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桃兒】整理! 本作品來自互聯網,本人不做任何負責 內容版權歸作者所有! 桃兒是好騷年 書名:救君緣/扶川 作者:月下金狐 ☆、第一章 甲午年初,黃梁國寧遠城被大水淹沒,死傷十萬余人,昔日的繁華之城轉眼成了滿目凄涼蕭瑟之地。 荒郊野外有處牛棚,十來個從寧遠城逃出來的難民,正三三兩兩的在里面歇腳。 望了望灰濛濛陰冷的天氣,再低頭看看自己被雨水打濕的衣服,羅溪玉瘦的巴掌大的臉上露出一絲絲慶幸,幸好,幸好這具身體才十一歲,干巴巴又瘦又小的不怎么引人注意,否則再長上幾歲,這樣薄的濕衣緊貼在身上,裹臀露胸的,她也不用做人了,想起兩日前路上那兩具被侮辱的少女尸體,不由讓她打了下冷顫。 搖了搖首,細胳膊開始用力抱緊懷中的幾根濕木柴,這樣連綿下雨的天兒哪能輕易尋著干柴可燒,就這幾根濕木頭,還是她吃了點苦頭才找到的,手指都劃了個口子,直往外淌血珠也顧不得了,眼見木棚里有火光,她開始加快腳步。 若不走快點,等回去恐怕連把糙米都分不到,餓了兩頓,她如果再不吃點東西就要餓死了。 在她打算一鼓作氣的跑過去時,腳踩進了水洼,身體一傾頓時摔了個馬趴,一塊木頭還嗑到了下巴,疼的她眼淚都下來了,趴在地上時,她閉上眼睛有些自暴自棄的想,干脆就這樣算了,這種日子實在沒法過了,嗑死了說不定還能回去。 羅溪玉原名叫程蘭,家里是搗估養花種藥生意的,趕上好時候著實發了筆橫財,隨著家里買賣越做越大,老媽卻突然病了,反反復復總不見好,拖了一年半載,姥姥便憂心的讓老爸去捐了幾萬塊修廟拜一拜神佛,渴望佛主憐憫,說來也巧,不出半個月老媽病就好了一半。 人都說有羅了就多做點善事,花羅買個平安,攢點福氣,這人啊得想開點,指縫稍微漏一漏,別什么都攥手里,有舍才有得,程蘭想想這道理也對,舍羅總比舍命好吧,于是就跟老爸商量,比起捐什么紅十還是慈善金那些不靠譜的,不如拿羅出來修廟建佛身,到時再印幾百萬冊佛經,遇人就送,多少也算是份功德吧,家里也不求日后大權大貴,只要能平平安安的也值了。 建廟塑佛身可不是一筆小數目,老爸考慮了半天,才最終咬牙大出血的拍定,道:“早年那些紅,衛,兵拆廟砸佛像,后來就沒一個好下場,既然真這么靈驗那咱就舍財保身吧,大不了多干幾年再賺回來?!?/br> 可羅溪玉沒想到的是,就在佛緣寺建成后,大僧為佛身開光儀式那天,她開車的路上就出了事兒。 程蘭覺得特別的郁悶委屈,但又不能埋怨蒼天無眼,佛主不靈驗,畢竟程蘭雖然已經死了,但羅溪玉還活著,說到底她到底是死了還是活著,實在是一筆糊里糊涂的帳,怎么算也算不明白。 下過雨的天暗的很,烏云憋著勁越壓越厚,似乎晚上還要再下一場似的,羅溪玉抱著柴一瘸一拐的回到牛棚,此時棚里有人拆了牛欄生了兩堆火,有些暖意,五六個人圍一堆正埋頭啃雜饃,食物充裕的還接了點雨水煮些米粥喝,她聞著味兒不由打起精神,抹了把臉上濕乎乎的水,朝著其中幾中一堆火走去。 那一堆火旁正坐著她這個身體的父親,及父親的繼室羅楊氏,羅楊氏正高高興興的喂著自己三歲的兒子,眼角掃到一身濕淋淋前室的女兒進來,眼底頓時露出一絲不快的神色,臉色拉了下來。 