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節
再說哪個男人不去樓里,有了銀子不在外頭養一個,我現在不過才養了一個,逢場作戲而已?!?/br> 阮小七不能動,只舉起一只胳膊,伸手擺了一個“七”字道:“哪個?自是有的,我!” 侯慶沒話了,嘆口氣道:“那是,誰能跟小七哥比。算了,嫂子,你也別為難,當我沒說就是?!?/br> 侯慶這么一說,譚雅倒是不好意思起來,期期艾艾道:“侯慶兄弟,要不你看這樣可行,周二嫂認識的人多,我拜托她給你尋一個好的吧?!?/br> 侯慶一聽,趕緊又是搖頭又是擺手道:“得了,那母老虎找的能是什么好的,我可不比周老三抗折騰,還打算多活兩年呢!” 待他坐在春凳上被親兵抬著走了,譚雅送他出去,見他那副垂頭喪氣的可憐樣子,心里更是內疚不已。 但讓她就如此把自己的侍女給了那樣人,便是能做正頭娘子,卻是說什么也不肯的。 阮小七一看她坐立不安的模樣,就知道她心中難過,安慰道:“那是你的人,想配給誰你說了算,不必理他?!?/br> 譚雅喏喏道:“我看侯慶兄弟怪可憐的,受了這么大的苦頭,也沒個人貼心伺候,剛才送他出去的時候,一副沒精神的樣子?!?/br> 阮小七笑了,“小芽兒,你就是心軟,那小子是故意讓你內疚呢。他能缺了女人?要不是現在城中緊張,就是腿不能動肯定也要找元洲的樓子、暗門子什么的去樂呵?!?/br> 譚雅一想侯慶走路都不能還能玩女人也十分無語,搖頭道:“那總不是正經日子,銀子能買到的,哪有什么真情意?” 阮小七笑道:“他要真情意做什么?誰跟個粉頭講情誼才是傻了,能玩得舒暢、睡得舒服就行?!?/br> 譚雅嫌他語言粗俗,輕輕拍了他一下,嗔道:“那還成什么家啊,干脆自己開個樓子算了?!?/br> 阮小七答道:“你當他沒想過,不過是沒銀子也沒人罷了。 你就別擔心他了,我好容易給你找的那兩個身手好的侍女,就算要嫁人也得在咱們家里挑,最多細細看一下,找個好樣的小廝,以后便是出嫁也離你不遠,我出門也能放心些。 至于水猴子,唔,大不了你把從京里帶過來的那個,好像年歲也不小了,給他在身邊伺候吧?!?/br> 譚雅驚道:“那怎么成?青枝綠葉還曾是良家出身,琉璃卻是下人?!闭f完才意識到自己是在和尚面前說禿頭了,忙往阮小七臉上瞟去。 沒想到阮小七根本不在乎,他本就是下人出身,難道別人不說就不是了? 他捏捏譚雅的手示意自己不介意,接著道:“青枝綠葉雖出身是良家,現在賣給咱們了,也是下人。 再說她倆只是身手好罷了,原來也就是個跑江湖的,要問繡活規矩還是從啞婆子那學的,定是比不上你家里帶來的那個什么琉璃的。 江湖女子里頭身手好的多了,水猴子現在看不上,他如今就想找個斯文人,哎,自己是個粗瓷茶碗偏愛那細瓷盤子?!?/br> 譚雅不由有些發笑,心道:難道你不是如此?真是用姑姑的話來講就是烏鴉落在豬身上,看不到自己黑,還嫌豬黑。悄悄暗笑了一回,不想開口打斷,聽阮小七接著講: “可又有哪家精心教養的小娘子能給我們這般泥腿子,你別看我,要不是機緣巧合,岳父也定是不肯的。 便是琉璃,要不是陪嫁跟著你到這里,你說她能嫁嗎?所以將琉璃給水猴子再沒比這更好的?!?