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節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之庶女凰后、天將暮雪、秦漢帝國的崛起:前漢演義(上)、末日戰神、我以妖格擔保、重啟極海聽雷我們女兒找來啦、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元史演義、正攻總是不出現、戀戀不忘:總裁的命定甜妻、掌中巫界
軍制改革,三大營改為十二團營,正統不想用葉邑辰,可是不用都不行——換了別人誰也沒有那個威望,除了王爺誰也壓不服那些驕兵悍將。 如今軍中泰辦將領都出自葉邑辰門下,正統甚至懷疑葉邑辰只要振臂一呼,這些大老粗就敢跟著葉邑辰打進紫禁城來。 越是這樣,正統越不敢輕易動他,只能一再示好加恩,連王爺一個續娶的小媳婦都封了安國夫人的尊號。 若是太子有了這般勢力,到時候正統想不讓他當太子都不成。就比如唐太宗李世民,自己軍權政權一把抓,唐高祖是不想叫他當皇帝,不想叫他當皇帝的下場就是自己提前下臺。 今天也是,太子的表現和葉敏昭比較起來,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正統皇帝正在暴怒的當口,太子還不趕緊起來逃跑,等著皇帝氣消了,再來解釋也就成了,結果太子當時嚇得傻在那里,眼看著皇帝的寶劍就要砍到他的身上了。 葉敏昭本來打定主意在一旁看熱鬧的,這時候也不由暗罵一聲晦氣。正統皇帝要是真砍死了太子,日后必定是要后悔滴,那時候葉敏昭也免不了落下埋怨。 葉敏昭當機立斷,立即沖上前去,一把抱住正統肥碩的身子,大聲喊道:“小受大走,大哥你還不快跑!”小受大走的意思就是,老子要打你的時候,輕的你就受著,要是太重了,甚至危及生命就趕緊跑吧。 因為老子要是一頓暴打把你打死了,你固然得了孝子的美名,你老子打死了你卻要背負不義之名。所以這時的禮教認為,小受大走是孝子受父母責罰時應抱的態度。 太子聽見葉敏昭的提醒,這才反應過來,慌慌張張地爬起來往外跑,只想著過些日子等皇帝氣消了,再進宮來給皇上解釋清楚。 等太子逃出了乾清宮,葉敏昭也就放開了皇帝。跪下請罪:“兒臣剛才慌亂之中沖撞了父皇,還請父皇降罪!” 正統這時候也反應過來了,他就是再生氣也不會真的就想殺了太子,他頹然地將寶劍扔在地上,疲憊地道:“你這般為兄長著想,不欲陷朕于不義,如此懂事,朕怎么會怪你!” 葉敏昭這才起身,扶著正統在龍床上躺好。又聞言勸慰道:“父皇您消消氣,為了這點子事情氣壞了身子可不值當的!”遲疑了一下,他還是為太子說了句話:“大哥雖然有時也會犯糊涂,想來還不至于這樣故意詛咒父皇!” “這個逆子!真是越來越不知所謂了!”正統想起葉敏昭辦出的事情,一樁樁一件件,無不令他失望。他培養這個太子也花費了不少心血,沒成想太子卻越長越大越成了一顆歪脖樹,正統只覺得無比失望。 葉敏昭勸慰了半天,正統總算消了點氣,他對太子失望極了,就問葉敏昭:“昭兒,若是有一日你的兩位哥哥之一當上了皇帝,你會如何?” 葉敏昭心中一跳,皇帝問的是“你的兩位哥哥之一”而不是“太子”,這就說明他心中廢太子的心思又開始活動了。 