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節
“子才放心,嚴將軍金玉良言,毅自是深知,匈奴騎軍倒是極為讓人頭痛,除非是我軍能設法讓他的騎軍發揮不出沖擊之力,如此才有勝機?!眲⒁阊酃庠俣认驀谰V去,這里曾與匈奴交戰過的只有嚴綱一人,對他的意見劉毅自然十分重視! “真能如此,以我軍精銳當可有七成勝算!只是這關外哪里來的如此地形,即便有匈奴大軍也未必會在那里與我軍交戰!”對于劉毅麾下的戰力嚴綱自然心中有數,只要敵人騎軍無法發揮優勢,漢軍必勝無疑! “好,既然如此便暫時穩守城關,待我等待之人一至,劉某自有決勝之道?!眲⒁闼剖切判氖?,朗聲說道。 第一百四十一章 決戰之約 4 劉毅大軍到后,匈奴單于遣使前來意欲說服其納上錢糧牛羊以免除兵禍,同時表示了可以助他興兵中原的意思,可他哪里知道劉毅的脾氣與來意,加上那身為使者的萬騎長檀必溫言行無禮,最后被劉毅割下右耳才放了回去!回營之后自是將對方的行為添油加醋的報告了一番,呼酌泉當即暴跳如雷,便是白馬將軍公孫瓚當初也沒有這等侮辱自己,這劉毅劉朗生此番如此定要叫他付出代價。 不過冷靜下來一想,自己又能如何,此次雖說自己以大單于的聲望糾集了共十四萬大軍,可他心中也是明鏡一般,自己手下各個部落氏族之間絕非上去的鐵板一塊,此次出征若是大勝自能讓自己的地位更加穩固,可若是一無所得的話很可能便會有人身懷異心。 一開始他大軍前來自是信心十足,可一個散關就使他十余萬人馬難做寸進,狂攻不果之下便從公孫越之策分兵襲擊黟縣與泰興兩地,誰知泰興一場血戰,縣城得而復失,那隊漢軍的血勇與膽氣更是令回來的士卒們心生畏懼,皆言其彪悍猶在白馬將軍麾下之上!而黟縣漢軍更是嚴陣以待,讓他無機可乘!因此派使者前來除了威脅劉毅之外他此時也有點進退兩難之意,自己大軍前兩聲勢一會無兩,總不能空勞開拔,至少也要得到些補償才是。誰知這劉毅劉郎生竟是剛烈無比,自己遣使的行為反而成了自取其辱,如今正是難有良策。 彷徨無計之間便叫親信請來自己的另一心腹,萬騎長伯虎爾,此人少年時曾去大漢游學,頗有智計,呼酌泉平時對他也極為重,至于公孫越,非我族內必有異心,他豈能真正信得過?伯虎爾當日便勸他不要發兵南下,而他卻未從其言,今日才相信其所言。 “伯虎爾,今番我大軍前來,不料在散關與泰興皆是損兵折將,我軍鐵騎雖是所向無敵可奈何漢軍不與我正面決戰,只是穩守城關,要是說到攻城?哎~~當日你曾一力苦勸我不可南下,恨未聽你所言,如今卻是騎虎難下了?!币姴栠M帳,呼酌泉并未諱言。 “那公孫越一心為其兄長報仇,便攛掇單于起兵,言道劉毅乃是用陰謀詭計方才擊敗公孫瓚,并無真才實學!加之我族今年天災不斷,漢朝又紛亂不堪,因此各部落首領也是眾口一詞,單于當時也是迫于形勢!可以我來,這劉毅確是人杰,單于可知當年他初為燕郡郡守,兵不過三千便能大破烏桓聯軍,何況如今他擊敗公孫瓚,坐擁數萬精銳之眾,又怎會向單于低頭?”見單于言語中頗有悔意,伯虎爾自然不會再度加以刺激,而是力道公孫越的不是。 “哎,伯虎爾你說得不錯,可眼下漢軍穩守散關、黟縣、泰興三弟,我軍根本無懈可擊,若是強攻卻非我所長,如此下去遲早糧草不敷,但要叫我就此退兵卻是心有不甘?!