兩個多月了,路上讓她拿重的東西,給她穿的少,吃不飽,不雨天淋上雨,就這樣了就不信你還能不生病,想到即將要擺脫一個白吃飯的,心情好了幾分,回頭用勺子快速的在碗里刮了兩下,將厚稠的米粥塞進兒子嘴里,這才用巾子給兒子擦了擦嘴,裝著一副慈母的樣子出聲招呼:“溪玉啊,身上怎么又是泥又是水的?是不是摔著了,我說粥煮好了,怎么這么久不見你回來呢,這不,正要讓你爹去尋你,快別站著了,過來喝一碗粥吧,給你留著呢……“羅楊氏心道,我這么說了,就算這死丫頭明天餓死了病死了,別人明面上也挑不出理來。 羅楊氏說完,周邊火邊幾人向女孩投來幾道憐憫的目光。 這羅楊氏是個什么人,羅溪玉可是清楚的很,心里本來就沒報什么希望,但她真是餓慘了,又冷又餓的如果現在真能有碗熱粥喝,她就滿足了,于是聽到粥便下意識的快走了兩步,這后娘就是給她留半碗也行。 她確實看到旁邊放著一個碗,碗里還裝著東西,等走近一看,本來還熱呼的心一下子涼了,那哪是粥啊,碗里全是清水,有幾顆糙米顆都數的清,早上只有一塊拳頭大的硬饃,晚上只有一碗清水粥? 但這也能叫粥?餓的皮包骨的她忍不住看向一邊吃得嘴巴一鼓一鼓的小弟,一時說不出話,只是有點喘,她自覺長這么大,沒受過什么氣,家里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頭rou,加上日日跟著父親伺弄些花花草草,性子早就嫻靜的快跟花草一樣了,沒什么野心欲求,所以穿過來也是隨遇而安,一些不值當的小事兒忍一忍就過了。 但逃出來這一路上,羅楊氏是越來越過份,分給她的食物越來越少不說,卻一直指使她干這個背那個,經常累的十來歲的女孩兩條腿像抖糠一樣。 這些她也認了,這年代傳宗接代的兒子金貴,但是后娘和后娘養的兒子吃得飽吃得香,女兒就給這么碗清水充饑,這已經不能用偏心解釋了,這分明是要活生生餓死她好節省糧食啊。 羅楊氏是后母,羅溪玉也不去怪她,只睜大眼晴看向這具身體的爹,這位可是親爹。 只是昔日生意紅火意氣風發的小商賈,現在卻一臉唯唯諾諾心虛的樣子,根本沒有給閨女做主的打算,羅楊氏見羅溪玉不理她只看自己爹,頓時將嘴角一撇,心道一個賠羅貨給口吃的就不錯了,挑三揀四還當自己是商戶小姐呢,語氣也就冷下來。 “老爺,你閨女是嫌這粥稀了不肯喝呢,那你就再抓點米給她熬一碗吧,可別讓人說我這后娘不給她飯吃虐待她……“說完沒好氣的將裝米的布袋往地上一扔,摟著兒子背過身。 羅爹聽罷只好訕訕的打開袋子,里面只剩了一把米,剛猶豫了下要伸手,就聽羅楊氏悲悲切切的念叨著:“一個個都是沒良心的,離家幾個月了,一路上銀子早用光了,現在一家四口吃的用的都是用我的嫁妝首飾換來的,袋子里現在可就剩一把米了,明個還不知道能不能找到換米的村子,我這做娘的不吃就罷了,可憐我的寶兒啊,才三歲大點就吃不飽肚子,這樣下去,可讓人怎么活啊……“說完就低頭用巾子不停的擦著眼淚。 羅爹本來要伸進米袋的手又縮了回來,抬眼見著閨女渾身濕淋淋的滴著水,凍的小臉發白站在那兒,眼晴一眨不眨的看著他,羅爹嘴顫顫動了動,最終一狠心道:“溪玉啊,你弟弟還小,你當jiejie的就再忍忍,要是覺得不飽就去外面找點野菜充充饑,等明日天晴了找到村子,我們再換點米……“ 羅溪玉抿著蒼白的嘴角,心道果然是那句話,有后娘就有后爹,好在她也不是真的羅溪玉,只當眼前兩人是陌生人,不會覺得傷心難過想不開,只是越發的可憐原主,難怪病死時身邊一個人也沒有,八歲孩子晚上一個人不哭不鬧孤零零的走了,若不是她穿過來,只怕尸骨硬了都沒人發現。 