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節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之庶女凰后、天將暮雪、秦漢帝國的崛起:前漢演義(上)、末日戰神、我以妖格擔保、重啟極海聽雷我們女兒找來啦、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元史演義、正攻總是不出現、戀戀不忘:總裁的命定甜妻、掌中巫界
☆、83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到了三日回門那天,老太太的病已經全都好了,就在松鶴堂設宴款待新姑爺。雨瀾收拾心情跟著大太太早早過來給老太太請安。二太太領著一群兒女,五太太也來了,一家人一個不拉整整齊齊的。 說不了幾句話,已經有丫鬟跑進來回稟:“姑爺姑奶奶的馬車已經到二門了!”老太太聽了也不由露出幾分喜色,再不出挑,再不受重視,也是自己的親孫女,老太太還是希望她嫁得好,希望她夫妻和睦的。 牛姑爺要先去前面拜見老太爺以及大老爺幾位,雨霏就先由丫鬟陪著進了松鶴堂。雨霏穿著大紅繡金的襖子,頭發已經梳成了婦人的發式,臉上掛著淺淺的笑意,瞧著氣色竟比未嫁人時好了不少。一進來就跪下給老太太磕頭。聲音微微哽咽:“孫女叩謝老太太、大太太撫育之恩!” 老太太連忙叫道:“免禮免禮!快扶起來!”杏黃便上前來扶起雨霏,雨霏這才和眾位太太以及眾位姐妹們一一廝見了,幾日之前大家還常來常往,如今雨霏已是嫁作人婦,再回到楊府便已經是嬌客了。眾人對她也就分外客氣了幾分。 老太太拉著她坐在了自己的身邊,細細問她過得好不好。雨霏道:“牛征對孫女十分敬重,婆婆待人也厚道,屋里的下人們伺候得也經心!祖母不必擔心孫女,孫女一切都好!”雨瀾細察她的神情,知她并非說謊。 雨霏畢竟是首輔孫女,嫁給牛家算是低嫁,公爹又指著老太爺升官挪位子,牛家又怎么會不把雨霏當做菩薩一樣供起來。雨瀾一開始就覺得這是一門實在親事,只可惜雨霏雖然才貌都不出眾,心思偏偏大得很,只覺三品武將的門第有些委屈了自己。 說不了幾句話,新姑爺也進來拜見老太太與各位太太。迎親時雨瀾遠遠看過他一眼,此時用心打量,只見這位四姐夫十七八歲年紀,一張甲字臉,五官乏善可陳。和“英俊”兩個字差著好幾條街的距離。好在他如今走了科舉的路子,身上也有了功名,看著倒也有了幾分書卷之氣,只可惜一雙眼睛有些過于靈活。怎么看都不像是一個十分安分的人。 見丈夫進來,雨霏也就站了起來,兩人一起跪下給老太太和大太太磕了頭。行過大禮,雨霏拉著牛征,將娘家眾人一一介紹給他,先是二太太和五太太,然后是眾位姐妹。 牛二公子見雨霞、雨瀾、雨馨、雨晴眾位姐妹個個花容玉貌,生得一個比一個漂亮,不由眼都有些花了。再看自己的妻子雖然穿得花團錦簇、鮮艷明麗,和其他姐妹一比,卻遜色了不少。心中不由微微有些遺憾。 介紹到雨馨和雨瀾的時候,他更是多看了兩眼。雨馨是將來的太子妃自不待言。雨瀾卻是母親當日第一眼相中的女孩。他不由細細打量:見雨瀾穿著寶石藍的襖子,下頭是蜜合色綾裙,頭上只插著一只孔雀釵,打扮得清新雅致,真真是人淡如菊,那份悠遠寧定將一屋子所有的女孩都比了下去。 