葉敏昭用最誠摯的語氣說道:“將來不管是哪個哥哥做了皇帝,我都會盡心輔佐于他,努力成就一代賢王!” 正統連連點頭??偹闳齻€兒子中有一個沒有野心的,這他也就放心了。 陳嘉聽得在心里腹誹,這話打死他他都不信。不過他信不信不要緊,只要正統相信就行了。 正統的病本來已經好得七七八八了,結果叫太子氣了一頓,又多纏綿病榻幾天,正統皇帝一旦大好了,就立刻頒下圣旨,將太子狠狠罵了一頓,最后勒令太子閉門讀書,沒有皇命不得出府半步。 這是變相把太子監禁了。 這道圣旨一出,朝堂之中就是一片大嘩。本來之前因為皇帝壓下了蕭宗昌關于官員升遷調動的奏本,大家以為皇上心意變了,又開始傾向于太子了,原本已經靠向蕭黨的官員便又開始和不著痕跡地拉開和蕭黨的距離了,哪知道皇上一道圣旨又把太子給監禁起來了。 皇上,您能不能給個明確點的態度??!朝中無數騎墻的官員欲哭無淚了! 延慶郡王的外書房里,延慶郡王葉楓仁和兒子葉敏淳對面而坐,旁邊還站著一個眉頭深鎖的延慶王妃。葉敏淳回來已經有段日子了,延慶王妃本來想著等他一回京,就去戶部尚書府里將親事定下來。哪里知道葉敏淳回來之后,卻是死活不肯答應。 戶部尚書是和蕭家穿一條褲子的,他卻是太子的左膀右臂,若是娶了戶部尚書的女兒,他成什么了? 延慶郡王夫婦兩個只能輪番上陣說服葉敏淳。戶部尚書家里一拖再拖,人家已經很有怨言了。 延慶郡王臉色鐵青:“如今太子已經被皇上禁足在家,被廢只在不遠的將來,你還在猶豫什么?” 當初延慶郡王不問政事,只讓二兒子跟著太子辦差,想得就是葉敏淳又不是世子,他跟著太子混,萬一太子倒臺了容易摘出來。哪里知道原來看著還算靠譜的太子,自從太后去世之后,在不靠譜的路上漸行漸遠,拉都拉不住了。 眼看著太子要完蛋了,延慶郡王不想讓兒子跟著他陪葬,也不想王府受到牽連,趁著趙王如今立足未穩,決定將寶壓在趙王身上。和戶部尚書的聯姻就是延慶郡王府的投名狀。 葉敏淳天資聰穎,又歷練多年,這些事情怎么會不懂??墒撬嬗行┻^不了自己這個坎?!疤与m然不肖,可也提拔栽培兒子這么多年。父親這些年一直教育兒子忠君愛國,從一而終!如今太子剛剛顯出頹勢,咱們就立刻拋棄他投入趙王的陣營,兒子實在是……” 延慶郡王被兒子頂得一愣一愣的。這個兒子向來孝順聽話,今天說出的話來又句句在理,延慶郡王雖然是父親,可一時也想不出理由駁斥他。 延慶王妃在這對父子中間充當潤滑油的角色,連忙勸說道:“兒啊,娘知道你是個重情重義的,你要認定了一個主子一輩子跟著他這沒有錯,可你也得看看太子值不值得你跟著他。這些年你為他做了多少事兒,就說去年通州轉運糧草的那件事,他是正欽差,女真人打過來,他就拋下你一個人逃回京城了。這樣的主子,怎么值得你跟著他一輩子?” 延慶王妃越說越激動:“何況,你年紀也不小了,你看看和你差不多大的,哪家不是已經都抱上孫子了。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你就聽你父王的一句吧。那李尚書的孫女品貌皆是上乘的,就是比起安國夫人來,也不差什么?那可是娘千挑萬選才給你選中的,你若是連她也看不上,娘可真的沒有辦法了!” 這番話說完,在場的三個人全楞了。延慶王妃也不由捂住了自己的嘴。她是真急了,把心里話全都說出口了。 葉敏淳則是滿臉通紅,眼中有幾分懊悔,也有幾分失意。