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節
“諾!”三將齊聲應是,紛紛轉身上馬將手臂高高舉起,之間品字排列的三軍立刻有了改變,西涼營在左,白馬營在右,北平軍步卒一分為二極為齊整有素的在官道兩旁排開隊列,九千余人順著官道并肩延伸有五里開外,且整個過程快如閃電不見絲毫雜亂!劉毅當先而行,所過之處所有士卒都將兵刃直指天際,動作猶如一人一般! 第七百六十五章 言多必失 當年在西園軍中,劉毅那一營士卒的戰力為其余七校尉公認為最強,這其中包括了曹cao與袁紹,甚至便連與他罅隙極深的淳于瓊都不得不承認!如此強悍的戰力便來源于平日的刻苦cao練,這樣的cao練是朗生結合后世的閱歷加上今世從軍數年的經驗綜合而來的,對此袁曹二人曾經很是下過一番功夫加以研究,可同樣的方法他們卻難以做到與劉毅一般的程度,其內心的那種驕傲也讓他們不會明言相問。 如今這樣的cao練方法與心得被劉毅盡數寫在了cao演綱要之中下發全軍,經過十數年的戰陣它的詳細之處比之當年西園又要豐富許多了,加上各軍統領自身的心得體會與經驗,可說眼前各軍士卒在cao練之上還要勝過當年的西園精兵!高順的遼東軍、太史慈的北平軍都是例證,對于自己麾下精兵的素質與cao練之中的勁頭朗生顯然頗為滿意,這些在cao場之上揮汗如雨的士卒便是他爭雄天下的最大資本! 在遼東軍中與郝昭的一戰讓很多人見識到了久違的燕王風采,今日在北平軍中這個環節當然不會被省去,且較之之前一戰,眼前顯然更具吸引,對戰的雙方一為全軍公認的天縱之才,另一則是高高在上數年來無人可撼動其位的風云第一將,況且這兩人還是父子,不要說那些普通的士卒將校,便是太史慈、華雄、嚴綱等軍中統領也極為期待,他們都想知道勇猛不下燕王當年的二公子究竟到了一個怎樣的高度,而作為他的試金石,這天下恐怕無人再比劉毅更具資格! 無論是在戰陣之上還是切磋之中劉毅是不會對任何對手手下留情的,對劉信便更是如此,因為在次子的身上他也能看見自己當年的影子,此時更有興趣考察一下他這大半年來的進展!一場毫不留手的大戰之后,劉信在武藝上的成長速度便連他這個父親都有些吃驚! 當日遼東營中一戰,劉毅單憑守勢就能將郝昭狂猛的攻勢消與無形,可面對次子之時他卻不得不在三十合之后與之對搶先手了,論功力此時的劉信與郝昭相差無幾,可他天性之中的那股豪勇卻使得他更為適合血龍戟法這般攻勢最強的招法!甚至在融合了數位頂尖戰將的武技之后他還有了自己的創新,這一切可是別人無法加以指點的,而在劉毅的眼中次子加入的新招雖然還有些稚嫩卻正是他天賦的最好體現,這樣的融會貫通與創新絕非一般的一流戰將可以做到! 劉信的武學天分究竟有多高,經過此戰之后在劉毅心中已經有了一個明確的判斷,不在趙云之下!而子龍已經是他今生所見天分最高的戰將!就是他也自認要稍遜一籌。這并不矛盾,劉毅能有今時今日在武人之中的崇高聲望除了武學天分之外最為重要的就是他的狼王身軀與勤奮苦功,后者暫且不提前者則更多的是一眾身體上的優勢,他的力道、速度、反應與先天就要勝人一籌,但這更多的是一眾天賦,論及對武學的領悟與掌握三弟趙云在當世實不做第二人想! 而在劉毅的諸子之中,次子劉信無疑是得他天賦最多的一人,如今還要加上這份不輸與子龍的天分,倘若再不失之與苦功,他今后能成長到什么樣的程度身為父親的朗生也是極為期待。身為頂尖武者,他也一直在尋找著一個可以給自己帶來巨大壓力的勁敵,可在呂布去后這個對象是一直缺失的,他與子龍親若兄弟,那種壓力與危機感很難形成,而這一切如今在次子的身上劉毅卻隱隱感受到了! 以今日劉毅的身份地位使得他已經不能作為一個純粹的武者,他身上背負的重責還要更多,一統天下,安定四海在劉毅心中絕對是要勝過天下第一武將的!但在劉信的身上他的這個遺憾卻有了能夠彌補的希望,自己的這個次子似乎天生就是一員純粹的戰將,這一點從他在對戰之中的眼神就能看出,那是一眾近乎偏執的狂熱! 當然此時的劉信顯然還不足以與劉毅這樣的頂尖武將做勢均力敵的抗衡,便算他潛力驚人終究還只有十三歲,能與燕王戰到五十回合方才落入下風,這個表現在眾人眼中已然是極為逆天了。最后他被劉毅的破軍擊橫掃而退,腳步踉蹌一丈之后方才站定身形,而便在此刻手中的長棍亦是寸寸碎裂,激戰之中它承受了太多的壓力! 