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節
書迷正在閱讀:易燃易爆炸(年齡差 h)、為鬼侵【1v1 師徒 劇情H】、殘王傻妃:代嫁神醫七小姐、妻約來襲:Boss限時愛、魔君的媳婦兒、夫人說什么都對、完美至尊、名偵探柯南之蜜汁滿溢、茶香滿星空[重生]、天下第一道長
“前兒皇上巡幸京畿,聽聞張大人跟十四爺走得挺近,二公子還拜了十四爺當師傅……這……” 孫連翹這一回,就是來問這個問題的罷了。 四爺當時問的話很直白,只問顧懷袖,她男人到底要干什么! 不過孫連翹可不敢這樣問,眼瞧著顧懷袖近一年來越發不動聲色,云淡風輕,她這心里越是有些忌憚。 孫連翹這是來探口風了,想看看張廷玉如今到底是個什么立場,還有顧懷袖,到底是不是還忠于四爺。 然而顧懷袖只低頭看自己的手指甲,淡淡道:“十四爺勇武有余,還不夠心毒,我還是四爺的奴才,你讓他把心放回肚子里去吧。我兒子就是喜歡舞刀弄槍罷了,萬歲爺都沒說什么,皇帝不急,他個皇子倒是急了?!?/br> 急著謀朝篡位還差不多。 白露那邊端來了湯,便給孫連翹喝,孫連翹聽了這話,也把心給放回去了。 朝堂之中,似乎就十四爺風頭最盛,如今李光地也說是準備走了,張廷玉一下成為南書房里最要緊的那個人,誰不來拉攏他??? 冰炭敬都不知道收了多少。 顧懷袖掃了孫連翹一眼,忽然問她道:“剛開春,就聽說年側福晉有喜,我倒還忘記備份禮去……聽聞她身子不大好,也不知這一胎如何?” “四爺那邊請我給把脈著呢,差錯應當是出不了的?!?/br> 年側福晉的身子,有些一言難盡罷了。 孫連翹不敢說太多,喝完了湯便要告辭。 顧懷袖只叫人送了她出去,便懶懶將一卷《道德經》蓋在了臉上,睡覺了。 才開春,京城里就開始簡放各省鄉試主考官,李光地只掛名考差,到這個時候,事實上在掌管相關事宜的人,已經變成張廷玉了。 從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南書房之中的權力交接,就已經開始了。 很多事情,李光地處理起來已經有些力不從心,而他對張廷玉這樣的故人之子格外優待,加上張廷玉自己為人處事極為漂亮,漸漸地,李光地的事情有一大半都到了張廷玉手上。 張廷玉也不貪慕名利,有功那是李光地的,有錯只管往自己身上攬,不冒進,也不貪婪。 想必這樣一個權力的逐漸交接,還會經歷很久,而顧懷袖只在旁邊看著。 考差原本也是李光地的差事,交給張廷玉之后,張廷玉就忙得有兩天沒回來。 一直等到考差的結果出來,各省的考官朝著外面簡放走,張廷玉才松了一口氣,回來跟家里人說話,又修書一封去江寧,叮囑兩位弟弟今歲鄉試的事情。 其實跟張廷玉比起來,張廷璐跟張廷瑑才是真正的大器晚成,想必今年該有些結果了。 果然,九月底鄉試的結果已經朝著朝廷這邊報,張廷璐與張廷瑑分別排在第一和第十三,桐城張家再出兩名舉人! 多少年沒見過的好景象了? 在鄉試結果出來的時候,江寧那邊便立刻準備著讓人朝著京城趕,要趕著十一月的時候,來京城好好過個年。 人逢喜事精神爽,張府又收了不少的禮物,張廷玉也終于笑得開心了一些。 顧懷袖安排人打掃房屋,風平浪靜之中,似乎也沒有什么事情。 十一月中旬,府里三爺四爺都來了京城,帶著各自的妻子,喬氏跟彭氏也都跟著來,一家子可熱鬧了好一陣,誰不說張家滿門都厲害? 喬氏一如既往地沉默寡言,不過看著江南的風水好,皮膚細白,又是夫妻和樂,倒是讓人羨煞;彭氏這幾年也是修身養性,沒那么多的彎彎繞,見了顧懷袖只有好好打招呼,沒有不尊敬的。 