那個聰慧靈透的女子,他永遠地與她失諸交臂了。 延慶郡王狠狠瞪了王妃一眼:“胡鬧,雖是近親,晉王妃也不是這樣議論的!”葉邑辰的脾氣延慶郡王清楚得很,看他對雨瀾的那份體貼關愛,比之前頭的王妃不知要好多少倍,連延慶郡王都看出來那是“真愛”呀“真愛”,這話要是傳進葉邑辰的耳朵里,他非給延慶郡王府記上一筆不可。 這個人,不但占有欲極強,而且最是記仇! 延慶王妃也知道自己失言了,連忙請罪:“王爺恕罪,臣妾一時失言了!” 王爺并沒有怪罪王妃的意思,只是轉向葉邑辰,直接給他下了最后通牒:“你的婚事事關王府未來的興衰,由不得你不答應。況且自來婚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沒有你插嘴的余地。和李家的婚事就這樣定下了。你若是再敢多言,休怪我不念父子情分,對你動用家法!” 葉敏淳低下頭,他也知道這樁婚事對于家族來說非常必要,可他就是非常抵觸,尤其得知了母親是按照雨瀾的標準相中了李家的姑娘,他就更是抵觸。 只是事到如今,他也反抗無能了。 第二日,延慶郡王就親自去李家提親,李尚書一口答應下來。兩家以極快的速度換了庚帖合了八字,將這門婚事定了下來。 葉敏淳和李家小姐定親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京師。太子被拘在家中讀書思過,聽了這個消息,連他也覺得自己日暮途窮,距離倒臺不遠了。 晉親王府里的雨瀾也聽說了表哥定親的消息。葉敏淳對她一直有那么點意思,被這么一個大帥哥惦記著,雨瀾心里暗爽之余,其實還是多少有點壓力的。如今她和葉邑辰過得蜜里調油,她就希望身邊的人個個都像自己一樣幸福。 所以她也衷心祝福葉敏淳和那位沒見過面的李小姐夫妻恩愛,白頭偕老。 祝福完了葉敏淳她又開始擔心雨馨。太子明顯就是要倒臺的節奏,連人品過硬的敏淳表哥都拋棄了他??伤古_不打緊,雨馨該怎么辦? 這簡直就是一個無解的題目。 中秋節過完了,接近著就有一件大事——秋闈。 楊家可是有承祖和承宗兩個秀才憋著勁兒的要考舉人呢。 像楊家這種沒有爵位傳承的家族,要想保持幾代的興旺,就必須不斷有子弟從舉業上出來。指望著每一代都能出個老太爺那樣的天才,拜相入閣是不現實的,可是家族要想一直興旺發達,就必須代代都有子弟做官,別管官大官小,總不能斷了才成。 因此大老爺雖然越發的糊涂,可是臨近秋闈也不敢怠慢,一直拘著承宗在府里讀書。至于二老爺,承祖是他的長子,更是被他寄予厚望。雨瀾本來就想去看看三弟弟,結果楊家又送來喜訊:五太太懷孕了。 五老爺房里沒有小妾通房,五太太膝下又只有一個成哥兒,前頭夭折了一個恩哥兒,五太太就把成哥兒看得眼珠子似的,五太太一直沒給五老爺納妾,其實心里也承受著不小的壓力,如今肚子里又懷了一個,想來她的日子就好過得多了。 雨瀾聽了這個消息高興了好一陣子。這段時間楊家一件接著一件,不好的事情實在太多了,壓得她都透不過氣來了?,F在總算有件喜事轉換一下心情了。 雨瀾心中高興,就叫管庫房的mama拿來單子,準備選些溫補的藥材親自給五太太送去,又選了幾樣禮物帶去送給承祖和承宗。然后雨瀾便坐上馬車去了楊家。 ☆、224 家事 老太太還是原來那個樣子,太子妃落胎的事情一直瞞著她,沒敢告訴她。