焙糇萌獓@道。 “那烏桓部落自從與漢朝通商之后,得了劉毅很多好處,現在人丁興旺,其實力已經有凌駕我族之勢,當初我們若是也與劉朗生交好又何致有今日進退不能之局?單于若想不失臉面,我這里倒有一個辦法可以一試!”伯虎爾言道,他倒不失為一個有戰略眼光的人。 “哦,有什么辦法,快說!”呼酌泉聞言急忙催促。 “久聞這劉毅英雄,且勇武過人,素性剛強,既然他給單于下了戰書,那邊約他半月之后在奔狼原一戰,他麾下雖然精銳可畢竟缺少精騎,我軍騎軍卻是縱橫無敵,更有八萬之數,正面交鋒我方贏面極大!他若來戰,單于可趁勢破之,自然得償心愿;他若不來等于自毀名聲,到時單于可以以此為由下令退兵,則顏面不失!”伯虎爾侃侃言道,打敗烏桓之后,劉毅的勇名便在北疆傳揚,無人不知。 “如此兩全其美之策你怎么不早說?那便立刻依計行事!”呼酌泉聞言大喜,最好劉毅敢來與他一決勝負!在他心中就是當年的公孫瓚在這樣的兵力對比下也絕不敢與他以堂堂之陣交戰的。 伯虎爾見單于喜形于色,心中卻是暗嘆,如果劉毅不來真的退兵的話,今年這糧荒又該如何度過,他日若聽自己之言仿效烏桓與其結好當是各取其利,他不惱單于不聽他言卻是恨上了公孫越。 呼酌泉為了戰事而憂心忡忡,散關之上的劉毅心中也不輕松,雖然他知道只要自己穩守三地便可保無虞,可他的目的并不在此,舉大軍前來就是要一戰定匈奴,保證以后北疆再無大戰!則他才能做到真正的沒有后患,一心爭奪中原之地,匈奴十余萬大軍齊聚雖然給了他很大壓力不過也更是抓住其主力的良機,否則對方來去如風,能進能退,再要除之就是難如登天了,此戰正是機遇風險并存! 想要一戰而定,就少不了要與對方進行主力會戰,這是最有效的方法,而這正是劉毅沒有把握的地方,原因無他,對方陣中的八萬精騎實在太過叫人頭痛!當年董卓之所以能威震四方,麾下的西涼鐵騎便是最大的保證,諸侯聯軍討董之時足足集結了三十余萬人馬才讓他知難而退,可自己現今手上可用之兵卻不過七萬,這還是連同黟縣泰興兩地守軍算在一處,可以用于決戰的也就在五萬之間!尤其是缺少騎兵,趙云手下鐵騎營收降了白馬義從之后也不過萬人。 人數上本就處于劣勢,騎兵數量更是遠少于對方,如此的力量對比即使以劉毅的自負也知道若是毫無花巧的正面交戰漢軍應是有敗無勝,可若是讓他真的穩守不出又覺坐失良機!此時的劉毅也是有點舉棋不定,他在下屬面前所說的自有應對之策更多的是想鼓舞士氣,在士卒與眾將心中劉毅劉朗生從未有過敗績,再是困難的局面只要他這個主將有信心下面的人就更是勇氣十足! 想要取得決戰的勝利,只有一個方法,讓敵軍的騎兵發揮不出作用!可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是千難萬難,關外多是平坦草原,想借地形之利并不容易。當時劉毅還設想過一個方法,那就是誘敵深入,堅壁清野再尋機克之,不過那樣等若引狼入室,地方百姓定要遭受涂炭,換了其他諸侯劉毅倒不會有太多顧忌,可這是與異族的戰爭,劉毅自問還是做不出拿百姓生命去換取勝利的事情。說到底后世的他心中也從來不乏熱血,否則也沒有機會來到這個亂世。 