她放松了神情,似想通什么,目光垂下來,認命般伸手去拿那碗,憋著氣一口喝了下去,雨水不好喝,一股發澀的土腥味,但好在還沒涼,暖暖干癟癟腸胃也好,何況這兩人就算不給吃的她也不能怎么樣,人小胳膊短又能干什么,若是惹惱了他們,荒山野嶺的把她丟下日子就更難過了,只得忍氣吞聲。 而這個時候,她就更覺得心口難受,特別想念父母家人,一時間眼中含淚,倒是顯得楚楚可憐,使得羅爹多少有點內疚起來。 喝完了雨水粥,湊到火前將衣服烤個半干,借口出來找點吃的走出棚子,不過這是借口,這里荒的連樹都沒幾棵哪有什么吃的,頂多尋點連馬都不吃的黃草,拔了嚼不爛的老根在嘴里咬咬吸點水份罷了。 不過羅溪玉出來也確實是想要填填肚子,雖然不是什么去饑耐餓的東西,但這一路要不是這東西,她恐怕也活不到現在,早被那兩個后爹后娘給餓死了,走了一會見沒什么人跟著,她腳跟一轉向一處孤零零塌了大半的破廟走去,之前拾的幾根柴就是從那廟里找到的,一根根掌粗的黑木頭不知是被人劈的還是怎么的,插在了地上,正好被她拔,出來拿去燒火。 待找到一處能避風遮人的墻角,窮干凈的拿出袖子里的布巾將石頭上的水擦干凈,坐下,這才伸出手,意念隨之一動,手里便多出一物,東西還未看清,一股玉蘭花香便先迎面而來,清新舒服的讓人心情都好了幾分。 聞著玉蘭香氣,羅溪玉閉目輕輕的嗅著,接著睜開眼趁著夜色開始細細的看著手中之物,每看一次都會更驚異些,只見那是一個鴨蛋大小的似玉非玉的圓東西,潤綠而通透,形如鴨蛋。 而鴨蛋的一頭卻長出一枝只有筷子長的玲瓏花枝,在秋風中輕抖著嬌嫩的枝條,而枝上正開了一朵只有巴掌大小,如白玉般晶瑩剔透的玉蘭花。 作者有話要說: 新文,路過的喵~要撒花留言喲 ☆、第二章 花枝上的玉蘭雖只有清泠泠的一朵,但卻如玉雕般玉質亭亭的立在枝頭,即使在風中也不弱半點風姿。 羅溪玉還是程蘭的時候,因為愛好擺弄過無數蘭草花束,因名字中有一個蘭字,也是極愛玉蘭花的,并收集了不少品種移栽到花房,但那些加一起又哪如眼前這枝般驚艷絕倫,一向愛花成癡的她都恨不得當擺設日日在眼前觀賞,所以在決定吃掉它的那一刻,當真是有如剜心之痛。 如今,這朵玉蘭花已經成了她的救命稻草,就算是吃掉了,第二天還會再生出一朵,所以羅溪玉現在每天都數著時辰等著它成熟,此時見了下意識的口水津津,忍不住伸出手指將那朵玉蘭摘下一瓣,然后放入口中。 花瓣入口如果rou般rou厚水嫩,幾乎入口即化,說不出的鮮香,幽雅的蘭香如玉雪香脂,溢了滿口,更藏有一股淡淡的甘甜,然后經過喉流入腹中,羅溪玉微閉著眼晴,有些享受此時饑餓感消失,身體如被火溫烤的舒服感,又似沐浴在熱水中,連全身的毛孔都微微張開了。 她實在是太過貪戀這種口腹之欲,趁消失前很快的又摘下第二瓣放入口中,直到將花瓣吃完這才回過神,望著光禿禿的綠枝有些不舍的怔了怔。 對于這枝玉蘭的來歷,她沒有原主的記憶所以并不并清楚,不知道是原身就有,還是自己穿過來附帶的福利,不過不用懷疑,這絕對是一件稀世寶貝,羅溪玉心中有數,欣喜之下也打定主意永遠隱藏這個秘密,寶物無罪懷璧其罪,這道理她明白。 