人老了,加上病情折磨,老太太這幾個月來明顯感覺到蒼老了,人也變得有些糊涂了,拉著雨瀾反反復復說著重復的話。 雨瀾想起兩三年那個精明敏銳的老太太,心里微微有些傷感。 大太太看著憔悴不少,雨馨出事之后她去了一趟毓慶宮,女兒的慘狀深深刺激了大太太,可是女兒身為皇家的女人,大太太就是想幫她,想給她撐腰她也沒有那個能耐。 “太太還要保重身體才是!太子妃吉人自有天相,是不會有事的!”雨瀾一邊安慰著大太太,一邊卻在心里默默吐槽:早知現在,何必當初! 就是不知道事到如今,大太太有沒有后悔過雨馨的這樁婚事。 閑話幾句,雨瀾就叫錢mama將帶來的禮物分了下去。都是些文房四寶、筆筒、筆洗之類的,參加秋闈的只有承祖和承宗兩個人,但是雨瀾當然不能只給大哥哥和三弟弟兩個人,每個人都準備了一份,連還在襁褓中的成哥兒都有一份。 不大一會兒,從承祖到成嗣四個少爺就魚貫進了怡寧居。得了禮物,當然要當面謝過比較好。 雨瀾看著四個英氣勃勃的少年,只覺得心里的陰霾一掃,承祖、承業、承宗三個人已經長大成人了,以后就要靠他們頂門立戶了。楊家的未來也要靠他們了。至于四少爺承嗣雖然年紀還小,一雙眼睛卻極為靈動,早早的就被二老爺挪到外院去了。 二太太雖然舍不得小兒子,可是她是個明白的,知道兒子不能一直養在內宅婦人之手,時間長了,很容易就被養廢了。案例可參考三少爺承業。 雨瀾笑著道:“我沒有打擾大哥哥和三弟弟溫書吧!” 承祖笑道:“meimei說得哪里話來,就是要讀書,也不差這一時半日的?!背凶娼衲暌呀浭藲q了,長相隨了二老爺,身材高挑,儀表堂堂,談吐文雅,進退有據,讓人一見就心生好感。 雖然和葉敏淳那般出眾的人才比不了,但在京城貴介公子中也算得上上等的人才了。 聽說二太太已經在他的房里放了通房丫頭,教曉他人事了。雨瀾想到這個就囧。都說古人早熟,看看楊家的幾個孩子,再想想前世的自己,18歲的時候中二病還沒犯完呢! 承宗比他矮兩寸,長相卻要比承祖俊秀幾分,有點像是戲文里的白面書生。承祖說話的時候,他穩穩當當坐在一旁,微笑不語,那份沉凝的氣度,雨瀾在大老爺和二老爺的身上都不曾見過。 他只是微笑地看著雨瀾,目光平和寧靜。 承業和他們年紀差不多,可他先是秀才沒考上,接著家里接二連三地出事,先是姨娘死了,接著meimei又被送到了毓慶宮做了小妾,府里上上下下不知道有多少人戳他的脊梁骨。 承業本來就是個沒主見的,這段日子簡直過得度日如年,如今看著更見畏縮。他低著頭也不說話,偶爾抬起頭看一眼雨瀾,目光十分復雜,姨娘到底是因為雨瀾而死的,他不知道該不該恨她。 更何況,就算他恨她又怎么樣,還能去王府上找她報仇不成? 雨瀾也不知道怎么面對這個二哥哥,她對雨霞是恨到骨子里去了,連帶著對承業也沒有什么好感。 好在雖然是親姐弟,見面的機會也沒有多少,也不至于太過尷尬。 倒是承嗣,小大人似的坐在椅子上,倒也能坐得住了,看來二老爺對他下了不少功夫進行教育。 因為雨瀾救過他的命,承嗣和雨瀾的關系向來是最好的。承祖的話剛落,他就立刻接話道:“七jiejie,聽說晉王府面積很大,有很多好玩兒的地方,我還沒去玩過呢,什么時候帶我進去玩?” 雨瀾笑著指他:“你這個小猴兒,剛才看著以為你成了小大人了,這一轉頭又變回原形了?!?