苦思了一日仍是毫無所得,匈奴方面卻是又派來了一個使者,這次來得人可是依足禮數參見劉毅,顯得極為恭敬,并遞上了匈奴單于呼酌泉親筆的戰書,約他半月之后于奔狼原一決勝負,若劉毅勝則有他在一日,匈奴便不會再范大漢尺寸疆土! 劉毅倒沒有想到這些一向頭腦簡單的異族竟然給他來了這么一手,恐怕是有人指點,對自己的性格亦是有所了解,知道他絕不是一個坐守之人。什么不范大漢疆土他只當笑話聽,只要此戰得勝他拿什么來范我疆土,可眼前的兵力對比卻是鐵一樣的事實,主不可怒而興師、將不可慍而致戰,劉毅自是深明其中道理,可異族使者就在眼前,讓他避戰是無論如何做不出的,此時決戰的地點卻使他心中一動。 第一百四十二章 地如其名 4 接到匈奴單于的戰書之后劉毅考慮再三還是并沒有立即做出答復,他雖是滿腔熱血兼且有些狹隘民族主義,可絕不是一勇之夫,戰場上的實力對比他得是很清楚的,沒有**成把握之前,絕不會進行主力決戰!由于此次使者恭敬有禮,他也未再加留難,好吃好喝的招待著,讓他帶信給呼酌泉單于,五日之內必定給出答復! “嚴將軍,你熟悉關外地形,這奔狼原是何所在?”送走使者,劉毅自是將關上諸將集合一處,商議此次會戰之事,剛才就是這個地名引起了他最大的興趣,若是地如其名說不定就可加以利用。 “奔狼原地形平坦,開闊無垠,人煙稀少,皆因此處有大量狼群存在而得名!此地極利騎兵突擊,正是匈奴大軍可用武之地,主公還需謹慎考慮,不可被那使者言語所激!”嚴綱出言道,經過這一陣與主公的相處,嚴綱覺得甚是相投,因此話語間并無多少顧忌。 “嚴將軍言之有理,我聽鐵牛言道那匈奴精騎的彪悍不在當日董賊西涼鐵騎之下,我軍人數上又處于劣勢,正面與之決戰恐怕我軍取勝艱難!”說話附和的竟是甘寧,本來那日他見劉毅派嚴綱前來增援之時心中并不信任,因此二人間還產生了口角,事后劉毅也說了他一番,都像他這樣以后哪里還有人敢投劉毅?興霸當場認錯,再加上嚴綱到散關之后就是一場勝利,也確是有真才實學,大軍來后甘寧還特地去找了嚴綱,雖未出言道歉可那意思很是明顯,他既然如此,又有趙云在側,嚴綱豈會為難,好生接納,幾人攀談之下竟是言語投機。 “在座都是劉某信得過之人,不瞞大家,劉某夙愿便是掃清天下,重振我大漢河山,幸得各位相助,現已有一州之地,可坐中原!不過這匈奴終是我的心腹大患,若不能破之,吾心實難安。此族多是游牧,來去如風,似今日這般糾集十數萬大軍來范我疆土,正是我捉住其主力一舉殲之的大好良機,實在不忍棄之,哎~~難道劉某便只能坐守城關?”劉毅說道此處卻是故作一臉愁容,一人計短,眾人計長,充分聽取在座諸將的意見也是他這個主公應為之事。 果然一眾將領見了主公的臉色都是露出深思之策,為人下者不能替主上分憂便是失職,主公縱橫天下,何時有過這種愁容?不過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一切計謀都是浮云,眾將集思廣益了很長時間也找不出可以在正面對決之中擊敗對方的可行之策。 對于劉毅的愁態,張虎知其是半真半假,主公所說的良機他又怎能不知?不過人力有時而窮,說到底劉毅現在還是實力不足,不過區區一州之地,數萬精兵,真要麾下有數十萬精銳又何來今日之憂?