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節
強巴平措指著西南去向的那條山谷說:“那條山谷就是商人們穿越的古馬道了,從這里順著山谷向西走,四五天后就能到喀喇昆侖山的山口。這條路聽說過去很好走,但是近些年國道和省道的建設,這條古道就廢棄了。在解放前還有商人走過,在兩邊進行貿易。在那條山谷的另一側不遠的地方,就是國道了!” 然后他又指著東南走向的山谷說:“這是我們將要走的路,從這里直通昆侖冰川。因為盡頭沒有路,所以除了采藥的人進去過,從沒有其他的人愿意往里面走?!?/br> 強巴平措對我們說:“在這條山谷的盡頭,我還發現一處地方。那里有一塊大石頭,上面刻著一些字,應該是你們漢人的字,但是我一個字都不認識?!?/br> 我因為處于職業習慣,對這種東西很感興趣。沒想到在這種人跡罕至的地方,竟然還有古時候的遺跡,這真讓人感到驚喜。強巴平措也說了,除了當地采藥的藏民們進山采藥外,其余的人不會往深處走的。但是里面竟然有一處刻滿字的巨石,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觀。 強巴平措對我說:“我們天黑之前就能夠到達那里,我們就在那下面宿營就好了?!?/br> 聽完這話,幾個人重打精神,繼續趕著牦牛向著東南西北走向的山谷都去。牦牛們還是很喜歡這個地方的,因為這里有新鮮的草料吃。 我們緊趕慢趕的向前走去,我突然發現這條山谷中似乎有人居住過得痕跡。我拉住正在四處看的萬俟珊珊:“珊珊,你看看那個樹根,不像是自然折斷形成的吧?!?/br> 在我們五六米遠的地方,有一個兩人抱的樹墩,奇怪卻沒有發現倒在地上的樹干。更加奇怪的這個樹墩的截面也太過于平整了,像是用鋸給伐倒的一樣。再說了,倒下的樹干也不能這么快就腐爛的一點影子都沒有了。要是那樣的話,樹林中也有一些因為各種原因倒下的樹木。這些樹木上面即使是腐爛的很嚴重生滿了青苔和菌類,但是還是看的到。 唐云馨跑了過去摸了摸然后回來神色有些不可思議:“這個似乎是人用工具伐倒的??!” 萬俟珊珊也是這樣認為,不知道這里還有有沒有人類活動過的痕跡。在繼續向里面走的時候,我在一些陡峭的地方,發現石頭上有些直徑二十公分的空洞,有些很淺,但是有些半米多深。大多掩藏在雜草之下還有石塊中,不仔細觀察的是看不到的。 這種孔洞我們見到過,就是我們在太白山中穿行古棧道的時候,那些用來固定橫梁的孔就和這些差不多。那是為了能在懸崖峭壁上搭建行走人馬的棧道,在峭壁山石上鑿出來的用來安放橫梁的地方。所以這些在比較陡峭的地方造出來的這些洞,也有可能是用來搭建棧道的。 正在我們四處觀察的時候,強巴平措指著前面說:“你們快看,我說的那塊巨石聚在那里了!” 果然在前面不遠處有一塊巨石矗立在山谷的中央,在那塊巨石后面不遠的地方已經可以看到冰川了。強巴平措告訴我,只要沿著那些冰舌上去,就是昆侖冰川其中的一支了。只要我們順著冰川走下去,就很快到那片由冰川形成的冰湖了。 天色已經變得很暗,這么遠看不出那塊巨石上面究竟有什么東西。我們反正要到下面扎好帳篷過夜,靠近一些再看吧。 我們靠近之后,發現者不應該是一塊巨石了,應該說這是一塊石碑,一塊利用山石雕鑿的石碑。正對著山谷入口的一面已經被人磨平了,像是一面鏡子,但是其余的地方沒有加工,依然保持著原始的石頭模樣。 這個時候強巴平措還有徐平正在栓牦牛,然后卸下帳篷準備在石碑下面按扎宿營地。這里比較平整,視野也比較開闊。后面雖然是冰川,但是有這塊重量數百噸的巨石在這里,可以幫我們擋住從冰川那邊吹來的風雪。