不過這東西到底是什么,在最開始時她也是非常好奇的,可是翻遍了周圍能拿到手的書籍,甚至學著認古文,但兩年的時間還是沒找到答案,最后只能放棄,想來也是,像這種天賜之物不可能人手必備,普通的書上又哪能找得到呢。 回味完口中玉蘭花的余香,羅溪玉準備要收回“鴨蛋”,目光一掃,忽然發現花枝下多了一物,隱隱的藏在葉子后面,撥開才發現是一枚玉蘭果殼,咦?吃了四五朵的玉蘭,還是第一次見著它結果。 羅溪玉見果實已經成熟了,便用手指小心的將其取下來,掰開一看,果rou竟然是乳白色,晶瑩中還帶著些汁液,雖然只有拇指大的一小塊,放在鼻下聞了聞,也沒有玉蘭的香味兒,待嘗試吃到嘴里,卻出乎意料的好吃,有一點點果凍的感覺,只是實在太少了,不等回味就已經吞咽了,羅溪玉又找了找,見只有這么一枚才死心的收回了“鴨蛋”。 回牛棚的時候,火堆周圍橫七豎八的占著草簾子,離火近的地方已經沒有插腳之地了,羅溪玉只得隨便找了墻角,從包袱里取了席子鋪好,對于她晚回,后娘當沒看見,親爹也不掛心,別說給她留位置,時就是連問都懶的問一句,這種態度她也已經習慣了,好在吃了玉蘭花后肚子不餓也并不覺得冷,墻角臥著也不是那么難受。 天色已黑,白日趕路勞累,牛棚里不少人已經躺下了,羅溪玉也是邊聽著外面的雨聲邊閉目進入夢鄉。 羅楊氏此時正拍著兒子背,哄著他睡覺,同時又頻頻瞟向這個便宜繼女,剛剛過來拿包袱時,她就聞到其身上有一股似有似無的玉蘭香味兒,雖然很淡但卻能分辨得出來。 并且這種香味這些天她已經不止一次從繼女身上聞到過,玉蘭香可是貴人們才用得起的熏香,她身上哪來的?難道剛才出去偷搽了她的胭脂?可也不對呀,自己包裹里那盒是梅香味兒,可不是這玉蘭香,她眼神一轉,心道,難道會是背著人偷吃了什么帶香味的糕點或果子?雖然覺得不可能,但還是推醒旁邊睡著的羅爹問道:“你閨女剛才出去是不是背著我們吃什么好東西了?我怎么聞著一股玉蘭花味兒?“ 羅爹本來睡著了,被人推醒也沒好脾氣,口氣不耐煩道:“天天不知你神神叨叨的在想什么,外面荒天野地的哪有吃的?玉蘭香……哼,那是我閨女娘胎就帶的,這事兒我和她娘都知道, 好了,別瞎琢磨了,明兒還得趕路,睡吧……”說完翻了個身不再理她。 聽完羅楊氏心頭更不舒服了,忍不住啐了一口:“呸,得意什么?什么娘胎帶的,還玉蘭體香?說天上去那也是一個賠錢貨?有什么啊,有能耐你讓她給你羅家傳宗接代?哼!你閨女就是帶著香又怎么樣?比別人高一等么?還不是個……將來……”剩下的話沒有說出口,將來她嫁給誰也得是我這后娘說了算?想拿這個當奇貨進有錢人家享福?想得美!有這人沒這命! 說完恨恨的看向角落,不知是火光映的還是她心頭不舒暢,越看越隱隱覺得這繼女的眉眼還有面皮兒,竟是越來越舒展白皙,與一個多月前那個面黃肌瘦的模樣好像不太一樣了。 她還記得丈夫的前室就是個貌美的,如今生的閨女也不是個丑的,再想到自己平常的容貌,羅楊氏心下嫉妒的更不舒服起來,越發的看羅溪玉不順眼。 當然,這些羅溪玉并不知道,第二日爬起來只覺得神清氣爽,只是不知怎么身上黏糊糊的有股臭味,早晨起來她便出去尋個積水干凈的水洼,用毛巾沾了水混亂擦了擦,等收拾好自己,一群人已經吃過糧準備動身了。 