眼瞅著抵近年關,張廷玉剛剛在家學里跟兩位弟弟說了學問的事情,現在搓著手進來烤火,看顧懷袖歪在鋪了錦墊貂皮的躺椅上,便笑道:“方才香姐兒跟我說,在外頭瞧見了新開的梅花,給你折兩支進來,已經放進墻角的插瓶里了,你也不去看看?” 又是一年梅花開。 顧懷袖烤著火,暖洋洋地,也懶懶地,她捧著手爐,掀了眼皮子看他坐炕床上,兩手交握在一起,神情怡然,只抿著嘴唇彎了彎:“你也相信是香姐兒折的嗎?她才多高,多半是攛掇著那懶蟲子霖哥兒折的,現在霖哥兒也開蒙了,你說他怎的還是那不學無術懶洋洋的模樣呢?” “像你?!?/br> 張廷玉促狹地笑了一聲,只是他瞧著顧懷袖的目光之中,一直帶著那種隱晦的痛惜。 如今小心翼翼維護著感情,他們都裝作不曾有過當初的事情。 只是張廷玉知道,顧懷袖不是沒想著沈取,只是沈取不大可能認他這個爹了。 想想,其實也不是很在意。 張廷玉埋頭,看著自己指甲縫里的紅色,朱砂有毒,卻不知他這一雙手,是不是也有毒? 顧懷袖只道:“別看了……再看,縫隙里那些朱砂也是洗不掉的,每年三百多天那天不批折子擬奏章?皇上前兒賞的東西已經入庫,隆科多那邊已經給了年節的禮,我也已經備好回禮,這是單子,你看上一眼。還有年羹堯,聞說今年要回來,也不知是不是要給調職。我想著,他夫人納蘭氏與我還有些交情,又是當年幫過咱們的明珠的后人,所以禮備得重一些?!?/br> 禮單冊子被遞給了張廷玉,并不因為他是清流,就能少了這些人情往來。 張廷玉前后地翻過,點點頭,道:“年羹堯年紀輕輕就得了皇上的重視,四川那邊的封疆大吏,前途不可限量。只是給李光地大人的禮……再多加些補品吧……他身子不好了?!?/br> “怎么?” 顧懷袖知道李光地年紀老邁,可聽著張廷玉這話,格外地沉。 張廷玉合上禮單冊子,端了茶喝了一口,放下的時候才道:“李老大人上過許多道請辭的折子了,皇上不發……沒辦法?,F如今,我也不大明白了……” 前幾年就是這種僵局,李光地人老了,康熙還要留著他。 李光地是內閣老臣了,有他在不過是個占著個位置。 要說康熙念舊,不少人該放走的也放走了,偏偏留個李光地,要說康熙喜歡老成的人,可偏偏對年羹堯是格外優待。細細想來,張廷玉跟年羹堯沒得比啊。 這種奇怪的不平衡,一直橫亙在張廷玉心里,成了他的一塊心病。 琢磨不透康熙的心思,即便是李光地讓了位置出來,于張廷玉而言也是無濟于事。 “船到橋頭自然直,一朝天子一朝臣……” 顧懷袖忽然說出了這話,說完了自己先愣住。 那一霎,張廷玉回眸過來看她,顧懷袖有些不自然地埋下頭去。 一朝天子一朝臣…… 康熙這里始終是有意無意壓著張廷玉的,張廷玉有意無意地遷就著康熙。 康熙老了,對于太聰明的人又很少有弱點的人,不敢用,因為他生怕一用,這些人就脫離掌控。 可現在的朝局,在逼著康熙做選擇。 一個糟老頭子,當然不如年紀輕一些的人敢用人。 顧懷袖說方才那句話的用心,著實很兇險。 張廷玉只道:“你說話,該當心一些。指不定那天,禍事就到咱們頭上了呢?” 顧懷袖莞爾:“我還不知,我身邊有什么禍患?!?/br> 禍患。 有的。 張廷玉一直知道有,可他不會說出來。 如果這是個秘密,就讓這個秘密爛在所有人心底好了。 張廷玉笑道:“不覺得我才是你的禍患嗎?” “是……確是個禍患?!?/br> 若沒他,事情興許簡單許多。 顧懷袖被他逗樂了,難得真心笑了一回,卻也沒笑多久。 