他心中還是傾向于穩守退敵,再行分化之策,此計雖緩卻是必有成效,之所以直到現在還未說出就是想主公能有什么奇思妙想,過往的經驗告訴他自己的主公每每都能創造奇跡。 帳中的氣氛一時有些凝滯,劉毅手中其實還有一張底牌,那便是烏桓部落!通過這幾年的交往,雙方各取所需,也都能從中得利,尤其是呼延碩,因為劉毅的強力支持已經被各部落推舉為大首領。劉毅此次請他前來便有讓他出手相助之意,可烏桓比之與匈奴勢力還是差了許多,劉毅估計呼延碩最多也只能出動兩萬騎兵,可在如今形勢之下,除非劉毅可以保證讓匈奴大軍回不去,否則就算他與呼延碩關系再好估計此人也不會出兵,因為他的身后是整個部落數十萬子民,且就算烏桓愿意出兵也需時日,劉毅此時也正在等待呼延碩前來。 “嚴將軍,你說這奔狼原有很多的狼群,不知其言可實?”等候了半天見眾將都不出言,劉毅也知他們心中的顧慮,當下微微一笑,又對嚴綱問道,這一問其余諸將連同張虎在內都是不解其意,可甘寧趙云二人卻是神色一動,想到了當年劉毅是如何對付趙海的。說到此人也當一提,趙忠授首之時趙海自然也被殃及池魚,幸虧天耳在關鍵時候加以搭救,劉毅心中還是把他當做朋友的,當然這一切做的很是隱秘,趙海死里逃生之后對劉毅更是感激不敬,舉族遷移到了燕郡之內,現在也是張虎手下很得力的官商之一,這也是天意弄人了。 “主公問話,綱豈敢妄言,這里水草豐盛,乃是天然牧場,可現在卻是人跡罕至,就是因為這些餓狼,當年那些牧民曾經召集數千人意欲滅除狼患,誰知竟是全軍覆滅,慘不忍睹,那呼酌泉若不是大軍十余萬豈敢與主公在這個地方決戰?!眹谰V見主公問起,雖不知原因卻也解說的極為詳細,這處地方在關外是極為有名的。 “好,哈哈哈,呼酌泉,天堂有路你不走,偏要在這奔狼原與我決戰…”劉毅聞言大笑出聲之后又是陷入了思考之中,心中的想法還需斟酌,他不出言眾將也是不敢打攪主公思索。 “報,主公,關下有一青年文士求見!”帳外傳令兵的聲音打破了帳內的寧靜,眾將都是奇怪,此時會有誰來求見主公? “來人是何姓名?長相如何?”劉毅出言問道。 “此人二十左右年紀,生的頗為俊俏,樣子是個文士,并未通姓名,只是說前來相助主公!” “好,快將他請來,不,還是我自去相迎,子才,你隨我一起,眾將暫且在此,我去去便來!”劉毅心中一動,難道又是什么奇人異士?可這散關附近便沒有什么出名之人啊,不過凡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還是自己前去最為妥帖,不過多走幾步路罷了,匈奴大軍勢大誰人不知,可此人仍敢出相助自己之言,必有所能。 “二將軍、三將軍,主公也太過客氣了吧,區區一個文士竟然還親自相迎?還不知道是不是有真才實學,我們這些久經沙場之將還沒想出什么辦法,他一個文弱書生就能相助主公?”見劉毅急切的領著張虎出帳,嚴綱出言道,語氣中也帶著稍許的不屑之意,此時的他已經完全適應了劉毅下屬這個身份。 “嚴將軍,這你還別說,大哥不光文武雙全,觀人之眼光亦是精到,從一開始起兵到現在都沒錯過,都是自己人,我老甘說話你別在意,換了是你,敢派一個新得之將來鎮守如此緊要之地嗎?