牛征暗叫可惜,如果能夠娶到這樣的女人,這一輩子也算沒有白活了?!退募易逅木褪且粋€楊府中的小姐,至于具體是誰,其實并不重要。 給老太太和大太太磕完了頭,又認了一圈女眷,牛征不好再內宅多待,便跟隨婆子回了前院,大老爺自然會設席款待他。 老太太拉著雨霏的手又囑咐了一番,叫她好好服侍丈夫、孝敬公婆,與妯娌小姑 也要好生相處。最后又給她撐腰道:“只管把身子立正了,若牛家哪個敢欺負了你,自有娘家給你撐腰?!睏罴覐哪膫€方面看都能完爆牛家,雨霏有這樣強大的后盾,只要不犯什么原則性的錯誤,日子肯定不會過得太憋屈! 雨霏一臉感激地道:“孫女曉得了!”這些話本來應該是大太太囑咐她的,可大太太此刻早已神游天外,想著幾日后太子和雨馨的大婚還有什么物件是沒有備妥的,自然沒空理會四姑娘。 二太太看在眼里,心中也是暗自冷笑。 這時杏黃帶著幾個小丫頭進來,麻利給眾位太太和姑娘們換上幾碟新端上來的點心,五太太一直端坐在那里沒有怎么說話,這幾日她一直精神不好,今日為了見這出嫁的侄女,穿了周周正正的一身出來,就覺得屋子里的空氣中似乎有一股異味,讓她分外難受。這時也不知是聞了哪種點心的味道,只覺得胃里一陣翻涌,幾乎立刻便要吐了。 她不欲在老太太面前失禮,便用帕子捂住了嘴,硬生生忍了下去。雨晴眼尖,見五太太臉色不好便出聲問了一句:“五嬸嬸你可是不舒服?” 老太太聞言也看了過來,關心地問道:“瞧你這臉色可不大好,要是累了就回去歇著吧!” 五太太欠身道:“謝母親關心,媳婦沒有什么大礙的,只是最近幾日懨懨的,老是睡不醒,也不大吃得下飯去,有時候又特別的惡心欲吐!” 老太太心疼責備道:“身子不適就該叫個大夫來瞧瞧,千萬別這么耗著,萬一耗出個大毛病來可怎么是好!” 五太太道:“這些日子家里事情多,也就沒去麻煩大嫂……” 正說著二太太忽然“咦”了一聲,急急問道:“五弟妹你的小日子可還準時?莫不是有了?” 老太太便看向了五太太的貼身丫頭聽香。聽香也聽出了二太太的言外之意,一時激動萬分地道:“我家太太已經快兩個月沒來小日子了!” 老太太興奮地一拍炕幾:“真真是個傻孩子!要不是老二媳婦提醒,連我也沒想到這一節!”一疊聲地吩咐杏黃:“快,快叫人拿了老太爺的名刺,請個太醫過來瞧瞧!”老太爺一向低調,楊府主子有了小毛病一般就是到京城中的醫館里請個大夫來看,可見老太太對這件事的重視。 杏黃如飛而去,五太太還有些茫然地摸著自己的肚子:“母親,二嫂!我上次懷著恩哥兒的時候一點都沒有吐??!”所以才沒有往這個方向上想是吧? 二太太笑道:“五弟妹,你還是年紀輕不懂得這其中的道理,就算是同一個人,每一胎與每一胎的反應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五太太這才露出驚喜的神色,這一次要是真能懷上,那就太好了! 他們小兩口等這個孩子實在是等得太久了。 一屋子人鬧哄哄全都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雨瀾上前扶住五太太,先給五太太道喜:“五嬸嬸這下終于心想事成了!”她也是真心替五太太高興。