我叫人去問一聲就是?!?/br> 黛玉聽說,莞爾一笑,道:“免了,你自個兒做我的衣裳,熬的日子長些,你都做完了,外面的還能做不好?想來已經打發人送去姑蘇了。他們臨走前,冬衣都是齊備的,現今做的不過是過年穿,恐怕隨著年貨一同送去了?!?/br> 說著,叫雪雁收了衣裳,隨手拿起一根赤金點翠的簪子遞給白鷺,道:“不是什么好東西,能著過年戴罷?!?/br> 白鷺素知黛玉手里散漫,忙謝過,正欲言語,只見賈敏帶人進來,黛玉起身迎上去。 賈敏坐在黛玉家常坐的椅子上,接過黛玉親自奉上的茶,喝了一口放下,指著丫鬟捧著的錦盒,道:“姑蘇送來的,年下戴?!?/br> 黛玉問道:“什么好東西,還巴巴兒地從姑蘇送來?”接在手里打開一看,卻是一對翡翠長簪,并一對翡翠鐲子,碧瑩瑩,水汪汪,清澈非常,一眼即可見到紅錦底襯。黛玉酷愛珠玉寶翠遠遠勝過金銀,翡翠雖不如白玉、碧玉之貴,但因其顏色好,通透無暇,故是黛玉心頭之物,今見這一對長簪和鐲子都是最上等的翡翠所琢,頓時愛不釋手。 黛玉把玩了片刻,細細看了一回,毫無瑕疵,長簪對鐲皆是并無花色,愈見天然,果然是自己所喜,問道:“誰送的?是哥哥還是智兒?”既從姑蘇送來的,想來唯有自家人了。 賈敏笑道:“是恒兒自己挑的石頭,剖開即現翡翠,知道你喜歡,請高手名匠雕琢的?!币娪岷闳绱?,賈敏不禁想起自己在家中待嫁時,林如海亦曾送了許多東西,其中也有簪子鐲子,自己亦曾回過香囊荷包等。俞恒果然有些林如海的風范,尚未文定便送東西來,且是光明正大地送來。賈敏想到兩個孩子是定了的事,接到后,不能怪俞恒,遂拿過來給黛玉。 黛玉聽了這話,面上不禁一紅。她原想是兄弟記掛著自己,不曾想竟是俞恒。 不過,雖是羞澀,黛玉芳心之中卻油然生出一絲竊喜。 黛玉貼身的丫鬟自然都聽說了俞恒和黛玉的這件喜事,因都常見俞恒,自替黛玉歡喜非常,總比那些外面的人強,此時聞聲見狀,不由得抿嘴一笑。雪雁最是淘氣不過的了,連忙拿起錦盒中的鐲子套在黛玉腕上,簪子亦插在鬢中,朱顏綠鬢,果然好看。 賈敏端詳半日,暗嘆林家有女初長成,道:“是恒兒的心意,你好生收著罷?!?/br> 黛玉見賈敏促狹地看著自己,竊喜之余,不免又責俞恒太過唐突。 等賈敏離開后,黛玉摘下簪鐲放回錦盒,命雪雁收好,對著鏡子中的自己呆呆出神。近來她??葱╇s書,諸如會真記、牡丹亭等,才子佳人皆因小巧玩物撮合,或是鴛鴦,或是鳳凰,又或者是玉環金佩,鮫綃鸞絳,從而定下終身。今見俞恒忽送長簪對鐲,思及兩人鴛盟早定,黛玉不覺心動神搖,又喜又嘆。 所喜者,乃因兩人一處長大,自小親密,心意性格并無不投之處,許是個知己也未可知。所嘆者,兩人年紀皆輕,心性未定,雖有兩家定親之約,然而他將來回到京城,見慣了富貴,看到了佳人,是否如張生等人那般撇下鴛盟,另擇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