今年過年很熱鬧,喜事臨門,府里上下人人的賞錢都加了一倍,連給靄哥兒霖哥兒他們的紅包都多了不少,最高興的應該是香姐兒,憑著甜甜的小嘴兒h哄得府里人人都開心,偶爾走親訪友,也都能哄得人格外多給她什么糖啊瓜子啊,甚至多給些意頭好的金銀錁子。 香姐兒,倒是有顧懷袖當年的風范,混得如魚得水。 大年三十兒那天,皇帝在乾清宮寫了福字給群臣,張府多得了一副皇帝寫的對聯,掛在堂屋兩邊,倒是氣派。 李光地剛剛過了年節,就開始遞乞休的折子,這一回,他是真病得不行了,老眼昏花連站都不怎么站得穩。 張廷玉也知道,屬于他的機會,終于還是要來的。 五十二年時候加設萬壽恩科,為葵巳科,不過二爺三爺沒趕上;五十四年為乙未科,原擬定依舊讓張廷玉等人任總裁官,可今科桐城張家有張廷玉的兩個兄弟參考,遂張廷玉早在正月里皇帝問詢的時候就已經拒絕。 乙未科考官待定,倒是年羹堯回京述職一陣,原以為要給他升任四川總督,沒想到走的時候竟然還是四川巡撫。 按理說,現在四爺也使得上力氣了,這回竟然沒給年羹堯捧上去,顧懷袖倒有些狐疑起來。 正月廿一,納蘭沁華終于抽了空來拜訪顧懷袖,早幾日回京城帶了些四川土宜,正好來給她。 顧懷袖正被香姐兒拉著在花園里看雪,石方則大煞風景地摘梅花,引來香姐兒大聲喊叫:“石方叔叔壞,石方叔叔壞,梅花開得好好的!干什么摘它!” “好了,臭姐兒別鬧!” 張若霖吐了吐舌頭,卻走過去看石方,兩眼亮晶晶的:“石方叔叔是不是有什么好吃的?” 石方尋常也不出來走動,只是在跟吃有關的事情上,還是很有本事的。 他笑了一聲:“等開春才能做,先把梅花瓣留下才是真,還有梅花釀酒,也是一樁美事……” “嗚嗚嗚……梅花香香的,不要摘花啊……” 張步香一向被張若霖叫“臭姐兒”或者“臭meimei”,作為回敬,她也叫張若霖為“懶哥兒”“懶哥哥”,兩個人時常拌嘴。 青黛白露已經有些笑得打跌,香姐兒當個愛花人可不容易。 可惜,在石方和夫人的眼底,什么都能變成吃的,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 但凡能想到的吃法,都有了。 每年石方摘梅花,也都盡量想些新奇的吃法出來,去年的烙餅就很好,今年是打算釀酒嗎? 顧懷袖只嘆了一口氣,很想把手爐給香姐兒蓋在臉上,她語重心長地教育她:“民以食為天,這花呢……”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一聲美人吟,便夾著輕笑,從后面來了。 顧懷袖一回頭,這才想起來,“我這記性,還好四弟妹給記著,不然我怕是要冷落年夫人了?!?/br> 來的是彭氏跟納蘭沁華,前兒納蘭氏遞了拜帖來,顧懷袖便跟彭氏說了一句。 現在彭氏跟喬氏回京,顧懷袖也把府里一些事情給她們管著,倒是顧懷袖自己有了些閑暇的時間,跟孩子們玩著了。 有許久不曾見納蘭沁華,看著還是大家閨秀模樣,方才那一句“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便是她吟的,只是顧懷袖回頭一看帶著霖哥兒跟香姐兒在梅樹林里的影子,便有些忍不住笑:“詩原是好詩,可年二夫人這一句,可用錯時候了?!?/br> 一者是惜花,一者是摧花罷了。 納蘭沁華遠遠看了石方的背影一眼,眼神閃爍了一下,一副還有些迷惑的模樣:“我這詩怎么了?” 彭氏在一旁道:“每年這時候,都是石方師傅出來辣手摧花,準備開春了做菜的時候,那花兒摘下來是為了入菜,滿足人口腹之欲的。您這一句啊,太抬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