戰敗的劉信眼中戰意卻未曾消退,更多的還是一種興奮的熱忱,只有他自己心中清楚今日一戰已經逼得父親展現出了真正的實力,方才一級破軍擊,給人的感覺便是能夠橫掃千軍萬馬,此前在家中的對練之中父親是不會拿出這般氣勢的,足見自己在這大半年的歷練之中獲益匪淺!不過在劉信心中并未因此而有滿足之意,他的最大希望便是能在公平對決之中與父親一較長短!顯然眼下他差得還頗遠! “招法之上算是有了進展,可身軀步伐卻不能與之配合,如此自身縱有千鈞之力可使出確要有所損失,還需再下苦功勤練方可?!毙闹邪蛋蒂澷p兒子取得的成就,可在嘴上劉毅卻是毫不留情的,更看不出他有多少的贊許之意,對待自己的兒子尤其是在武道上朗生永遠都是一個嚴父的角色,劉信的天賦越高他便約會如此嚴加督導。 “孩兒知道了,必尊父王教導再下苦功?!眲⑿殴Ь吹难缘?,方才一戰雖敗他卻是戰的酣暢淋漓,平時在對練之中似顏良、文丑太史慈這般的猛將礙于他的身份是多多少少會有一些顧忌的,只有父王對他不會有半點的留情,這一點打小劉信就有深刻的體會,比起大哥他在習武一事之上所吃的苦顯然還要更多,所得之感悟也更為深刻! “二公子如今不過十三歲,燕王如此未免太過嚴厲了,嚴某武藝難以與二位統領相較,不過依我看這大漢天下似二公子這般資質的也找不出第二個了?!狈讲艅⑿诺谋憩F已經令得所有圍觀之人大為嘆服了,可燕王之言卻還是冷寒生硬,嚴綱不免為劉信叫起屈來。 “仲甫兄所言極是,二公子確是天生的猛將之資,觀其方才與燕王交手恐怕他與我等在平日對練之中亦是有所保留,好一份傲氣,不愧是燕王之子!”華雄聞言頷首道,他們在與劉毅的對練之中那種顧忌幾乎是下意識的,劉信知道這無法改變,可心頭的傲氣卻讓他不能接受這樣的對決,因此在切磋之時他更多的是去體會招法的奧妙!而與父親對戰他就再沒有任何的顧慮,眼光高明如華雄自可看出。 “呵呵,燕王此乃愛之深責之切,我等習武之人天分固然極重,可心志與苦功亦是缺一不可,如今以二公子的實力恐怕再有一年苦功就足以躋身風云將譜之列,可以慈對之的觀察,其志當遠不止如此,燕王如此行之必有深意!”太史慈微微一笑言道,身為劉信的直屬上級,他對二公子的了解顯然要在二將之上,也能體察劉毅的心思。 “還是子義看得通透,嚴某聞聽那曹孟德有一子名為曹彰,又稱黃須兒,自幼便是天賦異稟,曹cao常以此為傲,軍中戰將亦許之日后可與燕王相抗,依我看來卻定難與二公子相比,哎~~我家那小子就差得遠了,倘若他能有二公子的一半,嚴某便此生無憾了?!眹谰V言語之中亦是想起了自己的長子嚴具,比較之下頗有怒其不爭之感! “仲甫兄也不必妄自菲薄,聽我那小子言及,如今令公子在世子手下可是頗受賞識呢!”華雄一旁出言道,自上次京中斗犬之后,劉桓在世家公子之中更是名聲大噪,尤其在被立為燕王世子之后更隱然成了年青一代的核心人物,加之父王對他言及的將將之道,劉桓對這些軍中的大將的后代可都是極為善待的,遑論嚴具自小便是他的玩伴,自然也包括華雄之子華安在內,子威亦是在家書中得知此事! “恩,世子武勇之處雖不及二公子,為人行事卻是極具氣度,我那小子能為世子效力,亦算是他的造化了!”將門虎子這句話并不是什么時候都適用的,嚴綱華雄身為燕軍大將其子習武卻不過為了強身健體,幽州書院方是他們的用功所在,在二將心中自己的兒子能與世子一處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而劉桓行事也的確妥帖周全! “燕王之子自是異于常人,非我等可以置評,如今二兄都能論子為了,慈卻是還要登上數年了!”聞聽嚴綱之言華雄微微點頭可子義卻是心中一凜,嚴仲甫對燕王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可此時言語卻是有些過了,這當與他的性格有關,但所謂言多必失禍從口出,性格沉穩的子義在此處的細膩顯然要勝過嚴、華二人,當下先是出言提點再以笑言帶過,并不會損及嚴綱的顏面,在他而言也只能做到如此! “我與嚴兄算是半生戎馬,如今看家中小子卻難子承父業,唯有太史將軍的公子頗有此望了!”華雄與嚴綱雖是性情粗獷卻絕非不明事理之人,太史慈此言一處其用意二人便大約知曉,燕王是絕不會在此事之上有何計較的,可……,華雄隨即出言岔開了話題,如今他們都是身為人父,一處談論兒女乃是常有之事,太史慈之正室便是如今烏桓大頭領呼延碩之妹呼延小朵,燕王亦是以妹視之,其在五年之前為子義誕下一子名為太史亨,華雄與嚴綱俱是見過的。 