/br> 譚雅依舊覺得不對,反駁道:“可現在侯慶兄弟是軍官啦,便是腿腳不便,也有撫恤,再說吳大哥你們總是會照管他,自有那正經人家愿意結親?!?/br> 阮小七笑道:“那你剛才不肯將青枝兩個給他是怎么想的,難道不是覺得水猴子他又丑又瘸的,以后再沒了出息配不上她倆個,心想還不如體面的親兵小廝什么的吧?” 譚雅被阮小七說中了心思,有些羞赧,畢竟那是他能舍命去救的兄弟,自己這般想很有些對不起人家,喃喃道:“我。。?!?/br> 阮小七朝她擺手,道:“你想的又沒錯。只是你都不愿意將身邊得意的侍女給他,更何況他人?所以沒什么配不上之說,再說只要他喜歡,管誰怎么說?!?/br> 譚雅還是有些躊躇,又道:“你們是兄弟,怎能讓他娶我的侍女,以后來往面上也不好看?!?/br> 阮小七一想也對,譚雅的出身教養,讓她和自己以前的侍女論親戚實在是為難她,就小心地問道:“給侯兄弟做妾可行?我也就是隨便一說,你覺得不好就算了?!?/br> 譚雅卻認真想了一下,覺得此事可行。青枝綠葉她舍不得,但其實像她們這樣的侍女,往往要么陪嫁過去做了通房,要么就是當個管家娘子,能給侯慶這樣的兄弟做妾正合適。 只是譚雅還有一點兒不放心,又將兩人的過往講給阮小七聽,問道:“她這樣人品,雖現在是老實了,我怎肯放心將她放到你兄弟身邊?倒時候攪和的你們兄弟失和可就不妙了?!?/br> 阮小七嗤笑道:“你當誰都跟我似的?這枕頭風也不是人人都能吹的。再說一個妾,哪怕有個什么小心思,往家里一圈,能睡覺生孩子就行。 琉璃這個秉性,唔,我還不放心給她嫁出去了,要想留條命必須把她弄在水猴子身邊,省得日后給你惹麻煩。 哎呀,你這是怎么了?又覺得琉璃配不上水猴子了?” 譚雅皺著眉頭點頭,提起這琉璃的品行,她自是看不上的。 阮小七搖頭道:“你身邊的侍女,比好些個員外家的小娘子都強,寨子里不知道多少個光棍都相中了,想娶來做正頭娘子的,只怕你不肯罷了。 說實在的,給水猴子做妾真是便宜他了,你要是舍得,與他說,他必是要大大謝你一番。你別猶豫了,就按照我說的這么辦!” 譚雅果真撒手不再管,放下來心來,也有了興致玩笑,就刮著臉羞阮小七,笑道:“你說就說唄,還將自己夸耀一番?!?/br> 阮小七反問:“難道我不好?” 譚雅靠在他身邊,低聲道:“好,是最好的?!?/br> 此時譚雅想起吳先生來信,她當時給阮小七念的都是前面的,后面沒提。那信中講到阿爹問自己過得可好,隱約的意思是如果覺得不好就回京城吧。 回京城,譚雅明白阿爹的意思,不就是要自己離開這個壞流氓么?不提她如果真回家的話,會給未婚娶的兄弟姐妹們帶來什么影響; 就是她自己一想到日日被悶在那巴掌大的院子里,跟婆婆斗心眼,跟妾室使手段,還要攏住郎君的心就覺得無趣至極,實在不想回去。 她也想不明白,這樣的日子,朝不保夕地圍困在這個缺衣少食的城池中,和一個不通詩畫,不懂茶道的無賴在一起,甚至還為了他還差點兒被殉葬,兩人每日無非就是斗嘴扯淡,為什么自己卻覺得日子過得這么快活呢? ☆、第94章 八月十五的時候吳魁還組織眾人聚在一起快活了一番,大家都道只等援軍到來就好,譚雅和阮小七也特特準備的好酒菜對月小酌; 結果等到了九月十五,元洲城已被困了整整兩月,連朝廷援軍的人影都沒瞧見。 