聽公明說當年戲先生也是一再相試,大哥始終謙恭有禮,方得戲先生相投,那可是大才,雖是文人我甘興霸卻是佩服的緊!所以老兄你還是瞧好了吧,說不定來人就有破匈奴之策!”見嚴綱提及此事,甘寧立刻就是一番長篇大論,從嚴綱自己說道戲志才,眾將聽得都是連連點頭。 “二將軍無須擔憂,嚴某絕非氣量狹小之人,你說得對,換地而處我定難以做到主公之為!當日主公派將之時嚴某心中只有激動,今日一想,主公當時所為確有極大魄力,來嚴某此次是跟對人了,只是自己無能,難有助主公破匈奴之策??!”嚴綱嘆道。 “呵呵,自我隨主公起兵以來,戰事無數,無論如何困苦主公總會有計應對,我大家也少花點心思吧,只待主公令下,我們拼死廝殺便是!”此時趙云卻是笑道。 “三將軍言之有理,該當如此?!北妼惪谕?。 劉毅與張虎來到城門處,那青衫文士正在等候,此人身長七尺有余,面容俊朗,雙目靈活,通身上下充滿著一股不羈之氣,尤其是一對眼眸靈動之極,整個人上去也十分灑脫,只是臉色有點蒼白。 見此人,劉毅心思電閃,難道是他? 第一百四十三章 鬼才郭嘉 5 “在下劉毅劉朗生,聞聽先生前來相助,不勝歡喜,匈奴大軍犯我邊境,辱我百姓,毅欲破之奈何實力不濟,還望先生有以教我!敢問先生大名?”了來人的長相,加上那淡淡的病容與不羈的神情,劉毅心中覺得此人應是那“兵貴神速”的郭奉孝,只是按照史書所載他現在還在潁川,怎會到此?當然他言語之中自是尊敬有禮。 “志才兄所言不差,劉將軍確是禮賢下士之人,在下潁川郭嘉,字奉孝,見過將軍,這位先生氣度不凡,想來就是志才兄一力稱道的張虎張大人吧,在下有禮!”郭嘉言語之中亦是透著率性與灑脫! “當真是奉孝先生,真是失敬,當年劉某在潁川討黃巾之時便得聞先生大名,卻是遍尋不見!志才每有提及,都言先生乃是天下奇才,今日劉某何幸,能得先生教誨!”劉毅的激動之情絕對是發自真心,這可是三國中頂尖一流的謀臣,后世極得大眾推許,常將之與諸葛先生同列!不過與武侯的謹慎不同,此公向來善設奇謀,每每有出人意料之計,故得名“鬼才”,想不到竟在此地得見。 三國演義之中有“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之語,雖未免有些夸大卻很好的表現出了股肱之才的作用,劉毅來此世后也有親身體會,自己能有今日絕大部分要歸功于張虎與戲志才二人的謀劃,他心中未嘗不怪老天,偏偏在這個時候讓志才臥??!張虎當然絕不在戲志才之下,可他是那種全才型的人物,與諸葛亮荀彧類似,萬事以穩為主,相對而言奇招、巧招就要少了一點,且不肯輕易弄險! 這種性格劉毅是欣賞的,張虎的定位就是丞相之才,可兵者畢竟是詭道,若是一味尋求周全有時便可能貽誤戰機,就這一點來說反而是郭嘉與龐統更令劉毅贊賞,若是自己有了張虎統觀全局,戲志才郭嘉奇謀巧計,再加上手下一干良將,爭奪天下自然更添成算,反正老天已經把此人送到自己面前,卻是無論如何也不能錯過。 郭嘉來到此間的確是戲志才的功勞,二人自小相識,也是相交極好,郭嘉的家境比之與戲志才要好上很多,也算得上是世家子弟,可他天性灑脫不羈,卻是不為族中長輩所喜;不過終是天資機敏,才學過人,與潁川眾士之中頗有名聲,荀彧荀文若便對他很是欣賞。 