雨瀾扶著五太太對老太太和大太太道:“老太太和太太且在這里陪著四jiejie,我先把五嬸嬸送回及春軒歇著!太醫來了就直接到及春軒給五嬸嬸把脈,到時候一定第一時間稟告老太太,這樣可好?” 今天畢竟是雨霏回門的日子,大家一窩蜂全去了及春軒自然不合適。 老太太對雨瀾自然是放心的,便道:“你去吧,路上小心著些?!?/br> 雨瀾扶著五太太回到及春軒,五太太換了衣服,炕上躺好了。太醫不會這么快就來,一時不知道結果,五太太倒有些患得患失起來。拉著雨瀾的手道:“會不會是白歡喜了一場?” 雨瀾笑著安慰她:“五嬸嬸放心吧。這么久了,怎也該有了!” 正說著,五老爺也從前頭回來了。自有婆子到前院去向他稟告。五老爺一聽差點喜瘋了,飯也顧不得吃便告罪回了及春軒。 太醫院的醫正見了老太爺的名刺不敢怠慢,立刻派了一位精于婦科的太醫跟著來到了楊府,進了及春軒雨瀾等人避進里屋,那太醫給五太太把了脈,沉思片刻,便摸著山羊胡子道:“恭喜恭喜,確是喜脈無疑!已有一月有余了!” 五老爺高興得不得了,請太醫開了保胎的方子,又封了厚厚的紅包把太醫送走,回道正房五太太已笑得合不攏嘴。五老爺走上前,抓住五太太的手,深情地道:“又要辛苦太太了!” 五太太緊緊抓住了丈夫的手,臉上露出如釋重負的笑容。五房一直沒有孩子,五老爺又一直不肯納妾,不知道的還以為五太太嫉妒成性。好在老太太通情達理,雖然婆婆不說什么,但五太太還是一直承受著極大的壓力,如今終于是一切都好起來了。 消息很快傳到松鶴堂,老太太也是高興萬分,雨霏雖然頗不以為然,卻也表現出一幅十分高興的樣子。畢竟她雖然嫁出去了,還要靠著娘家的人撐腰,自然不能把娘家給得罪了。 用過了飯,雨霏又到秋香閣去瞧馮姨娘,馮姨娘自有一肚子的話要和親生女兒說,雨霏聽了幾句不耐煩起來,便出了秋香閣?;亻T是不能在娘家過夜的,雨霏覺得呆在這個府里也實在沒什么意思,她長大這么大,也并沒有和誰的關系特別好。于是便辭了老太太和大太太,說好了改日再來看五太太,跟著牛征回去。 五太太有孕,及春軒上下喜氣洋洋,老太太發下話,及春軒一切的供應都按照最好的來。大太太雖然并不怎么痛快,可她忙著雨馨的婚事,也無暇理會五太太。很快謝家就知道了消息。耿太太便派了一個媳婦子先過來問安。 那媳婦子回去,過了一天耿太太便帶著大包小包的藥材來見五太太。和耿太太一塊兒來的,還有她的兒子謝之遠。卻是以五老爺的名義,說是要見見這個小表弟。 母子兩人到了楊府,先來拜見了老太太,在松鶴堂盤桓了片晌,這才到了及春軒。雨瀾一早便被五太太請來了及春軒,五太太也沒告訴她謝之遠要過來,只是拉著她講些閑話,耿太太帶著兒子到的時候雨瀾正在五太太的榻前捧著一卷經書為她讀經。 小丫鬟挑簾子進來稟告:“耿太太和謝公子來了!”雨瀾一聽就楞了,五太太只是看著她笑,那笑容中頗有幾分曖昧。雨瀾立刻明白過來:這是五太太給自己找個機會偷偷瞧一眼未來的姑爺呢!五太太用心是好的,可雨瀾卻有點措手不及。 曉月曉玉都不笨,拉起雨瀾就躲到了屏風后面。就聽見外頭一陣喧鬧,先是耿太太溫和的聲音響了起來。緊接著一個清亮的聲線響了起來:“之遠見過堂姐!” 曉月和曉玉全都好奇地悄悄探出頭去,只看見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長身而立,膚色微黑,虎頭虎腦,看起來極為精神。 