我們所在的地勢比較高一些,面對著我們來的山谷,不怕有野獸突然沖上來。 除了我之外所有的人都在忙著搭建帳篷,然后準備晚上的晚飯。我則一個人拿著手電筒和風燈到石碑下面準備看看上面有什么強巴平措說上面的字他也不認識,說是古代的漢字。 這塊巨石足有十米高,被鑿平的那面也有七米高了。雖然說高度上趕不上西安乾陵的武則天的無字碑,但是氣勢上絕對要超過了。無字碑經過了加工,但是這塊所謂的石碑依然保留原來的石頭的模樣,顯得更加雄渾一些。這是一塊昆侖山中的花崗巖巨石,估計也是當年昆侖山形成的時候留下來的。 我站在下面,因為太高,我夠不到上面。這塊石碑因為風吹日山已經看不太出來原先上面的很多東西。另外上面有些苔蘚也遮住了部分的內容,但是好在大體的面貌還保持著。 我看了看上面已經快被風霜磨滅的字跡,難怪強巴平措說自己不認識。這上面不是繁體字,也不是篆字,而是更早一些的金文,也就是鐘鼎文。這算是漢字的祖宗了,因為這些鐘鼎文在上面就是我們說的甲骨文了??催@些鐘鼎文的形狀,應該是商朝中后期到周朝前期的。 我大學的時候半個專業是研究的這個,另外家里還有一個被稱為古文字專家中的專家泰斗的父親,自己想要不認識這上面字都難。、 不過我奇怪的是,這里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一塊石碑,上面竟然還是鐘鼎文。這真的太奇怪了,在這片區域的人,估計到從古至今也找不出能夠突破兩位數的人認識這個,就別說會寫了。 萬俟珊珊看著我一直在盯著這塊巨石發呆,就過來問我:“李大哥,你在看什么呢???” 第十八章 穆天子的傳說 在人字溝中行走,竟然發現這里有不少人類活動過的痕跡。一塊巨石上,竟然有在內地都少見的鐘鼎文。 我指著上面的字:“這里竟然有鐘鼎文,這不是很奇怪嗎?” 萬俟珊珊看了一會兒說:“雖然說我因為家庭原因學過一些古文字,但是僅僅限于篆字之后,至于鐘鼎文還有更早的甲骨文我就不認識了?!?/br> 唐云馨也前來問我:“這上面寫的是什么?!?/br> 我用電筒照著上面,然后看著上面的文字說:“最上面的一部分被侵蝕的很嚴重,已經看不太出來,但是下面的還可以?!?/br> 我這仔細辨認不要緊,這上面的內容讓我都感覺不像是真實的。 其他人見我說要辨認上面的字,但是過了好久都沒有吭聲,徐平也走了過來問我:“怎么了,老李,慫了,不認識字了,你不是文字方面的專家嗎?” 萬俟珊珊也問我:“難道說這不是鐘鼎文?” 我擺手說:“是鐘鼎文,而是上面的內容有些不可思議!” “內容不可思議,這是社呢么意思?”唐云馨不明白我為什么要這樣說。 我停了一會兒才說:“這上面的那兩行大字寫的是‘瑤池圣境地,西王母之山’。在下面還有一個落款,但是只有一個字能夠辨認,那個字是予。但是我沒有說錯的話,這個人落款應該是予一人?!?/br> 其余的人還沒有說話,徐平就問我:“這是什么意思,西王母,是不是你之前告訴我的王母娘娘。這里是昆侖山,有王母娘娘不是很正常嗎。王母娘娘住在昆侖山,這里是她的家??!” 萬俟珊珊臉色似乎不怎么好看:“也就是說,這里就是傳說中西王母居住的瑤池了?!” 我張了張嘴沒有說出話來,終于組織好了語言:“我想說不是,但是說上面就是這樣寫的?!?/br> 唐云馨更是不相信:“西王母,瑤池不是神話傳說中的人和地方嗎?現實中存在這些嗎?” 徐平卻說:“沒有什么不可能,你看瑤池在很多的地方都有叫的,我當初在東北當兵,那里的一座山上也有一個湖泊叫瑤池?!?/br> 瑤池是天界第一重天,極南之盡。