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節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之庶女凰后、天將暮雪、秦漢帝國的崛起:前漢演義(上)、末日戰神、我以妖格擔保、重啟極海聽雷我們女兒找來啦、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元史演義、正攻總是不出現、戀戀不忘:總裁的命定甜妻、掌中巫界
寶寶現在穿得還都是府里繡娘做得衣裳,還有一些是幾個姐妹做好送來的衣裳,大jiejie二jiejie四jiejie都送來一些自家小孩子穿過的舊衣裳——這個風俗直到現代都還有,據說小孩子穿別人穿過的舊衣裳比較好。 珠姐兒的小衣裳小褲子都做得非??蓯燮?,料子有蜀錦,有刻絲的,有松江布,還有高麗進口的,扶桑進口的,雨瀾估摸著孩子長得快,很多衣裳做出來根本她就來不及上身就該穿不了了。真是浪費,雨瀾覺得沒有必要! 雨瀾把這個想法跟葉邑辰說了,葉邑辰用一種“你是孩子的親媽嗎”這種眼神看著她,叫她覺得自己做了什么傷天害理的壞事,從今以后再也不敢提了! 至于雨瀾這個當娘的,懷孕之前的那件小衣裳直到現在還沒做好……雨瀾也覺得好囧! 真是對不起自己的女兒。 當了媽之后,雨瀾發現自己心里除了孩子什么都容不下了,葉邑辰的地位似乎都有所下降了。另外她發現葉邑辰似乎也是一樣,自己大概在他心中的地位也下降了,不過雨瀾一點兒都不嫉妒。 一做針線雨瀾就覺得時間過得特別快,她一道花紋還沒有繡好,葉敏文就下了學進來請安了。自從有了meimei,葉敏文到現在沒有過了這股新鮮勁,連和伴讀們一塊兒戲耍都顧不得了,一下了學堂就趕回來給母親請安。 最重要的是看meimei! 聽說meimei還在睡覺,他就躡手躡腳地進了暖閣,雨瀾沖他擺擺手,告訴他不用行禮了。葉敏文就依偎在雨瀾的身邊,壓低了聲音問她:“母妃,為什么大meimei總是睡覺?我早上來請安的時候她在睡覺,我晚上來請安的時候,她還在睡覺?” 雨瀾笑著給他解釋:“小孩子都是這樣的,年紀越大,覺就越少!等珠姐兒再大一點兒,就不會像現在這樣天天睡個沒完沒了了?!?/br> “哦!”葉敏文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拔夷艿栏叭タ纯磎eimei嗎?” 雨瀾笑著說:“行??!別把meimei吵醒了就行!”雨瀾給按照前世的記憶,叫工匠做了一個橢球體的嬰兒床,像是一個十分漂亮的籃子一樣,平時珠姐兒就睡在里頭,周圍的護欄很高,也不怕掉下床來。 葉敏文稀罕極了,恨不得自己也變小幾歲,躺到床上去。他過去看了珠姐兒一會兒,想要伸手摸摸她的小臉,隔著欄桿他又有點兒夠不著,雨瀾看得掩著嘴兒直笑,卻又不敢笑出聲來怕吵醒了女兒。 葉邑辰回來了。 他也是如同兒子一般直接就進了暖閣。 雨瀾放下針線屈膝行禮:“王爺回來了!” 葉敏文看見父王回來了,趕緊規規矩矩地站在一旁。他年紀越大,葉邑辰對他的要求就越嚴格了。 葉邑辰擺擺手,叫她別吵醒了女兒,來到嬰兒床旁邊,看見女兒睡得小臉紅撲撲的,小拳頭緊握著放在小嘴的旁邊。