正說話間劉毅已是帶著劉信負手而回,此乃軍中,即使是在父親的身后劉信還是表現的中規中矩,三人見此也立刻迎了上去,其中以太史慈的職級最高,自然先由子義出言:“許久未見燕王一展身手,如今觀之卻是雄風更甚,二公子此戰能夠如此,極為不易了!”子義倒是不吝對劉信的贊賞之辭,而嚴綱華雄亦是點頭稱是。 “三位將軍皆乃孤之得力臂助,又是為武之人,信兒天分固然不差,可得知容易便易失之苦功,子義仲甫子威皆乃信兒叔輩,平日還要對其嚴加督導才是!”劉毅聞言正色道,從其言語之中便能看出他對眼前三將的看重,借劉信更能讓三將心中知曉燕王的心思。 三人聞言自然連聲稱是,其后便請燕王入帥帳而坐,北平軍與遼東軍乃同時編成,內中自也不會少了劉毅的老部下,席間朗生問起子義劉信的弓馬之術,太史慈也是俱實相告,劉毅的武勇天下皆知,可他的弓術亦與武勇一般出名,但劉信顯然沒有收到父親的這個遺傳,跟隨太史慈習箭亦是進境極快,此處當可讓朗生欣慰了! 第七百六十六章 騎軍利器 冀州清河郡清河國之北六里有一高數十丈的土丘名為玉丘,玉丘周邊則是一片方圓數十里的寬闊平原,中有數條小河流過,水草頗為豐盛,在趙云領軍進駐冀州之后,這一處所在便成了鐵騎營的當然駐地!在安營扎寨與選擇駐地之上,騎軍較之步軍有著更高的要求,因其不但有著數萬士卒,亦有數量還要過之的戰馬,這些戰馬都是需要精心呵護才能保證其戰力堅強的。身為鐵騎營士卒,入營之后有著一處與步軍cao練之中極大的不同,那便是如何馴養照顧自己的戰馬,在戰場上,它們就等同于這些士卒的第二生命,加之常年相伴,很多營中士卒都是將自己的戰馬看成了家人,待之比自己還要周全! 而對鐵騎營的將領而言,如何選擇駐地就是必須深刻掌握的一門學問,相比于步卒,騎兵更怕受到敵軍的突襲,宿營的安全性在騎軍之中是尤為重要的,此處雖是在燕王的屬領之內可卻與曹cao的領地毗鄰,縱使有北平郡駐扎在前華雄與嚴綱二人也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今日便在二十里之外,路人都能感覺到玉丘之下的那陣巨大轟鳴之聲,腳下的土地亦在顫抖一般,可能若有外鄉人在此會以為是地震,但玉丘四近的百姓對此早已習慣了,那時三將軍麾下的騎軍在進行cao練,萬馬奔騰之勢便如地動山搖,而這樣的震動他們幾乎每天都能感受的到,只是今日*比之平時卻還要強上很多,一定是大練兵! 玉丘之上的那處大氅及麾蓋是極為明顯的,隔著十里大約就能看清,麾蓋之下是一眾盔明甲亮的軍將,此時他們正如眾星捧月一般的拱衛著一人,那人身披紫袍傲立如山,勁風吹得其戰袍須發高高揚起更添不怒而威之勢,正是前來此間巡視西涼白馬二營的燕王劉毅! 此時的朗生已經三十有六,頷下蓄起了數寸短須,使得其看起來更為老練持重,一雙電目正在隨著丘下數萬騎軍的奔走而動,經過此次整編之后西涼營與白馬營都增加到了三萬五千之眾,其中三萬為騎軍,五千則為步卒,這樣的混編與八大主力步軍的道理一樣,便是要在最大程度上加強騎兵的戰力,也更能護衛他們的安全! 今日乃是西涼白馬二營按照燕王的要求而進行的合練,六萬騎軍在平原之上來回奔突,迅捷精準的完成一個又一個的戰術演練,但見丘下騎兵隊列有時合攏有時分散卻俱是井井有條絲毫無雜亂之感,各陣營在高速行進之中的陣型保持齊整合作無間,站在平丘之上放眼望去,眼前絕對是一副波瀾壯闊的畫卷,其間雄壯的氣勢一時無兩。 今世的劉毅對于騎兵這個兵種是有著某種偏愛的,早在當年起兵討伐黃巾之時他麾下便有了鐵騎營這個編制,營首也正是趙云,只不過當年的騎兵營不過數百人,馬匹千余,而如今加上馬超正在編成的長安營以及留守徐州的顏良冀州營,朗生麾下的騎軍數量已經有近二十萬之多!這已經是可令天下諸侯為之膽寒的強大力量,十余年來的苦心經營以及西涼北疆這兩個產馬大戶的存在才使有如此規模! 冷兵器時代騎兵的戰力與機動優勢不言而喻,當年董卓能夠獨力與十幾路諸侯相抗便正因其擁有著一支天下最為強大的西涼鐵騎!討董之時即使諸侯聯軍名將云集最后的戰略也只能是依靠占據優勢的兵力進行集團滾進,最令盟軍忌憚的不是呂布,而是強大的鐵騎! 虎牢關下與呂奉先的驚世一戰樹立起了劉毅武勇無敵的威名,可其真正的成名一戰卻還是奔狼戰役,一舉擊潰十數萬匈奴騎軍使得朗生在大漢天下聲名盡顯,誰都知道這其中的艱難程度,要知當年朗生手中的可戰之兵不過七萬,騎軍更是不足三萬,可謂實力懸殊! 