乃王母頤養生息之天庭別府,名為別有洞天?,幊厣峡沾A⒓獯?*,色彩瑰麗,下方池水平靜如鏡。凌云鐘乳吸收天地精華,百年方得凝聚一滴圣水。圣水經過百年過濾,純潔無瑕,瑤池之水先有圣水煉化,潔凈成云,廣布天地之間,成為天地之界。亦視為一重天。 我告訴徐平:“那些瑤池是后來的人自封的,最早的瑤池就是只有昆侖上的這一座,是神話傳說中的西王母居住的地方!” 萬俟珊珊試探性的問:“這做石碑有沒有可能是后人偽造的呢?” 我上前扶住了石碑說:“不太可能,這座石碑是依據原先石頭本來的面貌稍微修飾的,這是花崗巖的。你們看看,這么硬的花崗巖上面都被侵蝕的這么厲害了,可見時間不會少于兩千年了。另外上面的落款也告訴我們,不太會有人敢這么落款的。這個落款的人不會說謊的,應該說這個落款的人為了某種原因而不會說謊的?!?/br> 萬俟珊珊奇怪的問我:“予一人,這是什么意思,說的是一個人在這里立下的這個是被嗎?” 我搖頭說:“不是,予一人可不是說普通的一個人,予一人的意思是天子!” “天子不都是稱朕嗎,什么時候稱這個予一人了?”唐云馨問我。 我簡要的回答說:“皇帝天子稱呼自己為朕,這是秦朝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后,他規定下來的,后世皇帝就依此為延續下來了。其實這個‘朕’在過去就是我的儀器,和現在我們說‘我’、‘俺’、‘咱’沒什么區別。屈原在他的《離sao》中也說‘朕皇考曰伯庸’,但是到了秦始皇之后才規定這個‘朕’只有皇帝才只能自稱。但是在這之前,帝王們可不是這樣稱呼自己的?!?/br> 徐平很高興的回到:“這個我知道,以前的帝王們都是這樣稱呼‘孤’如何‘寡人’如何,不就是孤家寡人嗎!” “可是天子不都是稱呼自己為‘朕’的嗎?很少有人稱呼自己為孤家寡人的。但是電視上我看到不少的電視劇,有些帝王也是稱孤道寡的?!比f俟珊珊在這幾個人中還是比較了解歷史的。 我有些無奈的說:“你那是看電視劇看多了,稱孤道寡其實那只是一方諸侯王才有的自稱,真正的天子是稱呼自己為‘予一人’的?!?/br> 我解釋道這里然后告訴他們說:“在周朝被秦武王滅亡之前的時候,戰國七雄的君主都已經不再稱呼自己為‘公’‘侯’‘君’了,而是直接僭越稱王了。但是他們仍然不敢用周朝天子的‘予一人’,仍然是說自己為‘寡人’?!?/br> 我說到這里唐云馨和萬俟珊珊都明白了,唐云馨問我:“你的意思是說這里是一位周朝天子留下來的?!?/br> 萬俟珊珊有些不相信的說:“但是哪一代的周天子能夠到達這樣的地方啊,這里荒無人煙,我們憑著這么先進的裝備才能夠深入得到這里,古人怎么能?” “還真有一個周天子到了這里,估計這可能是他的杰作了?!蔽铱粗f,“在西周的時候,第五位周天子曾經到達過這個地方,看看傳說是真的了!” 萬俟珊珊似乎知道這一代周天子是誰:“你是說那個《穆天子傳》中那個穆天子!” 我轉頭看著萬俟珊珊:“哦,你也知道那本傳記??!” 萬俟珊珊做了個手勢:“可是,可是那不是一本杜撰出來的傳記嗎,甚至連神話傳說都算不上了!” 我有些無奈的說:“我們現在遇到的這些,還不如神話傳說來的靠譜一些呢?!?/br> 唐云馨問我:“這個周穆王就是這塊石碑的主人?那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我想了想說:“我知道的也不是很多,我對他的了解沒有一件是他治國多么的好,而都是關于他的傳說還有妄想。這個穆天子被記載說是當年會見了西王母,吃了蟠桃才回到都城的人,整個人據說活了一百多歲。