/br> 大太太、二太太跟著一起笑,嗣哥兒臉上一紅,索性跳下椅子,拉著雨瀾的胳膊,牛股糖似的纏著雨瀾撒嬌,雨瀾被他逗得開懷大笑,伸手摸著他的腦袋道:“你要真想去玩那還不簡單,我隨時大開中門,歡迎光臨!不過到時候可要你自己說服二嬸才行!”因為承嗣當年掉進冰湖里差點淹死,二太太對他的行動范圍管制得極嚴,雖然現在年紀大點兒了,想要出府也還是沒有那么簡單。 承嗣說是要去王府里玩,實際上是想出府去玩兒一圈,只不過他自己說服不了二太太,要借助雨瀾的力罷了。這小子年紀不大鬼著呢。 見雨瀾一句話就把他的心思點了出來,承嗣扭著身子不依,惹得眾人又是一陣笑。 雨瀾和想和承宗單獨說幾句話,結果卻一直沒找到機會。便笑著對大太太說:“太太,自從嫁到晉王府,我好久都沒去綠靜齋看看了,太太能否容我過去瞧瞧?” 大太太道:“這值什么,你盡管去就好了!” 承宗是何其靈醒的人,聞歌弦知雅意,便起身道:“母親,我送七jiejie過去吧!” 大太太道:“如此更好?!?/br> 承嗣跳起來,剛要說:“我也去!”就被承祖一把捂住了他的嘴,承祖笑道:“meimei且忙著,我們要回去讀書了!”拖著承嗣就下去了,承業慢了半拍也站起來,跟著承祖一塊出去了。 雨瀾看著不禁莞爾。 辭別了大太太和二太太,姐弟兩個從怡寧居慢慢向綠靜齋走去。雨瀾本來憋了一肚子話要和承宗述說,誰知道如今兩個人真有機會單獨相處了,她卻又不知道從何說起了。 倒是承宗先問她:“王爺待jiejie,好吧?” 外頭都在傳,晉親王對新過門的小媳婦好得不得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墒遣宦犚娪隇懹H口承認,他總是有些不放心。晉親王府,門第太高了,承宗就怕雨瀾表面看著光鮮,內里有苦說不出。 雨瀾能感受到他話里真正的關心,兩個人從小患難與共得來的感情是任何人不能比擬的。雨瀾笑著道:“放心吧,王爺待我極好!” 承宗長長呼出了一口氣:“如此,我便放心了!jiejie能有今日,我真心替jiejie高興?!彼A送5溃骸安贿^,jiejie還是早日生下一兒半女才好在王府立足!我是男人我知道,男人的寵愛是靠不住的?!?/br> 承宗一向頗為自持,這些內宅之事按說他身為弟弟是不好與jiejie說的,可是雨瀾雖說是楊府的女兒,這府里能和她說幾句真心話的可真不多,承宗難得和她單獨呆一陣子,就把什么都說出來了。 雨瀾不由就笑了:“本來是想問問你秋闈的事,怎么反倒說起我來了!” 承宗笑笑,俊秀的臉上充滿了自信:“jiejie放心好了,這次我必然給jiejie考一個舉人回來?!币莿e人這么說,雨瀾肯定嗤之以鼻,承宗今年也不過才十五歲,十五歲的舉人,不說鳳毛麟角也極其少見了。完全可以劃入天才的行列。 可是承宗說出這話,雨瀾不知怎么的就信了。大概是他太沉穩太穩重了,叫人不由自主就會相信他。 雨瀾道:“這樣我就放心了?!笨匆娝桓崩铣稍谠诘臉幼?,雖說只有十五歲,偏偏沉穩的像是五十歲,雨瀾忍不住就想逗逗他:“聽說太太在你房里也放了兩個丫頭?” 楊家是有規矩的人家,爺們兒大了就要在屋里放通房丫頭教曉人事。少爺們要是成婚入了洞房再不知道怎么行人事那就要鬧笑話了。這些通房丫頭都是清白人家的姑娘,人品性情都是挑了又挑揀了又揀的,模樣一般也都生得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