如今回頭再看這一戰,劉毅還是覺得自己當日的舉動有些過于魯莽了,他對自己戰力的信心亦是過高,奔狼一戰的勝利是綜合種種因素而成的,其中還要加上運氣二字!真正從戰略角度出發倒是張虎的穩守消耗待時而動才是上策,倘若那時沒有鬼才郭嘉投效而獻火牛計,或是對戰之地并非奔狼原,劉毅很有可能就要在那一戰之中飲恨!若是此時讓他選擇,他一定會毫不猶豫的執行張虎的戰略,運氣這個東西固然重要,甚至可以左右一場大戰的結局,可你要將全軍數萬將士的生死寄托其上,對于一個上位者與決策者而言無疑是愚蠢的。 此后的連場大戰也無一不證明了騎軍的重要,司隸之戰擊潰牛輔,兗州之戰對決虎豹,冀州之戰的黎陽會戰以及司州之戰中的群狼戰術,正是因為劉毅對與騎軍的如臂使指才能使得他連戰連捷,下一戰他將面對今世最為強大的敵手曹cao,對于強大的騎軍便更為重視了。相比于冀州之戰中袁曹二人聯手相抗,即將到來的兗州之戰劉毅在騎軍之上是占據壓倒性優勢的,如何將之利用便是成敗的關鍵。 根據之前擬定的戰略,劉毅用于兗州的騎軍將會達到史無前例的十五萬人!有了這個機動兵力的優勢他就能將對方的地利限制到最小的程度,就算曹cao采取固城死守的戰略劉毅也可以利用騎軍的穿插將之一一孤立,他甚至可以暫時不顧那些尚未攻下的堅城而一力尋求曹軍主力決戰,待將其擊潰之后回頭再攻擊堅城不遲!而有了騎兵機動與戰力的優勢,曹軍在選擇援軍與出擊時機之時一會有所掣肘! 當年北平一會,在確定了兩年方略修養生息這個大前提的條件下,眾人對于先強后弱還是先弱后強是有所爭論的,戲志才與張虎便曾提出先行攻擊揚州劉備,并同時對漢中張魯下手,將其擊破之后以合圍之勢再與曹cao交戰方為穩正之策!但劉毅的意見與賈詡郭嘉一致,劉備孫策張魯劉璋皆乃小患暫不足成長到能與劉毅抗衡的地步,只要擊破曹cao,哪怕付出極為巨大的損失也在所不惜!最終意見的統一是經過了一個頗為漫長的爭論過程的,此乃爭雄天下最為重要的戰略布局,劉毅與此絕不會范一言堂的過錯,以如今形勢看來,眾人確定的先打強敵之策是極為正確的,他絕不會坐視曹cao消化益州! 兩大騎兵營的演練足足延續了整整一天,劉毅與一干戰將也就在平丘之上看了一日,此次整編之中,鐵騎營并沒有發生太大的改變,它的人員配備與軍械裝備之上并無太多可以提升的空間,強行改之反而會影響戰力!但在cao演綱要之中,對騎兵cao練的嚴格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標槍的使用,這大概也是裝備各騎兵營的唯一一項新式武器了,而起最大的效用就是更好的擊潰敵軍的步軍軍陣,此處劉毅也借鑒了一些西方尤其是羅馬騎兵的長處! 正是因為對騎軍深入的了解劉毅更容易知道他的弱點所在,一般而言步軍在廣闊的平坦地勢之中遇到騎兵幾乎必敗,但若是重裝步軍配合弓箭手就能做到極好的防御,甚至有著齊整陣型的輕裝步軍也能將損失減低到最??!在燕軍的八大主力步兵軍中,這個戰術是必須熟練掌握的,被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滋味劉毅可不愿感受。 那騎軍又該如何對付有著嚴整陣型的步軍呢?答案很簡單,沖破他們的陣型,這個單靠騎射之數怕是難以做到,步軍陣列前方的盾陣可將箭矢的威力降到最低,但出自幽州的標槍就具備了擊垮步軍噸陣的可能,這種標槍長有四尺,通體鐵鑄,經過試驗它可以在五十步的距離之內擊破玄武營的強盾,在對方嚴陣以待之時加以突然襲擊必可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只要能將前排陣型突破,剩下的便不困難了! 當然這樣通體鐵鑄分量不輕的標槍生產成本也是極高,兩年的時間裝備到各騎兵營的也不過四萬支,這就意味著戰時不可能每一個騎兵士卒都能攜帶,它必須集中起來使用才能發揮最大的威力,但在cao演綱要之中對每一個騎兵營士卒的要求都是要能熟練的使用這種標槍,真正實戰之時統軍大將才能對此加以靈活的運用與分派。 顯然方才西涼白馬二營對于標槍的使用達到了劉毅心目中的要求,產量的稀少使得這種新式武器在大戰之后是定要進行回收的,各營也是在最后的數月方才會做實戰演練,原因便在要減少其中的消耗,而經過苦練之后各營將領都有了一個相同的認知,這個新式武器不但可以對付列成陣勢的步軍,便是在騎軍的對戰之中也及其有效,它在近戰之中的威力要遠遠勝過箭矢,同樣可以讓敵騎的沖擊隊形產生極大的混亂,而由此衍生出的種種使用方法更是五花八門,在此騎兵士卒將校們的智慧也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使得cao演綱要更為完善! 