孩子已經滿月了,皮膚慢慢變得白凈起來,眉目之間陰影約約有了雨瀾那樣秀美的輪廓,鼻子卻是高高挺挺的,極像葉邑辰。 葉邑辰對著兒子的時候還冷著一張臉,看見女兒心就柔軟了起來。在嬰兒床旁邊瞧了半天,忍不住戳了戳女兒嫩得不可思議的小臉。 小家伙不滿地嘟了嘟嘴,小拳頭張開又握緊。 照睡不誤! 葉邑辰嘴角便勾起一道愉悅的弧度。 喚了趙mama和奶娘進來看著珠姐兒,夫妻兩個帶著葉敏出來,到外間說話。雨瀾打發葉敏文回東廂房去換衣裳,一會兒過來用晚膳,小丫鬟上了茶。葉邑辰對她說:“明日你備份禮,送到宮里去!” 雨瀾眉毛一挑:“怎么?宮里有什么喜事嗎?” 葉邑辰道:“皇上剛剛下詔,將宜貴人封為宜貴嬪!” 雨瀾微微一愣:“這不年不節的,又沒有什么大的慶典活動,皇上怎么把這么一位小妃嬪提上來了?”宮里沉寂多年,除了一些新近得寵的小妃嬪受封為答應貴人之類的,封到貴嬪這么高的位分已經是好多年都沒有的事兒了。 葉邑辰嘴角微翹,勾起一個淡淡的嘲諷笑容:“宜貴人,哦,宜貴嬪懷孕了!” “什么?”雨瀾口中的一口黃山云霧差點噴出來。她有些不敢相信地道:“怎么可能,皇上的后宮已經有十多年沒有消息了吧?皇上今年是四十七歲還是四十八歲?” 葉邑辰道:“是四十八歲!” “要是皇上還能叫嬪妃生孩子,這么些年了,皇上總該添幾位皇子或者公主吧?這個孩子,來得可真是蹊蹺?!彼樕行┌l白,眼中滿是驚恐,驟然抬頭看著葉邑辰道:“這個孩子不會……”不是皇上的吧! 葉邑辰淡淡搖了搖頭:“是與不是,其實沒有什么關系,只要皇上相信那個孩子是他的就夠了!” 紫禁城咸福宮里此刻熱鬧非凡。自從宜貴人被診出有了喜脈,皇上高興壞了,不但將她的位分連跳數級,直接升到了貴嬪,還賞賜了一大堆尺頭、首飾、金銀珠寶給她,又親自過來看她,臨走的時候留下兩個精通兒科的太醫專門侍候她孕期的諸般事宜。 皇上親口承諾她,不論她生下皇子還是公主,就會將她晉位為妃?;噬舷嘈抛约涸谶@個歲數能讓她懷孕,是因為跟著張天師煉丹修道固本培元所致,皇上看到了長生的希望,怎么能不高興! 皇上走了之后,坤寧宮的皇后,承乾宮的蕭妃,還有景陽宮的慧妃全都有重賞頒賜下來。景陽宮走水之后,葉敏昭親自盯著內務府,終于把景陽宮重新修葺一新,慧妃現在又搬回了景陽宮。 這樣的盛寵另整個后宮都為之眼紅。 咸福宮上下的宮女太監都是欣喜若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主子好了,他們自然也能跟著好。 與整個咸福宮喜氣洋洋的氣氛極為協調的是,正殿內,剛剛受封的宜貴嬪臉色蒼白地躺在榻上,屋里只有一個心腹嬤嬤,宮女太監全都被攆了出去。 宜貴嬪拉著老嬤嬤的手,聲音微顫道:“張嬤嬤,娘娘這到底是什么意思?”她自然明白這個孩子到底是誰的。上次蕭妃將她捉jian在床,不知為什么卻根本不禁止她與那個侍衛私通往來。 不但不禁止,還隱隱約約有些縱容包庇的意思。一來二去的,她竟珠胎暗結,本想偷偷打掉,蕭妃卻請了太醫給她診脈,她嚇得魂飛魄散,皇上得知消息之后第一時間就來看她,她本來已經做好了被千刀萬剮的準備,沒想到皇上叫了敬事房的人來問,卻說時間上十分吻合。 皇上喜愛男風更甚女色,后宮又佳麗如云,她自然知道懷孕的那段日子她根本就沒有承寵,皇上自然記不得他在什么時間寵愛了哪個妃嬪。