也不知怎么了,一大早羅楊氏便對羅溪玉橫挑鼻子豎挑眼,之前多少還好點面子,現在竟然無所顧忌的擺出了后娘臉,羅溪玉背著四個人裝衣物的包袱,還得提著吃飯的碗盤罐,速度慢只能落在最后面,一個十來歲的女孩拿大人份量的東西本來就苦不堪言,就算心智再成熟歲數畢竟還小,一路走的臉頰通紅滿臉是汗,頭發都被汗水打濕了,有些可憐,最后還是羅爹看不過眼,將碗罐接了過去才讓她松了口氣。 擦汗的時候,一起逃難的劉嬸子家的蘿卜頭跑過來,偷偷往她手里塞了小半塊糙米餅就跑開了,羅溪玉看了看手心只有兩三口的量,知道這是劉嬸子從家里人嘴里省的,特意讓她家小子送來,劉嬸是個好心的,自己家都沒糧吃了,還給她留了一塊,其中也有感激她兩日前幫忙的意思吧。 那天蘿卜頭不知道吃了什么,突然肚子疼,臉白的像紙,疼了一會兒人就不動彈了,把夫妻兩嚇壞了,羅溪玉原來家里就有做種植草藥的生意,多少了解一點,當時她四下尋了尋,正好見到一種草,很像她認得的一種治腸炎痢疾的中藥。 劉嬸兒也是病急亂投醫,也不管是小孩還是大人的話,煮成水就給蘿卜頭灌下去,就怕晚了救不活了,誰知喝完兩碗第二日蘿卜頭就活蹦亂跳的,羅楊氏直說她是瞎貓撞到死耗子。 羅溪玉也是這么想的,還暗自贊嘆,沒想到純天然沒有農藥化肥的野生草藥,藥效居然這么好,半點不比西藥差呢。 一行人饑腸轆轆走到日頭落山,終于找到一處二十來戶的小村子,此時大家手里的糧食都吃的差不多了,就算有私藏也有限,都想要補充一些糙米,好在一行人男的占大多半,身強力壯的一路上倒也沒人招惹,村里人民風又淳樸,換些米并不費事。 有余錢的多買些,沒銀子以物換物的就少買些,就連羅爹都買了十斤糙米,當晚一群人便貼了糙米餅吃了個飽,羅溪玉也是松了口氣,至少短時間不用再擔心會餓死的問題。 接下來幾日,路好走了些,經過的村子也漸漸多起來,這代表離大家離想去的目的地更近了,個個都似看到希望般走起路來也有勁,雖然每頓羅溪玉分到的粥還是吃不飽,但也總算沒有再餓的發慌,何況現在她每天還有一朵玉蘭花及一枚玉蘭果當零嘴,吃的都有些上癮了。 只是沒吃上幾天,再取出“鴨蛋”卻只見玉蘭花沒有果子了,她雖然有些疑惑但也沒有多想。 可當日,夜里正睡到一半羅溪玉卻被疼醒了,心口疼的像要裂開個口子似的,羅溪玉怕吵著別人縮成一團強自忍著,可這疼痛感卻一波一波的加重著,到后來疼得她都覺得自己快死了,直到過了半個時辰才渾身汗濕的緩了過來。 作者有話要說: 現在風頭正緊呢,咳,那里的茶也不好喝,所以…唔,先寫個輕松的古言慢慢來 昨天沒看到~~~感謝11952999的地雷,新文第一個,謝謝你=3=么么噠~ ☆、第三章 這是怎么回事?難道晚上吃了什么不該吃的東西?羅溪玉臉色蒼白驚疑不定的想,可是一天三頓的糙米粥,就是想吃點別的也沒有那個條件,只除了玉蘭花……想到這里她下意識的搖了搖頭,玉蘭是肯定沒毒的,糙米也被她排除在外,畢竟大家都在吃,不可能只有她一人出問題。 那到底是怎么了?難道身體生了???不對,她穿過來也有三年多了,身體越來越好,若有什么大毛病也不會一點征兆也沒有,現在才察覺,還是說心臟有毛???突然間犯病的?若真如此……羅溪玉越想越沒底,這個世界得心臟病弄不好那不就隨時都會死嗎?頓時她再不敢琢磨下去了。 想翻個身,嗓子卻渴的跟冒了煙一樣,忍了一會兒才悄聲從地上爬了起來,出去四處尋了水缸舀上一瓢水,也顧不上涼熱干凈與否,湊到嘴邊拼命的喝起來,直到水進了肚子,再被冷風一吹,這才清醒過來。 