當然能讓這種新式的裝備量產配發各軍,除了徐剛與器具所的努力之外還有一股力量是不容忽視的,沒有他們的存在想要做到眼前的程度幾乎沒有可能,那便是田豫手下的數萬倭國奴隸,正是他們不計生死的開挖礦山才使得器具所能夠擁有足夠的原料來打造這些標槍,不過奴隸們的不計生死絕不是自發的,身后的皮鞭與弓箭的監督才是最大的保障,可說此時握在騎兵營士卒手中的新式武器之中都凝結了這些奴隸們的累累白骨與重重血淚,但顯然燕王不會將之稱為幕后英雄,這個稱號屬于田豫以及那些手持皮鞭與弓箭的士卒,亦包含徐剛與器具所的一眾工匠! 第七百六十七章 奔襲夜戰 在軍營cao練之中所能做到的一切眼前的西涼營與白馬營算是做到了極致,便以劉毅對騎軍的挑剔目光也難找出什么薄弱之處,而剩下的便是戰場上實戰的檢驗!這一點朗生對于自己麾下這些戰將有著足夠的信心,華雄、樊稠、嚴綱、文丑、顏良、馬超,這在當今天下都算的上是響當當的騎軍戰將,正是眾人的齊心合力才能使得燕軍騎兵的cao練與實戰在漢末之時或是比之前代都擁有著頂尖的水準! 其實便是劉毅麾下八大主力軍的統領之中,也有不少統領騎軍之能絕不在上述幾員大將之下,張文遠、張雋乂、徐公明、高亭軒亦是其中翹楚之輩,只不過此時壓在他們肩上的擔子還要更重!與步軍相比,騎兵是更為需要一個箭頭人物的,一般而言都是軍中主將,他們的武勇可將騎兵的沖擊能力發揮到最大,當年劉毅與趙云二人便是一直擔當著這個角色,同樣的人物在敵軍之中還有張飛與夏侯淵! 單以武力而言嚴綱與樊稠二人比之其余四位統領就要有些遜色了,當然他們在軍中的威望與統軍之能足以彌補這個缺失,不過劉毅做事一向喜歡求全,他心中也在考慮著如何在此處將二營補強,而此次考較過徒弟與次子的武藝之后這個人選已然能夠確定,這兩個后輩小將無論是統軍還是武勇應該都可以勝任全軍箭頭這個職責! “仲甫,子威,倘若戰時我軍需要奔襲突擊,西涼白馬二營可以做到如何程度?”看完了騎軍的cao演之后,劉毅便對華雄嚴綱二將問道,奔襲乃是騎軍的常用戰法,對于敵軍的一些距離較遠的戰略要地進行打擊便經常要用到此法,而在三國之中最善此道的莫過于曹軍大將夏侯淵,來去如風,千里襲人便是對妙才的最好評價!兗州之戰中,這個戰法是會被劉毅重點加以運用的,因此對此也有很高的要求。 “回稟燕王,cao演綱要之中所載乃是全速兩百里,我西涼白馬二營可做到三百里以內!”華雄嚴綱聞言對視一眼便由嚴綱達到,這里所言的三百里可不是競速,而是在騎兵在最短時間內奔襲如此距離之后還要保持相對完好的戰力以利于他們立刻對目標發起攻擊,根據自己以往的經驗,劉毅在cao演綱要之中對各營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顯然眼前的嚴綱與華雄二人在經過艱苦的cao練之后提升了這個標準! 自從在幽州投效劉毅之后,嚴綱擔任白馬營統領已經足有十年的時間了,若論武藝他在一眾統領之中怕只能名列最后,但朗生看重的正是他無比豐富的騎軍實戰經驗!而精確掌握馬力并將之做到最佳的分配就是嚴仲甫最為擅長之處,當年匈奴叩關,他與趙云率領白馬營一夜奔行兩百多里次日便在關下大破匈奴騎軍為幽州軍贏得首戰之勝,其中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對馬力的預盼,對于如何能讓騎軍在長途奔襲之后還擁有最為完整的戰力嚴綱無疑極具發言權,這一點鐵騎營統領趙云都是獲益匪淺,幽州武院之中嚴綱亦是主講此道之人! “三百里?仲甫果然厲害,卻不知樊將軍與文將軍處是否也是一致?”對于嚴綱的話劉毅絲毫不會加以懷疑,身為主公他必須要了解麾下每一個戰將的長處才能在戰場之上調配自如,當然他也更加知道這多出的一百里對于奔襲戰術能起到的重要意義,當下又再問道! “當日觀這cao演綱要之詳細,綱便知燕王毫無保留,大王尚且如此,末將又豈敢藏私?樊將軍與文將軍與我等皆是多有交流練兵之法,因此這奔襲之道當不會在我二營之下,只是其中還多有幽州馬場之功,末將可不敢當燕王如此之贊?!