買通敬事房的人,想來想去也只有蕭妃有這個能耐了。 如今皇上龍顏大悅,榮華富貴眼看著也是唾手可得,可是她卻忐忑不安如同在刀尖上行走!心里沒有一絲一毫的喜悅! 她不知道蕭妃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張嬤嬤對這里頭的事兒十分門清兒,她也猜不透皇貴妃的葫蘆里賣得什么藥,她心里也是極怕的,“也許,娘娘是真心想幫咱們一把呢?” 只是這話,連張嬤嬤自己也不能相信! ☆、第294章 陰謀 咸福宮聚焦了后宮所有的目光,宜貴嬪提心吊膽地等著蕭妃發難??墒掑鷧s遲遲沒有動靜。她覺得腦袋上面就像吊著一柄達摩克利斯之劍,每日憂心忡忡,雖然有皇上皇后派來的嬤嬤精心侍候著,人還是看著消瘦了下去。 到了十一月,雨沐的孩子終于落地,楊家派了婆子來報信,那婆子滿臉的喜色:“表少爺五斤八兩,母子均安……” 雨瀾細細問了雨沐生產的情況,婆子倒是知道的不少,一一說了。雨沐已經是第二胎了,不過可能是懷孕的時候思慮過甚,第一胎又沒有生好,生產的時候仍然受了不少罪,折騰了五個時辰才把孩子生下來。 這是吉安侯府的第一個嫡子,這個孩子只要能夠平安長大,就是下一任的吉安侯。雨沐有了這個孩子傍身,在吉安侯府的地位已經穩如泰山。雨瀾也替大jiejie高興!封了一個大大的紅包將婆子送走,隔了一天去楊家給新出生的小外甥洗三。 雨沐生了兒子,最高興的要算大太太了。她一輩子最糟心的事就是沒能生下兒子,女兒總算沒有重蹈她的覆轍。 雨沐生完了兒子,身體又受了些損害,月子自然是要在娘家坐的。雨瀾看了看小外甥,又在正院觀禮完畢。天氣已經很冷了,因花廳里燒了地龍,宴席就擺在花廳里。 宴席吃到一半,雨瀾要去凈房,因為是在娘家,熟門熟路,雨瀾就叫了一個丫鬟帶自己出去。她剛一出門,就有一個三十歲左右的少婦跟了出來。剛才這個人和自己見過禮,是定西侯府的三兒媳婦蔣氏,現在每次出門,巴結她的人都太多了,雨瀾也沒在意。 等雨瀾上完了凈房回來,蔣氏還在花廳的門口等她??匆娪隇戇^來就帶著一個貼身丫鬟上前行禮,“安國夫人!” 雨瀾實在是沒有精力和這些夫人們打交道,不過良好的修養還是叫她十分克制地笑著問:“鄭三少夫人有事嗎?”定安侯姓鄭。似乎是生怕雨瀾不肯給她說話的機會,蔣氏極快地說道:“是和你們家六姑娘的婚事有關的!” 雨瀾心里微微一動:“哦!”六姑娘的婚事總算有了一些眉目,如今正和會川伯趙家的嫡次子議親,雨瀾是meimei,王府里的事務既多又繁,她又全副身心地撲在珠姐兒身上,對雨蓮的婚事也就是聽人說說罷了。 四老爺和四太太作為父母,自該是有他們替六姑娘做主。 雨瀾心念一動,就拐到了一旁的抄手游廊上,蔣氏也是個伶俐的,立刻就跟了上來。走出去幾十米,瞧著左近無人了,雨瀾才停下來:“有什么話三少夫人請說!” 蔣氏道:“那趙二公子不是個好東西,我是怕楊四太太初來乍到,沒有摸清底細,別被趙家人給騙了?!?/br> 上來就把趙二公子的人品給否了。雨瀾不禁有些錯愕,看著蔣氏的目光就銳利了起來。 蔣氏不由就畏縮了一下。還是繼續說道:“他游手好閑,不學無術,還喜好男風,到處包戲子,甚至為了一個戲子和人家大打出手,把人打癱在床上起不來?!