謝之遠早就從母親那里知道了此來的意義,自打母親給他說這門親事開始,他便一直盼著與雨瀾成親的日子。當日在及春軒中見過雨瀾一面后,他便對這個姑娘念念不忘。此刻他的一雙眼睛偷偷瞧向屏風,只恨不得將那屏風看出兩個窟窿才好。他知道屏風后面躲著他未來的妻子。 或許她也正在好奇地審視著自己。 謝之遠卻是猜錯了!此刻的雨瀾正將身子貼在屏風上頭,并未向外偷瞧。對她而言,看與不看,又有什么分別呢! ☆、84 蕭妃挑唆太子受辱 雨瀾倚在屏風后面聽著耿太太先是恭喜五太太懷孕,又彼此聊了一會兒養兒經,都是人jingzi,她自也知道屏風后頭有人,說不了幾句話題就扯到了雨瀾和謝之遠的婚事上頭。先是把雨瀾里里外外夸了個遍,又說起自己兒子的好。 雨瀾心里一陣茫然,兩個大丫鬟卻支楞著耳朵聽得興致盎然。雨瀾看著不由有些好笑,皇帝不太監急,自己尚未有什么表現呢,她們倒是上心??傔@么聽著也不是個事兒,雨瀾給兩個丫鬟使了一個眼色,伸手指了指里間,拉著兩個意猶未盡的丫頭進了里間。 屋里耿太太和五太太對視一眼,露出一個心領神會地神色,耿太太便和五太太商量道:“我家老爺已使人請好了大媒,不日便上門提親。媒人是我家老爺的上峰大理寺卿孟大人,只是……”耿太太頓了頓,有些擔心地道:“怕委屈了七姑娘,莫要日后姑娘怨我慢怠了她,你是看著她長大的,也幫嬸子拿個主意!”說罷目光炯炯地看著五太太。大理寺卿官位從三品,又是外廷小九卿之一,給普通官宦人家的女兒當保山,就是嫡女也足夠了。 可耿太太卻聽說了,楊府幾位姑娘里頭,八姑娘是皇上指婚,無需媒人上門,再撇開四姑娘不算,大姑娘、二姑娘的大媒,不是閣老便是公侯,雖說是嫡庶有別,耿太太還是擔心雨瀾表面不說,心里暗暗怨恨。 五太太笑道:“嬸子無須擔心這個,我家瀾姐兒最是知書明禮,從不計較這些個虛套子,嬸子您只要按照禮數來,是錯不了的!日后嬸子對她寬厚一點,比什么都強!”耿太太松了一口氣,她就怕這相府的小姐從小錦衣玉食慣了,別到了謝家這個也挑那個也嫌,到時候她是娶了媳婦過去還是娶了個祖宗過去? 耿太太見過雨瀾幾次,覺得她大氣溫婉,五太太又對她贊不絕口,耿太太對于這個侄女還是有所了解的,雖然處處謙退溫和,骨子里卻頗為驕傲,能得她的贊譽絕對不是一般人。如今聽五太太這樣一說,更是放下了一件心事。 這么想著就愈加滿意了,耿太太看著自己的兒子,也長成大小伙子了,不由道:“若不是看著大太太忙得腳不沾地,也不知何時能騰出空來張羅遠兒和七姑娘的婚事?” 五太太灑然一笑道:“嬸子,看把你心急的,生怕瀾姐兒跑了不成!依我看,等大太太忙完了八姑娘的婚事,您只管使人說媒便是,都是說定了的事情,再也沒有不成的!” 耿氏喝了口茶,臉上笑意彌漫,開口道:“說得正是呢!真想立刻就把七姑娘娶了回去,遠兒屋里有了人,日子過起來,我也就可以放心了。我也可把管家理事的事情早點給了她,自己享享清福了!” 謝之遠也跟著笑了起來,只是那笑容有些靦腆。 直到五太太送走了耿太太和謝之遠,雨瀾和兩個大丫鬟才從里間款款走出。 五太太見雨瀾有點心不在焉,全當她是見了未來夫君的羞赧和出神,還打趣了她幾句。 