眲⒁憔帉慶ao演綱要是將畢生心得盡付其中的,眾將得之與自身驗證亦是獲益匪淺,燕王以身作則,麾下將領自也不會有所保留,嚴綱在鐵騎營中便是如此! 在鐵騎營四營之中,文丑的重騎營算是較為特殊的一個,此營不但士卒皆有全身重甲,便是戰馬亦有披掛,與沖陣之中可謂所向披靡,此營原本一直是由趙云親自統領,直到冀州之戰后得河北雙雄投效子龍又是身居刺史之位才將此重任交在了文丑手中,此次練兵作為新近上任的重騎營統領,文公橫在此處花費的心血可謂無數,也包括了與其余幾位統領之間的互通有無!重騎營沖陣無敵但也由于本身負擔的沉重而不能太過持久,這一弱點就成了文丑下大力氣改良的重點,如今也算頗有斬獲,而在奔襲之中由于重騎營向來是一人雙騎,在得了嚴綱的馬力心得之后重騎營的速度也不會在其余三營之下! 除了cao演精良與互通有無之外,幽州馬場在提高戰馬耐力之處也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當然并非換馬,四營一處有十余萬騎軍,便將幽州馬場與北疆異族加在一處也不可能將之盡數換之,這個提高是在戰馬的飼料與平日的養護之中體現的,飼料質量上去了,戰馬的體質便會得到增強,而更加細致的養馬之道亦能起到改善的作用,因此各營統領對馬癡馬元都是贊不絕口,也唯有劉毅才知其中的花費了! “哈哈哈,仲甫何時也變得如此謙遜?馬場之舉固重,汝之功勞亦是不小,不過僅是互通有無尚且不夠,仲甫還需將心得盡數寫出才是,如今司州之處亦在編練騎軍,此法當有大用!”劉毅聞言卻是笑道,嚴綱在性格上與二弟甘寧有著很多的共通之處,很少會有謙遜之舉,與此人言談之間,朗生也向來是直來直去的,并無太多顧忌! 至于如今燕軍戰馬所用的飼料亦是軍中極高的機密,別的不說,用此飼料之后一匹戰馬一年的費用便要翻上一倍,十數萬騎軍數十萬戰馬這便是一個及其巨大的數字,也就是劉毅屬領的富足才讓他能夠如此敞開供應,換作別處就算能夠保證怕其他方面亦要有所影響! “呵呵,此事不敢勞燕王費心,三將軍早就吩咐末將將之寫出送往司州了,想必如今馬將軍亦在用之,燕王放心便是?!眲⒁憧v覽全局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此處他能想到趙云又豈會想不到?當日聞聽郭軍師說服長安梁興投效劉毅并要以馬超龐德等人為首編練騎軍之時,他就讓嚴仲甫將其錄出,再通過天耳的傳訊之法傳遞給司州張刺史了,這些與劉毅撰寫的cao演綱要一般都是極為隱秘要由天耳負責傳遞的,目的就在保證其安全不致外泄,以免為強敵學以致用! “好,子龍行事一向細密,與此更是做得極好,今日天色已晚,眾將隨孤先回大營?!眲⒁懵勓灶h首道,無論是武藝領軍或是現在的一州之事,三弟趙云都是極為精細的,如今此事安排的更是周全,倒省卻自己不少煩憂,見此時天色漸暗,便謂眾將言道! “燕王勿急,末將等尚有夜戰演練未曾給燕王展示!”嚴綱聞言對華雄使了個眼色,子威見之自然心領神會,連忙對劉毅言道。一般而言夜間縱馬是十分危險的,沒有嫻熟的騎術難以為此,由此便可見夜戰對騎兵的難度,在cao演綱要之中劉毅對此并未做重點要求,練兵亦要有個主次,過于求奇是為將者不取的,嚴綱與華雄都是在將常規科目做到十足之后才會有此行為,今日也想給燕王一個意外! “夜戰?仲甫子威好心思啊,還有什么一并托出來吧!”劉毅聞言微微一愣,隨即便是了然于胸,戰陣之上千變萬化,誰也不可能將所有的情況盡數料,多一種準備便會多一份把握,而以他對二將的了解絕不會主次不分,日間的cao演已然說明了一切,因此也是欣然言道,麾下戰將的這種用心是值得鼓勵的,他怎會去計較二人的小小心機? “還有就是末將等早已在此處備下酒食,尚請燕王邊用邊觀!”嚴綱聞言很是恭敬的說道,略一揮手已經有身邊士卒抬了幾張案幾來到近前,rou食果蔬美酒小菜倒是準備的極為用心,皆為劉毅所喜! “哈哈哈哈,仲甫子威一片用心良苦,孤若是不受豈不有違汝等一片心意,來,眾將與孤同坐分食用,這夜戰之法便立刻安排吧!”劉毅一陣長笑之后便也招呼眾將一同用膳,今日他來此乃是觀二營之cao練,午間只是略略用了些干糧,如今見此美味腹中不免饑餓起來,想必陪伴自己的眾將也當如此,他自然不會一人獨食了! 軍中沒有太多的虛禮,燕王之言亦便是軍令,眾將聞言便也紛紛席地而坐與燕王同用晚膳,而華雄卻是上前兩步自士卒手中接過弓箭向天而射,隨著那響箭發出的尖銳破空之聲,平丘之下的騎軍隊列之中很快便出現了無數火把,一時將夜空也映照的極為光亮! 