后半夜幾乎再沒睡著,白天行路都有些無精打彩,低頭皺眉暗自想著事兒,想來想去還是排除了身體心臟有問題這一點,畢竟幾個月負重行路,若有毛病也不會等到現在才病發,羅溪玉默默安慰自己,也許是昨天沒睡好,姿勢不正確壓著哪兒了,偶然的狀況罷了,應該沒那么嚴重。 可接下來兩天,卻是讓羅溪玉陷入到徹底的煎熬之中,每天晚上疼的時間也越來越長,長到就連羅楊氏都察覺到異樣,三番兩次的詢問她身體哪里難受,羅溪玉還不至于把這種幸災樂禍當成關心感激涕零的,更不會給羅楊氏機會和理由將她拋棄在半路。 可是長時間趕路又睡不好,再這樣下去就算沒病也要病倒了,她心里暗暗著急卻又無計可施,荒山野地的沒法找大夫,就算路過的村子有村醫,也別指望楊氏大發善心拿出錢來給她看病拿藥的。 老是找不到疼痛的原因,也不知道身體出了什么毛病,莫名的恐慌加上疼痛使得羅溪玉幾日間臉就瘦的快沒影了,就連一向沒什么父愛的羅爹,都攬了包袱,只讓她提著幾個碗,惹得羅楊氏一陣陣白眼。 羅溪玉哪管得上那么多,她現在都快被整夜的疼痛折磨的快瘋了,雖然平日時不時的想著穿回去,但這事兒哪有準,能回去當然好,若是回不去……想到這兒羅溪玉忍不住打個哆嗦,她很惜命,何況她也不想這樣不明不白毫無意義痛苦的死法。 隨著路越來越多,村子也是連成一片,路上甚至能看到不少當地人背著竹簍,或趕著馬車來來往往,看到十來個難民模樣的人,都露出一絲驚訝的神色,這也難怪,黃梁國離這里一東一西極為遙遠,他們一路已經走了大半年,這里沒聽到遼遠城發大水,難民都逃出來的事也很正常。 羅溪玉跟的這一行人,實際上原都是遼遠城里的小富之家,最少手里也是有兩間鋪子的,這些人逃的時候多多少少都拿出些積蓄,一開始湊在一起不過是怕有人趁火打劫,人多壯膽,賊遇見了也得思量思量,在逃了一段路后,互相認識了解,又頗為說得來,一來二去便拍板決定了一起搭伙去一處地方。 既然已經背景離鄉,大家也要好好打算,最后選擇去惠州,在那一帶找合適的地方安家落戶,雖然惠州離黃梁路途遙遠,但幾人意見出奇的相同。 說來幾家的男人都是長年走商做買賣的,自然見識不是閨中婦人,這惠州是個好地方,他們也都有耳聞,并且也有幾個泛泛之交,舉杯換盞時透漏一些惠州之事,說是認識的不少友人都是一去不返,幾年后發達了便高車大馬的將老家的婦人孩子一起接過去享福,連祖宗都忘了,可見那地方的繁榮錦繡,對商人都是莫大的誘惑。 這人有地方落腳就不會輕易嘗試,可現在家園被毀,湊到一起的幾家人便打算賭一賭了,畢竟人往高處走,有好的去處誰能不心動呢,這也是為什么一行人跋山涉水,寧可花光身上的積蓄也要去惠州的原由。 路上邊走邊向村里人打聽惠州的路,知道這里已屬于惠州的邊界,都高興的不得了,幾個婦人甚至抱著孩子流下了眼淚,一路上吃的苦,受的委屈一時間涌上心頭,但更多的是喜悅。 此時,尋個無人角落查看鴨蛋的羅溪玉也高興了些,因為她發現花枝上竟然又長出了玉蘭果,其間已經隔了六天有余,她沒有猶豫的將果子給吃了,經過這些天的琢磨,她覺得問題可能還是出在玉蘭花上,或者跟玉蘭果也有什么聯系,雖然只是猜想,但吃了果子再看看吧,說不定會有什么奇跡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