這時大家都已經等得不耐煩了,個個心浮氣躁起來,見朝廷遲遲不肯派援兵過來,吳魁幾個底下帶著的兄弟便有些按捺不住了。 聚在一起罵罵咧咧喊著朝廷是打算要借此機會消滅了他們通河大軍,自家上當了,朝廷招安乃是圈套,打的就是讓通河大軍和廢太子相斗,然后他們好漁翁得利的算計。 李瑾這個安撫使此刻成了大家要出氣的目標,好在他平時為人不錯,再說他也真是無辜,自有人替他說話,道李瑾也是無法,自家還不是被困于此地不能走。 阮小七如今身體大好,已能起身走動,雖不敢用拳腳使力氣,行動之間卻也沒什么為難,便日日去城墻上與吳魁他們商量計策。 現在糧食越發緊張,天氣突然轉涼以來又急需準備冬衣,而如今河州叛軍將這元洲城圍的水泄不通,衣食藥品根本運不進來,朝廷援軍的到來又遙遙無期,城中人心惶惶,常有平民想偷逃出去。 待到九月底,糧食已經明顯不夠了,城里已經有人因此餓死,軍隊里的糧食也所剩無幾,士兵們老是吵鬧吃不飽。 吳魁叫了幾個心腹聚在一起,商議一番打算棄掉元洲城。 本來如果廢太子有意招攬的話,說不上他們就能開城投降,往那邊靠。 可惜廢太子不打算收編他們這支野性難馴的隊伍,只道他們這樣的江湖之人見利忘義,紀律松散難以馴服,唯有剿滅。 阮小七幾個也不愿意追隨廢太子,既然兩下沒意,吳魁思慮一番放棄了那個投降的念頭。 通河軍這幫人本無所謂什么忠心不忠心的,能受招安不過也是為了富貴權勢。 如今困在此地都要餓死了,還講什么忠孝節義的,幾個人都道還是保命要緊,大不了再回去做水匪,還是一樣逍遙快活。 既打算棄城了,吳魁主張還是帶上李瑾上路比較妥當,便是以后一旦朝廷援軍來了,此次棄城也可說成是突圍之計,有李瑾在此就好交代,如果一直援軍沒來,再殺李瑾不遲。 定下突圍的日子,這時候怎么安置譚雅就難辦了。 吳魁雖覺譚雅賢惠淑德,是個不錯的,但這生死交關之際,帶著一個不會功夫、連馬都不會騎的女娘,只能拖累大家逃命。 但在座的都知道阮小七夫妻二人情深意重,好在阮小七也通透,見大家都看著自己不說話,沒等別人開口,就先道自己不打算帶著譚雅突圍了。 周老三連連點頭,豎起大拇指贊嘆道:“三弟此舉才是真漢子,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這時候自然不能為了女娘誤了大事?!?/br> 吳魁按下周老三的滔滔不絕,朝他搖頭,示意別再說了,侯慶幾個也都默默無語,直唉聲嘆氣。 元洲城被困的消息其實早就傳到了京城。 譚玉本也沒在意,等吳先生寫信過來說女婿阮小七受了重傷,譚雅也陪著去了那里,現在音信全無。 元洲城甭說進去,附近之地都無法靠近,城里必是缺衣少食。譚侍郎一看完信頓時坐不住了。 如今圣上正實行養民政策,國庫空虛,又減了賦稅,早朝之時便有大臣反對現在再加派援兵過去。 說費銀子不提,還不知是否真是如此險惡,朝廷還是應該觀望一陣才好定奪是否派兵。 譚玉現在想起來心里直罵,暗道你這老狐貍倒是上嘴唇碰下嘴唇,說什么省銀子,還不是因為和李家不對付?我女兒女婿可在那里,便是不能破城,誰知道兩人會吃怎樣的苦頭。 不過自有比他還著急的人,李太傅急的嘴巴里外都是血泡。 