如今恰逢天下亂世,這一干青年士子都是胸有報復,自是要擇主而侍,以建立一番功名,男兒在世當立業,郭嘉就是再灑脫對此倒是不能免俗,只是他知道自己的脾氣,主公的度量若是小了半點恐也不好相處!這可能也是歷史上他與曹cao投契的原因,在漢末群雄之中,曹cao是難得的率性之人。不過今世由于劉毅的來到,卻發生了一點變化,戲志才投效劉毅之后,越與之相處越覺得所投得人,他與郭嘉相交莫逆又深知他的才學脾氣就想將他引薦給劉毅,因此也是屢次作書與他讓來燕郡相見,書中免不了對劉毅有夸贊之語。 對于戲志才的眼光郭嘉不會懷疑,更相信其書中所言,只是對于劉毅的出身難免有些顧慮,與戲志才不同,郭嘉畢竟是世家出身,這倒并怪不得他,畢竟他也是那個時代的人??蓱蛑静乓涣ν瞥?,他心中多少也有了興趣,對劉毅開始關注起來,那年代可不像現在,一上什么都知道了,北地的消息傳到潁川怕都要大半月時間,聞聽劉毅大敗公孫瓚之后,加上以前對劉毅的一些了解,郭嘉決定還是親往北平與之一見再做定奪,主意既定他也是立刻出發,便在他走后次日,荀彧便來尋他,此事劉毅虧了不知,否則必是一身冷汗! 他到北平之時正是劉毅大軍出發的后兩天,戲志才此次病情沉重,自己事自己知,這次怕是來日無多了,劉毅為他遍訪名醫他自是心中感激,可治得病卻未必治得命,他自覺受主公厚恩還未相報,便又作書請郭嘉前來,言道若是不至恐怕今生再無相見之日,豈知他書信剛剛送出郭嘉已經到了北平城。劉毅臨行之前一再叮囑“天耳”之人不惜一切代價照顧好戲先生,上黨第一名醫周勤周朗中幾乎就坐鎮在戲府,各種名貴藥材更是予取予求,這一切也使得戲志才病情并未加重,只是仍舊臥床不起,不能理事。 聞聽潁川友人郭奉孝前來探望,戲志才雖是在病重之中也不由精神一振,立刻請進臥室與他相見。二人數年未見,如今戲志才卻纏綿病榻,憔悴不已,作為好友郭嘉很是揪心。 “志才兄怎生如此?你還是好生安歇,待你好些我二人再行敘舊不遲?!睉蛑静朋w弱郭嘉自是知曉,不欲在此時耗費他的精力。 “咳~~奉孝不必如此,我之頑疾奉孝自知,今次借風寒之機來勢兇猛,怕多是不能保矣!奉孝勿要多言,大丈夫豈懼生死?若是天命,我戲某也難與之相抗,只是身受劉將軍厚恩,還未相報,其為憾也!”戲志才并不讓郭嘉插嘴,只是這番話說得急了,引起了一連串的咳嗽,郭嘉急忙上前輕撫其后背,好一會方始順過氣來。 “志才兄你有話慢慢言來,小弟靜聽便是!”郭嘉溫言道,光聽戲志才這番話,他已經能知道劉毅在這個好友心中的地位。 “我與奉孝相交莫逆,此番投得明主,自想摯友能與我一同為主公出力,故數次做書請奉孝前來,劉將軍此人文武雙全,腹有雄才又不失與淳樸,且能寬仁愛士,善待百姓!必能一展奉孝所長,若論才學奉孝十倍與我,愚兄我投效主公不過兩年,現已是一州別駕,匡乎奉孝?主公志在天下,奉孝今后成就不可限量也?!币欢卧捳f完,戲志才大口喘氣,可眼光卻是緊盯郭嘉,似乎要他立即給自己一個答案。 “志才兄你不必如此我,聽你一說,這劉朗生果是人杰,不過小弟的脾氣你是知道的,任何事情都要親眼過目,既然志才兄有此意,那我便去見見那劉朗生再做定奪!”郭嘉笑道。 “好,主公現今前往散關抗擊匈奴,此倘與以往不同,匈奴大軍十余萬來勢洶洶,主公必要有一番血戰,可惜志才力不從心,不能助之,不過天幸奉孝來此,正好可借此建立功名!”戲志才聞聽郭嘉欲去見劉毅,心情大好,精神也振作了不少。 “觀志才兄神色似乎篤定小弟會相助劉將軍?”郭嘉言道。 “抗擊異族,此乃大義也,奉孝怎會落后?只要奉孝與主公相處一陣,便知愚兄所言非虛,若得奉孝為主公效力,也是了了愚兄一樁心愿,現在軍情如火,奉孝可速往散關!”對于郭嘉的胸中所學,戲志才自是信心十足,可同樣對于劉毅的識人之能他也是佩服不已,故此連薦書都未寫,相信主公定能出郭嘉的不凡! 二人又略微敘了會兒話郭嘉便起身離去,雖只是交談片刻可也消耗了戲志才不少精力,當然他也不會忘了派得力之人護送郭嘉前往散關,一路上郭嘉也聽不少路過的流民說起前方戰況,這日到了散關之下后卻是對劉毅起了相試之意,便叫隨行之人等待,自己則只身來到關前,求見劉毅,才有了開頭一幕。 第一百四十四章 奇謀妙計 5 劉毅見是郭嘉到訪,心中大喜,急忙將其請進府中敘話,路上郭嘉說起戲志才的病情,劉毅聞之擔憂之色溢于言表,毫無做作之意,得郭嘉心中暗暗點頭,劉朗生善待下屬之名不虛! 到得府中,劉毅先讓眾將回營,只留下張虎作陪,請郭嘉至書房中一議,眾將剛才已經得甘寧訴說了主公平日為人,因此不以為怪。 “先生,目前形勢就是如此,劉某實在不愿錯過此良機,尚請先生教我?!眲⒁阋矊⑴c匈奴交戰的詳細告知了郭嘉,并出言求教。 “嘉乃潁川微末之士,豈敢當將軍求教之語?將軍太謙了。當年在潁川之時便聞劉毅破黃巾之名,稱勇武絕世,良將之才。今來北地,確是與他處不同,民生安定,吏制清明,剛才又聽得將軍訴說,手下將士真乃虎賁也!如此精銳,豈不足與匈奴一戰?”郭嘉笑道。 “先生,可匈奴士卒多達十余萬,其中更有精騎近八萬人,若是正面對戰,我軍實在勝算不大,這……” “呵呵,將軍當日在潁川破波才十萬大軍時又有多少人馬?不過騎兵兩千之數,后長社會戰,將軍殺入黃巾陣中,擒賊擒王!力斬對方主帥張晃,漢軍遂得以大勝!”郭嘉似是顧左右而言它,可說道后來卻是加重了語氣,眼光也微微盯向劉毅。 “擒賊擒王?對了,鑿穿!”著郭嘉的眼光劉毅腦中靈光一現,自己怎么把這碴給忘了,所謂“鑿穿”便是積聚全力與一點,沖垮對方陣勢,一般目的在于殺傷或擒拿對方主將,造成敵軍的混亂以達到自身的戰術目的,敵眾我寡之下更為適合,當然千軍萬馬之中這種戰術的危險性也是很高的,一個不慎就有可能身陷重圍。 作為一個穿越者,劉毅的目的是爭霸天下,可武人的天性也使他身上有一種冒險者的氣質,再說精于此道的又不止他劉毅一個,李世民那小子就經常玩這種驚險的活計!他麾下的玄甲騎兵就是最大的倚仗,而劉毅也有自信自己的鐵騎營將士絕不在玄甲騎兵之下。 重騎營再加上白馬營,這便是一萬精銳,再加上自己,甘寧趙云、嚴綱徐晃等強將為首,只是破其一點,匈奴騎兵定是難以阻擋!若能將呼酌泉擊殺當場或是生擒活捉,此戰的贏面就十分之大了。這郭嘉想來到散關之前也曾研究過自己過往的作戰經歷,故有此提議,由此也能出他與戲志才單子才的不同之處,那便是性喜弄險出奇。