笔Y氏雖然也嫁人了,可是這種話從一個女人嘴里說出來,總是叫人覺得有那么一點兒與禮不合,雨瀾就更加覺得奇怪了。 不過下一句話蔣氏就為她解惑了,“那個被打癱在床上的,就是我的娘家弟弟?!彼磥硎呛迾O了趙二公子,“六姑娘剛才我也見了,是個好的,千萬不能嫁給這樣的禽獸?!?/br> 說完這些話,蔣氏似乎痛快了一些,屈膝給雨瀾行禮道:“驚擾了安國夫人還請恕罪,妾身告退了!”帶著丫鬟順著抄手游廊走了回去。 六 姑娘的婚事不該雨瀾插手,不過這件事既然知道了,她就不能裝聾作啞,等宴席散了,她就找了個機會和四太太把聽來的情況說了一遍。最后道:“這件事成與不 成,總要四叔和四嬸做主,我不過就是白說一句。不過依侄女愚見,姑爺的家世重要,人品也一樣的重要,還請四嬸嬸三思!” 四太太和大太太都是一樣的毛病,非要給女兒挑個外表光鮮的高門大族女婿不可。雨瀾覺得,倒還不如找那家境差點的,但是人品過得去的舉人,投資潛力股來得劃算。 雨 瀾惦記著家里,一盞茶喝完了也就回去了。雨瀾剛一走,四太太的心腹嬤嬤就憋不住了?!疤w家的公子若真是如此不堪,小姐的婚事可就得好好考慮考慮 了。我瞧著七姑奶奶說得也在理!五太太的那位遠房親戚郭舉人雖然家境差了點兒,年紀也大了點兒,可是人瞧著十分踏實,等將來中了進士,也就不必伯府的公子 差了。要不,您再考慮考慮……” 大太太和二太太一退六二五,到底是五太太厚道,幫著雨蓮找了一個,四太太卻嫌人家的家底太薄,又只是一個舉人,沒看上! 四太太聽了嬤嬤這一番話,忍不住把茶杯狠狠在桌子上頓了一下:“她是秦王嫡妃,她自然是說話不腰疼。憑什么她們一個個不是太子妃、親王妃,就是侯夫人,閣老的兒媳婦,只有我的寶貝閨女只能做一個窮酸舉人的娘子!我就是咽不下這口氣!” “太太……”那嬤嬤勸道:“那趙二公子能把別人打得癱瘓在床,說不定就是個粗魯不堪的,老奴怕六小姐嫁進去別再吃了大虧??!” 四 太太明白她的意思,是怕六姑娘嫁給了趙二公子挨打。她心里也有些忐忑:“不會吧,他怎么也是伯府的少爺,會川伯府家教不差,不會養出這樣的兒子吧?”微微 一嘆道:“蓮姐兒,畢竟是年紀大了,若是再小個幾歲還可以挑挑揀揀,可是現在這個樣子,過了這個村可就沒有這個店了!” 到底還是不放心,晚上四老爺下了衙,四太太又與四老爺商量,叫他好好打聽打聽趙二公子的人品。 雨瀾回到王府,本想派人去探查一下趙二公子的事情,正好趕上朱姐兒腹瀉不止,她和葉邑辰都緊張壞了,太醫流水價地往府里請,過了半個月珠姐兒總算是治好了,楊府那邊就傳了消息過來,說是會川伯府已經派人來提親了,兩家庚帖都換了。 四太太到底是看重了會川伯府的家世。雨瀾也就把這事兒暫且放下了。進了臘月,過了臘八粥就要籌備過年的事情,今年因為宮里的宜貴嬪有喜,皇上十分高興,宮里傳出話來,過年要大辦。 上行下效,皇上要好好過年,下頭的官宦人家也跟著把年過得十分奢華。王府里主子不多,可人口不少,也是千頭萬緒的,進了臘月雨瀾就開始忙活,一直忙到年三十就沒得過閑。 祭灶王、掃塵、換新桃符,大年三十的晚上放爆竹,吃年夜飯,熱熱鬧鬧把年過了,第二天大年初一,雨瀾一早起來按品大妝,跟著葉邑辰進宮去拜年。 進宮的變數太多,雨瀾還是想辦法把女兒留在了家里,千叮萬囑趙mama和沐mama看好了珠姐兒。葉邑辰則帶上了葉敏文一塊兒進宮。 