要知道在那個時候,見到一百多歲的人就和見到神仙沒什么區別了,所以一些書上說后來穆天子飛升成仙了?!?/br> 徐平問我:“不是說吃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之后,可以長生不老嗎,這怎么還是死了?!?/br> 我沒好氣的回答說:“我怎么知道,我又沒吃過!” 《穆天子傳》前五卷詳細記載周穆王在位時率師南征北戰的盛況,也記述了周穆王得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驊騮、綠耳等八匹好馬,御者造父,伯夭作向導,在十三年至十七年進行了一次西征昆侖山的遠行,越過漳水,行程九萬里,以觀四荒,北絕流沙,見到西王母。 我說到這里:“我說你們還記的我們在淄城雙王墓中遇到的那些機關人,在古代的時候機關人也被稱為偃師術。因為偃師是做這一行的老祖宗,這個偃師就是當年見過周穆王并且獻上會動的機關人的那個人(詳見雙王墓)。關于這個周穆王兩件事情最出名,一是當年騎著八匹駿馬去件西王母,另一件事情是把沒有骨頭的徐偃王給打趴下了!” 唐云馨聽我說到這里:“難道說,西王母真的有這人存在?!?/br> 我糾正說:“是真的有這個神存在了!” 傳說三千多年前,西周天子周穆王姬滿,曾坐八匹日行三萬里的駿馬,由京城出發,千里迢迢,沿天山到瑤池來會見西域部落聯盟首領西王母。當西周天子周穆王和他的衛隊來到時,盛裝以待的西王母站在瑤池邊上,以最隆重的部落禮節迎接來自遠方的尊貴客人。 后來周穆王和西王母約定三年后再見面,以三年為期相約后,西王母與周穆王依依不舍相別了。走前周穆王還親手栽下一棵槐樹,立了一塊石碑,上刻“西王母之山”五個大字。 萬俟珊珊聽到這里說:“我怎么聽著好像是當年中原的天子和西域的部落首領相會啊,這個西王母難道是一個部落的首領嗎?” 我搖頭表示不知道:“這個我不清楚,但是在很多的古籍中有很詳細的描述說,當年周穆王離開的時候,的確是樹立了一面石碑,上面看的就是‘西王母之山’。這樣看來,這座石碑在這里,很有可能是當年周穆王立下的?!?/br> 我然后將石碑的最下面的那些青苔全部的都刮去:“你們看看,這最下面是一幅雕刻,上面畫的十分形象。在先秦的時候的這種石刻,不太講究全面的布局,而是主張凸顯主要人物。在這上面最為明顯的是一個駕駛著八匹馬的人,八馬駕的車上是一個中年的男子。傳說中周穆王就是駕駛八匹駿馬拉著的車子到了昆侖瑤池覲見西王母的,傳說跟石刻是一模一樣的?!?/br> “這樣說來,這后面真的有瑤池,我們也可以真的見到王母娘娘了?”徐平指著石碑后面不遠處的冰川說。 第十九章 瑤池王母 我沒好氣的說:“要見王母娘娘,你要升天才行,升天的時候你自己去,我們可不跟著?!?/br> 萬俟珊珊從小生活在國外,不太了解中國的神仙:“王母娘娘是誰,是西王母嗎?我好像在電視劇《西游記》中見到過!” 我點頭:“是一個人,不對,是一個神!” 王母娘娘就是我們在這塊石碑上見到的所寫的西王母,她是一位道教女神。天下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師,原是掌管災疫和刑罰的大神,后于流傳過程中逐漸女性化與溫和化,而成為慈祥的女神。相傳王母住在昆侖仙島,王母的瑤池蟠桃園,園里種有蟠桃,食之可長生不老。亦稱為金母、瑤池金母、瑤池圣母、西王母。 萬俟珊珊點頭說:“聽著還是不錯的,像是一位圣母瑪利亞一樣的女神!” 我苦笑著說:“這是以后藝術化了,以前可不是這樣子的。