雨瀾雖然心里五味雜陳,臉上卻還是淡淡含著笑,與五太太又說了一會子話,才帶著曉月和曉玉離開了及春軒。 一路上,兩個大丫鬟嘰嘰喳喳說個沒完。 曉月心直口快道:“那謝公子生得雖然不如晉王爺和表少爺,倒也是一表人才?!?/br> 曉玉看了雨瀾一眼道:“看其行為舉止便知是極有家教的,姑娘是個有福的!” 雨瀾卻沒頭沒腦地道:“人生豈能事事順遂,且一切由它去吧!”兩個大丫鬟只聽得一頭霧水,對望了一眼,誰也沒聽懂雨瀾話里意思。人家的姑娘聽見議論自己的親事,總要紅著臉嬌羞一下下的,可咱這位姑娘,說她高興吧,好像沒有,說她不高興吧,好像也沒有,這反應也太奇怪了吧…… 紫禁城,正統皇帝在文華殿見完了幾位內閣大臣,回到乾清宮又心不在焉地看了一會兒折子,忙了一天人也乏了。這日在乾清宮值上的是內廷的二號人物東廠提督王英,他連忙親自捧了沏好的毛尖上來,八分燙剛好就是皇上最喜歡的火候?!盎噬?,看了這么多折子,您也累了,先喝杯茶吧!”說著就吩咐小太監將早就準備好的點心端了上來。 紫禁城里的太監沒有一萬也有八千,能在這許多閹人中混到司禮監的二號人物,并且手握東廠大權,這王英也不是個簡單人物。他的后臺便是承乾宮的蕭皇貴妃。 正統皇帝這個龍位得來的蹊蹺,剛開始的時候誰都沒成想這位爺能當上皇帝,年紀小的時候,因為資質一般,太宗皇帝對他的要求也就沒有那么嚴格,所以他驟然得了大位,無論學識能力都十分欠佳,好在有太后力挺,又有楊培實重臣支持,這才坐穩了皇位。直到今天,他這皇帝也是當得馬馬虎虎,好在大楚立國尚不足一甲子,太祖太宗留下了不少文武人才,官場雖然**卻還沒敗壞到亡國的地步,內閣里又有楊培實這樣老成謀國的老臣,他這皇位坐得也算穩當。 他也知道自己的威嚴和權力比起太祖太宗那是差得遠,可是內閣那群老頭子都是年紀胡子一大把,有幾個還做過他的老師,一個個每天板著臉孔,張口圣人閉口先皇,他為人最是懦弱,雖然很想把權力把在自己手中,可他要能力沒能力,要魄力沒魄力,竟然是狗咬烏龜無從下手。 他也想到過要學前朝那樣,培養內廷來牽制外廷,誰知道卻沒有那識人之明,親手提拔了一個司禮監的掌印太監張沖,給了他批紅之權,本想讓他牽制外廷權力,誰知這家伙除了挑唆著皇上整日吃喝玩樂,權力卻是一點沒能搶得回來。這個王英倒是一個懂得抓權的,又懂得投其所好,進獻給他的仙丹美女童男都甚合他意,在他身邊慢慢得用了起來,他便慢慢疏遠了張沖,準備好好栽培王英。 不想太后知道了,又將他叫去慈寧宮,將歷朝歷代太監禍國亂政的事情好好跟他說了一遍,正統皇帝聽過之后毛骨悚然,便又猶豫了起來。 這位皇帝就是這么一個缺乏主見,容易受人影響的人。 王英叫太監上了御膳房剛剛做好的十六色點心,正統皇帝吃了幾塊點心。問道:“今日還有什么重要的折子嗎?” 王英這才從懷里掏出一份折子,恭恭敬敬雙手遞上前去:“這是禮部上奏太子大婚的折子?!碧哟蠡椴皇切∈?,禮部不敢專擅,自然要事事請示皇帝。 正統皇帝接過這份折子。之前也看過幾個類似的折子,大多沒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大楚立朝六十年,太宗時各項禮儀制度便已粗定,又經過楊培實的增補完善,已非常完善,按照既定的步驟進行便是,正統皇帝工作了幾個小時也覺得累了。