第七百六十八章 田間地頭 巡視白馬西涼二營之后,劉毅的下一個目標便是高覽的疾風軍,然后便會趕到鄴城與趙云會面,此次兗州之戰燕軍將會分為兩個集團對敵軍進行東西夾擊,相對而言東集團會匯聚燕軍更多的精銳,北平軍、遼東軍、虎衛軍、疾風軍加上鐵騎營合計馬步軍三十八萬,西集團則會有燕云軍、黃衫軍以及馬超新編的長安營騎軍組成,亦有十四萬人馬,在劉毅的軍事生涯中將會是迄今為止使用兵力最大的一次。 西集團將會由張虎擔當主帥,張遼、張燕、馬超等大將輔佐,東集團當然便是劉毅親為主帥,鬼才毒士將會再一次聯手與二荀等人一較短長!除了攻擊兗州之外,東集團還將擔負掃清青州全境的任務,作為整個戰役的第一階段,劉毅便有意讓三弟獨當一面,今后的戰局之中燕軍隨時都可能面對多線的高強度作戰,此也算未雨綢繆! 集中全軍精銳對付曹cao的同時,劉毅絕不會忘了防備劉玄德,雖說此時二人在表面上還是一團和氣,劉備也在忙著擴充自己的實力,但兵家之事變幻莫測,更莫要說諸葛加陸遜這個組合亦讓朗生心中忌憚!徐晃的龍驤軍、鞠義的烈火軍以及甘寧的飛虎軍及顏良的冀州營共十五萬人馬將會嚴陣以待!而龐統徐庶二人的存在更讓劉毅放心不少,想來以如此實力加之又是穩守,甘寧坐鎮的徐州當不會有失! 本來在具體的戰略之中這十五萬人馬是不會用于兗州戰略的,可徐州一干謀臣大將們精心商議之后又給北平提出了新的意見,那便是以徐晃龍驤軍、鞠義烈火軍參加對青州的第一階段作戰,徐青二周毗鄰,便算劉備到時有所異動徐晃鞠義率軍回援也盡可趕及,當然劉毅知道有著不遜于郭奉孝的龐士元坐鎮,此處便是大有玄機! 因此前往鄴城與三弟一會亦成了劉毅此行的重點,他將趙云命為冀州刺史,將甘寧命為徐州刺史便有在兩位兄弟身上壓擔子的意思,在一個優秀指揮者的成長過程之中,巨大的壓力便是強勁的動力,亦會是他們從將才到帥才的轉變,以劉毅對這兩位結義兄弟的了解,在他們身上是有著為帥的素質的,關鍵還要看他如何加以引導! 自白馬西涼二營的駐地離開,劉毅前往高覽疾風軍營地的路上心情都是極為舒暢,不僅僅因為此次冀州對于災情的應對得當,更是因為各軍士卒所表現出的那種素質與戰意,也因為一路行來眼前幾乎是一望無際的金黃,又快要秋收了,這個秋收對于他而言意義重大! 黃金是金黃色的,落葉亦是如此,而農田之中也被這種色彩所充斥著,卻也難怪古人對于黃色是如此崇尚,其后他更被用來代表皇家的威嚴,便在漢末之時這黃袍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穿得!再想想后世那些流傳于網絡之間的所謂愛情動作片,他們憑什么也叫黃?豈不玷污了這種尊貴的色彩,呃,想歪了,這顯然不應該是此時的心思。 劉毅放緩了蹄踏燕的腳步,順著官道在一片金黃色的波浪之中穿行,以他眼前所見加上各地匯集而來的情況,此次秋收之后屬領各州的糧食便足夠他指揮大軍連續作戰兩年,只是在不影響到各州發展之下的兩年,有了如此充裕的時間加上雄渾的軍力,朗生有著充足的信心讓曹孟德在長江以北再無立錐之地!也是此次兗州之戰的最終目標!而到了那時,自己爭霸天下的大業就算完成一半了,縱觀華夏數千年歷史,至少在冷兵器時代天下的統一都會是由北極及南的! 愉快的心情使得劉毅飛身下馬,來到官道之旁的農田邊上細細打量起田間豐碩的作物來,這個舉動純粹是隨意而發,但跟隨其后的步卒與騎軍卻幾乎在同時猶如急剎車一般的停止了長長隊列的行進,其中看不出半點混亂之態,于此小處亦可看出燕軍cao練的精良。此次護衛燕王而來的已經便成了西涼白馬二營的五千騎軍,燕王來到自己的駐地巡視,這相送之責當然不能再由郝昭的遼東軍騎兵營完成。 劉毅的行軍并未打攪冀州百姓的勞作,現在已經是秋收之前的最后階段,郎生可不會為了所謂的安全與威嚴行此無謂之事,而百姓們對燕軍來來回回的人馬調動早就習慣了,在他們眼中燕王麾下的軍隊都是軍紀嚴明,絕不會對農田造成任何的損失,即使有了意外也會立刻便能得到補償,當年燕王馬踏農田尚且割發代首,遑論一般的士卒?在燕軍軍規之中一旦發生與百姓的沖突處罰是極為嚴厲的。 “老鄉,看今年的莊稼長勢不錯,此次秋收當比去歲要強上不少吧!”