那帶頭反對派兵的大臣,無非也是家里有女娘要爭后位的,如今兩家正對上,誰都知道李家就這李瑾是個出息的,那人更是借此之際坑李家一回。 李瑾現在一兒半女都沒留下,說什么他了解南方情形這才被圣上派去做了安撫使,結果現在被困住元洲等死。 不行,連個后都沒留下就沒了,豈不是斷了我李家的根基?這樣一想,李太傅就坐不住了,將崔四娘找來,問她可關心自家郎君的生死。 崔四娘滿心苦澀,從元洲被困的消息傳來,她就夜夜睡不安穩。前些天自己為了郎君之事求到爹娘面前,卻被推三阻四,總之不肯輕易開口為自己求圣上恩典救回郎君。 為著崔八娘入宮之事,崔四娘得罪了婆家,便是從前最看好她的李太傅如今對她也是不冷不熱的。 可娘家那里卻怎么也說不通,聽到李太傅這樣問,崔四娘只好跪下垂淚道:“郎君是奴家的依靠,怎能不關心? 可這朝堂之事也不是奴家一介婦人能左右的,崔太后又一直勸誡不要做那牝雞司晨之舉?!?/br> 李太傅聞言冷哼一聲,心道此女果真如五郎所說,心狠手辣,郎君在前線不知生死,她還能想著先將自己摘干凈。 如此也就不耐煩與崔四娘再說,不待崔四娘再開口,就擺手讓她下去。李太傅手下的先生附在耳邊低聲說那譚侍郎的女婿聽說就在那通河大軍里頭當個小頭目。 李太傅頓時覺得眼前一亮,自家是關心則亂,倒是忘記了譚玉將譚大娘子嫁到了河曲府,那女婿后來聽說受了招安還做了急先鋒。 譚玉當天回家悶在書房一夜未眠,然后遣詞酌句寫好了奏折,大意就是自己出身這元洲,知道此地乃是南方關要,一旦被河州叛軍奪回去,可就等于被廢太子打了根基,于圣上統一大業有礙,萬請三思而后行。 這手上奏折還沒發,李太傅親自找來,譚玉心道可把你等來了,拿腔作勢一番,兩人終于達成默契,明日一起上奏折。 十月初,元洲開始下起雨來,天氣一天比一天冷,這回便是軍隊的糧食也不夠了。 這外面秋雨纏纏綿綿,譚雅本不愿意出門,可阮小七硬將她帶到一個偏僻民宅,說讓她以后就在那里住著。 阮小七早在自己剛能走動之時就在元洲城里四處尋摸,終于選好了這個廢棄的偏僻宅院。 又找來四五個親兵,夜里悄悄動工,將那宅子底下挖出個暗室出來,將食物用水都儲存在里面,才放心回來。如今此時,阮小七的準備果然起了作用。 一見如此破敗的小院子,譚雅不由奇道:“怎么我們搬到這里住嗎,這房子都塌了,四面漏雨,如何能住人?咦,啞婆子不跟來嗎?” 阮小七盯著地上半天才抬頭正色道:“不是我們,是你!啞婆子她功夫好,能跟著殺出城去,我叫她和我們大家一起走?!?/br> 譚雅心中一涼,看看待的這個破敗小院子,啞婆子跟著走,那自己呢? 阮小七見她這副可憐模樣,小臉煞白,眼睛睜得大大的,里面有淚卻不敢流下來,抖著嘴唇、盯著自己不做聲,像是被遺棄的小狗一般。 阮小七嘆了口氣,將她攬在懷里,狠下心道:“走吧,小芽兒,時候不多了。 現在我帶你看看密室,告訴你怎樣使用,那密室從里面鎖上,外面就算知道也打不開?!?/br> 拉著木頭一樣的譚雅將這宅子走了一遍,又把那密室反復細說了一遍,譚雅經過了開始的驚嚇惶恐,也慢慢鎮定下來。 如果真是一人被遺棄在此,那這密室便是自己以后保命的根本了,如此一想,譚雅顧不上傷心,認真聽阮小七講解吃食放哪,水藥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