便吩咐王英道:“你來念!” 王英答應一聲,跪在地上念了起來。念著念著,王英品出這折子不對勁兒了,簡而言之,這是一份向皇上要錢的折子。 太子大婚,按制應該由朝廷出錢,所以禮部這個折子上得也是有道理的??苫实勐犃硕Y部索取銀兩的數量,臉色立刻就有些不好看了。 ——八十萬兩! 前些日子正統皇帝想在大內動工造個園子,工部核算需耗銀一百萬兩,卻被楊培實帶著幾個內閣大臣硬是勸得打消了念頭,朝廷每年的收入尚不足千萬兩白銀,且國家尚未統一,每一年的軍費支出就占了三分之二,皇帝拿出一百萬銀子來,國庫立刻就要立刻空了一半。 如今太子大婚竟然跟他要八十萬兩銀子?!將楊家八姑娘指婚給太子是太后的意思,正統皇帝原本就不怎么愿意,太子本來就是除了他之外朝廷理所當然的二把手,楊培實論資歷論威望又牢牢掌控了內閣,他又想起蕭皇貴妃的話:太子和楊家結了親,將置皇上于何地? 這強強聯合的確是讓人生出許多疑慮,好在太子雖然即將成了楊培實的孫女婿,楊培實卻并無向他靠攏的意思。太后又一力支持這門親事,正統這才稍稍放下心來。 正統皇帝便問:“楊先生可有擬票?” 王英翻了翻那折子,抬起頭來看了皇上一眼,趕緊低頭道:“元輔的票擬是:照準!”王英貌似不經意地說了一句:“八十萬銀子就這么被元輔‘照準’去了,太子就照準!皇上您想修個園子就推三阻四……” 正統皇帝本就心中不悅,這時只覺怒氣上涌,騰地站了起來。屋子里伺候著的一群大小太監忽地一聲全都跪了下去,拼命低下頭,恨不得縮到地縫里去。王英慌得以頭觸地:“奴才胡言亂語,有污圣聽,請皇上責罰!” 皇上臉色鐵青地看了他一會兒,淡淡地道:“起來吧!不干你的事!”王英這才小心翼翼地爬起來,扶著正統重新坐下,又小心翼翼地問:“皇上,這折子……” 皇上不耐地揮揮手:“你替朕來批,八十萬兩過于靡費,就打個對折,叫戶部撥出四十萬兩太倉銀吧!” 王英答應一聲:“是!”他低著頭,正統并沒有看見他臉上一閃而過的喜色。他心想,有自己和蕭皇貴妃這樣挑撥著,倒要看看太子還能在這個位子上坐多久! 內閣值房位于太和、保和、中和三大殿南邊,兩個月前剛剛進入內閣的丁閣老捧著皇上批回來的奏折來找楊培實:“元輔,您快來看看,皇上把太子大婚的費用砍掉了一半,如今只剩下四十萬兩,這么點錢如何能夠?你看,我們是不是馬上遞牌子求見皇上?”這位丁閣老便是二太太的親家,二姑娘的公爹,如今終于進了內閣,靠得當然不是和楊培實的裙帶關系,而是本身他便能力出眾,進入內閣也是眾望所歸。 他在內閣分管著禮部,太子大婚的費用,就是他帶著禮部大小官員,會同了內務府等幾個衙門熬了幾個通宵共同議定的。太子大婚和皇上修個園子又不同,園子可修可不修,太子婚卻必須得結,有些錢可花可不花,有些錢卻非花不可,連當朝儲君大婚都摳摳搜搜的,那豈不是整個朝廷都跟著丟臉,皇家臉上也不會好看。所以楊培實才在禮部的奏折上擬了個“照準!” 皇上當年大婚的時候花得可不只這么點錢! 可如今……楊培實又怎么會不明白皇上的心意。如果現在自己就帶著幾個閣老去找皇上理論,那豈不是有逼宮的嫌疑了? 哎,這門親事結得,真是各種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