這點倒是與劉毅志趣相投,古往今來能成大事者性格之中莫不帶有那么一點賭徒的氣質,敢于在關鍵時刻下重注也是他們成功的原因,況且劉毅也不是沒有后手,其中一點還要等去過戰場之后方可定奪。 “先生真是一語點醒夢中人,此事若是安排妥當,布置巧妙的確大有可為,先生果乃大才也!”劉毅由衷出言贊道。 “郭先生,潁川與奔狼不可同日而語,黃巾軍雖是人多可卻是烏合之眾,如今這匈奴士卒戰力遠在其上,豈可一概而論?且先生此法雖能出敵不意可也太過兇險,千軍萬馬間行主力決戰之事一個不慎便是滅頂之災!在下直言,先生勿怪?!蓖瑯幼鳛橹钦?,張虎不是想不到此點,而是生性不肯弄險,因此出言對郭嘉說道,語氣之中不無勸誡之意,不過純是就事論事,倒非針對奉孝而發! “張大人為萬全計,郭某心中佩服,可在下之言未完,來時已有克制匈奴騎兵之策,只是頗費功夫!”郭嘉不以為意的笑道。 “既如此,子才恭聽先生高招!”劉毅聞言心中大喜,來這郭奉孝早有定計,自己雖說也想借助這個身體的異能來一些出其不意,可畢竟沒有十足把握,如今見郭嘉一副信心十足的樣子怎能不喜?郭奉孝絕對不是妄言之人,這里剛待出言那邊張虎已經搶在頭里。 “單大人可知當年齊國田單破燕軍之策?”郭嘉從容道。 “田單破燕軍!火牛陣?”張虎聞言面容一震,然后便沉思起來,郭嘉知道他在考慮此計是否可行,也不出言打攪,而劉毅聞之亦是一驚,怎么自己就沒有想到了?自己麾下很多士卒都精于農事,想來安頓好牛群不是困難之事,同時自己可是一郡之地,比之當日田單之孤城強的太多,想來略作準備,四五千頭應該還湊的出來,了不起就是破費一點,只要自己大軍尾隨著奔??拷鼘Ψ阶屍潋T軍發揮不出沖擊之勢,此戰必可獲勝,加上匈奴那幫家伙還喜歡穿紅袍,正是明顯的目標,再加上自己的構想若能真正實現,又是錦上添花之舉,大才就是大才啊,劉毅此時腦海中已經在浮現大戰的畫面。 “郭先生果然奇才,張某佩服!”張虎沉思有頃之后忽然離座而出,對郭嘉深施一禮,言辭之間極見懇切,他剛才也在仔細考慮郭嘉此計的可行性,只需行事細密,此法確實可用。 “張大人客氣了,嘉不過劍走偏鋒,張大人沉穩大氣嘉亦常聽志才兄提起,怎敢當大人之禮?”郭嘉見張虎如此,也是不敢怠慢,立刻下坐還禮,戲志才多有提到此人,每次提及都是極為推崇。 “呵呵,先生太過客氣了,虎生性謹慎,可這兵家之事實不如志才與先生多矣,主公能得先生輔佐,真乃洪福也!不過先生此計欲成確要費點功夫,所需牛群倒是其次,關鍵在于如何才能掩人耳目?!睆埢⒄f道一般見郭嘉似欲出言,連忙一語帶過,與他討論起細節之事,此事他與劉毅自是一般心思,如此大才,當為主公所用! “張大人所言極是,那匈奴單于約劉將軍半月之后戰與奔狼,可稍作拖延,一來準備所需之物,二來戰場地形情況也需詳加打探,如此大戰確如張大人所言,容不得半點輕忽?!惫握?。 “奉孝之言自當奉行,你我皆是志才好友,先生大人的豈不生分?便各自以表字呼之?!贝媪艘獮橹鞴杖〈巳说男乃?,張虎便開始極力拉近二人的關系,他乃心胸寬闊之人,絕非嫉賢妒能之輩。 “子才兄既如此說,在下豈能不從?”著張虎友好客氣的微笑,郭嘉也是笑而出言,頗有點惺惺相惜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