正是因為如此,田間勞作的百姓們才并不在意官道之上行進的軍隊,劉毅對著身前三丈那個猶在忙碌的壯年漢子言道,燕王在民間的威望雖是極高但漢末可沒有后世的照相機與電視機,更沒有網絡的存在,冀州百姓對于燕王樣貌的印象都是來自于畫像之中,其間是有著頗大差距的,此時一身校尉服飾的朗生也不怕會被認出! “這位軍爺好眼力啊,只要不再有前番的那種大雨,今年有望比去年多收三成,足夠給老娘添上幾件冬衣與厚被了?!眽褲h見這個青年軍官一臉和善的相問,面上露出了憨厚的微笑,緩步走到劉毅近前之后方才說道,質樸的笑容之中帶著幾分驕傲與更多的期待。 “老鄉怎么稱呼,來,坐下喝口水?!眲⒁阋埠苁亲匀坏呐c之問候,并就隨意的在田埂上一坐,很有與這個莊稼人相談一番的架勢,旁邊的管亥劉六等人聽得燕王之言立刻便給其及那個壯漢倒了水來,幾位校尉見狀也立刻下令全軍原地歇息,士卒們聞令齊齊坐在官道兩旁的蔭涼之處或飲水或用點干糧卻是無半點嘈雜之聲。 “軍爺客氣了,俺叫做張二牛,便是那里張家村人士?!眽褲h顯然見慣了燕軍士卒平時友善隨和的摸樣,眼前這個軍爺又是這等平易近人,他喝完水向管亥道了謝用袍袖擦拭口角之后便與劉毅并肩而坐,此次大雨之時很多冀州的軍爺們都來幫著鄉親們保護農田,張二牛倒也認得劉毅這一身裝束,他甚至還見過那位俊朗非凡的刺史大人了,他亦是與眼前這位軍爺一般的和善,聽說還是燕王的結義兄弟,二牛這輩子也沒見過如此英俊之人,村里那些媳婦們更是有些發呆! “二牛兄弟今年貴庚,可曾娶妻生子?”劉毅隨和的問道,他言語之中待人的那種自然絕非作偽,后世的經歷使得他可以平等的看待這個時代的所有人,并未因為地位權勢的提升而有太大的改變!而這樣的平等是很難做到的,即便換了素有仁德之名的劉備恐怕也難以做到劉毅這般程度,畢竟二人在觀念上有著本質的區別! “俺今年過了年就二十四了,老大剛剛五歲,媳婦兒年頭又給我添了個小子,俺那兩個弟弟都和軍爺一般在燕王軍中效力,哎~~其實俺也挺想,只是那楊隊長說了,俺是家中長子還有老娘要供養是不能從軍的,否則一定不比那兩個小子差!”劉毅的這種平等的態度打消了張二牛心中最后一絲因為地位差別產生的顧慮,話也多了起來! “呵呵,入營隨軍為國效力固然可嘉,可似二牛兄弟你這般勤懇務農孝順親娘也極為不易了,怎么樣,地里人手夠嗎?縣里的農具牲畜可曾與你們用?”劉毅微微一笑又再問道,他此番前來疾風軍駐地只有高覽知曉,并未通傳各郡縣鄉,從二牛身上當能所得頗多! “這位軍爺一看就是有學問的人,說得和那些軍中的先生們一般無二,回去之后俺也要讓俺那小子好好讀書,那可是燕王的恩典!軍爺你是外鄉來的吧,此處的公爺們對鄉親可是極好,就說今年這收成也是那些皇城來的先生們給了種子并教了俺們耕種之法才成的,鄉里不但有農具耕牛,忙得時候軍爺們都會來幫忙了,俺娘說了他一輩子都沒見過這么好的軍爺,燕王的兵就是不一樣,對了,軍爺你高姓大名,想來家中孩子也該和我那小子差不多大了吧!”二牛聽劉毅出言有度,面上立刻有尊敬之色,這些鄉間百姓對于有學問的人是極為敬重的,話語之中兩次提到燕王亦是如此,看得出其是言出由衷。 “我姓蘇名青成,要說家中孩子我那老大已經十七了?!睆膹埗5囊环唵蔚脑捳Z之中劉毅已經聽出了很多,看來北平制定的一條條政策在冀州得到了很好的貫徹,見二牛問起自己姓名很是自然的便報出了后世的名字,在今世這也是他心中一段寶貴的記憶了。 “十七?軍爺你貴庚?”劉毅此時雖是蓄起了胡須可在漢末之時二十余歲蓄須之人比比皆是,張二牛很難相信面前的這個年青軍官竟能有一個十七歲的兒子,但看面貌劉毅望之確似二十許人! “蘇某今年三十六了,恰好比二牛兄弟你大上一輪?!彪S著歲數的漸漸增大,人們總是希望自己能夠年青,便連劉毅也不例外,見到張二牛一副驚訝的表情不由微微一笑出言道! “三、三十六?看上去可一點不像……”張二牛更是訝異了。 這二人便在田埂之上聊了約有半個時辰,其間還有另外幾位鄉親見狀前來,與他們一番相談,劉毅對冀州行政之事的了解又更加深了幾分,這可比那些文報上的文字要生動的多了,后見眾人還有農活在身他方才與之告辭而去,還不忘給了大家一些rou脯之物! 眾人紛紛相謝,他們并不知道在這田間地頭與他們促膝相談的卻正是心中敬仰無比的燕王劉毅,只是覺得這個年青軍爺談吐不凡,言語和善態度親近但話語行動之中總有一股說不出的氣勢,因此人人對今日都是印象深刻,而張二牛知道今日之人便是劉毅之時他的身份已經不是燕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