以前就是一個妖怪的模樣,根本不是神仙應有的樣子?!?/br> 有關西王母的記錄,最早出現在《山海經》:女仙之首的西王母,是先天陰氣凝聚而成,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得道登仙者,都隸屬于西王母管轄?!渡胶=洝吩鴮ξ魍跄缸龀鲞^這樣的描述:“豹尾,虎齒,善嘯,蓬發戴勝”,乍一看,西王母簡直是一個半人半獸的異形之物。 我說道這里然后笑著說:“你看看,這還是一個人模樣嗎?更何況在有西王母之初,西王母是掌管瘟疫刑罰的大神,這兩項就代表的是死亡,這更是加重了人們對她敬畏的心。后來不知道誰給了西王母一片果園子,也就是蟠桃園,這是一片神奇的桃樹。所以后來的人才會把西王母進行重新定位,成為了一位掌管賜福添壽生兒育女還有婚姻幸福的和藹的女神。中國古代帝王中,除了我們剛才說到的周穆王見到了西王母,再就是漢武帝劉徹了。這兩個人都活到了很大年紀,在過去的社會簡直是個奇跡?! ?/br> 徐平對這個不感興趣:“管她是長得人臉還是動物臉,我統統不敢興趣。我感興趣的就是她那個瑤池有沒有蟠桃,是不是真的像是《西游記》里面說的那樣吃了可以得道成仙?!?/br> 這孩子是看《西游記》入魔瘋了,沒錯,《西游記》上面是有這樣的描寫:西王母種的蟠桃最為神奇,乃仙樹仙根,小桃樹三千年一熟,人吃了體健身輕,成仙得道;一般的桃樹六千年一熟,人吃了白日飛升,長生不老;最好的九千年一熟,人吃了與天地同壽,與日月同壽。 “誰知道這個王母娘娘種的蟠桃樹是不是基因突變的產品,再或者是剛上市的轉基因產品。為了實驗這種桃子對人體是對神體有沒有危害性,所有才弄出來一個蟠桃宴。請一大幫子神仙進行試吃,讓這些不明就里的人當第一批實驗的小白鼠。就像是天朝國家,弄出一個東西來,先讓老百姓感受一下,安全了才會讓領導繼續!”我沒好氣的說。 唐云馨在旁邊罵我:“就你的怪話多,本來好好的一個美麗的傳說,讓你這么一說是多么的不堪!” 這個時候強巴平措對我們說:“酥油茶已經打好了,大家過來喝吧!” 我們停止了討論這件事情,看來這片地方真的是玄之又玄。有真的是有西王母突然蹦出來的話,我想我現在就算真的見到了玉皇大帝也沒有什么驚奇的。 徐平沒有把思想放在上面,認識對我說:“老李,我實在是喝夠了那個酥油茶了,味道真不怎么樣,還不如咱們小時候吃的炒面呢?!?/br> 我點頭同意徐平的這種說法:“說的沒錯,真的不如我們吃的炒面好。但是這是千年來生活在這片高原上的人總結出來的能夠最好提供能量的吃食,算了,咱們弟兄就再堅持一下吧?!?/br> 吃完晚飯,強巴平措走過來說:“今天晚上可能要變天了!咱們可能會遇到風雪的,不過我想能夠在風雪打起來之前到達圣地?!?/br> 我抬頭看了看璀璨的星空,很奇怪:“怎么會有風雪呢,這不是晴朗的天嗎?” 萬俟珊珊也是這樣說:“強巴大叔,你的天氣預報是不是不準啊。這么好的天,就算是有風雪,也是需要時間的,不能這么快今天夜里就來吧?” 強巴平措嚴肅的搖頭說:“雪山中的天氣是不能用外面的天氣預報能夠預料的,是要看雪山大神是不是高興了。我已經聞到風中帶著雪茬子的味道了,很快就會來的?!?/br> 在這一方面,我還是相信這些在大山中長大的人,天氣預報就退而其次吧。原因很簡單,對于這些人來說,了解大山的脾氣就是救自己一命。所以很多人對雪山的了解,有的時候比了解自己還要多得多。 吃完晚飯,看著其他人各做各的事情,我則一個人又重新站在了石碑下面,看著上面的那些字。 唐云馨走過來說:“你在想什么呢?”