朝賀其實也就那么回事,如果可以的話,雨瀾寧愿呆在家里好好陪著女兒。到了坤寧宮給皇后磕頭,然后皇后賜宴。 前 頭的眾位臣工的宴席設在保和殿?;噬夏昙o大了,開始的時候露了露面,就回了乾清宮歇息,能在殿里有個座的,都是朝廷上重量級的人物?;噬弦蛔?,氣氛就輕松 了起來。宗室和重臣們紛紛離桌敬酒,太子多喝了幾杯,覺得有些氣悶,就帶著貼身太監從太和殿的后門出來,想要透一口氣再回去。 剛剛出來就有一個宮女一頭撞了上來。那宮女莽莽撞撞的,低頭告罪一聲拔腳就走了。太子的貼身太監剛要呵斥,卻被太子給制止住了。 太子認出了這個宮女的身份,她是咸福宮的宜貴嬪身邊的宮女。宮女撞到他身上的同時也塞了一張字條到他手里。 太子打開看時,只見上面寫了幾個字:宮中相見,要事相告! 這個宮中,自然就是咸福宮了。 宜貴嬪本來就是他送給皇上的,自然和他是有些關系的,時不時的也會傳些消息給他。如今她壞了龍裔,正得寵的時候,皇上隔三差五還會在咸福宮歇上一晚,想來她派了丫鬟來傳信,必定是有要事要告訴自己的。 自從科考案結案之后,太子被皇帝冷落了很久,他在朝中安插的勢力也被葉敏瑜和蕭家一點一點的拔除,太子正在著急,宜貴嬪就送來這樣一張字條。 皇上已經回到了后殿,按照以前的經驗,一時半刻怕是不會到這邊來了,太子也就放心大膽地帶著貼身太監去了咸福宮。這個時候,宮中有頭有臉的人幾乎全聚集在保和殿和坤寧宮了,去見宜貴嬪正是最好的時機。 因為宜貴嬪懷孕四個月了,胎像卻不是很穩定,皇后就特別下了懿旨,叫宜貴嬪不用去坤寧宮朝賀。 咸福宮中十分清冷,只有兩個宮女在殿門外守著,太子以為是宜貴嬪將人全都打發走了,他和宜貴嬪見面畢竟有些不方便,宜貴嬪這樣小心也在情理之中。要進門的時候,其中一個宮對太子道:“殿下,娘娘想要單獨和您說說話!” 太子微微一愣,就把貼身太監也留在了宮外,自己進了咸福宮。 ☆、第295章 捉jian 乾清宮里,正統皇帝正在御榻上小憩。他年紀大了,精力漸漸不濟,只能靠著張天師給的丹丸支撐,因為宜貴嬪有了身孕,破解了紫禁城風水不好的傳言,皇上十分高興,可是宴會他卻支撐不了多久就感覺乏透了。 他在榻上迷迷糊糊地似睡非睡之時,忽聽見外頭一陣喧嘩,正統被驚醒了過來。他眉頭一陣,心下十分不快,沉著嗓子問道:“出什么事兒了?吵吵嚷嚷的!” 一個內侍總管挑了簾子從外頭進來,張嘴呼出一口白氣,臉色有點難看地跪在地上:“陛下,社稷壇供奉的五色土失竊了!” 正統大吃一驚:“你說什么?” 《周禮考工記》有云“左祖右社”,祖指的是“太廟”,社指的就是“社稷壇”,太廟和社稷壇一個位于皇宮之東,一個位于皇宮之西,象征著族權與神權對皇權的拱衛。 因此社稷壇是皇城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社稷壇上供奉著五色土,中黃、東青、南赤、西白、北黑象征全國土地,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 這五色土本就是象征意義的東西,要說值錢那是千金不換,要說不值錢那也是分文不值的。怎么就有人動了心思去偷這種東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